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精选

2020-12-29 02:14: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精选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是一本由(美国)戴维·B·布朗宁等著、马琴译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0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精选点评:

  ●全面介绍康的书

  ●铜版纸那种 有一些图~文字叙述 只是表面的一些介绍~

  ●这一系列的书中最翔实的一本吧!

  ●只能看看图片,文字真的不好,不是设计师自己写的设计书真的写不到重点

  ●比较靠谱的历史小说

  ●哎,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翻译得不是太好,读起来还是不够流畅,但是还是可以作为了解康的一本入门书,很多方案只能根据文字大概了解,但是想真正深入了解还是需要继续研究其他书了,但是书的纸张还是挺好,图片质量还是挺高的,4星吧...

  ●文字和图片都非常翔实 讲述清晰

  ●既然有了17年增补修订版,这本就算了吧

  ●对康的作品 我可能戴着粉丝滤镜

  ●为啥说康人文主义,好几个建筑外立面太强调几何完全把人吃掉了,不知道真的身处其中感受会不会不一样。生物研究所和医学研究所只看外立面太压抑了。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一):平淡

  文字并没有如康的作品,或者图片来的震撼,第一张比较乏味无趣,后面逐渐介绍康的一些作品,但很少有对建筑的理解,更多的是平铺直叙,或许作者不是康本人,站在了观者角度而成此书,对于初次想了解康的理念的人,并不事宜,但作为康毕生作品鉴,还是很明晰的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二):空白

  这本书是在我枕边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本书,从研2开始,断断续续的,没前没后,看了不下几遍;但是读过之后,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总是那个画面:几何形体,有质感的表面.富有表现力的阳光投射下来......我一直相信建筑是要打动人的精神,而非仅仅的"好看"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三):只因他选择了孤独

  陆陆续续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读完,每次读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那部康的电影,影片的配乐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着我。禅宗说,人一生的修行,既是向内心探索的过程。在康骤然辞世那一刻,不知道他是否已经触碰到了内心世界的本源和净土。

  有的时候我在想,建筑师,到底应该是一个隐者?还是行者?也许二者兼需,因这二者的成长之路都是自省和孤独的吧~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读后感(四):《路易斯•康和他的中国同学们》

  初次知道路易斯•康(Louis I. Kahn)这个名字,是在1980年代后期,刚开始读建筑学。那时外面世界的信息非常少,我们被教导说,建筑学就是“形式+功能”,如此明晰易解的金科玉律,在习惯于被动接受、擅长数理化思维的脑海里很快扎下根来。所以,当在资料室内,看到影印杂志上模模糊糊、很难用美或不美描述的黑白建筑影像,望着学生自办油印刊物里翻译的神密费解的“建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光明与静谧”、“我与砖的对话”之类的文字时,恍然发现,原来建筑还可以这样理解——可以如此神秘、如此有力量,可以如此与思想、材料、空间,而不仅仅是美或不美的形式(图形)、合理或不合理的功能那么接近,心里便有了一种打破戒律后的快感,同时直感告诉我,这样的建筑更能直指人心深处。

  进入1990年代,买到本国内学者编写的《路易斯•康》 。当时正是埋头炒更、拼命赚钱之际,“后现代风格”大行其道。在国内教育和市场的大环境中,慢慢形成了“建筑=形式”,也就是“做立面”的观念。市场需要最新、最快、50年不落后的形式风尚,买建筑书的目的就是要看其中图片,以便现抄现卖。之所以买《路易斯•康》,一是为了满足读大学时的心愿,想对康多些了解,二是知道他是深刻影响文丘里(Robert Charles Venturi)的老师,而文当时又是国内专业界认定的后现代风格鼻祖。但翻了几页之后,却发现“实用性”不强。从国内理论家擅长的“风格、主义”角度看,康的建筑与那种平面化、戏剧化、拼贴式的后现代建筑形式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反而更接近当时国内认为已经落伍的“现代建筑风格”(当然,我们的理论家又给他加了一顶朴野主义Brutalism或新古典主义的帽子 ),用国内建筑师拿手的“体块、比例、穿插、明暗关系”等“设计手法”解析他的“建筑形式”,也很难发现多少新奇、解构、可抄之处,更多地还是一些基本形体的简单组合,如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等。不过,从印刷模糊的黑白照片中,我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康的建筑散发出的震慑人、打动人的神秘力量。

