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化要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文化要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8 01:17: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化要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要义》精选点评:

  ●分析的很透彻

  ●没看完,后面有机会重看

  ●太强了吧呜呜呜,中间几章每翻几页就要停下来,打几个滚以抒发内心激动,恢复平静后才能继续看。

  ●“从之则坦然泰然,怡然自得而殊不见其所得;违之则歉恨不安,放佛若有所失而不见其所失。” 很久没有读过教科书式的文化书了。引经据典,论证比较。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从儒学角度分析理性主义。不管我们行多少路,看多少书,接触多少新鲜面容,印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还是要时不时出来,提醒一下你心里那些陌生又熟悉的东西。

  ●国学经典。“盖人生意味最忌浅薄,浅薄了,便牢拢不住人类生命,而使其甘心送他的一生。饮食男女,名位权利,固为人所贪求;然而太浅近了。”

  ●大家不愧是大家。行云流水、论证严密、层层递进,语言准确又不失平实!

  ●那时是与《白鹿原》同时读的,两书算是在心中交响,感觉十分良好。

  ●读了一年,年末了,一定要读完。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文化早熟,不是封建,没有阶级,理性启发,身体不足,心力过盛。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是超国家,是一种文明。我国自有一套话语体系,现在学界往往把西方的话语体系生搬硬套过来,我们太缺少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师了,像梁老这种可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人简直是crown jewel.

  ●将近读了一个月。梁老先生掰开了揉碎了讲得很明白,尽管不无穿凿之嫌,但逻辑比较严密,非常有见地。无论是小的细节特点还是大的发展历程,梁先生都对一般规律提出一定程度的质疑。以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为例,他认为若无西方冲击,中国只能逡巡在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对演成非封建社会的原因,他认为多个因素本身就在相互影响促进,不分先后,不分主次,这样的论法就导致了模糊和调和。文章中处处可见文人的气节。结论章难以抑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总之,读后真真是受益匪浅。

  ●讲透了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一):对《中国文化要义》的概括和几点思考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既不过度赞扬也不过度贬低,从中国人“理性早熟”一事出发,推演出中国文化的全部特征,优越性与历史局限性,是较为客观公允、卓有见地的文化反思。 全书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总叙中国文化之特征: 1. 广土众民 2. 偌大民族之文化融合 3. 历史悠久 4. 难以指出的伟大力量 5. 社会历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 6. 无宗教的人生 7. 家族制度 8. 学术不向科学前进 9. 民主、自由、平等不见提出,法制不见形成 10. 道德气氛特重 11. 不似国家,天下性 12. 无兵的文化 13. 孝文化 14. 隐士文化 全书由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第七特征)展开论述,将以上十四特征彼此勾连,条分缕析。 