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蒙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王蒙读后感精选

2021-01-04 02:24: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蒙读后感精选

  《王蒙》是一本由王蒙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蒙》精选点评:

  ●本书王蒙着墨过多的是胡乔木、周扬、丁玲、王小波、铁凝、张洁。

  ●书名很好,也是因为这读了王的最后一本书。听个老人家闲话家常的模样。短期内,应该不会刻意读王了。

  ●粗粗翻几页,让人不由自主,不成样子的怀念,不仅仅是对于王蒙,还针对我们自己,远方的亲人,你们还好吗?在另一个国度,是否和我一样深深怀念?

  ●呃~王蒙风格发挥得不够~

  ●有些感情,是我们这个时代记远无法理解的。。。

  ●一场游戏,一场梦

  ●听老人说故事

  ●大约是父辈级对王蒙这名字耳熟能详,从青春万岁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却是我看的第一本王蒙。说实话,看开头我有些不耐烦。说回忆友人吧,又有那么个“风声鹤唳”的季节作背景,偏偏落笔浅尝即止。我想看的血泪,热烈,辛酸,高蹈,个中乾坤一概……就是不告诉你!但是往后看到丁玲、周杨、王小波等几篇,还是入味了。对于“三满意”:自我批评要做得使批评他的人满意,也要使支持他的人满意,还有使不知就里的一般读者群众满意。”我很点头称是,这是门大学问。再者王小波篇也得我心,大概也有点写聪明人,所以是聪明文的味道。求个难得明白。总之一句,当文艺与政治搅在一起总是趟浑水。敬爱的周总理不易。高学术八卦。

  ●垃圾书

  ●没有形状的样子

  《王蒙》读后感(一):呵呵~

  看大家的第一句话都是:王蒙是个“大家”。

  所谓大家,小时候觉得这种人是活在书里的。《青春万岁》读过之后,真的心里很热血沸腾,虽然我的童年早已经改革开发,群众们已经有了个性张扬的苗头。王蒙老爷爷活在书里,让我们这一代重温。

  觉得“大家”也活在现实中是先生在海大做院长的时候吧。(头衔记不清楚了)。我和伟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呼吸着一样有咸味的海风。

  看到这本书,我们熟知或不熟知但同样奉献了自己的文学人,只有崇敬。

  只有在那样的年代一同走过,才有今天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读后感(二):另一种八卦

  其实人们都八卦,对别人的事情有着不可抗拒的好奇心,不论男人女人,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罢了,尤其是男人...也难怪现在报纸的新闻除了新华社论就是八卦,因为抛开报纸必须具备的政治意义,服务大众的就只剩茶余饭后的八卦了.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来八一下:政治的,文艺的,体育的...每一条新闻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而不东牵西扯的谈些跟事件无关的八卦,就根本不会有人看...?!!?...所以个人认为,如今不读书不看报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报纸已经没有几份是值得好好看一看的了...

  就是想说,老人家在写书的时候怀的心情与观者所体悟怕是很有些偏颇的,除了读到王蒙一贯的机智辛辣又谨慎的幽默感,让我猛然想起这是大家的心路随笔,应端正学习的态度以外,更多时候还是沉浸在自己无聊的八卦欲念的满足中...文人间微妙又惺惺的关系,或豁达,或狭隘,或极端,或宽容,人们的性格和老人家自己的性格跃然纸上..喜欢他写的几位女作家,不知是因为在男人眼中的女人总是比较不同?还是在这个本是男人天下的文艺圈里几个令人折服的才女总是熠熠的闪着别样的光彩,总之当时翻这书就是因为看到了目录里说到毕淑敏里的那段话让我翘着嘴角就买下了...

  王蒙嘛...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经过时间酝酿的情谊,在空气中散发着淡香,但嗅到的人都知道,举重若轻的文字间,是一坛封存的浓郁无比的醇香...那些动不动写个小文章怀念往事的人应该懂得醪糟和醇酒的差距,年份是模仿不来的...

