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的枷锁(上下)》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页数:8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枷锁(上下)》精选点评:
●帶有自傳色彩的長達800頁的小說,在敘述菲利普近三十年的人生境遇同時,毛姆將自己在人生中的感悟、對人生意義的追尋融入其中,真實與虛構並存。所謂人生,更多的時候像是根本毫無意義的,而且人所特有的敏感、自尊、驕傲、趨利、自私等等經常給人生增添額外的痛苦。
●我最喜欢的书之一,透彻的写出人的一生。
●一个人的成长史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带着敬畏继续读人生的枷锁!
●过了青春期的就别看这本了。。。
●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是毫无意义,当你追寻多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发现生活是没有意义可言,开始时竭力避免的,同大多数人那么一致的,到最后却仍然会是你的选择,只是那时或许更加心甘意愿。学会不很强迫自己遵循理智,因为那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有些经历在你的生命中不可逃避,你必须经历,痛苦的、快乐的、都是。 对你有益的收获很多的是你知道要怀着感激去经历生活,平和的接受一切。
●一直没见实体书什么样,不过这大概是我读过的最长的电子书……
●生活就是无意义。
●这个倔老头写的每一篇,都让我喜欢。
●毛姆小说控
《人生的枷锁(上下)》读后感(一):爱思考的菲利浦
在本科时读完了这门书,比刀锋的那个拉里更愿意思考,更愿意探索成长中所要面对的问题。
可以和约翰。克里斯朵夫相比,这么愿意思考的人类,我还没有碰到呢!
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成长小说,三年前的那些苦苦思考的日子似乎还是昨天,而如今又几乎没空看技术以外的书了。
《人生的枷锁(上下)》读后感(二):过去念到的书,过去听到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
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尽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去发现:过去念到的书,过去听到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疑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颗钉子。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
《人生的枷锁(上下)》读后感(三):如此真实的人生
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主人公从出生到走向一种平淡的幸福,虽然以后的路程还遥遥未知,但已经经历了太多。
我们都曾是那个跪着祈祷却惊恐的发现自己的信仰只不过是个幻影的可怜的信徒;我们都曾是那个认为自己有满腹才华无人知的寻梦的年轻人;我们都曾是那个终于发现有时候自己真的只能承认我没有天赋然后困于到底是坚守还是退出这个两难境地的抉择者;我们都曾是那个被爱情迷了心窍苦苦追逐终于有一天从虚幻中醒来的知返者;我们都曾经是那个尽了所有努力还是被时代、被外面巨大的力量握在手中而感觉无力的失落者;而后,我们终于平实下来,脚踏实地下来,或者说被生活摧残了一遍,而终于开始了“像模像样”的新人生。一个我们已不期待太多惊喜和波折的人生,因为我们走到这一步,已经习惯了太多,习以为常了吧。
毛姆有的时候太过于聪慧了。至今还记得那个已上了年纪的女人在卧房和主人公争吵时还不忘飞眼瞧瞧自己镜中容貌的细节。刻薄尖锐精准的可怕。这种功力,我太过惊讶了。
很厚的书,但我却甘之如饴的一读再读。
《人生的枷锁(上下)》读后感(四):理想与爱情
在读前一百二十章时,我一度想将此部小说作为人生的指南。对于一个正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无能青年来说,我从这本书中汲取了诸多良好的人生建议和启发。
但在结局部分,毛姆先生似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让我始终都想不通。那些航海的梦想就让菲利普匆匆地给抛开了,我想想就觉得可惜。难道人生的意义仅仅只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然后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青春年少时那些辛酸的奋斗,那些一度想放弃却终未放弃、固执地坚守着的梦想,在爱情和简单温馨的家庭生活面前如此不堪一击?难道二者不能兼得?
理想与爱情,更准确一点是一种相濡以沫的、温存的、彼此依赖的感情,到底该如何取舍?我想我更看重前者。如果把我困在一个地方,天天守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那种生活会让我感到压抑。人生有限,我还是想试一试,给自己一个交待。
《人生的枷锁(上下)》读后感(五):一边感受一边经历
关于人生这个话题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已经那么多了,虽然是一个幻灭的过程,但同时也建立了壁垒,可以尽可能做到冷眼旁观。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个念头在脑子里闪烁--真正的自由是戴着脚链跳舞。人生的枷锁是必然存在的,过好这一生我们需要坚定的意志,软弱的精神带来的苦痛和折磨在我冷酷的眼中得不到半丝同情。大概就是对你所经历的事情我深感抱歉,然后我将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它太长了,虽然它有50多万字,但似乎它就是应该用如此多的笔墨,并不显得半分多余,才能娓娓说完这个故事。毛姆的书带有强烈的作者本身的个性色彩,我从对话中、心理描写里处处可以接收到作者自己的见地。就像读过之前他写的其他故事一样,我也毫无意外地被此书吸引,或者是被作者对人性、生活、生命的思考,对绘画艺术对美的渴望而迸发的热情所吸引,不忍释卷地读下去。
一不小心就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多处议论惹得我不忍一眼带过,细细品读觉得用意深远或是敲中心灵。特别是书中人物那些模糊不清的追求,在我看来无疑是是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最佳读物。而且作者是个多么富有幽默感的人,就是被温和老派的人认为是尖刻了些也似乎不影响在我心里增加的好感,甚至让我想拊掌大笑一盘。
我看到主人翁在书里过了一段人生,他的真情起伏和心理变化跃然纸上,他所经历的一切外界的苦难和美好、内心的自卑和敏感,感受到了和没有感受到的,揉合成了他独特的人格。我跟着主人公去认识书中的人物,去经历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某些时候体会着主人公心情,某些时候想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重要的是感受到震撼了他心灵的美景和热情。总归是在别人的故事里,领悟到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我讨厌指意不明故弄玄虚的暗示,但书中所说的人生追求(那条破旧的波斯地毯暗示的人生真谛),真实地给了我灵光一闪,尽管我得到的东西和别人的想法大不相同,甚至也许和作者想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但我认为这种难能可贵的闪光,足以让我将读好书这件事奉为经典,并持久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