2-7章从中国的社会构造出发说明其本质:中国以家庭为本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造就了伦理本位社会,与西洋集团式构造、个人本位的社会有所不同。西洋近代社会之萌芽,在于中古社会的集团化生产生活,不仅力促产业革命和工商业之发展,亦且有助于个人财产私有制及权利意识的形成。新兴的第三阶级反抗基督教之高压,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个人意识觉醒。而中国的家族本位造就了伦理本位,伦理本位社会又以维系家庭关系为其主要表现。伦理本位社会在经济上一定程度共产,政治上以礼俗教化取代法律作约束之用(法律仅仅作为礼俗的补充,重在“刑罚”而非保护权利),思想上道德取代宗教,社会生活上的和谐大同。以上种种,可以作为中国人“理性早熟”之确证。 8-13章论述中国社会历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之原因(第五特征)恰在于理性早见,文化早熟。西洋之现代国家源起于阶级统治,中国既无土地垄断之势,经济上无剥削阶级,政治上即无统治阶级,亦且无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伦理社会、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统一体。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结束了封建制,但士、农、工、商彼此相混,阶级没有形成对立,而是被职业的分途与流动所化解,因而阶级矛盾被掩蔽,导致中国只能在治乱之间循环,而无彻底的革命。 近人批评中国“无兵文化”,不重国防,政治上之消极无为,经济上之无产业革命,文化之“超国家主义”,言必称“天下”而缺乏国家观念和种族观念种种弊病,皆由于此。 按梁氏之结论,则中国昔日之成、今日之失,俱在于其理性早见、文化早熟。因其理性早见,摆脱了身体需求而转向精神需求,遂不汲汲于武力相争,转而向内用力,对己则修身自律,以“向上之心”实践“理”,对人则宽厚敬让,以“相与之情”实现“人伦之至”。因此,中华文化能够化异为同,广播全国,历久弥新。前述之第四特征,实文化之力量所致,为前三特征之原因。 同样因其理性早见,文化早熟,导致中国人重义务而轻权利,重伦理而轻自我,是以民主不兴;重人事而轻物理,重文化而轻知识,是以科学不兴;无压迫而无反抗,重向内用力而轻向外用力,是以自由平等之不兴。中国之不及西洋,恰恰是因其过而不及。因其文化足够强大且具有内在合理性,得以盘旋不进,社会政治经济是以理由不变,停滞不前。 对于中国国民性问题,本书亦稍有涉及。开篇所总结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等特性,除“自私自利”一事以经驳倒之外,其余皆可由中国文化之要义及社会之情状推演而出。 本书每叙一特征,必先阐明一概念之实质及其所涉诸方面,如宗教、理性、阶级、民主,既而逐一作中西对比,条理清晰,例如以中国之伦理本位对西洋之个人本位,以中国之理性对西洋之理智,以中国之家庭对西洋之集团,则中西问题之因果源流,昭然若揭。近世中西对比之作,容易流于偏激。书中批判了部分学者迷信进化论,否认社会形态演进存在倒退、回复等事实;强行套用唯物史观,忽略显见的社会真实;片面强调人类的普遍性而忽视中国特殊性等错误。本书既承认中西社会发展中的共性,继而着重于个性,由此才能做到鞭辟入里。然则中西差异之复杂多态,是否能以如此二元对立的方式概括,值得质疑。 本书所论述中国之诸多现象,看似杂乱无章,一经作者分析,则浑然一体。政治、经济、阶级、宗教、伦理诸般,皆由一种文化或曰人生态度所决定。唯其转变人生态度,才是中国政治经济民族心态发生近代化转变之关键。故而作者得出结论:辛亥只是社会革命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周孔礼教,才是真正变革之机。但五四对中国文化伦常之破坏,则未见反思。书中或多或少流露出对中国文化的自傲态度,然而作者之目的在分析优劣,对于中国文化未来之期许、预料则未做说明,稍嫌遗憾。 梁氏所谓“理性早熟”,实为一种“情理”。中国长于人情世故,短于穷究物理。即今之所谓人文科学于自然、社会科学之分也。从事人文科学者,容易轻视自然与社会科学,甚或斥之为下等之学,此古今文人之通病也。或亦可作为文化早熟之一证?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二):同步笔记

