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偏见的本质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精选

2020-12-20 00:13: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精选

  《偏见的本质》是一本由[美]戈登·奥尔波特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一):避免偏见的漩涡

  有时偏见很普遍又很正常,我们也经常被偏见所支配,这往往都发生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本书介绍了偏见的本质,对偏见有较高的看法,我极力推荐大家多去看这本书。它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偏见,以及我们如何对偏见做出实质性的判断,避免我们大家陷入偏见的漩涡。让我们可以更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偏见,不被偏见所支配,总尔言之,很值得一读。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二):寻找虚荣心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三):是害怕吗

  应该是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四):偏见与格物及无为

  毒舌王尔德说,“上帝造人时,多少有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的不完美也许始自人有偏见,而无形的枷锁也许就是偏见本身。

搁以前,你很难说服一个人,让他相信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偏见。而今天很多人,很多读书人,都已经习惯了标榜自己的见解是一种偏见。这标榜中藏着虚伪的谦逊,不过这标榜也说明,大家对偏见的认识加深了,更谨慎了,——没有人敢声称自己不会产生偏见。 戈登·奥尔波特所著《偏见的本质》是一本复杂详实、严谨深刻的书。它启发了无数后来者,成为一个领域的基石与富矿。偏见的成因是复杂的,奥尔波特从社会文化习俗、族群认同、动态动机、童年因素,特别是由他和伙伴们创立的人格特质理论等方面阐释了偏见的成因、习得、制约因素和危害。 偏见起先是这样一种事物,当你看别人谈到它时,你会觉得荒诞可笑之至,暗暗认为绝不会产生于自己这样文明的人身上。然而现实设身处地,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偏见,歧视甚至敌视非我族类。我们的偏见非常顽固,我就曾经试图去影响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朋友,但我发现徒劳无益。也许他一时可以被说服或影响,但很快,他便会回到自己的逻辑当中。这逻辑在我看来就是偏见,毫无疑问,在朋友那里,我的偏见也一样根深蒂固。 偏见是一种预判,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分类。而偏见自身也有无数种类,不能否认有些偏见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由概念化的偏见所产生的预判,有时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当然大多数偏见是负面的。“泛化、概念和分类都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由此我想到“格物致知”。格物,最浅白的意思就是把事物分类放在不同的格子里。而王德峰教授对“格物”的解释则更进一步,他说,“格物就是做事。”做事势必进行感知、认识上的分类。奥尔波特在书中说“分类思维是人类思维过程中自然且不可避免的倾向。”因此偏见是不可避免的。 佛是觉者,讲究修行。以觉悟的戒定慧来修持自己的行为举止,行动坐卧自有一套规则。儒是君子,讲求修为。为,就是做事,是格物,要身体力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格而后知至。这里面必然有预判和分类。但儒家讲正心诚意,所以不会偏见。道家尚无为,不是说不做事。而是说尽力不要预判,不要分类(有点像佛家的无差别心)。说白了就是别太有眼力劲儿,别太聪明,眼里别有那么多事儿。我记得朴树的访谈,“不要接受别人暗示。学会对暗示竖中指。”宁可心懒一点,不生是非心,不生偏见。 偏见不只有类别的问题,还有当量问题。你可以说朋友对一部电影的看法是偏见,但希特勒对于犹太人的看法已经超越了偏见的阈值。书中提到暴动、私刑和大屠杀,奥尔波特从社会历史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人们将其感知为种族竞争之前,集体之间的对抗早就已经产生了。因此,暴乱的根源在于……一连串由情境强化和释放的偏见的先行存在。”

“人们可能会认为,在国家处于危险的时候,所有的群体都会团结在一起,一致抗击外部敌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共同的敌人的确有助于国家的稳固。然而,与此同时,民众却遭受着战争所带来的各种挫败感:配给、重税、恐慌、伤亡都会导致国内摩擦的不断升级。在1943年,美国前线战事最困难的一年里,六大城市中的四个都发生了灾难性的暴动,纳粹模式的反犹太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对数以千计的战争谣言的收集和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谣言都对美国国内的特定群体进行了攻击——犹太人、黑人、劳工、行政当局、红十字会和武装部队。”(引自《偏见的本质》第379页)