  不过若只是想看王蒙的话,个人认为,还是尴尬风流看起来比较过瘾,这个只是...对不起...学术级的八卦刊物罢了...

  .S.不得不承认,里面有几段着实没看进去,就直接跳过了,俺这种政治的绝缘体八卦的功力还是不够深厚的...唉...在肤浅的水平上停滞不前...还是需要不断努力进步啊!

  《王蒙》读后感(三):怀念的样子

  年初买回的去年畅销书,搁在案边,零零散散,直到今天才读完。好在篇章式文章各自独立,对阅读并无影响。书本35篇文章,王老以速写笔法描写了那个时代里33位文学界的人物,已故的或健在的。通过一句说话、一封书信、一部作品,点滴细节便简单勾勒出王老脑子里怀念的样子,也呈现在我们面前。

  王蒙,去年来过深圳书城签售新书,到过深圳大学开座讲红学,据说反响挺好,只是介绍的时候,曾经的国家文化部部长、中央委员、政协委员等头衔让人觉得有些异味,但说起小说《青春万岁》还是无愧于作家这一称号。据说它影响了一个时代。今年已由查明哲改编为话剧并开始全国巡演,有超女叶一茜加盟。期待能看一下。

  《王蒙:不成怀念的样子》,诚如王老自己所言,“写人的时候我带着几分二愣子劲儿,因为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吾爱真理,所以才爱吾师,敬吾师,爱吾友,哪怕由于过分直言而被友人痛恨一时。请问,如果对于友人还不敢说实话,一辈子还有机会讲几句实话呢?而始终不讲实话,不是活活要憋死了吗?”

  正是这股二愣子劲儿,文章显得质朴,让我们读到真实的不加修饰的评价和怀念,可以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里,文人间的惺惺微秒以及他们在王老怀念起来时的那份重量。他称冰心,“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永远是那么清楚、那么分明、那么超拔而又幽默”;说到丁玲,“她理应得到更多的同情”,“一个人因追求革命因幼稚而做出过一些蠢事,总不该比不革命反革命更受谴责”,在历史沉淀之后,王老评述,“她是那一辈人里最有艺术才华的作家之一”,怀着难以释怀的怀念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写丁玲文章后面,还附上了陈明的《事实与传说》,对王老笔下有关丁玲的传说予以澄清。撇开王老文章失实的错误不说,附上这一篇,足见王老的风度了。但是,有时又是这股二愣子劲儿,文字质朴得有点过了,显得浅白。关于毕淑敏,“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

  因为是文人的怀念,书中有许多对名著的介绍和评论,这倒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例如对《雷雨》,有大篇幅的详细描写。例如对陆天明《泥日》的描述,“那是一种结构的精力,陆天明运了气、发了功,把各种强烈鲜明而又各具异彩的人物,把各种触目惊心、既显示又浪漫的生存状态,把富于反差的、既严峻又迷人的种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把极有戏剧性但又大致合乎情理而且不落窠臼的故事情节组织在一起。那更是一种创造力、想象力的高扬。”让我有了种迫切阅读的念头。

  读完书本,我还知道了是新疆作家克里木霍加,将《红楼梦》翻译成维吾尔文;“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乔羽乔老爷作的词... ...

  《王蒙》读后感(四):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是名副其实的“大家”,读他的文字首先是带着崇敬之心的。第一眼看见这本书,没经过考虑便买下,因为书名——《不成样子的怀念》——实在太吸引眼球了!什么样的怀念才成样子呢?

  王蒙毕生的文学道路走得坎坷,经过青春的滋养,有过人生的辉煌,又踏过十六年的流放。及时不认识书中的这些名家,他的一生也是一本价值可观的书籍了。于是很期待读他的作品,想看他朋友的状态,想读他对友人的看法。这本书据说是“修改过几十个字”,名人出书评论名人受到很多阅读之外的关注,也是人之常情。王蒙直言道:“写人的时候我带着几分二愣子劲儿,因为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如果对于友人还不敢说实话,一辈子还有机会讲几句实话呢?”