  

中国文化特征

1 广土众民

2 民族同化

3 历史长久

4 知识经济军事都不甚强大,却又有强大的蕴涵感。

5 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

6 没有宗教,但有伦理填补宗教之缺。

7 宗法社会,家庭传统。在生产家庭化的社会里,人之依靠社会是间接的。

8 学术不向科学前进

9 不能接受平等,自由,民主观念。

10 政治之根本法则与伦理道德结合,天理天则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中。

11天下观念强过国家观念

12 军与民对立,分割。

中国人的特点

1自私自利 首先是文化家本位内惠的特点,其次中华道德是讲向往外施予,其逆向力补正蝇营自利。

2勤俭 儒家理性是一种持续的对内力的自我修正,并且形成了社会风尚。

3礼貌形式 外在礼制的长久濡染和个体维护自身社会地位的需要。

4和平文弱 个体内向力使得社会结构散漫,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外部来的集体冲突嬗变成文化融合。

5知足自得 民为气柔而志逊。

6守旧 文化早熟而渐失冒险进取之本能萎弱之征。

7马虎 包容加不求甚解的模型思考所致国人的行为缺乏严谨态度。

8坚忍及残忍 缺乏集体精神的个体生存必备精神。

9韧性及弹性 个体冲突里的自我保全,与即时产生的现实矛盾妥协,过后又迅速反弹回原有认知状态。

10圆熟老到 文化的包容理解方式和弹性处理个体间矛盾关系的总结。

中国历史革命之研究

一,有私人而无团体革命。

二,有野心而无自卫革命。

三,无中等社会革命。

四,各地纷然并起,而无合一纲领。

五,革命的后续抚平其他势力超过革命本身力度。

六,革命阵营内之争议颇多。

七,革命与外族势力之消长。

民主是什么

一,我承认我,亦承认旁人。

二,彼此平等的精神。

三,人们彼此间问题,要依理性解决。

四,商议结果之多数人意见为主张。

五,尊重个人自由。虽公众亦不能抹杀个人意志。

中国文化五大病

一,幼稚

无封建之实而有封建之余,有理性之学而民智愚顽。

二,老衰

礼俗之僵化,进取心之无存。

三,不落实

缺乏明确客观标准,众说纷纭而无一定论。

四,落于消极

总以一举而期万世之治。

五,暧昧而不明爽

文化本宗如此。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三):《中国文化要义》文本分析

  选读《中国文化要义》一书纯属“盲目跟风”。之所以说是盲目跟风,一来是因为梁先生名头极响,笔者也曾听闻梁先生当毛主席面说出“我今天倒是要看看毛主席有没有雅量让我把话说完”之语,令人颇为诧异;二来是因为这么多书里面,豆瓣评分还是梁先生的书高,遂选之。畅快淋漓读毕此书,只觉“读到就是赚到”,颇有几分醍醐灌顶之感,故作此文,一来呈现文本分析,以白笔者确实精读此书之实,二来也是提醒自己,中华文化确乎不同于西方,中国社会实在不能套在泛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之内,中国的一切,还要有中国的视角来理解;生搬硬套,无非“得形忘义”罢了;三来也是抒发一些感悟,对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或疑惑予以抒发。

  为了总结全书,求其脉络,以为自我温故之效;读毕本书,笔者试图以梁先生所提的中国文化14特征为脉络,一一求其根源(当然是基于梁先生的观点与原文本),也是总结本书大意。以下便是我根据各点进行的分析,对于顺序有所调整。而且基于其内在的联系性我进行了一些划分,以突出各个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喟叹于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笔者不敢妄言自己对某一方面的“深入了解”,深感自己难以真正有所创新,因此下文以文本分析为主,只有少量的笔者对其余资料的考察引用和自己的感悟,还望老师海涵与斧正。

  (一) 广土重民,民族同化融合,历史悠久;不见长于西方,却给人以力量感

  梁先生对于这四个特征没有展开论述,更多是基于总结归纳。前三三点其实更倾向于事实的陈述而非对于文化内部的剖析,故不予赘述。当然这三点作为论证的大前提,在其余几个特征中仍然有所呈现。这一点笔者将于下文展开。而中华文化并不见长于西方却绵延不绝自有其力量这一点,更倾向于作为感性认识,这种力量感其实在笔者看来更多是源于特殊性,也就是下述的几个特征,在此按下不表。

  (二)社会以家庭为中心,无国家而有社会

  在这两大特征上,梁先生的论述之起步是从驳斥一些成见开始的。先破后立,梁先生先后指出了生搬硬套马主义的错误之处。中国社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从“生产家庭化”到“生产社会化”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伦理因素在其他各国都是不存在或者不是决定性的,因此对于中国的社会分析,不能简单的套用某一家某一派的学说,尤其不能单纯以马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生硬归类。个中原因,梁先生将其归纳为集团生活的缺失这一情形上来。

  梁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的描述不是通过直接剖析而来的。相反,其先解释了何谓西方的集团生活,再解释了中国集团生活的缺失,一箭双雕,既破除了生搬硬套的研究现状,又在对比中树立了中国特色的现状。简单来说,西方社会的集团性,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得以体现。其一是教会的组织,在教会中,皆为兄弟姐妹,教众平等是一集团;其二是庄园的组织,在庄园中,一切自给自足,但又不同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庄园更倾向于一个围观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行各业皆有,其产品亦不似小农经济那般单一;其三是工商业中的行会,行会中的会众是有共同利益共同手艺的人,对于会中事务都有发言权。这三层集团,构成了西方社会的集团性。

  反观中国社会,虽不能说没有集团性,但是集团性质极其淡薄。西人所有的三层集团,中国人是皆没有的,故此,中国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全然不同于西方,而是自成一体,成为了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于个人并不隶属于某一集团,因此家庭在个人的生活中就格外的凸显。但是梁先生在此处作了一个重要区分,即中国社会不能说是家庭本位。因为家庭本位的指向其实是所谓的宗族社会,个人对家族也仅对于家庭负有义务。而中国社会有所不同,中国是把社会泛家庭化了,以家庭中的伦理关系或者说义务关系,要求社会上的所有关系:师父与弟子,天子与朝臣,朋友兄弟相称——各种各样的义务关系都是家庭义务的变体,究其根本,还是伦理。因此,在经济上,中国社会重人情轻经济;在政治上,中国社会希望天下太平,人人各安其分;在缺失的宗教上,个人在这种伦理本位中为家庭地位的升降而奋斗,获得了原本只有宗教才能给予人的“奋斗的意义”,从此有了目标,不断向前。

  这种伦理关系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人没有权利意识,而重在个人义务的实现。这与下文直接关联。也由此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特色:伦理本位

