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读后感精选
《水浒后传》是一本由[清陈忱著作,宝文堂书店出版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1.35,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后传》精选点评:
●貌似这本看得比水浒全传还早,而且书页早已破旧不堪,,这书早没了,,
●着实一般
●值得一看
●脑洞起点大概是水浒里说李俊后来暹罗称王。这本看着其实挺爽的_(:з」∠)_杜兴那儿就是翻版潘金莲与西门大官人嘛。
●故事环环相扣很吸引人,而且很合理。中规中矩的续书,少了原著的杀伐豪气。顾大嫂形象延伸很好评,但还是要说,看得出来陈忱真的很喜欢小乙,但是人物塑造上,有点以封建文人之心度超拔洒脱浪子之腹啦~我师师和小乙不是这样的人呐・ω・
●不失是梁山好汉们的美好结局。
●我看的不是这个版,似乎比这个还要老。
●这是神话吧…
●很平庸的古典小说,不过我喜欢海外创业这种设定。然而为什么海外创业的小说全是清一水拥护天朝我很佩服,删节这么厉害却读不出异样。
●剩余人员,继续起义,继续占地盘。与其说是后传不是说是小水浒。
《水浒后传》读后感(一):我朝同人YY文的老祖先
西瓜君借着这次重读水浒传的机会,捎带着把这本后传也草草翻了。前人说《水浒》正传为愤书,《后传》为泄愤之书,诚不谬也。比起正传,这本书唯一的长处似乎就是“痛快”二字。若是有人读完了水浒传,和西瓜君一样感慨“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心内难平,那么不妨找来后传浇一浇胸中块垒。
说到水浒续书,不得不提起另一本《荡寇志》。作为水浒传的两大续书,《后传》讲的是强盗事业如何被发扬光大,直至海外称王;《荡寇志》则讲的是强盗们如何被忠臣孝子无情地斩尽杀绝。乍一看志趣迥异。而依西瓜君看来,这两本书志虽异,趣实同也!《后传》要替水泊众人洗尽遗恨,便叫梁山后人尽皆功成名就,就连唐牛儿,乔郓哥也都富贵加身。各大奸臣也纷纷遭了果报,就连毛太公后人也在劫难逃。《荡寇志》恨水浒传教人做强盗,便叫水泊一百单八将无一不遭诛戮。字里行间,无一丝悲悯之情。两本书虽是唱着反调,却是写着同样的大团圆结局。读完之后,除了痛快二字,叫读者难生一丝遗憾、一声余韵,一点回想。狗尾之所以为狗尾,这大约就是原因吧?
《水浒后传》读后感(二):差强人意的正统续作
算是相对完美的一部续作了,超爱开头的那个长诗。家里收藏着这一续作的连环画。
虽然作者跳不出封建正统的框框,但毕竟他是普通读书人还是情有可原吧。喜欢书里对顾大嫂还有一些女性人物的性格发展,这是比原著进步的地方。
暹罗,不再是梁山那个充满社会学的假世外桃源,作者陈忱一定是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吧,一定相信水浒好汉像他们的惊隐诗社那样真心相待的吧,一定是亡明之痛深入骨髓了吧,否则怎会有这样一个精彩又美好的故事。但还是结局莫名失落。
兄弟还是成了君臣,尽管知己。难拂袖,且酣烟月于五湖。
最爱的小乙还是没有浪迹四海,终究竟成了家,还成了文绉绉的诗作。尽管机智通达如昨,见皇上时竟不辨昏庸与否,竟因忠君难别而下泪。
历史上美在大义的师师还是像其他艺妓一样流落江南,分毫没了侠女的刚毅与机警,慕着情郎,不知亡国愁苦地过着潇洒的日子。
真正的贵族柴进和粗犷可爱的武二郎也变成了多愁善感之人,空对江山发着毫无用处,怀古伤今的牢骚。
最不能忍的竟然有一个地方他们直呼“宋江”,难道不应该叫宋大哥之类的么!原著里这种无语的错误没有犯过的哎!
你确定这是我认识的男神女神们嘛!!