毫无疑问,无论是《查理周刊》血案,还是近期美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其偏见早已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情境,返回头情境又不断强化偏见,直至达到当量并最终释放。奥尔波特在本书最后章节也给出了包括跨文化教育等等建议,如今有很多机构在从事类似的工作。这本书出版于1954年,虽然今天世界族群和阶级之间的隔膜益深,但整体上,人们对偏见的理解还是加深了。如果有更多的人理解了《偏见的本质》,那就不会再有恐惧,让偏见真正发挥其正面和积极的意义。 这本书帮我们厘清了很多概念、也尝试给很多我们的固有认知重新下定义,比如歧视、刻板印象、预判、分类、类别、愤怒、仇恨、内疚、嫉妒、偏执狂等等。其实奥尔波特是沿着荣格的道路开创了所谓人格特质理论,据说这种理论最初是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不满。奥尔波特在书中展示了很多样本,在阐释偏见的同时,顺带说明了他的理论。 我不是国学粉,但很多时候读外国书,思绪却总回到“古老的东方智慧”,就拿偏见来说,孔子怹老人家早就曰过,“君子和而不同。”也许秉持古老的信念,真能解决时下的问题。宽容将扩大我们自身的阈值。“兼爱非攻”也许不能消除人性中的偏见,但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族群间的往来还是相当具有意义。当然东方智慧惯有的模糊会忽略量的问题,总不能和isis或希特勒和而不同。 1959年BBC记者请罗素对未来的人类说几句话,留个念想。罗素伯爵说:爱是智慧的,恨是愚蠢的。这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要学会互相容忍。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总有人会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存。既然我们要共存,而不是共同灭亡,我们就要学会博爱和忍耐。——这对人类的延续至关重要。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五):《偏见的本质》中文版序

  

戈登·奥尔波特所著的《偏见的本质》是无与伦比的。在它于 1954年出版之前,还没有过与之类似的著作,在那之后的 65 年间,更是没有一部著作能达到它的影响力。后一点尤为令人惊异,因为在这 65 年间对偏见的研究已经迅速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之一。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科学研究从各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这些独特的态度和信念的结构及功能。然而,对我们教师而言,当我们向学生介绍对偏见的现代理解时,我们仍然一定要向他们推荐《偏见的本质》这本书。

奥尔波特最著名的是他在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也被认为是该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但事实上,他最有名的著作《偏见的本质》却是关于一个他不常在科学期刊上撰文讨论的话题;到 1980 年,这本书已经卖出了超过 50 万册。我们知道,奥尔波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把自己的家当作诊所,经常给那些付不起医疗费的病人施诊。据赫伯特·凯尔曼─奥尔波特的学生及继他之后的哈佛大学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座教授─推测,奥尔波特对群体差异所造成的长期消极影响的认识,可能源于他早期在这个家庭诊疗所中对不平等的观察。

《偏见的本质》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具有预见性、涉及面广,而且毫不费力地将一些逸事和观察资料(包括通俗口语,文学叙述)与证据交织在了一起。《偏见的本质》以清晰地将偏见描述为非理性思维和情感的例子而引人注目。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说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或其他任何人相信,偏见不仅仅是发生在社会上几个“害群之马”身上。我们很难摆脱这种错误的信念:我们自己是没有偏见的,而且只要清除那些支持群体间仇恨或那些愿意在自己国家消灭不同群体的人,偏见的问题便会烟消云散。

无论这种观点多么有说服力,将偏见问题归咎于寥寥可数的人的不良行为都是错误的。它为什么如此令人信服?就在我身处美国写这篇前言时,我们又一次得知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市一家购物中心发生了枪击事件,一名嫌犯枪杀了数名无辜的群众。据称,这名 21 岁的嫌犯在宣言中写道:“这次袭击是对拉美裔移民入侵得克萨斯州的回应…… 我只是在保卫我的国家免于入侵带来的文化和种族变更。”人们很容易将“偏见”标签只留给拥有这样思维的人,而把我们其他人免除在这可怕的界限之外。

当然,作为一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了解不同的人在经历和表达偏见上是不一样的。但他也看到了某种更难以捉摸的东西:构成偏见的思想和情感之间的连续性,以及所有人类都有的更广泛的分类思维。在第 1 章中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定义之后,奥尔波特在第 2 章就以“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为题,指出这点可能是本书最大的贡献。奥尔波特在其中写道 :“人脑必须借助分类来进行思考…… 分类一旦形成,这些类别就成了正常预判的基础。我们无法避免这个过程,因为有秩序的生活正系于此。”(见第 22 页)