  还记得我在火车上一个通宵十个小时不动地看完这本书,看后其中的平实和质朴让我回味,庆幸没有白买王蒙的书。可能这本并不是王蒙先生最好的杰作,却是他内心的坦言,是对友人不加修饰的回忆和评价。我喜欢这样的笔调,喜欢这样的怀念气氛,更喜欢真实不加修饰的人物描写,真实而不失华美。

  他的回忆

  本书有三十几个篇章,对三十几位友人进行了评学。王蒙的回忆笔调没有徐晓的细腻婉约,却透着独到与真实,一就是一,写得逼真。他写了文坛友人也涉及政治任务,如胡乔木。王蒙说:“我想知道他个人是否欣赏毕加索,我也想知道在中国,艺术空间的开拓还要遇到多少阻力和周折”,“他的回答出我意料,他说:‘我们还难于接受毕加索’。我以为他的回答流露着某种苦涩……”。有关文学,胡对王蒙的创作说了话——“乔木又不断地劝诫我:在文学探索的路上不要走得太远……反正是不要太‘现代派’。”这样坦诚的在书中处处可见,人这一生能交几个如此赤友也就无求了。通过为刘晓庆辩护的故事、支持的聂绀弩诗集等,人物形象鲜明起来,给我们历史的真实见证,还读者一个清晰的过去。

  他的真实

  人无完人,王蒙做到了“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对历史的见证,王蒙先生还提到了冰心、曹禺、夏衍等,这些都是在我心目中有着无比伟岸形象的人物。王蒙客观地回忆每位朋友,称冰心为“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写她令人忍俊不禁的话语和摆脱求字者纠缠的小小“狡猾”;写曹禺的苦闷:“这几十年我都干了些什么呀!从写完《蜕变》,我已经枯竭了!” 他不像一些回忆文集那样只谈友人优点而避讳缺点。还人物一个原本,言语间也有对友人的善意“批评”。关于毕淑敏,“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他认为陆天明有股“近乎‘呆’的劲儿”,“他的大头、他的眼睛、他的目不转睛的执著,都很可爱,又有一点点可怕,还有相当的可悲。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悲剧感的人物。”

  人到老年,有几位好友值得回忆,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王蒙》读后感(五):小鉴

  王蒙,一个已经耳熟能详了很久的名字,一位突发奇想、泼墨如水的文字大师。即便如此,我却从没仔细读过他的任何一篇作品,不仅因为我觉得他长得太严谨,而且“王蒙”这个名字听上去有很浓的学术味。我不喜欢学术味浓的作家。   但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王蒙的文字是如此地打动人心,虽然我只是尝鼎一脔。以前很喜欢那种激昂反叛的文字,但让我意外的是王蒙这种和谐、柔和、优美的文字也能字字珠玑,敲打着我的心房。每读一篇,我的心灵就震撼一次。如果说余杰的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在黑暗中孤独行走的旅人,充满昂扬的斗志和不悔的决心;余秋雨的文章让我看到一个饱含中庸之气行走在大江南北、誓与文化古迹共存的豪气;周国平的文章让我看到一个充满哲理、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柏拉图式的苦行者,那么王蒙,他的文章却让我真正感受了一颗炙热的心灵、一双温和的眼眸在向我们传播着一个信息——爱无处不在,温暖无处不在!

  在王蒙一篇篇深情的文章中,我隐约看到一个坐在书桌前拿着笔、面带微笑、眼眶不时湿润的文人在行云流水地写着、记着。我的心灵有无数次被震撼的感觉,不管是《行板如歌》里丝丝的忧伤,《新疆歌》里昂扬的气魄,还是《故乡行》里深深怀念,都让我心潮澎湃。特别是在《故乡行》里,王蒙对他的第二故乡——新疆的怀念、对赫里其汗老妈的回忆几乎让我潸然泪下。我真的很后悔,没能早点读到这么优美的文字,如此平静的文字表面却蕴藏着巨大的波澜。我知道,我开始喜欢王蒙,喜欢他的多愁善感、喜欢他的有情有义、喜欢他的深藏不露......