感觉全篇的人物的人物虽然都各有各的性格,却不是各有各的思想。他们似乎全都是作者封建正统和理想人格的复制品。
虽然说了一大堆缺点,但整体上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有精彩的情节,和基本延续原著的语言风格。本文算是一个水浒迷的吹毛求疵了吧。
《水浒后传》读后感(三):水浒续书里的出色之作
《水浒后传》是移民所写的续书,蕴含着更多的是对故国的想念,因为心中有怨气一般人难得写出好小说来,但事实也未尽然。太史公受了服刑不也是照样写出了名垂青史的《史记》?看来关键的还是事在人为。
写续书向来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前传且不论文笔一切都是未知的尽由作者铺陈展开,写得好时那人物、情节大抵被写尽了、写绝了。若写续书难免有狗尾续貂的嫌疑,但陈忱的这部续书却写得别有味道,除了小说末尾的六七回写的不咸不淡,前半部分确实写的有声有色,煞是好看。
《水浒》的妙处就在于塑造人物不重样,108将每一个你都能分别出他与其他列位的不同来;写同样的是事情却不让读者感到不快。如写打虎前有武松打虎,后有李逵打虎;写杀死奸夫淫妇则前有武松杀死潘金莲,后有石秀、杨雄杀潘巧云;就连劫法场也是两遭,端的是精彩异常。《水浒》的人物出场也是极讲究的,由一个人的故事牵连出另一个人,一个推动一个,如珍珠般缀合而成。而《水浒后传》很好地继承了这种叙事结构和情节特色,也是采用了组团式的人物交代模式。
后传开头以阮小七回乡祭奠宋公明,遇上了往日仇人开场,引发了一连串故事。从阮小七杀死张干办出走济州,到老娘失踪是引出了登云山一条线,接着扈成、登云山好汉、孙立孙新顾大嫂这些人物引出,继而引出杜兴的故事,再到蔡庆、樊瑞、乐和、李俊、安道全、蒋敬、穆春、呼延灼等人,十分有趣。从登云山、饮马川、暹罗国三条线索分支进行,先是二山汇合,接着出洋会面,三家取齐平定海岛。
从小说的文笔上来讲,后传的诗文和写景描写确实绝妙,往往能数语之间见分晓。但可惜后半部分暹罗国一节还是不免落俗了,招安虽算不上也算羁縻臣属,打个四星吧。
《水浒后传》读后感(四):司马感怀成史记,一篇游侠最流传《水浒后传》读后感。
《水浒后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内容承接《水浒传》而继续发展,讲述了劫后幸存的梁山泊好汉李俊、阮小七、李应、燕青、乐和等,由于奸臣的迫害,再一次揭竿而起,啸聚山林,以暴力反抗官府的压迫。在金兵入侵北宋时,奋起抗击,最后迫于时势,撤到海外创立基业。一口气读完这四十回书但觉痛快淋漓一扫水浒传结局众好汉七损八落被奸臣蔡京高俅陷害的愤懑.开篇第一回蔡太师府擅作威福的张干办,前日随着太尉陈宗善来山寨里招安的那厮被阮小七挺着柳叶枪,从张干办左肋下用力一搠,血流满地。阮小七丢了枪,拔出腰刀,脖子上再加一刀就此了账.