对于“我们平日的思考、行动及生存所培养的习惯和需要,同时却也是造成偏见的罪魁祸首”这个观念,光是理解起来对我们依然很困难,更不要说在 1950 年代早期,以当时对人类心智的认识而言。我们必须提醒自己,这是在认知革命之前、在心理学现有的大量经验基础之前、在我们现在普遍理解人类认知非理性的概念出现之前。而在这些关于人性的真理被揭露之前,奥尔波特就已经意识到了它们;从这点上来说,预见性是他最大的天赋。如果他今天还在世,他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的直系后继者当今所创立的概念 —“内隐偏见”,即便至今仍然有一些心理学家无法理解这个概念。

除此之外,《偏见的本质》覆盖的范围之广同样值得注意。奥尔波特在 1954 年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偏见的实证研究基础还很匮乏;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只写一本薄薄的书,集中在几个可以通过直觉和陈词滥调涵盖的主题上。《偏见的本质》包含了我们目前在学术期刊上对偏见的思考和论述的各方面:( 1)分类和学习;( 2)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歧视;( 3)真实的和想象的种族和民族差异;( 4)群体成员身份所可见标记的作用及其引发的陌生感;( 5)语言在产生和维持偏见方面的角色;( 6)反直觉的想法,如对自己所属群体的仇恨;( 7)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变化;( 8)历史、社会文化和即时情境的角色;( 9)煽动者、宗教、忠诚和代罪羔羊的角色;( 10)从众的力量;( 11)偏见在幼童身上的形成;( 12)负罪感与内心冲突;( 13)侵略和极端形式的仇恨;( 14)偏见与人格其他方面的交织;( 15)造就宽容性格的条件;( 16)减少偏见的过程,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接触假说”直到如今仍是研究减少偏见的理论基础。

因为奥尔波特不遗余力地向读者呈现偏见的本质,当阅读《偏见的本质》时我们会屏息凝神,并了解如果要充分理解偏见问题的复杂性,就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奥尔波特曾经在其他场合评论说,理解原子运作的原理已经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和资源,那么要理解人类思维的复杂性,相应地就需要更大投资。最近,我的同事─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南希·霍普金斯─也做了类似的分析。她深深担忧遗传学家将数学和科学等领域的智力复杂性简化为基于群体和遗传的不同。作为一名癌症生物学家,霍普金斯深知即使经过几十年的高投入研究,人们目前对癌症遗传基础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她怀疑是什么样的价值能引发人们对男女数学和科学能力的基因差异感兴趣,也非常担心人们为何对这些比单个细胞失活复杂得多的研究如此轻易地做出猜测。

而与这种过度简单化不同的是,奥尔波特明白事物的复杂性:仅仅是始于预先判断的某事件,最终也可能以种族灭绝告终。他对偏见这个主题复杂性的理解体现在这本书的广度上,这本书由 200 个单独的小节组成(在全书 31 章的每一章末尾都有总结和说明)。可以说,《偏见的本质》不仅应该是学习该主题学生的必读教材,而且应该是那些急于在人类智慧的遗传基础等复杂现象上选定立场者的必读教材。因其有意识地面对复杂性,它可以作为教导我们谦逊对待科学的一课。

在《偏见的本质》出版后 65 年,我们对于偏见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不仅体现在已经发表的论文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这些论文所采用的多种方法上,从小型的控制实验到现场研究、相关研究、经济博弈与模拟研究和机器学习,更不用说现今可用的更为复杂的统计方法了;这些方法使我们对已知和未知领域的研究有了更大的信心。当奥尔波特写这本书的时候,可用的数据只占今天可用数据的一小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后来的数据所揭示的一致。事实上,除了他对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很有影响力,但在今天的科学心理学中已没有任何作用)的论述之外,奥尔波特在其他方面的观点如今几十年后看来,几乎是没有错误的。