  再后来,进入21世纪,中国建筑学与国际迅速接轨,我们遇见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也通过各种开放、多元的途径,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到西方当代建筑发展的状况,这一切使我们以近乎零时差的速度紧跟最新“西方风格”时尚,无论它是以“先锋建构”,还是以“商业流行风”的姿态出现。

  当我们拿着与欧洲、美国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设计,讲着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语言洋洋自得时,那个不仅仅是来自于西方专业界,更是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疑问——中国的现代建筑何在?这个曾经纠缠了几代中国建筑师的问题,象逃不开的宿命一样,梦魇般再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再一次遇见路易斯•康,看到了《路易斯•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这本书,并由此发现了一条过去曾被自己忽略、但极富启发性的线索。那就是,同出一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路易斯•康和他的中国同学们,都不约而同采取了向历史寻找灵感的设计态度,但彼此得出的结果却为什么如此大相径庭!

  康的中国同学们的方法与结果

  从学术背景上看,中国建筑学与路易斯•康颇有渊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有20多名(杨廷宝、童寯、梁思成等)毕业于U.Penn ,他们与康曾是前后级同窗。

  1920年代的U.Penn,深受巴黎美术学院“鲍扎”(Beaux-Arts)体系影响,该体系强调古典美学构图,注重形式、风格、比例、轴线,以美术造型的眼光学习历史遗产,这一切都深深影响了康的中国同学们。

  康的中国同学们将“鲍扎”理论带回中国,形成了一套关注形式构图、立面造型的“美术+功能”的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并在建筑理论方面,形成了一套以“风格、样式、流派”为标准的分析方法。在设计实践方面,“鲍扎”体系的形式化倾向,加上政治文化的大背景、强调建筑教化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 、创造“新而中” 的建筑风格,用新的建造技术(混凝土技术)模仿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些“符号”,如大小屋顶、斗拱、花窗等……就成为一条顺理成章的设计思路。

  到了1980~90年代,在西方1960年代开始兴起并很快销声匿迹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在中国由于迎合了“夺回传统风貌”的政治文化要求,阴差阳错地开始流行。后现代的“符号学”在中国城乡,造就了一大批迪斯尼式的“中国现代建筑” 。

  “综观建筑界中国文化之根的问题,实际上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困扰着国民的深层创痕。建筑上的文化创痕从未愈合。在传统体系瓦解、新体系尚未形成的文化真空中,无论严肃认真的、抱着文化史命的第一代建筑师,还是现代商业氛围中嬉皮士式的拼贴,都没有脱离建筑形式主义的老路,或者说,没有能够脱离对形式的侧重……”

  康的方法与结果

  康在1920年代的U.Penn,接受的是与他中国同学同样严格完整的“鲍扎”体系训练。但他深受老师保尔•菲利普•克雷特(Paul Philippe Cert)的影响,将美术学院体系更倾向于理解为一套科学体系,从而认为“建筑不是历史风格问题,而是一门解决问题的艺术” 。因此,在美术学院的课程学习中,他更转注于观察表面“形式”背后的“实质”,“喜欢在过去所受的教育和现在的诱惑之间有所突破” :他的学生作业体现出对“被剥开的古典主义”朴素语汇的偏爱,他的“装饰是平面的,而不是美术学院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的立面装饰” ;他著名的“服务”与“被服务”功能空间逻辑等级关系概念的提出 ,灵感来源于美术学院典型的在石头建筑里掏洞的做法(平面图底关系),但他超越了表面的轴线、几何构图之类的形式技法,关注到其中蕴涵的空间秩序 ;他对光线在建筑中的兴趣,首先来自于美术学院教给他的光影渲染课 ,但他透过二维的平面、立面,更深入地将光线与结构表达、气氛营造、体量关系 等建筑的本质联系在一起。

  这种透过建筑表面造型、风格,直抵建筑本质的思考与设计方法,一直贯穿在康的建筑生涯中,帮助他逐渐超越形式主义的简单模仿及二维美术化倾向,发挥出形式、图形(graphics)、结构在空间、光线、建造、三维形体、人体精神感受等多方面的作用。

