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生命是什么》是一本由[奥]埃尔温·薛定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是什么》精选点评:
●生命以负熵为生(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Schrodinger 從環境中抽取有序來維持組織,避免趨近於平衡的衰退, 为什么原子如此小?生命如此大?因为要用大量的样本减少布朗运动的随机性。
●高中还是学了点东西啊原来
●翻译的中文水平堪忧……印象最深的是薛定谔提到进食的物质热能交换,以及红死魔面具的故事梗概编错了。其他的细节很多没看懂,但是感受到了从理论物理往分子生物搭框架的强大。
●科学从不强加于人们任何事物,它只是陈述。科学的目的只不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恰当的陈述。科学家强加于人的只有两点,即真理和真诚,他不仅迫使自己,同时也迫使其他科学家遵从。
●当人们研究任何一种专业而到达其顶峰时,只有两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或者,他呆在顶峰,这就要冒跌落的危险和被较年轻的、有活力的后继者的急速脚步踩坏的危险;或者,当他还在顶峰时,他主动迅速地离开这样一个危险的地方,如果有人因为放弃他在一生最好的时光所获得的东西而感到悲哀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利用他的思想、精力和时间另起炉灶。在这里不需要担心找不到新观念,只要他的智力源泉有足够的贮备,他的思想便永远不会停顿和枯竭。
●还是高二当生物课代表的时候买来看的了
●为了一只要死不死的猫
●这本小书可以改变任何一个对于充满困惑的人生感到乏味的人,并使之霍然开朗。
●震撼完然后忘记。。
●「开始 结束」2011.10.30 说实话,从来没有读过这么硬的科普读物。坦白的讲完全读不懂⋯⋯但我坚信,这绝对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我水平不够。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一):生命是什么
本文几乎彻底通过一个思维试验,推导出DNA大分子的稳定性,及其作为生命遗传密码的性质。很难想象这是一本上世纪40年代的纯理论著作,更难想象本书出自于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家之手。总而言之,作为分子生物学奠基之文,此书必读。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二):时代原因
昨天匆匆看完这本年代久远的书,没咋看懂。
不过还是对书里这一处印象比较深
他问 为什么原子这么小
他说 其实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样巨大
巨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消微观物理的不确定性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三):智慧的光芒
能在那个时候写出如此透彻的文章,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确不易。把能解释清楚的东西都解释清楚了。缺陷在于负墒的引入。这个问题要等到好久以后混沌的兴起才能解释清楚。起码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知道DNA分子的强烈秩序性的确是个奇迹。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四):我们习以为然的东西并不简单
我们的生物学得意于此书的微观物理思考。读完量子物理史话才决定看看此书。
前半部分主要讲物理学家对生物微观机制的思考,薛定锷后半生也主要在搞这个。
最有意思的,还是本书后半部分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讨论。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五):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