奧尔波特在 1954 年是如何掌握这个话题呢?在我看来,在其他人可能误入歧途的地方,奥尔波特的一些特质和经历可以使其避免。首先,他是一位人格理论学家,因此他能够理解基因和社会、全球和地方、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是如何塑造我们每一个人,他也同样明白外在能够改变内在,反之亦然。此外,奥尔波特对心理学的理论理解根植于他对世界的实践和对历史的理解之中,他对美国早期的奴隶制度和反犹太主义有很深的了解,这是当年其他身处相同社会地位的人所没有的。他从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事件中(包括当时二战后从欧洲来美国的移民的经历)获得了自己的见解。这些经历和理解使得他能对理论和实用主义都有了无与伦比的把握,清晰描绘偏见这幅画面;而引人注目的是这幅画面的核心正反映现代社会。我们只要在他的书中把那些社会群体的名字更改一下,就会看到与当今新的群际关系的相似之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听取了奥尔波特的教导,沿着他推荐的方向前进,更快地对偏见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们探讨偏见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赋予“偏见”一个比较有限的含义,以此来指显性的、有意识的、带有敌意的偏见。但是,认知革命让我们更加理解偏见。偏见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有意识控制的思考过程,还来自于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思考过程;我们意识不到的偏见,没有先进的技术是很难被察觉到的。这样的理解,产生了社会认知不仅仅有显性,还有内隐表达的可能性。如今,“内隐偏见”的概念(通俗的说法为“无意识偏见”),被认为是所有人类和集体的特征,是无意识歧视的一部分,不但已被学术界接受,而且已升华成一种文化模因。在美国 2016 年总统选举期间,总统候选人在首次公开辩论中被问及他们将如何应对内隐偏见;而多数组织,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投资者和电影制片人群,都尽可能理解内隐偏见是如何带来他们不愿支付的隐性成本的。 虽然奥尔波特对偏见的看法是基于美国人的视角,但他所传达的信息是普世的,因为他谈论的是一个普世的议题。因此,即使只用有限想象力来阅读《偏见的本质》,我们也能在中国─就如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达到共鸣。当中国人通过旅游、商业和知识交流探索世界时,中国的读者必能在奥尔波特的理论中找到共鸣。这是《偏见的本质》这本书首次在中国出版,它可以作为中国人的指南,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群体关系的理解。在中国及世界各地,读者在翻页时——无论是纸本版还是电子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透过科学知识的独特力量,我们如何战胜由来已久或新出现的对世界大同与和平的威胁?

马扎林·贝纳基 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李卓敏市场学教授康萤仪译)

英文版地址:http://www.people.fas.harvard.edu/~banaji/research/publications/articles/2019_Banaji_Allport.pdf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六):为什么房间里出现了大象,却无人过问?

  

三联做过一期关于偏见的专题报道,里面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

一个父亲和儿子出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男孩重伤并被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主刀医生看了一眼男孩说:“我没法给这个孩子做手术。他是我儿子。”

很多人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有的猜这个孩子有两个父亲。

然而正确回答是,这个医生是孩子的母亲。

这道题很巧妙,它不仅仅测试人的反应能力,更测试了人们是否是一位隐性的性别歧视者。为什么当说到医生、CEO、政客时,人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男性形象?

“女生喜欢花钱,男人喜欢存钱。”

“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

“妈妈照顾孩子会更加细心,所以适合在家带孩子。男人适合在外边赚钱养家。”

性别的偏见如此深刻地内化到我们的日常思维之中, 以至于一直以来很多人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 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这些偏见如此明显,却没有多少人过问。

为什么会存在着性别偏见?是什么样的土壤让这颗种子深根发芽?我们能够打破这种偏见吗?

这些可以在《偏见的本质》里找到答案。这本书初版于1954年,作者奥尔波特对于偏见这一主题做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究。本书用很大篇幅讲述了种族偏见,但其实这些理论也适用于性别偏见。

书中将【偏见】定义为:

对属于某群体的个体持有一种厌恶或敌对的态度,仅仅因为他属于该群体,就被推定具有人们归于该群体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性。

对偏见的充足定义需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表达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过度泛化的信念。

比如:

我讨厌女司机(态度)

女司机开车的技术太烂了(信念)

如果我们告诉这个有偏见的男人,数据显示,男司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女司机,因为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男司机不好好开车造成的。

这个男人不会承认这个事实,反而会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形成和保持那些与自己的负面态度相一致的信念,并且自圆其说,即信念可以改变,态度很难改变。男人们会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把戏,维持自己永久性偏见的态度。

女人是冲动的、非理性的,她们不会应付突发事件,不会计算复杂的数据,没有方向感等等。

就像重庆发生公交坠河事件,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媒体报道了“碰撞”公交的是一辆女司机驾驶的红色小轿车,将事件报道成红车逆行撞公交导致公交车坠河,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但后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性别偏见产生的根源

