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传》读后感摘抄
《蒋介石传》是一本由何虎生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0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介石传》精选点评:
●老早读的,修改了我心目中"国民党反动派"的脸谱。挺好的。
●找不到这本书,就找了相同作者的一本
●说是客观,可真是此地无银
●读了一大半,没有读完,中国人写蒋传,难免带有感情色彩
●还可以吧,虽然书挺厚,但是毕竟人的一生太漫长了,两本书是不可能很好的介绍完全的。
●不为人知的事情,蒋介石的风雨人生
●就是想以这本书来了解一下历史书上学习不到的蒋介石,中国大陆的相关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大多数对这个人的请假过于单一。希望自己多看点对建立自己三观有帮助的书。这本书很全面,很不错。
●戎马一生,狡诈手辣,独裁腐朽
●怎么说呢 写的一般 或者说不该这么写
●人物传记
《蒋介石传》读后感(一):言论自由,不能忽悠别人
书背面有各界人士对蒋介石的好评,最后白先勇说他是爱国者,这个人知道爱国这两字的意思吗?丘吉尔就算了,黄仁宇美籍,老公知了,,别的不说,就抗日战争期间,见日军就跑,玩命打共军就是个垃圾呀,洗尼玛洗,作为可以出书的人,首先是一个人,还有基本的价值观吧?不能忽悠人吧,蒋介石统治期间有何功绩?政府腐败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军队大部分不打就降,而且是成建制头降,你看看追红军两万五千里那个狠劲儿,最后败了,还尼玛恶心中国近百年,就这样还尼玛有人洗,我就艹他,是的,就爆粗口,这种人不能称之为人,是汉奸,畜牲,出卖人民的拉几!
《蒋介石传》读后感(二):历史需要客观
看完完全无法接受这是一本传记的设定,哪里有客观可言,不能因为张学良弄了个西安事变就无条件的洗白他啊,谁给他下过不抵抗命令了,你要拿出证据啊,他可是除了国仇之外还有家恨的人,全国都能说不抗日,就他不可以!当时的撤退,后来的跟我党友好,不就是怕自己的底子打完了以后没有资本了,说到底,他就是个军阀,还是比较low的那一种。
再者,作者的观念也是搞笑,肯定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但是对蒋介石的抗战心态不置可否,他作为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领袖,他要不抗日了那几百万的正规部队是怎么没的?历史需要客观,求求你们了,拿出文人的骨气,给后人一个客观的历史。
《蒋介石传》读后感(三):既生蒋,何生毛
蒋介石一生最大的悲哀在于,他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毛泽东。
从辛亥革命到抗战胜利,蒋介石作为一个领袖不仅成功上位,而且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有极强的忍耐力,毅力,智慧。这些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带领着这个泱泱大国与世界诸强并立于世。
但是他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就是格局不够大!军事能力方面,指挥东征南征等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确实足矣。但是,一旦扩大到全国这盘大棋,则气局完全不够。所以抗战爆发之后才会一路丧师失地,内战中又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快输掉了战争。 治理国家方面,后期治理台湾还算过得去,但是抗战胜利之后的国管区内,确是政治腐败,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所以很庆幸,他没有统治中国。
而当他遇到另一个格局更大的毛泽东时,他的失败也已注定。
《蒋介石传》读后感(四):枭雄的一生
近段时间看了这部600多页纸的大作,我有一个核心的疑问和烦恼:东征、西征、北伐、抗战和内战中有太多作战布署细节,尤其头疼的是有各种将领的名字,老天,谁能记住和分辨如此众多的人名、地名,阅读中一度想放弃(可通读全书后对这些细节毫无印象)。
读完本书,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纠正,蒋是很有才华和军事能力的人,一改此前卖国无能的观念。青年时的蒋介石还是很正能量的,那个时代渴望改变现状,激愤留学,在日军中艰苦学习进步治军细节。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运动,从无军权的无奈到黄埔军校苦心经营再到军权日盛,逐步成为国民党中不可替代的军事实权人物。
蒋的失败有其必然:一是不能真诚团结各战线力量,造成四面受敌;二是蒋的独裁思想根深蒂固,很多时候表现出的枭雄特质另其在几个关键节点作出错误判断;三是在经济治理方面任由财阀弄权敛财,他自己亦然,造成国内经济几近崩溃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不会真诚拥戴和支持他。
蒋的一生是枭雄的一生,但至少给了我们中国走向的另一个想象空间,谁又能说好或是不好呢?
:读完该书才发现中外作品中居然有如此众多的《蒋介石传》,而本书却只能算其中比较小众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