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偏见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2021-02-02 01:31: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偏见本质》是一本由[美]戈登·奥尔波特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一):避免偏见的漩涡

  有时偏见很普遍又很正常,我们也经常被偏见所支配,这往往都发生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本书介绍了偏见的本质,对偏见有较高的看法,我极力推荐大家多去看这本书。它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偏见,以及我们如何对偏见做出实质性的判断,避免我们大家陷入偏见的漩涡。让我们可以更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偏见,不被偏见所支配,总尔言之,很值得一读。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二):值得一读的社会学专著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结合体,它的旁征博引犹如一个图书馆,它深入浅出的论述和分析,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这部书由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之父戈登•奥尔波特所著,1954年一经推出就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直到现在仍然是偏见类分析的必读书籍。66年后由后浪出版公司首次中文全本引进,带给中国读者更多的思考和享受。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三):《偏见的本质》

  一个父亲和儿子出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男孩重伤并被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主刀医生看了一眼男孩说:“我没法给这个孩子做手术。他是我儿子。” 很多人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有的猜这个孩子有两个父亲。 然而正确回答是,这个医生是孩子的母亲。 这道题很巧妙,它不仅仅测试人的反应能力,更测试了人们是否是一位隐性的性别歧视者。为什么当说到医生、CEO、政客时,人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男性形象? “女生喜欢花钱,男人喜欢存钱。” “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 “妈妈照顾孩子会更加细心,所以适合在家带孩子。男人适合在外边赚钱养家。” 性别的偏见如此深刻地内化到我们的日常思维之中, 以至于一直以来很多人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 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这些偏见如此明显,却没有多少人过问。 为什么会存在着性别偏见?是什么样的土壤让这颗种子深根发芽?我们能够打破这种偏见吗? 这些可以在《偏见的本质》里找到答案。这本书初版于1954年,作者奥尔波特对于偏见这一主题做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究。本书用很大篇幅讲述了种族偏见,但其实这些理论也适用于性别偏见。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四):偏见无处不在

  以正在网络上发酵的杨笠女士关于“男性这么普通又这么自信”的话题为例,无数的男性因为她的一句话而激愤起来,深觉自己受到冒犯,杨笠女士更是调侃道“仿佛他们的失败人生仅仅是因为我的那一句话所导致的”。

  多么荒唐可笑,又多么现实可悲。我们所生活的就是这样一个男性容不得评判,一句普通人就会使他们受到冒犯的环境,这样的土壤滋养着男性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傲慢,同时时时刻刻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身为一名女性,此前我只是切身感受着这种不公平,通过阅读《偏见的本质》,这本书中的研究和理论引导我来剖析这种偏见。

  本书的作者提出,偏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喜爱或厌恶的态度,以及过度泛化的信念。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孩子最初的偏见形成,取决于他的家人所灌输的观念或者营造的氛围。作者在这一观点的例证中,以有色人种为例,提出幼儿在两岁左右即可对黑白人种有了区分,并且认为黑色皮肤是肮脏的。尽管本书中没有以幼儿为例对男女进行研究,但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如果孩子从小受到父母关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那么也将在极小的年龄就会对男女两种性别产生不同偏见。事实上,以前段时间我国各省区男女人口比例强烈失衡的研究为参考,我国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男轻女,这对下一代的恶劣影响足见一二。

  作者在偏见的形成过程中,将一个人分为早期家庭,和后期教育以及社会两个阶段。作者提出,在受教育阶段,教师和学校为避免更多麻烦,是较少站在家庭的对立面的。以我所就读的高中为例,多个老师曾在高二文理分科时,多次强调男生适合理科,女生更适合文科,另外,还有越到高三,男生的成绩越好,反应越快,而女生学习则会愈加吃力的说法。这些说法毫无理论依据,我甚至怀疑其经验依据。这些老师在做出这种偏见结论时,就对男女性别进行了过分泛化。不可否认,不同的人对于文理两种类型的科目有不同程度的偏爱,但他们没有针对个人进行分析规划,反而作出如此草率结论。这不仅会打击一部分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难道不会对男生的选择造成误导吗?

  为了消除这种偏见,孩子至少应该在更为宽厚包容的环境中成长,这样才能完成良性循环。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五):《偏见的本质》:偏见是一种“大脑偷懒”常态,更是对个人的侵害