偏见的形成,是源自大脑里的自动分类模式。人类喜欢将事物分成不同的大类,以指导自己适应日常生活,否则每面对一个新事物,人们要不停思考它的特性,那就太繁琐,太费脑,不如自动分类来得干脆、有效率。

所以对于女人,男人大脑里自动将她们归类为照料者和家庭主妇,女性的价值牢牢和结婚、生育绑在一起。

当一个女性和男性竞争管理岗位时,公司领导倾向给男员工这个机会,因为他认为女员工的重心不会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孩子身上。即便这名女员工的能力是广受认可的。领导做出的决定不是基于事实,而是自己的性别偏见。

而管理层越是男性居多,就越会加深社会的性别偏见,看,女性真的不适合做管理。就连女性自身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面对公司的新任命,她的第一反应是要逃避,担心自己会搞砸一切,没有人会服从她的命令。

如果说偏见是一颗种子,是什么样的土壤,让它们生根发芽,长成一颗颗参天大树的?

这要从历史和社会文化中溯源了。

在远古的母系社会里,人类还没有习得耕作,奔跑的猎物和树上的果实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男人的主要工作是狩猎,时常没有收获,而女性的采集活动就显得比较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女性居于核心地位。

等人类学会了种地,男人的体力优势就显现出来,这将男性推到了生产力的中心位置,依附关系随之改变。人类步入到父系社会时代。

让我们从宏大的历史视角聚焦到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境里,在这个小家里,如何安排角色分工?

男性被赋予了为家庭争夺财富、荣耀、地位的责任,那抚育孩子、照顾全家人饮食起居的责任自然就被安排到女性头上,并且要让这些女性心甘情愿地服从这项任务。

于是在男性的主导下,他们制造了条条框框来限制女性的自由,剥夺女性的权利,并通过礼仪、宗教、政治等制度化方式实现对女性长期洗脑,让这套社会分工系统固化下来。

中国古代,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可以出阁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再不济也可以拜师学艺,学到一门手艺。而女子只能在闺中织布缝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恩格斯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是人类经历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最早的阶级压迫是与对妇女的奴役同时发生的。”

伴随奴役发生的是剥削,书中针对种族歧视写过这样一段话,任何多元化和分层的社会体系的核心都有这样一种诱人的可能性,即经济、性、政治和地位的提高可以来自对少数民族的蓄意(甚至是无意识)剥削。为了获得这些好处,那些最能从中获利的人会可以传播偏见。

把里面的“少数民族”替换成“女性”,那些最能从中获利的人则代表男性,这句话同样成立。

为什么现在很多男性会热衷污名化女权?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威胁。在他们的认识里,女性位于从属地位,为家庭和男性服务。

然而越来越多女性觉醒,从家里“出走”,在社会上和男性竞争,这些男性发现自己毫无优势。她们成为了自己的上司、领导,权力的决策者、制定者。

对女性敌视的情绪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加速观念的集聚。被激烈的情感所支配的观念,更倾向于臣服于当下的情感,而非遵循客观依据。他们不会认为女性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这些,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她们利用了自己女性的“优点”。

偏见的习得与纠正

一个人不是天生就自带偏见出生的,而是通过吸收父母或周围文化环境中的态度和刻板印象接受偏见。

比如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经常对母亲呼来喝去,用语言标签羞辱她。“女人真是坏事”“你们女人就喜欢花钱”,或者没有做出这种过激的举动,仅仅是回家懒懒散散瘫在沙发上,不做家务,都会让孩子在这种氛围里感受到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地位。

这就是偏见习得的第一阶段前泛化。孩子们正处在抽象思考的门槛上,脑海里在学会给所有的一切分类。

随着孩子成长,他们极有可能进入到偏见形成的第二阶段,全面排斥。男孩在学校和女孩一起玩,会被同龄人讥笑或排斥,认为他没有男子气概,集体排挤他,拒绝他加入男孩的圈子。为了避免被同性看不起,他会加深对女生的偏见,以求保持和集体的观念一致。

当青春期结束,偏见已经深深刻在他的脑子里。进入社会后,他会进入陷没式习得,全盘接纳性别偏见,将这种偏见作为生活的主要指导原则。

想要纠正人们的性别偏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者提供了很多解决方式,同时也指明了单靠一种方式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组合出击。