  康从U.Penn毕业后,遇上了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与他的中国同学们一回国就遇上繁忙的建设时期从而大展身手 相比,似乎时运不济,但恰恰是这一段长时间的思考、研究、酝酿,帮助他“有机会停下来重新理解他的艺术在这个有着大量社会需求和新的技术和美学潜力的年代的作用” 。此时又恰逢一批欧洲建筑师来到美国,现代建筑开始完整地进入美国,康关注到“现代主义带来的新的组织方式,包括开放的平面和对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强调,他还参加了现代主义广泛的新建筑技术实验。”

  在逐渐成熟的现代主义观念与严谨的古典美术学院训练的双重影响下,“传统与发展”成为路易斯•康非常关注的主题。康在将建筑与历史的基本原理结合方面——即对一些特殊历史母题的运用上,唤醒了整整一代建筑师。但他的同时代人(如菲利普•约翰逊、沙里宁等)以及后来者(如文丘里、格雷夫斯等),包括他的中国同学们,“对于历史母题的运用主要是在装饰层面,没有联系到深层次的空间结构或者结构完整性的原则。”

  康面对历史主题,采取的是一种简化、回归基本原点的方法——“我相信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回头去聆听最初的声音” 。他倾向于将其作品描述为是对一些理想的、早已存在的“形式” (原型)的发现,而不是发明什么新的东西,“‘形式’是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与环境条件无关”;而“设计”,则是一个个人化行为,是个人经过艰苦思考、逻辑推理,结合具体问题、现实环境,对“形式”(原型)进行的一种个人化解释 。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他将历史与现代,在一个较为抽象、本质,同时又具可操作性的层面上,联系在一起,从而远离传统类型学 导致的表面形式(图形)模仿,并留给新技术发挥、新问题解决以充分的余地。

  他提出了一条从空间与人的关系看待“形式”(原型)的线索。“空间具有力量,并且提供行为模式” ,不同模式可以注入不同功能,进而将人的行为模式及其相应的空间总结为四种 :1)学习——单个场所功能空间;2)聚会——集会功能空间;3)实用——多种元素功能空间的集合,无单一焦点;4)宝库空间——供人体验他人成就的功能空间。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能清楚地看到这几种“形式”(原型)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具体设计手法上,他认为结构与形式关系的本质,在于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不同时代结构,而不是用现代结构模仿古典形式;对于传统空间,他常常是对其内在秩序、气氛进行严格的分析、抽取,才会有所借鉴;对于传统形式,他通常将其抽象至基本几何形态,再结合新的条件重新应用……

  思考方式的差异

  除了上述古典与现代两种建筑观念、形式化与本质化理解建筑、文化背景及个人天赋差异等原因,导致康和他的中国同学们设计之路迥然不同外,我在阅读中外学者论述康的这两本图书过程中,还发现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西建筑专业者在思考建筑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式的建筑学思考方式,往往偏重描述,缺乏思辨分析;偏重笼统的文学化、感性化议论,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偏重形式(图形)技法,缺乏建筑本体思考。因而,很多学术文章看起来文才四溅,但真正有价值的、有深度的、具有现代建筑观念的学术思考,比较匮乏,对设计本身的启发意义因而也就非常有限。

  《路易斯•I•康:在建筑的王国中》这本书,在掌握大量一手的文字及图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性逻辑而非文学抒情的学术分析,让我深刻理解到而非感性体会到,康建筑神秘性与纪念性的由来。通过对康一些重要作品设计过程带有明确学术观点的详尽分析而非表面的机械性描述,帮助我在建筑意义寻找与思辩逻辑推导、建筑本体挖掘与意义表达等多方面,得到扎实启示。

  康的思考方式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曾说过,对“混沌包容”自己是很苛刻的,他需要“一门专门的逻辑课”,以便获得对“逻辑创造性的锻造” 。他的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是通过一种穷究本质的思考方法推导出来,其推导过程相当严密,每一步都非常艰苦,耗时耗力 ,不象中国学者那么灵感四射,得到的结果在旁人看来常常是混沌的、模糊的、神秘的、多解的,但这种模糊,又不是中国建筑学那种感觉的、文学化的、联想化的、比喻赋兴的、具像的,而是体验的、抽象的、直达建筑本质的。

  所以,他会说——“伟大的建筑必定始于不可量度,必须经过可量度的设计过程,最终完成于不可量度。”

  -----------------------------------------------------------------------------------------

  本文已发表在《设计新潮》,123期.2006年(2),P120-12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