真是快哉。穆弘位列天罡高位水浒传中并没有出色表现,在后传里小遮拦穆春确是每事做得斩绝的好汉子.双峰庙为救江敬一把铁锥奋起勇力连杀四贼,那做刀笔讼师,无所不为;更兼好淫,不论男女的竺大立交代了平时诈取人若干银子,某日强X妇女,某日拐小官,某日谋死某人,那兴讼构非、诬诳词状、唆人起波的斑斑劣迹后,那穆春:“又斟上大碗酒吃了,把竺大立拖转来,一刀剁下头来”真是快哉。那焦面鬼为得到香喷喷的老婆诬告闻焕章窝匿反寇家室,纵放钦犯.却被穆春:“你要香喷喷的老婆,叫你先吃碗板刀面着!”干净利落杀死往黑洞洞井里一丢了账,这是第三快事。李俊基业已成坐了暹罗国主牡蛎滩救驾被金国大将阿黑麻追赶的宋高宗,柴进李应等人护驾高宗回临安等候敕命去六和寺探访断臂出家的武松,因萧让问道:“兄长往日英雄,景阳冈打虎、血溅鸳鸯楼本事都丢下么?”武松道:“算不得英雄,不过一时粗莽。若在今日,猛虎避了他,张都监这干人还放他不过。”武行者此番豪言是第四快事当浮一大白。
水浒传里最爱三人鲁智深,武松,燕青,想来陈忱也很是钟爱小乙哥,后传中不仅保留燕青固有的性格特征,而且在原著基础上继续发展了他的忠义、聪明伶俐、深谋远虑的特征。燕青扮作通事模样神色自若深入金营,探视被金国俘虏的宋徽宗,“谨献上青子百枚、黄柑十颗,取苦尽甘来的佳谶,少展一点芹曝之意。”何等忠肝义胆。此后路遇被金兵押解的卢二安人母子,为尽主仆之义,他又想方设法筹措足够的银两来赎回卢二安人母子,面对得以重生的卢二安人欲招婿报恩时,燕青辞婚不从“不要说东人昔日情分,只说安人遭这般患难,我心里如何忍得……今留下卢成在此伏事,权且安顿,慢慢选一东床,孝养安人终身便了。”这又是何等的无私仗义。在大名府酒楼上燕青偶遇一主动搭讪的承局谈吐间他得知进出金营的木夹的重要作用,又在机缘巧合下拾得金官遗落的木夹,三次巧用木夹,第一次用木夹救出因忠谏被关押的关胜,第二次又用木夹接出了关胜的家眷;第三次用木夹破乌禄,假传挞元帅军令,诱迫乌禄与汪豹出战,最终杀的乌禄破荒而逃。后又有智入济州城救朱仝、宋清一节。无怪乎杨林称赞他:“小乙哥朝见道君皇帝,及赎回卢二安人,三番用那木夹,干了好大功劳。今智入济州城,真是心灵计巧,又有胆气,便是当年吴学究也让一筹”最畅快的莫过于燕青精心安排的一场“盛宴”,惩处了残害忠良的奸佞蔡京、高俅、童贯、蔡攸,让他们饮鸩酒而终,大快人心。连林教头的魂也是松爽的!
陈忱在《水浒后传论略》中评价原著与续书中的燕青说:“燕青忠其主,敏于事,绝其技,全于害,似有大学问、大经济,堪作救时宰相,非梁山泊人物可以比拟也。其过人之处,在劝主归隐,黄甘面圣,竭力救卢二安人母子,木夹解关胜之患难,微言启李俊之施恩,遇艳色而不动心,辞荣禄而甘隐遁,的是伟男子。
可叹那道君徽宗皇帝还做大梦“和议已成,蒙金朝大元帅许放我父子回朝。那时宣卿特授清职。”燕青对同去金营的杨林说道:“他还想着回朝,这是金人哄他的说话,恐永世不能再见。”为宋徽宗一叹。为靖康年间的大宋百姓一叹!