  当我手捧这本《偏见的本质》,我就明了此书是自我要求的好书,但却不能用此来要求他人,我们不断从书本中提炼人生精华,只能道德要求自我,绑架他人纯属自找没趣,教育自始至终都应当是心甘情愿的,少年儿童尚且会因为各种升学压力而被迫接受,从而潜移默化被影响,成年人想要改变自己,除非自我愿意,否则回天无术。 《偏见的本质》一书,是通过诸多譬如民族歧视,性别歧视,文化等各方面偏见,阐释偏见的原因。很多案例虽然我们无法亲身体验,但也会耳熟能详,本质上都一致,这种偏见根本无法釜底抽薪。“对属于某群体的个体持有一种厌恶或者敌对的态度。仅仅是因为他属于该群体,就被推定具有人们归于该群体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性”跟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偏见都一致。 由于作者是通过宏观的社会现象阐释偏见的本质,譬如对国家的认可,肤色歧视这些,都让备受偏见伤害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困难重重。作者提到一个问题,偏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群体性生存理念的缘由,这一点我很是认可。白人歧视黑人,因为长时间的群体性洗脑,让诸多白人小孩都乐此不疲的贪恋歧视黑人之事。 远嫁他乡,我更是深有体会,那种被当地人有意无意的提及的偏见,譬如“外地媳妇就是事多”“你不是我们本地人吧,你做的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是对的,你是错的”诸如此类琐事习以为常,仔细思量,确实像《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所提到的,对他人存有偏见之心的人根本不会有意识的去探索事情的真相,而是会思维定式的像自己群体靠拢,这样的偏见如何取缔呢。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过消除偏见是否需要制定法律,分析种种之后,我们只能说,对于白种人歧视黑种人这种偏见,上升到国家民族问题,自然需要通过法律来保障些许权利,可是偏见除了权利问题,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是没办法轻而易举的改变的。诸如此类事件太多,我们只能增加教育的力度,并且加大法律的管理制度。偏见问题,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琐事,都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可以取缔的,但至少在这本专业的《偏见的本质》一书里,让我深刻意识到偏见无处不在,无法改变大局势,只好自我要求,自我调节,更别用道德标准来约束他人,毕竟潜移默化影响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偏见的本质》一书,值得作为专业教材研习人性问题!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六):虚构之偏 现实之建

  人们想要与邻里和平相处,发展友谊;他们想要去爱与被爱,而不是被憎恨或憎恨别人。……即使在战争白热化的时期,我们也希冀和平,即使在敌意盛行的时期,我们也期待获得同类的赞许。只要这类道德两难仍然存在,我们就有一丝希望消除人们之间的敌意,并重新让友善的价值占据上风。——戈登·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背负着各自的历史积怨。穆斯林不信任非穆斯林。从中欧的种族清洗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感到自己新近建立的以色列国被反犹主义包围。世界上许多有色人种都饱受白人虚构出来以合理化自身居高临下态度的种族主义教条的折磨。即使这无穷尽的对抗中有一些似乎的确是基于现实的利益冲突,我们仍怀疑,大部分对抗是幻想中的恐惧的产物。然而,虚构的恐惧能够造成真实的痛苦。 群体间的对立和仇恨并非什么新鲜事。而科技拉近了群体之间的距离,使它们的关系无法维持原本舒适的状态。俄国不再是一个位于遥远草原上的国度,它现在就在我们眼前。美国与旧世界间的距离也不再遥远,“第四点计划”、电影、可口可乐及其政治影响力使它变得近在咫尺。一度由山川河海阻隔的国家如今暴露在彼此面前。网络、电视剧、社交媒体、旅游业、GPS —所有现代社会的产物 — 都将人类群体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了。然而我们还未学会如何调整自身的心智和道德以适应这种彼此接近的关系。 关于偏见的偏见 “女孩子不用太努力”,“同性恋有罪”,“我不歧视黑人,但我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和黑人结婚”,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充斥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自身所携带的偏见是如何运行于政治宣传,社会文化乃至亲密关系中的,以及言语中表达的差异又如何被发酵为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偏见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有缺陷的思维过程和几近无限的外部信息之间的矛盾,我们如此依赖脑中的分类功能来让世界变得有序,而分类往往意味着认知的固化和偏见的堆积。偏见作为头脑认知功能留给人类文化的小小恶作剧,参与进人类意义流通的循环中再生产自己。 于是,在日积月累下,人类文化和偏见的关系变得微妙,它似乎成为了一种可容忍的、弱毒性的副产品,就好像旧式内燃机效率不足产生的浓烟,虽然呛鼻,却是工业时代最能激发工人骄傲的景观之一。 事实上,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我们天然地更愿意与同一种族、同一爱好的人一起玩耍、居住、结婚。我们不需要将这种倾向归结为一种群居本能,或者偏见。然而,这种分裂主义也是滋生偏见的土壤,保持区隔的人们几乎没有沟通的渠道。他们很容易夸大群体之间差异的程度,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产生误解。而且,也许最重要的是,疏离可能会导致真实的利益冲突以及许多假象出来的冲突。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七):寻找虚荣心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八):是害怕吗

  应该是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九):《偏见的本质》:理解偏见,克服偏见

  

在小说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英国作家简·奥斯丁书写了伊丽莎白·贝内特和达西先生这样两个人:达西相貌英俊、家境殷实,认为舞会上结识的女性都不配当他的舞伴,表现出傲慢的态度,伊丽莎白都没能幸免,因而伊丽莎白对达西持有偏见,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达西不置可否,直至其他事件接连发生,他们才一个改变了自己的傲慢,一个抛弃了自己的偏见,最终结成美满姻缘。