  (三)几乎没有宗教,却依旧不向科学前进;社会不前,文化停滞不变

  在这四大特征上,梁先生认为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梁先生点出了中国社会缺乏宗教这一事实。宗教要求人的是服从、信仰乃至盲从,“惟其荒谬,我其相信”;与此相反,被外国人称为“儒教”的儒家,反倒强调反思与个人理性,孔子本人也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绝不诉诸未知,而是侧重求知;绝不诉诸外在规范,而是强调个人自省;这与西方中世纪具有极大不同,当然谈不上宗教。之所以没有宗教,一方面是因为伦理本位的社会给予了个人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礼教化替代了宗教,成为社会秩序的规范。因此中国没有宗教。

  但是没有宗教,按理说应当是破除迷信,走向科学的时候了,为什么会没有近代科学的生发,反而在现代人看来趋于蒙昧落后呢?个中原因是多样的。但是梁先生的落脚点,乃是中国文化的早熟。在解释早熟之前,梁先生先对“理智”与“理性”两个概念作了区分。在梁先生看来,理智所代表的是所谓的科学思维,是为了达成目标所必需的要素,例如算术等,而理性则是人们生发动机的要素,人们因为理性,有了做某事的动机,又因为有了理智,人们得以做成某事。这两者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有先后区分的。从西方社会来看,先有理智的发展,再形成了理性的人格。但在中国社会,儒家大大地超前于这一状况,跳过了理智阶段,直接步入理性层面,这一跳跃的成因梁先生没有详细阐述,但是跳跃作为一种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自此中国的学术研究转向了相对虚无缥缈的生命层面的研究,这种纯思的研究又不再需要科学的支撑,甚至农、工、商领域的一切知识都算不得“学问”,因此科学止步不前甚至从未有意识地发展过。

  这时候梁先生以马主义的唯物史观,推理出社会由于其生产上没有大的变革,伦理社会的组织形式以及强调个人自觉的儒家者三方面共同作用,使得社会在文化上停滞不前,一治一乱的历史周期从未跳出伦理社会的框架。这与社会结构的长期稳定是离不开的,长期稳定的社会一方面为文化的延续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也强化了伦理道德的文化。由此,文化不能也不必再有大的变动,从此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伦理本位的社会与儒家共同在中国的社会中剔除了宗教(但不是排斥,只是同化),培育了理性,但理性的超前性又导致理智的弱小与地位低下,自此社会内部失去了冲击与变革,文化停滞不变,中国社会从此步入历史周期,一治一乱,循环往复。

  (四)不见自由平等民主法治,道德气氛持重

  这几点所谓“普世价值”之所以不在中国生发,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四者其实互为因果,缺一不可。首先,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所谓民主,在本书中,梁先生将其概括为一种“承认旁人、平等、讲理、取决多数、尊重个人自由”的精神。明白了民主的定义及其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缺乏此种精神。国人其实相对于西方社会的阶级尖锐对立,仍然有其平等的成分。梁先生认为,中国人的“讲理”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笔者仍然觉得是存疑的。怎么样判断一个民族是不是讲理呢?梁先生没有说,为什么国人比西方人更讲理呢?梁先生也没有说。而且以讲理判断民主,其实有些避重就轻之嫌,这里暂且留下疑问。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形式上我们缺乏了“尊重多数”的表决民主和“讲求自由”的个人权利本位。这里笔者窃认为,梁先生对民主政治的概括失之偏颇了。民主政治固然有服从多数的传统,但是如果从美国的宪政来看,其实重点在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甚至美国宪法之中,强调的恰恰是如何以宪法确认基本权利的形式防止多数人的暴政。但无论如何,梁先生的结论笔者是信服的,也就是中国其实并非完全没有民主,而是缺乏了西方意义上的民主。而之所以缺乏西式民主,其实是缺乏所谓的“集团生活”的缘故。在这里,梁先生分别展开论述了中国人缺乏“人权、自由”以及“民治”的原因。

  第一,中国人其实很难谈得上是“不自由”或者“自由”的人民。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在承认旁人自由的前提下有限的自由,国人在“承认旁人”上没有问题,强调义务的中国往往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所负有的义务,而不仅仅是承认。但是由于没有经历来自于教会和集团的双重压迫,也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国家(已在上文展开),而伦理社会的秩序又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交互而不是汤清水利,伦理情谊又使得我们很难以“自由”(或者不管古人如何概括这种情况)为由与他人划清界限,反倒是纠缠不清,故此总是缺乏人权与自由的提出。个人总是被埋没在无限的人际关系之中,“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所以说中国人虽然“未尝不自由”(因为自由这一概念从来没有被提出过,没有个人也就谈不上自由),但是却也不会有明确的自由(如前所述)。