早在2001年在北大附近风入松书店购买过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水浒后传,遗失了,跟我现在看的这个版本略有差异,具体细节记不起了。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一十六年转瞬即逝。2017年5月26日读水浒后传有感。
《水浒后传》读后感(五):将军战马今何在 登云山头化龙游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莫堪离愁万种,醉乡一夜白头
1 人物刻画上似乎不及施公的自然精细,但以小七哥开场的主旨和故事路线是很熟悉的江湖草莽水浒味
有石碣村而有梁山泊,有梁山泊而有阮小七,有阮小七而不能有张干办也,人与地总有千丝万缕干系,所以机缘一发,即作手不得,
2 故人扈成再登场,那时已有海货走关津的意思
眼看顾大嫂等登云州一伙又再度登场了,话说登云山一伙也的确是保存相对最为完整的一伙人马了
邹润依旧落草,再做好汉,孙立这厮依旧那么明哲保身,到底江山不改,本性不移,但孙新略略数语说他古板不近兄情,便把一个与孙立对立的有情有义好汉样子反衬与纸上了
”伯伯不急不走的,有前日的样子,不怕他不来”
--哈哈哈哈,真的是会心一笑了,水浒里拉孙立下水一次不够,后传里孙新还要再拉一回,这个登州兵马提辖平日相交的是怎样一帮亲信啊
在祝家庄莫名被写消失的栾廷玉再现江湖,倒是和孙立又同州共做统制了,想起当年托师兄弟情诈降骗入庄来黑吃黑的旧事,这两人还怎得相容呢
3 话说这栾廷玉也够坑的,好好做个庄教师,州统制不得,也只是尽职守罢了,硬是被自己的心目中人,一个是颇有相交的同门师弟,一个是推心置腹的邻庄徒弟,却皆献诈降计,中了两次调虎离山,
此番更是至于无路可走,陷太守之罪堪比朱仝陷了小衙内,只此番为夺州攻府之故而略可谅罢了
孙立这一再出山,名号不过是个地煞,但是实际直跳过小七,顷刻就成旧梁山里武力最高一位了
又是徒弟说师傅入伙,栾廷玉水浒未上梁山,到底在后传上了登云山,而且还直做到了头把交椅,
施公偏好把孙立硬生排下小七后的地煞位,此地倒被群众的眼光纠正第二位来,
小七天罡第三,到底还沾有前朝的光,不过好歹是个老天罡,怎坐不了头名,到底还是武力谋略皆要差些,不说栾廷玉了,比孙立也知不如,梁山元老光环,也就在梁山才有,
只是栾廷玉虽有将才,也不过是个两度败军之将,又何必让他头名,到底是山中少好汉,败军做大王
不过好歹凭邹润胆色开的山寨,这厮是有多水,自己的寨竟是排到末位去了
4 独龙冈三庄人物再聚首,一个大官人,一个武教师,一个总主管,从梁山泊,登云山后第三坐标系团体
说起来扈成的地位也是和李应一样的,只是没有他那样水平的枪棒功夫罢了
既是续书,自然走的和水浒几乎一样风格,也是一个好汉引出一个好汉,接次递行的熟悉节奏,字里行间,好汉说话,遣词拿句,也是仿的极像了,都不觉得是在看他人续书的样子
入囚打点,从轻刺配,公人押送,酒馆送行,结了差拨,识了管营,免了棍棒,守天王堂,伺机为事,全如水浒里大部好汉刺配的一贯套路
“ 单是小奶奶乔张做致,有些不尴尬,好生看不得”
--粗萌粗萌的杜主管,哈哈哈哈
冯小舍人这个探桌底捏金莲的小动作怕不是抄袭西门大官人的
杜兴旧随一庄之主,也真是个厚道人,就算猜到了“枕边灵”一念,觉着“天下的事总定不得”,还是守着老主不放,也不去寻那杨林和孔目,续书里对这些原书里几无太多描写的小地煞的刻画,实在颇到位的,形象都鲜明生动而深刻了不少起来
5 太阳底下无新事,续书里头翻旧闻,杜兴打入草料场,舍人推翻管营门,
似要收得这样的场,除非是耍起梁山旧伙好汉们的风火手段才够畅快
无事不登赚李应,杨林为头劫铁囚,
梁山少天罡,杨林做先锋,
路上又扫荡了一波东京来使,大官人惩那般武艺,其实不用躲也可以的啊
至于火并龙角山这些,都是旧梁山的日常操作了