首先是立法,虽然法律打击的只能是性别歧视这种行为,无法解决偏见的缘由,但只要能够通过立法抑制偏见行为的发生,就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起到震慑作用。

比如女性在求职时, 除了专业能力外,还会被问一大堆婚育情况的问题,而在男性求职者身上就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招聘文案里经常会写着“限男性”。如果有强有力的、国家层面的立法,那些女性就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平等就业的权利。

其次是正式教育方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能,教育还可以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从6岁到22岁,一个人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教育,这也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应该向学生传递灌输性别平等的理念,让性别平等的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大众媒体也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宣传应该消除焦虑,而非刻意制造对立,或引导偏见。有些媒体常常在标题里含有露骨、过激的信息,或者是在讯息里不断地重复塑造拜金、贪婪的女性形象,而这种扭曲的女性形象就会不断地在受众的认知观念中。

因此我们鼓励女性群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大众传媒的各个环节,努力成为抗衡、遏制性别歧视的主力军和把关人。这样女性可以在生产信息的层面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展示完整而独立的形象,而不是被污名化,被扭曲化。

离偏见越近,离事实就越远。我们的社会应当修正这种性别偏见,真正能够做到男女平等,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而不是性别的差异,而这条路注定是任重道远的。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七):虚构之偏 现实之见

  人们想要与邻里和平相处,发展友谊;他们想要去爱与被爱,而不是被憎恨或憎恨别人。……即使在战争白热化的时期,我们也希冀和平,即使在敌意盛行的时期,我们也期待获得同类的赞许。只要这类道德两难仍然存在,我们就有一丝希望消除人们之间的敌意,并重新让友善的价值占据上风。——戈登·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背负着各自的历史积怨。穆斯林不信任非穆斯林。从中欧的种族清洗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感到自己新近建立的以色列国被反犹主义包围。世界上许多有色人种都饱受白人虚构出来以合理化自身居高临下态度的种族主义教条的折磨。即使这无穷尽的对抗中有一些似乎的确是基于现实的利益冲突,我们仍怀疑,大部分对抗是幻想中的恐惧的产物。然而,虚构的恐惧能够造成真实的痛苦。

群体间的对立和仇恨并非什么新鲜事。而科技拉近了群体之间的距离,使它们的关系无法维持原本舒适的状态。俄国不再是一个位于遥远草原上的国度,它现在就在我们眼前。美国与旧世界间的距离也不再遥远,“第四点计划”、电影、可口可乐及其政治影响力使它变得近在咫尺。一度由山川河海阻隔的国家如今暴露在彼此面前。网络、电视剧、社交媒体、旅游业、GPS —所有现代社会的产物 — 都将人类群体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了。然而我们还未学会如何调整自身的心智和道德以适应这种彼此接近的关系。

关于偏见的偏见

“女孩子不用太努力”,“同性恋有罪”,“我不歧视黑人,但我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和黑人结婚”,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充斥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自身所携带的偏见是如何运行于政治宣传,社会文化乃至亲密关系中的,以及言语中表达的差异又如何被发酵为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偏见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有缺陷的思维过程和几近无限的外部信息之间的矛盾,我们如此依赖脑中的分类功能来让世界变得有序,而分类往往意味着认知的固化和偏见的堆积。偏见作为头脑认知功能留给人类文化的小小恶作剧,参与进人类意义流通的循环中再生产自己。

于是,在日积月累下,人类文化和偏见的关系变得微妙,它似乎成为了一种可容忍的、弱毒性的副产品,就好像旧式内燃机效率不足产生的浓烟,虽然呛鼻,却是工业时代最能激发工人骄傲的景观之一。

事实上,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我们天然地更愿意与同一种族、同一爱好的人一起玩耍、居住、结婚。我们不需要将这种倾向归结为一种群居本能,或者偏见。然而,这种分裂主义也是滋生偏见的土壤,保持区隔的人们几乎没有沟通的渠道。他们很容易夸大群体之间差异的程度,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产生误解。而且,也许最重要的是,疏离可能会导致真实的利益冲突以及许多假象出来的冲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家和宗族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家庭和宗教信仰的地位逐步下降。网络与社交媒体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景观,无论基于血缘、民族、地域亦或是职业、兴趣、审美形成的群体,都能在其中建构自身富有辨识度的生态。然而“舒适圈”“同温层”“鄙视链”却让我们意识到表层多元背后的圈层化和作为其底层逻辑的偏见。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不仅反思在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压力下,任由偏见肆虐的乱象,同时也意识到了偏见一直以来和自我的共生关系。