  第二,民治的缺失其实也是从社会特征推出。这一结果实际上是理念与社会形式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梁先生认为,由于没有西方的集团生活,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自然也就不会有商议的传统,从而这种“公民政治”、人人对国家有义务的概念也就不会有了。同时,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阶级,曾经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小范围合议机关(如罗马元老院)也未曾在中国产生,连民治的萌芽都没有,如何谈得起发生与发展。但是笔者私以为梁先生这里似有不妥。依笔者浅薄的历史知识,中国传统社会中,真正大搞“一言堂”的现象或者机构实在是少之又少。上至天子,在朝堂之上也无法为所欲为,一切事情,仍然需要与大臣谋定而后动(谢老师曾多次指出这一点);这是上下级之间的讨论,那么平级的讨论有没有呢?笔者认为,明代的内阁制度可以算是平级讨论的一例,当然笔者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不敢妄议,此处推测,还望老师指正不当之处;之所以说这些,只是表示疑惑之意,并非是否定梁先生的说法。

  至于道德气氛浓重的原因,其实也就是梁先生反复在说的,也是上文提到的“以道德代宗教”之故。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为什么难以生发,道德就为什么易于盛行,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不见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但见道德气氛浓重,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社会的没有宗教,重视伦理所致。这两大特征称不上是最原初的特征,只是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也就有了这样的社会风气与历史走向。

  (五)中华文化乃无兵文化,孝文化与隐士文化

  对于这三点,梁先生没有进行详细的展开,而是作为上述四大点所呈现的中国文化自发产生的三个元素。

  关于第一点“无兵之文化”,我查阅了雷海宗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姑且在这里为梁先生狗尾续貂一番。根据雷先生的观点,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时期的兵源于当时的“士”这一阶层,甚至可以说是兵士合一。士作为一个阶层可以说是全体为兵,为封建贵族所倡导的的侠义精神所支配,都以当兵为职务,为荣誉。这个时期的“兵”,即是士与贵族的合体,有侠义也有原则,因之称其为文化之兵。战国时期,文武兼备开始不再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特质,春秋时代全体士族文武兼备的制度出现裂痕。历史发展到这个分裂的阶段,兵制也很自然地随之扩张,于是有兵之文化开始出现危机。秦国于战国时代即行征兵制,兵的存在仅仅是作为军事上的杀戮机器,民则成为兵的补给来源。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多不愿当兵,故政府更多地采用强行征兵的方式,那以后的兵,已全然与文化、与侠士精神相割裂。兵民既已分离,兵遂丧失活力之源,以至于百姓绝不崇尚“兵”所代表的一系列文化色彩。东汉以下的兵的问题总未解决,自后中国就成为了“无兵之文化”。以上观点,姑且算作为梁先生所列的无兵文化作一脚注,也是逼着阅读中的一些感悟。

  第二点孝文化的产生,首先源自于家族生活。孝的内涵实质就是家人之间的义务关系,尤其突出晚辈对长辈的义务关系。这恰好与上文所述的非国家缺宗教相印证。因为国家与宗教要求的往往是对这两者(指国家与宗教)从一而终矢志不渝的忠诚,而对家庭的忠诚实在是从中作梗,难以接受。笔者私以为(梁先生并未作此说),这一相互印证其实也是因果关系的表现,正因为无国家而有社会,无宗教而有道德,这种孝文化才得以成为社会主流并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孝文化也是伦理社会的一部分。其实忠孝二者本为一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在说忠的根源其实就是家国同构背景下在大的国家之中,“孝”转化为了“忠”,而“忠”反过来又要求了“孝”。综上所述,缺乏国家与宗教为孝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伦理社会对于“忠”的要求反过来成为了“孝”的根源,由是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凸显出来。这番论述,也是梁先生在本书所没有明说的,笔者战战兢兢,替梁先生阐述一下孝文化与中国社会的关联。

  针对第三点隐士文化,梁先生仅对其三大特色作了描述,分别是政治上出世,经济上淡泊,生活上崇尚自然。至于隐士文化的源头,梁先生没有明说,笔者也不敢在这么大的问题上妄言。但是笔者认为,隐士文化存在的可能性仍然有说道之处。隐士作为个体之所以可能,其实是前文所讲的没有真正的国家,没有为国家负责的伦理要求,自然也就没有自我对于外部社会的群体归属感。因此,当家庭不再成为需求或者单纯没有家庭时,国家又无力去强迫人入世为官时(梁先生据此推断中国社会算不得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岂有帝王再三礼请亦不出来之人),隐士文化这才成为可能。而当作为个体的隐士逐渐增多乃至成为风尚,隐士文化也就就此诞生了。虽然在历朝历代(魏晋南北朝除外),隐士文化多以亚文化的面目呈现,但这种亚文化能在中国社会得到包容乃至成为一种流行,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以上五点,笔者试图概括了梁先生在此书中的理论体系。不难看出,梁先生的逻辑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在广土重民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家庭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机缘巧合之下,早熟的社会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以道德代宗教,跳过了发展理智的自然科学阶段,直接进入了理性勃发的时期,从此没有科学进步,只见伦理人际。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民主法治缺失,道德气氛浓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还具有三大子文化,分别是无兵,孝以及隐士。由此,建构出了延续数千年而不断的中国文化,直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打破了平静有序的状态。“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可能一直延续下去而不会有变动”,此诚不我欺。