旧主裴宣把天罡李应推到饮马川首位:“大官人英雄无敌,况梁山泊上天数定的,岂可再议”
--讲话如此实在,着实是梁山的自家兄弟,分了数年再聚首,说起旧日事物,还是这样自然亲切,却也托了押司造的好石碑了,百余人的大山,到底有个定位作用,
李应两番陷山皆为他人主管,但无他话,非仅收拾稻子上仓之田舍翁也
路遇蔡庆就地收了,一边仗义助李应,一边叙情邀第三,真是故人见面,都颇念得梁山旧情,就算离了头领押司等,也并无半分相猜忌处,都是凭兄弟情分相看
6 一枝花重逢混世魔王,饮马川又聚公孙军师
“美女”一词,早已有所用了 ,
7 一个易名改姓去金国,一个捉鸡摸狗去建康,反派都是一对对的
8 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乐和虽称铁叫子,梁山无吴用,乐和算军师了,急时来帮花哥哥妻小事物,也用得学究般好计,耍得梁山好朴刀,
“一路曲折生奇,真如武夷五曲以上,匪夷所思矣,乐和访柳直到建康,作者遥为花逢春地尔,既已到雨花台,则柳生不消寻着,如前传鲁达出家,需用戒刀度牒,张青店中,需有药翻头陀,知头陀之不必真有,则知柳生不必相遇,文章有借路还家之法,此其一也”
9 乐和之后行船江上,又引来出洞蛟,说起混江龙,一汉接一汉,不仅学得原书前半部精要,且显得水浒旧兄弟味十足,
“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饮酒赏雪,天地至乐,掀天富贵,不比闲散”
“空虚无人之地至大湖止矣,天下又安得有与人无问,与物无争之地也哉”
10 “前日宋公明费许多心机,才招聚得一百八人,现下各自散开,时移物换,哪里还兴得”
--太湖水面拼战场,梁山霸气难再兴,押司托梦封李俊,化外国主整帆巾
11 前日白龙庙相聚时张顺手下小头领也有尚在,“梁山好汉”也是招牌
征东将军破金鳌,梁山旗帜飘暹罗,李俊承继宋押司,乐和坐位吴学究
13 “当初宋公明何等才干,又有吴学究指点军机,卢员外等一般人物,梁山泊放成得局面,我本一介,全凭贤弟指教,来到海外,反成这个基业,岂不是侥幸”
“时有不同,势有难易,中国人都是奸邪嫉妒,是最难相处的,海外人还有些坦直,所以教化易行”
梁山好汉遍了四海八山,寻岛过寨都要吃得几碗酒,拿得几盘金银的
可惜被卢官陈李俊,言小七外,又多编了奏高丽,鞭太师的罪行,怎还留的京住,那安道全也是托大,不防小人在侧,偏要罪话而出
14 原是同山好汉,萧,金,曲线相助安道全此锅,也是不枉
15 院长不与梁山旧伙出力,反而为童贯朝廷跑腿
16 “隔了许多岁月,经了许多变更,风景依然,良朋何在”
--神算子孤舟思张顺,小遮拦浔阳拍蒋敬
这么些年了,梁山各路天罡地煞兄弟里,不论当时山上交情如何,而今只要碰上了,依然是各自有银子就一起分,互相有难事就一起拼的磊落情怀,光明如此,
17 小遮拦这一场破庙以一敌众的厮斗描画的颇精彩啊,看着都有点哥哥天罡星的水准了,虽然也只是趁乱醉时下手,但还着实有点那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意思,地煞兄弟们后传一个个齐出头了
黄信原来还在青州授都统制,见兄弟们反,也不相助,也不相攻,两边放下,推故不出,倒也是和正书里游移不定的州府末将形象依然相仿,还是一棵墙头浮萍
18 这个诈降骄兵假将劫营计用得真好,可见蒋敬才干,天罡散了一半,余下地煞在正传里没耍出来的本事,这些时候都挥洒的好不爽快了
“阮小七道:“知事的,留下买路钱,放你过去”
牛都统道“我是济州上司官,哪有买路钱与你这伙草寇”
阮小七道:莫说你这蠢牛,即是宋官家在此经过,也要脱下平天冠做当头”
--同样的劫囚青州三山路,和当年桥段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燕顺一行换了阮小七一行,黄信换成了牛都统,而去定顶了宋江花荣做了阶下囚