当然,通常情况下一个体面人是不会承认自己存在偏见的——至少可以说明他没有意识到:偏见是阈下的暗流,它几乎承托着我们平日的思考、态度和行为。如果深入思考,偏见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它既可以带来不那么高雅却下酒的笑话,也可以成为种族灭绝和奴役的由头,在纷争和冲突中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冲击着我们的良知与理想。

奥斯曼土耳其政府于1915年至1917年间,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的种族屠杀,受害者数量达到150万之众

与简单的误解不同的是,偏见会积极抵抗所有可能撼动它的证据。只有在面对新知识时依旧不改变原先的想法的情况下,这种预先判断才算得上偏见。当我们的偏见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倾向于意气用事。所以,普通的预先判断和偏见之间的区别是,人们可以不带抵触情绪地去讨论和纠正前者,而非后者。 确实,任何负面态度都会以某种方式、在某个地方,表现为某种行为。几乎没有人能在心里怀有敌意却从不流露出来。厌恶之情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导致激烈的敌对行为。我们可以尝试将负面行为按照程度从轻微到严重排个序:

仇恨言论 人们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甚至偶尔会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其他群体的反感。但许多人表达厌恶的方式从未超出这种相对温和的行为范畴。回避 持有偏见者并不直接对他所厌恶的群体造成伤害,他完全是自己在承受这些不适应和回避行为的负面后果。歧视 持有偏见的人开始积极地区别对待其偏见的对象,并对该群体造成伤害。他将遭受偏见的群体的所有成员排除在一些社会权益之外。身体攻击 在情绪激化的情况下,偏见可能导致暴力行为或准暴力行为。种族清洗 私刑、杀戮、屠杀和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计划标志着偏见之暴力表达的最终程度。

漫画《接近真相的贝弗莉》中一则小镇女孩被强奸的故事不仅生动刻画了仇恨言论和回避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内群体中的排外心理,还展现了谣言作为集体性敌意状态的敏感指标,在偏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偏见的本质

奥尔波特在1954年撰写《偏见的本质》一书时,关于偏见的实证研究基础还很匮乏,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只写一本薄薄的书,集中在几个可以通过直觉和陈词滥调涵盖的主题上,《偏见的本质》包含了我们目前在学术期刊上对偏见的思考和论述的各个方面:(1)分类和学习;(2)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歧视;(3)真实的和想象的种族和民族差异;(4)群体成员身份所可见标记的作用及其引发的陌生感;(5)语言在产生和维持偏见方面的角色;(6)反直觉的想法,如对自己所属群体的仇恨;(7)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变化;(8)历史、社会文化和即时情境的角色;(9)煽动者、宗教、忠诚和代罪羔羊的角色;(10)从众的力量;(11)偏见在幼童身上的形成;(12)负罪感与内心冲突;(13)侵略和极端形式的仇恨;(14)偏见与人格其他方面的交织;(15)造就宽容性格的条件;(16)减少偏见的过程,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接触假说”直到如今仍是研究减少偏见的理论基础。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奥尔波特明白事物的复杂性:仅仅是始于预先判断的某事件,最终也可能以种族灭绝告终。他对偏见这个主题复杂性体现在这本书的广度上,这本书由200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并在全书31章的每一章末尾都有总结和说明。

虽然奥尔波特对偏见的看法是基于美国人的视角,但他所传达的信息是普世的。即使只用有限的想象力来阅读《偏见的本质》,我们也能在此——就如同在世界其他地方——同样获得共鸣。

ImageNet项目是一个用于视觉对象识别软件研究的大型可视化数据库。然而在机器的识别结果中我们仍能看到种族、性别歧视在“智能”中的阴影:黑人被定义为潜在的犯罪分子,衣着暴露的女性则被贴上了私道不良的标签。

然而在本书写成六十余年的后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悬而未解,人们朝向宽容态度的转化进程是否会持续下去,还是如同世界上许多地区一样,发生致命的倒退。公民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寻求自身的福祉与成长,而非牺牲同胞的利益,或随波逐流?某种意义上,《偏见的本质》解释了旧世界中的疯狂与理性,并直指当下社会中愈发复杂的偏见问题,同时预言着人类世界未来的悲剧与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