《金瓶梅》读后感摘抄
《金瓶梅》是一本由[明] 兰陵笑笑生 著 / 王汝梅 校注著作,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0元,页数:13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瓶梅》精选点评:
●吉林大學出版之王汝梅校註本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未統計刪節字數吾乃逐回對勘得其數為五千九百三十七字其中勒汰嚴重者共計五回即二十七回六百零四字五十一回七百九十八字五十二回四百八十九字七十三回五百八十一字七十九回六百四十五字刪剪輕微者共計七回即二十八回七十五字二十九回五十四字五十三回七十四字六十八回七十三字六十九回二十一字七十五回八十三字八十三回二十八字勾芟適中者共計十一回即第四回一百六十九字三十七回一百六十七字三十八回三百四十五字五十回三百五十一字五十九回一百一十字六十一回二百九十五字六十七回一百零九字七十二回一百四十八字七十四回二百三十九字七十七回二百三十五字七十八回二百四十四字去蕪存菁元無可病惟哂其取捨非例致有汰金淘沙匪夷所思之謬而已也
●突然觉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来形容金瓶梅也是可以的。
●第一奇书并非浪得虚名
●住在浦东大道的7天实习里看完,略过
●好长,并不黄
●2017.15 从大学开始,曾经三次读这本书,这次总算读完了。前两次没读下去是因为它看似平淡,这次意犹未尽仍然是因为它看似平淡,作者真乃菩萨心,带我看尽人世繁华,浮生如梦。
●3.洁,张评本(吉林大学出版社)
●明清这千年的中国妇女的血泪在革命和共和国以及现在都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她们作出了平坐军队和诗歌的代价和贡献,实际上的在为神圣的家庭奉献自己的价值,可以说元后,父女关系替代了父子关系,其不在语法中,也经受着道家暴力和刚刚到来的阳春天光;在世界的女性主义之类守着依旧神圣的家和色身滚动在阳刚和血腥的齿轮中,女性的醒来会发现,是女人本身将她们镇压进父权的深渊,而如今女性主义的女人化,以父权的光为方向,简直就是一次愚蠢透顶的道德幼稚,这个代价之大是虚无主义焚烧弱者导致的,尼采死后悲剧诞生从未停止,而女人的可怜在如今的繁荣背后已经到达了空虚的极致,这对我们现在民族面对的父女关系也有彻底的震慑,不可不畏,四大戏,两部女性小说的颠峰绝非偶然,而我们这几代人将在语法之外重新见证这个浓度加大,为女儿歌一曲,可否
●重读炎凉书。人们说金瓶梅活泼,较红楼好看。不知红楼梦肃穆博大,还有鲜花生气;金瓶梅看似鲜活热辣,骨子里都是消沉。前半部热毒攻心,几令人绝望。后半部渐冷下来,至西门庆死后,收拾众人下场,解先前之热,至于寒透心扉,只是怅惘。论人物塑造,金不如红;若论结构榫卯,草蛇灰线,花木掩映,则金胜于红。这个版本虽有删节,但繁体竖排,有张竹坡评,算是市面上最好的选择。有错字,有繁简字不分,但尚可容忍。封皮难看,去掉好很多。
●独爱瓶儿的性情,潘金莲和庞春梅是淫,结果是死于武儿和死于男人身下,西门庆却是不听瓶儿的临终遗言,死于韩六儿和潘金莲之手。其实抛开男女之事,书中各种人心险恶,官场勾结,主仆二心写的也是极好
《金瓶梅》读后感(一):这个版本确实不错。
大陆整理出版的无论是崇祯本《金瓶梅》、张评本《金瓶梅》,还是《金瓶梅词话》,繁体竖排的不多,除了岳麓版《金瓶梅词话校注》、人文版《全校详注金瓶梅词话》和齐鲁版《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以外,好像就只有这个版本了。这个版本就是字体太小,正文和张竹坡批语都很小,没有采用双色套印,另外,没有注明删节字数。王汝梅是研究金瓶梅的著名学者,校勘质量应该没有问题。
《金瓶梅》读后感(二):Controll
这本书100回,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个多月,作为一本枕边书,我也是佩服我自己。真的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与红楼等名著一样,道尽个人嘴脸,很多事,很多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才恍然觉得这许多年之后,许多套路没变化。
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控制,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少人丧命在那张嘴上,那下半身上,我简直觉得难以想象。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习控制自己的人生,那么就是对于自己生命的无责了。
其他的感想点都是一些比较小的感悟,也许其他评价的人比我更有资格来评论了。
《金瓶梅》读后感(三):删得较多,不过我有WORD打印的补遗
这是我自己用word文档打印出来的此套书的补遗,也即该书的删节部分,页数和行数各各相对照;繁体竖排,批注红字。因为是word文件打印的,所以很清晰,且是双色印出。 -----请和此书配套使用: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上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5元邮资,寄挂号信。
《金瓶梅》读后感(四):真的需要阅历来读
大二的时候专门去学校图书馆去找,但是也看到翻烂的不成样的残本,页面已经泛黄的几近一碰就碎的地步。而且图书馆也没有新进新书,貌似有刊本的记录,但是却在分校区已经在其他学院图书馆。退而找电子档,看了1/4之一,实在是看的累而不懂,感觉絮絮叨叨的在讲述,但是又不知其所云为何,意在何处,真的是阅历较浅,还有应该就是它和《红楼梦》应有相似之处,前文都是铺陈伏笔吧,不免枯燥。前些时日机缘之下看起了《秋水堂论金瓶梅》,看到田晓菲的逐字解读,对该书的兴趣点又重新点燃,但苦于找不到 绣像本 ,甚为忧桑。尤其想看《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全本),不知是否哪里有卖,或者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
《金瓶梅》读后感(五):删得较多,不过我有WORD打印的补遗
这是我自己用word文档打印出来的此套书的补遗,也即该书的删节部分,页数和行数各各相对照;繁体竖排,批注红字。因为是word文件打印的,所以很清晰,且是双色印出。 -----请和此书配套使用: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上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5元邮资,寄挂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