  行笔至此,笔者已接近尾声。感慨于梁先生学术积淀之余,也更明了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笔者深知,中国文化的特色已是民族性的一部分,本无对错之分,日后笔者在法学学习过程中,也将努力牢记在心,将这一民族性作为变量,考虑在法学的体系之中。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四):《中国文化要义》阅读笔记

  

自序中讲“说我今日见解思想,一切产生于问题刺激。”感思中国问题之刺激,在思想中行动,在行动中践行思想。动静、出入的学问。

首先所思所感,与《乡土中国》对比,乍看两位作者都是有中西对比而着重写中,且我所读到二者目的是相同的:找到和解释中国与西方世界对比的特殊,从而找到中国自己的一条不需同/不能同西方所走的道路。也为中国的现实政治辩护,找其特殊性的合法性缘由。两位作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上面所提到的,梁漱溟更深于实践现实,是应于时代;费孝通则更精于学术耕耘,反而是限于时代。(二者所处时代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将人框住,能动性发挥也有所限。)

Chapter 1

此书想解决的问题是:何为中国文化?中国人从表到里精神的根基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特别有共鸣,我也一直困惑于此,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性和普世性如何共融?作者后面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特别有启发:

第一步,将中国文化容易看到的特殊点罗列出来,会发现一些相连可以归并的特殊点,总结出来;

第二步,只先拿去其中一个特点入手,前后左右解释其由来;再推进对其他特殊点的解释;会发现唯一总特征则为中国文化之要义。

更深共鸣点在后面的作者散开的问题意识,亲切的,不深奥的问题,关于中国,很多都是我曾经有过的疑问,但都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安置一个答案,安置答案之后又该解决什么问题。慢慢阅读,回答一个,再到多个,再找到其共通点。

十四大特征:

①广土众民;

②诺大民族之间的同化融合;

③历史长久,世界其他文明没有可以比拟的;

④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等几乎方方面面都是短处,什么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其存在发展;

⑤历久不变的社会,没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停滞不前的文化;

⑥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⑦家族制度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⑧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⑨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类要求不见提出,法制也不成形;

⑩道德气氛特别重;

⑪中国不属普通国家类型(天下国、族国、帝国...);

⑫军事层面的兵与民分,后兵民合一全国皆兵,两种层面都有,但后世却没有了;

⑬孝的文化;

⑭中国的隐士之风

chapter 2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从家说起,对比不同的社会,阐述自己想表达的对文化有高低必经之分的批判。对冯友兰的唯物史观下的解释作了补充,冯认为中国社会是以家本位,所有一切的社会组织均以家为中心,生产家庭化,而未经过西方产业革命,有用机器生产的生产工具,即变为社会本位的生产方法,进入到更高的阶段。此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

梁漱溟则是用大篇幅讲述了中国的家的特殊,想表达的观点是各族文化演进不是像达尔文进化论那样的是一个阶梯型进化的过程,这种或慢或快总会沿着逐段前进不会有越级突过的观点近如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而波普尔则是对其有系统的批判:社科中的永恒真理不可能被找到;人的知识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而相信一种文化流派论,如树上的分叉的枝干,有源于同一脉络的,而发展成不同路径。

于此按照流派论的观点,世界文化这么多怎么形成融合,可以避免冲突呢?只是点出一点:文化期间又从接触融合到与锐进领导,出现几条干路,而融会贯通之势成,今后渐渐有所谓世界文化出现。

于最后梁漱溟点出他真正想说的辩护:中国并不是迟慢落后;中国走上与西洋的不同路,但已是盘旋不进了;中国于西洋是先过而后不及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

chapter 3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承接上篇,以家庭为本位的是中国人,西洋人是什么状态?加入宗教的因素,认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点出西洋中古社会,以基督教转向大团体生活,人被赋予给教会组,于集团中生活。至更近一点西欧封建制度下经济自给自足的大小单位,又不期而然构成集团生活,再近一点,城市自治体的出现和发展确定了个人隶属于集团,但集团内部人人平等的思想。

这一点其实与今天我们所熟知认为的西方大不相同,在此严密的集体生活下,极强的个人主义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呢?他认为是过强的集团性对于个人压制过甚,而导致了个人主义的反扑。结论是清楚明了,但论证不见。

又转向另一个问题:如中国的家庭单位,不能作为集团?答:集团要求:附属人数众多;阶层分明;家长权威;产业共有。 这其实仅仅是罗列,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是中国以伦理为本位,构造的社会精神,与西洋以利益为分割的集团是不同的,这点根据后章论后面再提。

chapter 4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与上章对应,中国为何缺乏西洋式的集团生活?

