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锦集

2020-12-28 03:4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锦集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本由[阿根廷] 博尔赫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径分岔的花园》精选点评:

  ●超级浓缩的精华

  ●大二在即将离校的师兄手里两块钱买来的,翻了无数遍

  ●虚构集棒极了,庆幸买到了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看到小径分岔的花园结尾时的莫名其妙,突然顿悟时心中惊涛般涌起的愕然,难以言说。每一篇看完都激起了强烈的吐槽愿望,《第三者》用我最浅显的理解就是,爱情再炽热灼烈也抵不过生存的恐惧,两兄弟看似跋扈,在过往的无数个艰难危险中他们只有依靠彼此绝对的相信彼此才能存活,当有一件事物出现对他们的关系造成损害,实际上是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他们恐惧害怕才痛下杀手,正应和了书中所说的‘旧事城郊平民性格的一个悲剧性的缩影’,表面上再张扬也掩盖不了深入脊髓的对生存的恐惧,这是动荡不安的必然结果。 先读到这里吧,希望以后有机会重启。

  ●博尔赫斯的书像一个庞大的迷宫,忍不住沉溺其中,一遍一遍猜着谁也不可能告诉我的谜底。

  ●2015.10.27 星期二 汤老师发资料 即为此篇

  ●短篇里的完美作品。

  ●又燃起了我想去烧图书馆的愿望(*¯︶¯*)

  ●唯一原价购买的一本正版小说,西单图书大厦,当时原价是11.5,妈的,现在怎么成了9.3了?

  ●量子力学时空观太令人着迷了。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一):伟大的魔术师

  作家中的作家,蒙塔来说他是将宇宙装进火柴盒的人,一切褒奖对他来说都不过分.此书是他浩如烟海的短篇中的殊胜之作,南美的奇幻风情加上他的渊博,似将严肃哲理和绚烂笔调结合起来,形成那篇可以彪炳千古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二):多少次拿起就多少次放下。

  在我的阅读生涯里,有几个人是不能言说的痛。一个是博尔赫斯,一个突然想不起名字了。他们的书有这样的特点,备受大家喜爱,好评如潮,光从名字看猜不出书的内容。

  他们是我阅读经历中的耻辱。为什么别人都说好,我根本看不下去。让我怀疑自己,是因为我太笨了所以看不到皇帝的新衣,还是其实大家真的什么都没穿。

  最后,我放弃了,我不要再读这样的书了。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三):值得一读再读

  这本薄薄的小书,我用了十年都没读完。

  先谈谈同名小说。

  博尔赫斯很多小说都是类似这样的开头,以读历史的方式进入,这个小说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和德军交战,事情发生在法国。

  表面上这是个侦探故事(用姓名来指向地名,也是很妙的设置),但内在是关于时间和死亡的哲学探讨。

  博尔赫斯想说的是时间,无穷无尽的时间。这一点就体现在我逃亡时,下了火车所走的是空间的“迷宫”,小孩子告诉他找到艾伯特家的方法也就是惯常走迷宫的方法。而他与艾伯特走过庭院的小径(也可视同为花园)进入书房聊天时,说的又是曾祖父迷宫的手稿,但这个迷宫是时间的迷宫。这部手稿叫《花园》,小径分叉的花园来暗示时间的多重可能性。我和艾伯特深入详细地探讨了那个迷宫,小说的谜底就是时间。

  以上种种叠加的“迷宫”意境,包括空间和时间,我认为是博尔赫斯对于人生无限可能性在文本中的具体演绎。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四):小径分岔的花园

  “世界并不是物体在空间的汇集,而是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互不相关的行为。” 博尔赫斯构建的特隆世界和现实世界好像处在不同的时空中,却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特隆世界中的社会仍然由语言、文学、宗教等基本元素构成,特隆人却多数是信奉唯心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乞丐经常去的时候,门槛一直存在,乞丐死后,门槛就不见了。万事万物都是主体的感觉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庞大的谜语,或者是寓言故事,谜底是时间。” 这本书中的故事虽都篇幅较短,但在精炼的文字中作者所展示的时空观显而易见。时间在他的世界里像是一个闭环的螺旋形弹簧,一切都是无尽的轮回,让人无法分辨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他不认为宇宙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元宇宙。当余准在异国无意进入小径分岔的花园,他其实已身处另一个时空中而不自知。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桃花源不也是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吗,如果桃花源记也是作者设下的一个谜语,那么它的谜底会不会也是时间呢?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五):花园般的时间之网

  这本书很值得,非常值得。博尔赫斯在书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天地。时间和空间,交错如网。每个人每个事件都在经线纬线的交错点上。宿命般的残酷,未知的虚幻,完美的结合。命运似乎在你手中,而时间永远不能为你所控制。你能作的只是尽力不要和时间的脚步相差太远。

  和疾走罗拉有着惊人相似的主题,一遍一遍,罗拉飞快的奔跑,只为追上能够救出男友的那一刻时间。于是电影有了相似的重复,出于时间的不同而引发了每一个小事件发生的细微差别。然后细微的堆砌导致了结局的不同。客观存在却又透出魔幻的色彩。另有一本《滑动门》也是相似的主题,只是无缘欣赏。

  你已经在东经120度,你期盼着改变。问题是时间之网无从更改。你不能坐飞机到121度,因为一切同步平行,时间老人给你的机会只有一个。也许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你无从选择。

  艺术家们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惊叹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神奇同时心有不甘,抱着驾驭时间的愿望,剧作家诉诸剧本,导演诉诸电影,作家诉诸小说,继而诞生伟大的电影,伟大的作家诞生伟大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