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锦集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是一本由(英)阿里阿斯·卡内蒂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页数:1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精选点评: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地下馆藏!!!!
●这对译者真的很认真,把这书反复译了四稿,而且这版跟他们自己为湖南人民出版社译的版本又有了很大差别,很让人佩服。但是实话实说,翻译腔还是挺重的。在这本书中,除了给人物命名,卡内蒂并没有进行很多语言上的试验,所以过于拗口的中文表达似乎也不是对原文风格的模仿。从理解的准确性来说,这版肯定对台版强得多,可以预测的是,说不定也比以后要出版的新译本强,我只能说,这版的德国汉学家没有找到足够优秀的以汉语为母语的合作者。
●看不懂。
●有意思的书,可惜版本不全
●很坦诚的尖锐,讽刺刻薄而不显做作,笔力太好。
●翻译!
●作为一个拒绝给自己贴标签的人,受朋友介绍,饶有兴致读了这本小册子。发现一些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大家好,我是泪水司炉、绕苦婆、月亮表姐、马暗女、纸醉鬼。
●读得非常非常吃力。译者在后记里说这都是原作的问题。嗯。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一):一篇仿写:灵感私藏者
以卡内蒂之笔法,作自画像,以此自勉。——楔子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二):在有力的证据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
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找《耳证人》这本书,根本就没得卖,学校图书馆也找过。今天经好心人指点上超星去看,虽然只能看到前17页,也很是兴奋。还不会用那个阅读器,不知道怎么弄成文本格式,所以一时冲动就自己打字弄下来了。
不可否认卡内蒂是批判的,他用古怪而调侃的腔调写了那么些人:告密员、超比兑换员、泪水司炉、自赠女……表面看到的平和的字眼和无关紧要的语气,其实卡内蒂嘲笑和讽刺的态度早把人逼到墙角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貌似无关的人物,就是身边的某个人,或者就是你自己。当我们跟着卡内蒂一起调侃的时候,当嘴角浮起笑容的时候,忽然脊梁上也一阵冷汗。它们是极端的例子,但是,何尝不隐藏于正常人身上的呢?卡内蒂只是将它们提炼出来,再归类罢了。
卡内蒂的句子是个标签:多用冒号,善于装作无关紧要。极聪明的置身事外。手头还有一本卡内蒂的《群众与权力》,粗略看了一下,照样是那样的句子,用来写的却是严肃的话题。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三):摘要
白赠女:一个送了别人东西又立即去取回来的人。她为什么把它们奉献出来呢?就是为了取回,她才把它们奉献出来。
泪水司炉:他天天都去看电影。这是一个冷酷而残暴的世界,要是感觉不到面颊上的湿温的水,那简直就不想活,眼泪一旦开始流涌,他的心情就愉快起来。
家当阿姨:给钱系上餐巾,给钱东西吃,将钱看作孩子。
细味女:对种种气味敏感的女人,身上有一层隔膜,讨厌春天。
水窝藏主:在渴死的恐惧中生活并收集水,他的酒窖看起来很不错。其实并非酒窖,所有的瓶子一概装着水,由他亲自密封并按年序排列。一下雨,水窝藏主就哭起来。
月亮表姐:在一个梦幻中,月亮表姐被告知她在月亮上有亲戚。她不论在何处都觉得很舒服,因为到达某地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创办她的家庭,哪怕在最小的国家,她也能找出头绪来。甚至即使一个国家不超过十个人,其中一个也铁定是她的亲戚。
马暗女:学到的很少,她和人很合不来,她不缺少词语,她看书写字,但每当有人对她说话, 并要求答复的时候,她就窘得说不出话来,就连有个人站在她眼前用眼睛对准她,就连有个嘴巴在她眼前造出语音,也都使她失去作为。所有对面的人都令她受惊。马暗女并不患有过分的自我恋爱,但是她能够跟马独处。
纸醉鬼:看所有的书,无论什么书都可以,只要难懂就行,他并不满足于人人谈论的书。他看的书应该是罕见的而且已被忘却,不易找到的。他为一本无人知道的书找上一年之久,要的书总算找到了,于是他一口气读完,弄懂并记住,以后便可以引用它了。当傻瓜走近时,他老远就笑起来。一个女人要是想跟他结婚,最好是给他写信,并且在信中询问他,如果她的信够频繁的话,他就迷恋她,并且永远要她的问题作伴。
星清小姐:她在黑暗的地方度过她的一天,她工作只是为了让白天过去,她的皮肤很好,跟太阳之光一样的洁白,不过她自己却不知道,因为她不看自己,她从不把一丝脑筋浪费在自己身上,她唯一的镜子是亮晶晶的夜,而且它由那么多的小点组成,这使她不具有统一性,她从哪里开始,她到哪里结束,没有看过自己的人可能那么清吗?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四):没想到三联出品的老版会翻译得这么烂
看了第一篇就崩溃了。完全不是人话。
宣告国王女