比起达西的傲慢,伊丽莎白的偏见更值得玩味,这不仅仅是因为涉及态度的巨大转变,而且因为小说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其偏见的产生和消除的。为何比起傲慢,偏见的消除需要的时间更长?偏见本身究竟是何含义?以及,偏见是如何产生的?乍看之下貌似平常的偏见,实际上大有内容,乍看之下如一团乱麻的偏见,实际上按部就班研究起来呈现出清晰的样貌。当然,这一切必须感谢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及其《偏见的本质》。

在研究之前,给“偏见”下个定义诚为关键,这至少有助于避免无关的话语陷阱,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指的是“对属于某群体的个体持有一种厌恶或敌对的态度,仅仅因为他属于该群体,就被推定具有人们归于该群体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征”。其中,值得注意的重点有,“属于某群体”(所属关系)、“厌恶或敌对”(情感态度)、“推定”(推理过程,有待评判)。

除非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否则,作为个体的我们,在通过各方面的认知理解这个世界时都会存在类偏见的情形:过度分类,即“急于依照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纳”。这种分类,是“指导我们适应日常生活”所必需,“使我们能够快速识别相关的对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也传递着“感情色彩”,而不只是纯粹的概念意义。比起这种认知结构上的命定,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相反的情况却依旧固执己见,才是我们更需要分析、理解和解决的偏见。

乍看之下,偏见似乎因人而异,殊不知,偏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合力,最终在个人的心灵结构上留下了痕迹,这就是偏见发生学的核心。即便儿童不是洛克所说的那种“白板”(他们拥有自己先天的认知结构),任由父母、老师和社会使劲涂抹,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在塑造个人的偏见中起到了显著作用,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偏见仅仅是个人的事,根本与社会无关。

我们可以给出个人形成偏见的两种基本路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融入某一群体,必须通过制造他者(对立面),最终形成深层次偏见;主流社会和阶层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向一代又一代人灌输针对边缘群体的偏见观念,而那些观念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在前一种情况下,个体的受害往往会加剧偏见的效果;在后一种情况下,时常会出现替罪羊,黑人、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就是三大典型。

那么,鉴于有些偏见的灾难性后果,应该如何防范乃至纠正偏见呢?在奥尔波特看来,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偏见(不针对某群体成员形成强烈的憎恶情绪)其实并不要紧,真正需要持续关注的,是那些明明存在相反的证据却依旧我行我素者。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人种的差异,即便那些差异远远不如某些人声张的那般巨大,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倡导不同人种的交流,以具体语境和相处来破除根植于脑海中的刻板印象,眼中所见只有一个个鲜活而肉感的人。

  《偏见的本质》读后感(十):偏见是否只是主观意识下的产物

偏见这个词语在现代生活中其实并不多见,但是其实质性的表现却比比皆是,那么偏见到底是主观意识下的产物呢,还是源自于内心意识反射性的定义呢,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本砖头似的《偏见的本质》来一窥究竟。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之父、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戈登·奥尔波特,在书中他为我们揭示偏见是一种“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体系的侵害,它的篇章结构为讨论和理解群际关系尤其是偏见问题设定了界限,对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

那么偏见又是如何生成的呢?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承认偏见的功能性本质,即偏见之所以生成,是因为它满足了一定的功能需求;物质收益和自我提升两者都是偏见背后的动机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为了满足物质欲望,还是为了满足自尊需求,都可能创造或强化偏见。

如当今社会上存在的诸多偏见:女权主义、男权主义、种族歧视、地域歧视、宗教歧视等等,物质欲望和自尊需求同样可以通过偏见的心理动机来满足,人们可以将这种需求引发的焦虑感或威胁感转移到偏见性人群中,它向内作用于个体,导致人类群体分化出不同的人格类型:偏见型人格和包容型人格;向外使得个体向社会寻求庇护,例如宗教,而当宗教内在化后,将延伸至宗教歧视,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我们确信一个人如果是偏见型人格那他不仅仅会排斥一个外群,也倾向于排斥其他外群,就像一个人对女性有偏见,那他同样会对其他人怀有偏见,奥尔波特认为正是这种以偏盖全的心理让我们有理由认为“偏见根本上是一种人格特征”。

这种人格视为偏见的基本决定因素,偏见对那些偏见型人格的人具有心理上的安慰作用,满足存在于他们人格深处的某种需求。偏见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焦虑和恐惧,使他们通过偏见来避免遭遇一系列的困境。这种个体表现出来的“本我的柔弱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类似于一种自我保护型态,奥尔波特认为这种偏见型人格的形成与早期的人生经历有关,主要包括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养育方式。

奥尔波特将偏见定义为:“因为错误和僵化的推论,而对某一群体的成员产生反感或厌恶的情绪”。奥尔波特对反感和厌恶的强调,将学者的目光引向那些产生排斥与暴力的偏见而忽略了其他新型的和内隐的偏见以及不同于反感和厌恶的偏见。

奥尔波特的这本《偏见的本质》近似一部百科式心理全书,书中每一部分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一个领域,为后世研究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理解“本质”有助于消解“偏见”,了解“人类偏见的本质,这个问题是基本的,因为不知道敌意产生的根源,我们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我们的智识去控制它的破坏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