  王蒙的文字不仅深情,而且饱含着创造性和自悟性。我对王蒙创造性的认识是:他的文字不仅充满诗性,无论什么题材,消闲的游记还是文学的阐释或是古典文学论文,王蒙都能将其诗化,在音乐旋律的表达中,王蒙不断地以敏感、激情、排比和抒情打动读者,在多侧面、多色调、多体式的不断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而多样的风格。

  譬如,在《苏州赋》中,王蒙这样写道:“左边是园,右边是园。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凝,河更闹热,石径如吟诗,帆船应入画。”如此诗一般的语言,妙哉!美哉!他又道:“苏州是一种诱惑,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和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和无声的反抗。”这种连发式的句子,通篇在频频快节奏中进行,文气通畅,文势迅急,读来朗朗上口。

  又如在他的小说《尴尬风流》中,王蒙“打破了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的形式,线形外壳碎裂,变成无数片段,变成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独具匠心形象地表达出了书中老王的心理活动,把老王延展的、循环的、卷曲的、拧把的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一篇篇老王的日常琐事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老年空虚、打发时间的老王,一个自娱自乐的老王、一个充满爱心的老王、一个喜欢思考的老王……

  再如,在《写作的乐趣》中,王蒙说:“写作是我最好的娱乐休息。电脑屏幕,从无到有。如歌如吟,如梦如戏,如花万朵,如云千变。我要编织,我要刺绣,我要抡砍,我要抚摸,我要突发奇想,我要语出惊人,我要插科打诨,我要披挂上阵,我要欲擒故纵,我要大开大阖,神龙见首不见尾。惜墨如金,大雨倾盆,铺天盖地,泼墨如水。何等趣味,何等丰富,何等变化无穷!您上哪儿找这样的乐子去!”读来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又如一股奔流的山泉,意蕴深远,且不乏机智与幽默。在这一段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顽皮可爱的王蒙,一个对写作热爱到疯狂的王蒙。

  无可厚非,王蒙是热爱音乐的,但从他的文章中,我可以知道,他并没有受过什么音乐培训,即便如此,他却能用他一肚子墨水填补这一缺陷。他利用文字和音乐的互通性,描写出了对柴可夫斯基、对舒伯特、对贝多芬、对肖邦音乐的理解,一段段虚无缥缈的曲子转化成了一个个灵动的文字、一幅幅漂亮恬美的图画。

  我喜爱王蒙,不仅是他的文章饱含深情,充满创造与自悟,而且我读懂了他拥有一颗温暖、时刻感恩着的心灵。王蒙年轻时在“文革”期间被批判过,也受过一些委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活在不平里、活在报复里、活在仇恨里,他深深懂得“与其诅咒黑暗,不如歌颂光明”的道理。

  王蒙的坦然与光明是一种超越,一种人生境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遭受一切坎坷而后艰辛的踏实,是对于一切人生苦难的承受与面对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责任、一切使命、一切批评和奋斗视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

  我知道对于王蒙这样的大师来说,我这段文字是无法完全写出他深厚的文学底蕴的。但我还是无法抑制住自己想要对他“评论”一番的冲动。我喜爱王蒙的文字,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呢?”我的办法就是在夜阑人静之时,看看王蒙的文章,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年青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你还有感情,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在王蒙真诚、明朗、超然的感召下,我已快干涸的心田被滋润,已快枯竭的灵感重新迸发,我已感受到了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广博的精神天地!

  生于清,当见雪芹;生于明,当见李贽;生于宋,当见东坡;生于唐,当见李白;生于魏晋,当见嵇康;生于当代,我们当见王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王蒙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