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100字

2021-01-04 02:53: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100字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是一本由(英)托马斯・卡莱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精选点评:

  ●英国人啊。。。不过关于“真诚”的强调倒是深得我意

  ●“人生只是时间在两个永恒之间瞬息的闪光,它对人们只有一次,永不再现!人们要作为聪明而现实的人好好活着,不要作为傻子和幻影活着。世界的得救不等于我们得救,世界的沉沦也不等于我们的毁灭。”

  ●勇敢,真诚,沉默,宗教说的比唱的好听。 拒绝个人崇拜,考虑历史进程。

  ●真誠

  ●: B038/2242-2

  ●卡莱尔

  ●09年冬。卡莱尔的叙述极富激情。说彭斯也是英雄,读过竟很可信。英雄的不择手段可以接受。这里把英雄奉为先知了。

  ●英雄不是神,但具有真诚的神性

  ●没一点文学史背景是完全看不懂的。比如我。

  ●到邛崃两个月读的第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重要的书。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一):所谓英雄

  我承认作者说的不错,每个时期都会有英雄崇拜现象,英雄的共同点是真诚,貌似除了拿破仑是吧,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信甚至自负,不自信的人从来都不会是救世主。

  分了6类英雄,都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可以说都对人类命运做出过贡献,的确很英雄。

  英雄可以出于无名,却不能死于无名。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二):真诚是英雄的核心本质

  卡莱尔独到地领悟到在历史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的内在特点,英雄比常人的突出之处在于其洞察事物真相和规律的能力,而常人则易为习俗和传统所迷惑而不出.套中国的话说"至诚如神","可以前知".如《中庸》中强调“诚”的重要如出一澈。卡莱尔的文风确实跌宕起伏,直抒胸臆!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三):做英雄很难

  想做英雄,就得够真诚,够执着,

  真诚和执着的结果就是,

  需要把自己的敌人放在祭坛上,

  在必要时,

  需要把亲人、朋友甚至自己也放到祭坛上去。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四):不要把唯心带到这里来

  昨天在看电视时好象想到一点事情。一觉睡起来后,却总也不想得起是什么。

  后来才想到了,是白马非马。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争了多年了,李连杰有些话挺好,他说不希望有甚么英雄,英雄出的时候,总不是有灾就是有难,没有英雄,每个人普通普通地活着,反而说明和谐。

  英雄是社会的产物,时代的强者,这是唯物论的时势造英雄观。可是,英雄本人不是指他的肉身,是他经验和感情的整体,他就是非他的一切的结果,有了他的意志,才有他非他的一切。生存首先是乐趣和智慧,才有非他的一切进入他的肉身,才有非他的环境在他肉身上的烙印,才有一切的物质可以值得赏评和享用,才有非他的一切的意义。

  唯物和唯心是没什么意思的划分,划分来,只是为了哲学上一个公案吧。花非花,岂有花在?花亦花,方有几花。总不见得为了辨个坚石非石的逻辑才讨论哲学吧。生活的哲学,不亦是为了点悟一点儿人的乐趣么?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读后感(五):英雄,一种更广阔的信仰

  当我知道卡莱尔先生并非新教徒时,疑问如同山谷间的云雾般升腾不断:“一个非教徒,为何著作中章章不离‘God’?又如何言辞充满如同背负十架般的宿命感?”

  这本书大概能够为先生的信仰作一注脚。犹如“同志”、“小姐”、“绅士”等语词在当代中国遭到滥用一样,任何国度都曾经过(或正在经过)一种语词被滥用的阶段,“信仰”也一样,对此,柯勒律治曾言:“你们不再信仰了,你们只是认为自己有信仰。”为了澄清这种虚浮的“信仰”,卡莱尔在这本书中从各个角度阐述着自己所笃定的“信仰”,他用了“英雄”这一词汇:幸运的是那时候的人们还远未浅薄到只赋予超人、绿巨人等角色这一名号——因为英雄不仅仅是虚无,而是真切的信仰。

  虽然这本书并非学术论文,作者也开篇不久便澄清了所叙的指向——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人物,而在于内蕴的信仰:“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对他自身来说是首要的事情。……我这里所说的宗教信仰,并非指某个人自己宣称信仰的教会信条,也不是指某个人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来表示和拥护的宗教教义;这些完全不是,在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我所说的宗教信仰,是指一个人实际上信仰一种事物(这种信仰甚至不必向自己起誓许愿则已足够,更不必向他人表白);是指一个人实际上铭记心灵深处的事物,而且能够了解他与这个神秘世界的至关重要的关系以及他在这个世界中的本分和命运。”

  对于多数教徒来说,理解天国与人间的关系,上帝是必须的途径。人们通过遵循神的教诲而抹平世事的躁郁和自我的罪性。然而对于非教徒的卡莱尔先生来说,神性是不死的英雄灵魂。这样的信仰实在不虚,并且常具有教徒所不具备的阔达视野:

  首先,这种信仰不带有任何的排外性质。作者将第一章与第二章献给被看做异端的奥丁异教与伊斯兰教。他真诚的体味时间之河的神秘,跳出作为评论家的短视,赞美各个时代的伟人在当时代的代言力量。“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心灵虽然愚昧,却有活力,一心等待着光明”,即便这光明在他们的肉体时域之外。这样的“真诚胜于优美”。至于默罕默德,更是一位原本的人,他生活在人们之中,他容忍所有人都在经受的一切,却对世界抱有炽烈的崇拜、忏悔与希望:这些信仰点燃了极地与沙漠的高空,孕育出伟大的民族。

  其次,这种信仰通透明理,却不悲观。“如果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活动,都无非是不确定的、暂时的和受死亡规律支配的,这无疑会令人非常沮丧!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我们还要看到一切死亡不过是形体,而非本质与灵魂,所有毁灭,不论是通过暴力革命还是其他什么方式,都不过是更大规模的更新。奥丁精神讲勇敢,基督教主张钳工,这是一种更崇高的勇敢。……这是我们大家永恒的精神财富。”

  再次,这样的信仰更具普世意义。在谈到但丁与莎士比亚时,卡莱尔说道:“一个民族能有一位清晰表达的代言人,这确实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俄罗斯的沙皇是强大的,却不能表达心声,他没有为所有人和所有时代能听到的天才心声。他必须学会说话。……可是,但丁的心声依然可闻,有但丁的民族,定能团结一致,不是无声的俄罗斯所能相比的。”

  对于习惯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大陆民众来说,对于满肠腹诽却无处也无路可诉的人群来说,这岂不是肺腑之言么?而书中对于“偶像崇拜”的控诉,又何尝不戳透了时下的虚浮空泛呢?人们叫嚣玩弄着各种时髦话语,连“优雅”都谈不上,遑论“真诚”?然而所有愤怒的人们,在这本书中能够寻得的不仅是“同志”,更是宽容、忍耐与乐观;所有盲信的人,在这本书中也能够看到透明水晶钟表般的凛冽、智慧与洞察。

  :周先生译得很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