小章标题:西人所长而吾人所短。可以感知梁漱溟是认为集团生活是好的,也侧面印证他的想法,在当时中国如何构建集团生活?(这点在 《中国建国之路(论中国共产党并检讨我自己)》。他承认中共有三大贡献:统一建国,树立国权;引进团体生活;透出了人心。 可见其认为建设团体生活的重要)至于为何好他总结了四点:公共观念,与中国人对社会的冷漠相对;纪律习惯,与文明同构;组织能力,与中国所欠缺的政治能力相对;法治精神,与中国人徇情相对。

中国缺乏集团生活体现在:无宗教组织;无国家组织,社会秩序的维持宁靠自身不靠国家,家国和社会观念淡薄;地方自治体与官治相混,团体性质薄弱;职业团体没有组织,以地缘为亲。

为何中国会出现集团生活缺乏的情况?团体和家庭是有不相容的地方,中国家庭伦理本位之强,又是如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下章会看到。

chapter 5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是人类皆有家庭,中国人的家庭尤其重要。在这过程中是伦理发挥了重大作用,用伦理来组织社会。

在读书会的讨论中,有多个朋友强调不知道“伦理”为何,后也无法理解,因其在今天的框架之下来理解伦理,容易举例,一家三口的关系中,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僵化,不理解情谊。但我觉得要想理解“伦理”的意思,我们似乎得避开父母辈,这一已经不知怎么有变形的关系,而来理解我们与祖父母辈的关系,那么伦理的脉络还是清晰的: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甚至敬畏,有没理由的义务观念,是一种情谊关系。进一步说,伦理就是中国人在社会中生存,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出生就建立起来的,无法改变的,人对同属于这个家庭中的有血缘的人抱有天然的情谊与不许讲道理的义务(孝、慈、友...);在其他关系中,以地位来论伦理是同样的道理(如君臣、官民),伦理是神圣的。衍生出来,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彼此相互和气见对方而忘己,西洋社会人与人相对之势顾己而忘他人。

这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又有些许不同,中国的差序格局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私以圈层来扩散到周边的伦理,亲疏关系有分别,但强调自己的私。而梁漱溟所提的伦理社会中,个人是无关紧要的,那个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家庭秩序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梁强调的这种伦理在经济生活上的体现是一种隐然的共产,不是团体的共产,而是以家庭伦理亲疏厚薄的共产;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伦理无组织无边界无对抗,君臣官民之间也恪守伦理义务关系;伦理起了宗教不能及的作用,使人心胸开阔,于家族中有神圣的义务感和希望感等等。

chapter 6 以道德代宗教

第一小节先讲宗教是什么,它出现的原因;第二小节讲宗教在中国;第三小节讲周孔的儒家教化不是一种宗教,具体是来区分与宗教的不同;第四小节讲中国是如何通过儒家教化来用道德替代宗教;第五小节周孔儒家教化的具体体现;第六小节讲是如何用儒家伦理来组织社会

作者认为宗教诞生是必然,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各种思想知识都源于宗教。他假设了一种原初社会状态:人与人社会关系疏离,没有共同信仰目标,零散构不成社会,无法形成秩序。宗教①有凝聚社会的效果,②有驯服调教蛮性的功用

宗教是什么:

①提供对人的情绪志向(心灵)方面的一种安慰;

②想要超越人类知识极限,却又立足于当下知识,所以各族宗教是根据各族文化发展来确立。

(针对①②两点具体回扣到前面常燕生的说法,来思考中国缺乏宗教(或是另一种宗教)的原因:中国文化起源于自然条件恶劣的黄河流域,人需拼命劳作满足基本生活,思想是在地上生活,眼光朝内,没有闲暇去思考天上的身外知识,也不需要提供心理安慰;可以具体思考希腊文明的诞生,自然条件也算不错了,但由于身处海洋文明,主要是以朝外看的出海的贸易交换的商品经济,出海有不可测因素,需要心灵的寄托,眼光朝外也有飞在天上的神话)