“原来是穆家叔叔,虽在山寨多年,未曾会面,故不认得”
--虽不认得,到底同山多年,总是梁山义气使然
穆春一连做下许多干净利落好事,只悄悄一尾,轻轻一掷,便结果了一个蠢物,这样潇洒作风不枉好汉之称,堪称简化版鲁达再现了
19 “我们旧时的兄弟多事的紧,受了招安,为朝廷出过力,拜除官爵,也该守些本分,为什么东也起事,西也啸聚,不唯散了宋公明一生忠义,连我们面上少了光彩,动不动说是梁山泊余寇”
--好个傲娇的呼延灼,虽说是旧相知,目下也只是道义朋友了,哈哈哈哈
岳飞,韩世忠,入水浒界了,水浒头将王进,也再出山了,
至于呼延鈺,徐晟,到底都名将之后,总要做朝廷的事
20 自呼延灼一脉,与徐宁之子后,连珠穿着偶遇的朱仝,即上饮马川会李应而来,此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水浒类章回乐
21 前者正传昧朝只是啸聚山林的英雄好汉,看似主议招安,但征辽剿寇也不过是奸臣计使,此番后书乱世都将成自主护国安民的抗金征人,天下大乱之际,是被金人推着不由不战了,援兄弟守国家,看来别有一番感触
吉孚助柴之彻,胜于蔡氏兄弟多矣,唐牛儿虽为宋江刺到沧州,本心未动,依然是热心好汉,
极险,奇,快之文字,如骑快马,峻岭收缰,如张饱帆,江心回舵
许多篇的起行转折结,惊险利落都不下于原传前七十回
22 四奸臣作邪多年,却是失于徽宗退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故
23 “人生功名富贵如水上浮萍,纵使成功也做鸟尽弓藏,老小妻子亦不过爱欲缠牵,而有何念,不如做世外游,是人生别色”
写宋京陷于一游方道士郭京之手,恍若儿戏,少帝弃宋从金比姚将军弃官从道更要豁达,
24 燕青忠君可表,但亦是起自李师师,只不知当日结拜的姐姐,如今乱世劫风尘,更不知飘摇哪里去了
25 天地能变,小乙不变,至情至性能谋能扑,写王进之忠,关胜之直,皆在为表天巧星之乖觉机变顺巧,忠义两全,这样完人,古今罕有,所谓欲画猛虎,四围草树冈峦,皆挟劲势也
26 能把卢二员外一大院人,与关胜一宅亲眷,俱安顿的妥妥帖帖,返路寻山,王进亦礼称一句“燕大哥”,其实可敬,引思汉末云长事也
不及计谋战略多有敬原书处,这天雷连地雷,四门伏甲兵之计,则是敬三国处
饮马离川,踏泊入云,似那汉水流江,同归于海,都是好汉之居所,
27 小乙哥通行天下方言,就连金族言语也能说得,几番乔装打扮,从来无有不成,辄乃天下第一个伶俐人,难为徽宗身边宠人,京师第一艺师也要看他,倒还被他顺水推舟作了姐姐,
“二百年相传的大宋瓦败冰销,成什么世界”
--若不是他广交似海,怎得旧人投说四奸臣到,连着正书开场第一条老汉王进一起,五星四散的柴进裴宣樊瑞各人数宗录典的讨之以罪,斥退差官,厅堂舞剑逼问相扑,直拜了二个帝位,又请出五位兄牌,搬出宋押司,卢员外,林教头,杨制使故事,历数当年罪状,灌以药酒了帐,
忠义堂余下兄弟报的好仇,这篇付与扑天雕的逼问文字慷慨激昂,真写的好续书!填尽了正书里二百年飘摇遗憾!
28 宋江不像个光明磊落的好汉,侄子也就是个惩不着用的秀才
29 有了小厮作奸,才显关胜忠义
30 二八兄弟再聚首 天罡地煞又加七 纷纷扰扰登云山 恍恍惚惚梁山泊
“劳碌世界,未得安逸,便是天也无一刻之停,人只要临机着数,不落圈套便了”
32 这些玄道东西和正书伐辽呼风唤雨一样故弄虚玄,尽是糟糠
33 李俊大战暹罗海,不敌道术连败几阵,但乐和真是机谋冷静的紧,童威妙计反主为客袭城也很不错,只是在岛上待了这些时间,怎还是就那些兵马却不见长,敌苗兵不过,
倘其初入暹罗而霸金鳌时苗兵亦到,划地而治之念,据岛称孤之愿,岂不早成海里泡影
“我等俱是大宋官兵,要到金鳌岛寻访李大将军的,我等俱是旧日兄弟,闻在海外,特来扶助也”
“那李大将军可是混江龙李俊,列位可是梁山泊上好汉么”
“李大哥,我等特来解围!”