宣告国王女形象中有点高贵的特性,她自知她的事务需要什么并以极好地款待客人而闻名。但仅仅款待还不够了结,大家都预感到有一件特殊的事即将来临。她不一下子就说出来这回是什么,这样可以提高气氛的紧张度。不可能低于一个国王,再少她就不宣告。她身材高大而魁梧,她的鄙视的储备用之不竭。从每个细微的动作中她能认出臣仆并在国王还未被宣告之前就防止他们接近他。而且她也能清楚地识别宫廷侍从,她很善于巧妙地促进他们并把他们用在所有宫廷里。人们感觉到她正在累积她情感的洋溢并节省着以备伟大的场合时用。她很严厉并鄙视乞丐,除非他们在正需要时列队而来。国王的宣告礼一旦来临,她就提供一堆成群结队的乞丐,那时她的房子里的门全都猛地打开,房子扩张成宫殿,天使们在歌唱,主教们在祝福,于是穿着新礼服的她宣读上帝的电报并欢呼般地宣告国王。
看见她跟被人遗忘的国王们在一起真令人感动,她永不遗忘他们,连最老朽无用的家伙她也一律记住,给他们写信,给他们寄适当的小礼物,为他们弄到工作,而且在荣耀早就结束了的时候,她是唯一的还记得这事的人。她在伟大的场合里提供的乞丐中有不少以往的国王。
对照一个新版徐庆的
宣告君王女
宣告君王女的身上有一股贵胄之气,她清楚自己应当如何完成使命,也以热情款待宾客而闻名。但是款待本身还不够,所有的人都预感到一件特殊的事情即将发生。她并不立即道破个中玄机,使得人们愈发焦急。这件事至少得跟一位君王有关,琐碎的小事她无意宣告。她身材高大魁梧,无论看什么都不顺眼。她能通过每个最细微的动作辨认出臣仆,早在君王的身份得到宣告之前,她就不让臣仆接近他。她也懂得挑选侍从,擅长巧妙地扶植他们,将他们派往各处朝廷效力。人们能感觉到她积蓄着激情,留待重大场合使用。她心肠冷硬、鄙视乞丐,除非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结队而来。在君王宣告典礼举行之前,她会招来一大群乞丐。之后,她住宅的所有大门豁然洞开,房屋膨胀为宫室,天使吟唱,主教赐福,她身着崭新的礼服朗读上帝发来的电报,兴高采烈地宣告君王登基。
她和被人遗忘的君王共处的场面令人动容,她始终牵挂着他们,就连其中最落魄的那些人也被她牢牢记在。她给他们写信,给他们寄去恰当的小礼物,给他们找工作。当他们的荣耀烟消云散之际,只有她一人还将其铭刻于心。在重大场合供她驱驰的乞丐中间,有时就会出现若干前任君王。
清爽通顺了不少啊啊啊!
《耳证人 五十种性格》读后感(五):走进卡内蒂的独特世界
刚刚看过TED《错觉中的视觉真相》,正如不同的颜色组合、产生方式可能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相同的视觉感受,我们总被光与影的绚烂组合所迷惑一样,在卡内蒂这里,这50种怪异性格恰恰便如光影世界中的五彩滤片,一种颜色是一种极端的单纯,等待一只不可知之手随意拿出几片来拼凑、组合,便可成为我们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个体特质。
要进入卡内蒂的语言系统,不得不暂时走出寻常的阅读语境,以一种意识的方式进入这个颇像寓言的迷离世界。序言中曾解释到正是这种“语言上的拟态”,没有了寻常情境中的墨守成规,让读者直接在荒诞的意识中迷醉。
这是卡内蒂的独特语境。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奇的词语组合,我们吃惊、觉得实在怪异,甚至可能稍微有些生气了,可是《宣告国王女》最后一句的反讽实在能让人狡黠地一笑,而《舔名人》用那样一种想象力与荒谬感写一个“出于对名字的欲望竟致渴死”的人,这真让人又扼腕、又摇头,在惊笑之中便又马上开始深情地回味。再读一种性格,我们已经被他的这别出心裁完全征服了,开始把自己的全部意识投入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之中了。
卡内蒂的魔力在哪里呢?在塑造人物方面,我们所习惯的一些作品都是一种呈现,对语言、事件、场景的描述都一一构成了刻画那些可亲可近、开爱可憎之人的着力点。比如像塞林格的《九故事》让我们在巧妙的语言中揣测着人物心理,而如同举起放大镜般剖析的麦克尤恩,让我们仿佛身临各种因素构造的心理全息景象中,感觉到深度的负担。而在卡内蒂这里,有一个性格发生器,你把一个人身上一种显而易见的特点轻轻摘取放进去,便被放大成了种种荒谬可爱的形象。
我们已习惯于在寻常的人情世界中看不同的故事,揣测不同的心理,而卡内蒂则运用一系列的联想。比如那些曾经苦难而小心翼翼躲避世界的人,就是整日绕着苦难线团的绕苦婆;那些向往精神自由却又不能完全放弃现实期欲的人,则被塑造成把每封信件都藏匿起来的“延缓术家”···他如此巧妙的将我们从现实的经验世界之中抽离,让一切在荒诞的外表下直指每人最诚挚的灵魂。
此刻,你依然无法停息。你看他笔下的男男女女,一个人有一个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在他设定的性格发生器中,纯粹到所有的“执着”命题都单线程发展,没有交叉回旋的道路,没有错综复杂的侵入。你在这五十种世界中穿梭,在相似的世界中便会多些停留。你突然不禁有些颤抖,这个不就是我吗?那个不也是我吗?
或许有些人物、有些性格我们现在还难以揣测明白,但是朝朝暮暮、日日流年,在我们这样广阔的世界中,每时每刻都是与人性相遇之时。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些事、某些人如云烟般飘荡在眼前,我们突然想起某个小小的故事,便会在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