③是出世,一种超越躯壳的灵魂的有“依赖感”,有东西可靠,与世俗相对

不确定是否归类④与理智相对,是弱者和愚者所信(作者有谈宗教受现代冲击明显:①科学发展知识取代迷信;②人类逐渐认为自有征服自然之力;③人的理性批判精神的发展;④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秩序渐由政治作为主导;⑤物质文化对人心的诱惑)

宗教在中国的特殊:

先也是有祭天祭祖的众神崇拜,到周孔教化后,文化重心便转移到一种非宗教的形式上。

借助胡石青的“中国宗教最为世界三宗教的特殊一系”论证:①尊天;②敬祖;③崇德报功

这种有理智,无教会组织形式约束,无宗教战争,不悖民间特殊习俗的解释,不离弃世界宗教范围内,也保有了中国的特殊事实的论证得到了作者的肯定,作者进而点出自己的要点:这种特殊的宗教是早经周孔教化转过一道手而来的。

而周孔教化并非宗教:从孔子为人及孔门学风来分析与世界其他宗教的不同:

①宗教逃不开死亡这个终极问题衍生出宗教上重要的福罪观,而孔子不谈生死(未知生,焉知死);

②宗教一定程度上是相信个人的“有限”而信他者,而孔子相信个人理性的能动力自觉自律;

③宗教很多标准以文本原典的形式固定,孔子认为标准是活动的,可随理性讨论修改

总得来说周孔的教化强调理性,不假借外力,强调回归个人的自觉自律,是一种道德,而不是宗教。至此,中国的这条以道德代替宗教的路径就清晰了,而此是人类文化的早熟。

而周孔教化的路径未能解决的问题所在是“完全信赖人类自己”,相信个人的道德理性的力量,人没有了可依靠的,也无外界宗教规条及教会组织,听凭自己的腐落。

更重要的其实是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可依靠感”,也就是理性的力量,也即现代性的危机。(人需要信仰大厦吗?人没有终极关怀。克尔凯郭尔:在信仰的问题上,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鼓起勇气纵身一跃。信仰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但理性的求真假是一种对事实判断)

(不是每个人的老师都能是孔子,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礼乐)

然后展开周孔教化的具体的两种形式:

1、周孔之礼,用礼乐来涵养理性。“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免于偏执与强暴冲动,免于二者自私也不足为惧。而礼仪音乐则可以安抚人情绪,使人开明通达起到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这种即可区别于宗教的迷信,孔子的方法如何教人不迷信,认为:迷信实根于人们要向外有所求得的心理。(而这也是有悖于中国古代至今以来的历史,即地方迷信众神,寻求所得)

2、安排伦理名分组织社会(我们将看到的逻辑是:用伦理之名————养成一种习俗观念————同时一种组织秩序也就被安排出来)

区别于封建社会的讲究“名分”体现在:

①阶级身份区分少并不严格;

②伦理社会中的关系是由可变的情理来定;

③强调长幼秩序

孔子的春秋大义虽然没有直接地成功,但有间接地功效:①启发人的理性,讲究情理;②使社会关系建筑在情谊之上,平等而亲切。伦理进而代替封建组成了新的秩序。这种新秩序是一种摆脱宗教与封建的礼俗。迎来了第一章的问题:长期停滞的社会和文化为何能长久不变?————这个新秩序已经演化成了一种自然法,有其内在持久于人心的力量,是伦理的力量。

伦理的力量具体来说体现在中国人从自身个体出发,看到自己与另一人的伦理关系,从家庭数起,如扮演孝子、慈父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角色中,社会的某种秩序也就由此形成了,人际关系是软性的,也就衍生成礼俗。

而在西方,如古希腊个人与市民身份是分不开的,人自然看到的是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一种不同的社会秩序,团体的权力和个人的权益的关系是硬性的,需要明确,于是衍生成法律。

(总结完)

读此章时,我还是局限在读西方书籍的阅读步骤中,读书笔记和讲解一步一步,落在我所知的西方宗教上,想去探究西方宗教是否如作者所说是非理性的,并且想引出失去宗教神性后西方的现代性危机,而照作者的说法,中国就很好的避免开了这点,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提到了新儒家,借助于刘擎老师的批评文章我在后续也补充了知识。

梁漱溟在其中忽略的一点是这是他的一个过于乐观的士大夫的异想,过于高雅的礼乐,普通百姓是如何能接触到,并且有此修身的德性呢?如果是以出身定位谁人的雅俗地位,实在是过于苛刻了,也会引发至另一个问题:人的虚伪说教。

chapter 7 理性——人类特征

zaihhsa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