“怎得到此,梦里也不想众位到来!”
--李俊绝海逢梁山,李应入岛战妖道,此处文字真是让人看的有浪潮涌动之激振感,
正当苗兵云梯架城,李俊临阵慷慨,擎刀欲弃,乐和要做巷战,誓守孤城,此万分绝地而千钧一发之际,偏有那多年前梁山泊上一派兄弟踏船从天而降来扯开一线生机,
世间所谓英雄好汉之相交,江湖豪杰之聚首,剪拂兄弟之情义,他乡遇故知之激荡,莫能过于此,
石秀当年江州楼上破天盖地一声大喝:“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今日而果然成应哉!
要怎样翻云覆雨手,才能写出这样石破天惊事,真写的好续书,精彩如斯,此等笔法实丝毫不下于正传
34 “大将军创业不易,享有经权,何必固逊”
梁山兄弟同拜,子侄受半,朝中大臣全礼,国王正位
臣下兄弟名位自有排序,但看这一伙人自梁山啸聚又分散后,如今这乱世里剩下的兄弟总得再相会,同朝出力,已是不易,只是乐和以轻若之时,从太湖出囚,一力扶持他远渡重洋登金鳌岛,也只是作大将军长史,
那栾廷玉什么派头,非是旧日兄弟,一祝家庄败将,登云山主的位置也不过是孙立阮小七让他的,
但虽无实际排名,以武职论,似乎还在那几个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但武力不见得在他们上,论江湖名位不如老王进,论梁山故势也不比关胜呼延灼,怎能写到“枢密使,总核兵马”
看看战船凿破,东门将陷,革将入城,白象又把李俊冲回,似乎又是一处绝境,
然而几笔翻转,拿了革氏,朱武献计又劫三岛水寨,公孙召来风雪冻了关白军,转瞬又成一番化险为夷的大胜,
每至谈兵处,总有慧想奇思,能出人意表,乐和从朱武来后,笔墨顺序又被让出,真是势从旧制,
36 三岛小记,俪语铺缀,无有雷同,不甚费力,想似苍之涛春夏秋冬四岛记
38 武都头至于六和塔下,消言仍是不肯放过鸳鸯楼主人此辈,英雄回首,浩气如虹,敢称“国师”
只是看到伤今吊古时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又去翻了靖康,岳飞,南宋,高宗故事,
早知此辈与那徽宗不相上下,一样的用佞臣主和金,暹罗岛上还不如一发收了他,何必放他回杭州作皇帝,望山外青山楼外楼,唱西湖歌舞几时休
湖心亭和歌弄箫,杨柳岸晓风残月
“兄弟多年不会,今日甚风吹得来,我与你隔了多年,难得相逢,该情热些,怎地反觉得疏落了”
--这里再夜遇李师师唱水调歌头留云过月,风韵犹存柔情似水,西湖灯火,南渡繁华满纸,界画楼台,一卷金碧山水,
只是小乙哥未免忒薄情了,月下相遇竟弃了,日间再聚却默了,热情再邀又推了,送箫起歌又辞了,
西泠桥边多情女,葛岭山边负心汉,怎忘了当年姐弟之情,只知笑她躲在杭州起舞弄清影,自家不也只是避在暹罗高处不胜寒,又能拿这偏安一隅的南宋半壁江山如之奈何呢,
果然自古遗憾都由文人写到书里了,还是央视的改编更为艺术而富有人情化,撕了御笔亲诏,摇船开往莫大江河云烟之外,
抛开争斗了小半生的朝廷,主人,梁山,兄弟,功名,敢于和心之所好的天下第一花魁荡舟飘去,不问世事,浪迹天涯,逍遥江湖,休问明月几时有,但只把酒问青天,这才称得上是梁山完人浪子燕青,这才应当是最好的小乙哥和李师师
40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司马感怀成史记,一篇游侠永流传”
“少年浪迹似飘风,曾记东京此夜同
知己君臣难拂袖,且酬烟月五湖中”
“选遍天下,再没有这样快活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