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之人》经典影评1000字
《无理之人》是一部由伍迪·艾伦执导,艾玛·斯通 / 杰昆·菲尼克斯 / 杰米·布莱克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理之人》影评(一):《无理之人》:哲学传说的自由落体运动
有个古老的哲学传说,要让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过,这个传说更多时候是在糊弄。《无理之人》会告诉你,激进的人如何利用这种糊弄。然而,你也很可能意识不到这种糊弄。
《无理之人》影评(二):无理之人
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想要自杀的哲学老师,偶然发现了自己活下去的意义-----“谋杀”,将一个不公平的法官杀掉为民除害。电影名字说的“无理之人”看似是男主,为了找到生活支点而夺了其他人的生命。但我更认为说的是女主,她一直坚持自己所认为的伦理道德,真的太另人讨厌了,反而希望结局死的是她。
《无理之人》影评(三):如果結尾是踩著女主的手電筒抱著一起掉下去,那就完美。。
如果結尾是踩著女主的手電筒抱著一起掉下去,那就完美。。絕對可以讓電影上升一個高度,全部是作繭自縛。完美五星。。因為tm的綠茶婊為啥就能置身事外,自己一邊希望法官得心臟病死掉,真的死掉了又成了聖母婊?!不帶這麼玩的。而且我也覺得男主當時也是你喊過去才聽到的這個事件,難道女主沒有慫恿責任嗎。。
《无理之人》影评(四):无理之人
1.我喜欢陈山老师1月份的评论:“温馨地讽喻自逻辑西方哲学如何产生充满理性的疯狂”,准确到位。2.有人曾问我有喜欢的喜剧么,我说有,比利·怀尔德《公寓春光》啊,当时忘了说伍迪·艾伦。我总是对伍迪·艾伦说得很少,因为他是我的毒品,一个瘾君子对自己的毒品会说些什么呢?(说实话,唯独结尾太轻)9/10
《无理之人》影评(五):理论上可行
影片开头就产生了共鸣。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我觉得现在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活中能让自己感觉到充实的东西,很奇妙的感觉,要用生与死来描述的话,就是或许死了能够减少内心的煎熬。但是出于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不敢踏出那愚蠢的一步。
补充: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又去看了影评,嗯,反正我不会理解到那样的程度
《无理之人》影评(六):<赛末点>的姐妹篇
电影在校园师生恋的甜腻与意外凶杀的可怖中,调和出一种适中且怡人的情调,让不论爱情还是犯罪看起来都像是虚无主义者的酒后酣梦,一点即醉,醒来即散,来去匆忙,不着痕迹。甜姐Emma Stone以其年轻的朝气扫去老朽的阴霾,又以涉世不深的天真让人心生爱怜。最后Abe被幸运礼手电筒绊倒坠入电梯间而死。多么反讽,多么生动的一堂哲学启蒙课!
《无理之人》影评(七):同理心作祟
伍迪艾伦的浪漫主义在电影结尾前都使我深陷其中,菲尼克斯饰演的哲学教授的确有一种令人着迷的吸引力,前半段颓废丧失希望的教授简直就是自己最近状态的翻版。影片花费了足够的时间铺垫艾玛斯通的crash on him 但是到最后艾玛在教室崩溃以及教授转念要杀掉她的转折略突兀。难道是为了照应教授follow your instinct的教导?
《无理之人》影评(八):Well
强烈的个人风格,独特的镜头语言,连篇累牍的对话,贯穿始终的哲学韵味,确实成就了一部有趣的电影。但顶着伍迪艾伦几十年经营出的金字招牌,即便是一如既往的神经质加话唠,多半能有个不错的评价。论构思的精巧或是对人生意义探讨的深度,其实都不敌一些相似题材的日本电影。但也许是我对岛国文化更熟悉的关系吧...亲切感也是重要因素。Anyway,3星半…
《无理之人》影评(九):we are all the mercy of chance
之前的中产阶级经典絮絮叨叨减少了,对于哲学的卖弄还在,虽然每个场景的背后都仿佛能看到他洋洋得意的,生殖器卖弄感,但拍得行云流水。想起毛姆的小说,被自己感动的中产阶级小婊,被自己感动的中年一无所得哲学大叔,被自己感动的浪荡医药阿姨,每个角色都在诠释一个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处境。
像在转盘处得到的手电筒,他说这不是运气,这是偶然。其实这是每个人的宿命
《无理之人》影评(十):无题
伍迪•艾伦还是在影片中深刻地保持自己的风格,外在表现在角色的话唠上,内在是一些哲学或者人生感悟上吧,但听得我多有点云里雾里外太空里。
杰昆•菲尼克斯演一个隐藏在呆子背后的变态偏执狂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石头妹还是那么白富美,眼睛那么大,闪烁着诱人的无辜,那么可人疼。但她最近的角色发挥空间;都不大,没什么存在感,希望可以看到她更好更深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