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7 00:0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是一本由[明]许仲琳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上册568页 ,下册60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一):封神天下乱

  对《封神演义》想来大多数人都是不会陌生的,太多形式的文艺作品都有演绎,比如电视剧、电影、戏曲、评书等等。我最熟悉的封神故事是上小学时看的2001年首播的TVB版的《封神榜》,后来陆续又出了很多版本,但大多都是魔改,剧情混乱不说人物造型也奇奇怪怪,还是最早看的这个版本最喜欢。这次也很有幸参加了宿州读书会的图书共读活动,才第一次接触了《封神演义》原版小说。 这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新的版本了,共分上下两册,封面简洁大方,装订优良,每册书的开头还有十分精美的插图,对应很多书中的内容,也给想象力更多空间。书中对于复杂不常见的汉字还标注了拼音,更方便读者流畅阅读全书。读书之前必看导读,李亦辉博士在导读里详述了自己对封神故事的理解与历史背景,介绍的十分丰富,对于迅速了解此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前听过《封神演义》的评书,与影视作品不同,评书里更侧重小说原文的内容,间或夹杂一些说书人的见解,但仍是以小说为主,也会引用很多书中的原文,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观众们听。再看小说之后,很多经典原文的内容在评书中已经听过,看起来颇有前后呼应之感。 武王伐纣的最初,也是起因于纣王昏庸无道。一日纣王早朝时,听宰相商容启奏要去女娲宫降香,才引出纣王女娲宫写下亵渎神明的诗作,引得女娲娘娘大怒,吩咐三妖惑乱君心,助武王伐纣。当时看到这里十分不能理解,女娲娘娘作为上古高位神仙,不应该慈悲为怀感化众人吗,就因为纣王一人之过就迁怒整个成汤,是不是过于残忍。后来琢磨理解,可能因为只佛教才会提倡慈悲为怀,且纣王子受无道无德,神仙也不想救他了吧。而且神仙更相信命数,成汤天下只二十八年气运,在数难逃救也救不回来,不如顺应天命。只可惜那三妖,女娲本意只让她们祸乱朝纲助武王伐纣,不可残害众生,怎奈身居高位后就视人命如草芥,事成后不仅没修得正果还落得凄惨下场,也是咎由自取。纣王在面对丞相清掉诗作的劝诫时,能说出“况孤乃万乘之尊......亦见孤之遗笔耳”这种话,可见文化水平实在有限,对神灵更无敬畏之心,狂妄自大,这都是他日后毁掉整个王朝的伏笔了。 文中陆续有四百多位出场人物,众多的法器、神兽、阵法等,铺设框架十分之大,确实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典范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二):中国神话故事的摇篮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传奇、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里面的讲述“哪吒闹海”“姜子牙钓鱼”“武王伐纣”等故事更是堪称典范,每个人都从小就耳读目染的听说过这些可爱的传奇故事。我自己就是从小特别爱看这些动画片,小人书之类的神话传说。感觉书中的主人公都是特别神奇的大英雄,心里也一直梦想着能想他们一样勇敢无畏,快乐无比。就像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看《奥特曼》一样。直到高中时候看过《封神演义》才知道这些经典的神话故事原来都是出自这本书里。当时的心里一直是带着敬畏之心读的,感觉书里描述就是我们的祖先以前的生活,感觉祖先们以前都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当然其中也有坏蛋也有好人,心里把他们的好坏区分的很清楚,书中坏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而好人最终都是成了真正的神仙。

  现在人到中年,适逢宿州读书会第五十六期共读这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封神演义》精装版,读起来依然兴趣不减,依然是怀着敬畏之心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仍然是深感震撼!敬佩至极!

最新精装版

  现在的这套《封神演义》分上下两部,不仅装帧精美,纸张良好。更是配了很多幅精美的插图,以及漂亮的书签和纪念明信片,不仅字迹清晰而且还给一些生僻字难念字都标注了拼音。特别有利于读者阅读和认识。在此我也向这套新版《封神演义》的策划出品公司“大星文化”深感敬意,为他们的精心策划点赞。因为他们在这套书的出版上真正是做到了处处为读者所想,为爱书者所贡献,不仅使每个读者都能开卷有益,并且值得每个爱书者收藏纪念!

宿州读书会鼎力推荐

  这套《封神演义》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遣小说和神话故事。其实书中所含大量的生活哲理和人生哲学。书中从古代的皇上大臣到平民百姓都讲述着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幸福与灾祸的前因后果。例如姜后临终前劝纣王“人君有道,贱货而贵德,去馋而远色,此人君自省之宝也。若所谓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园林;国有宝,忠臣良将;家有宝,孝子贤孙”此四者,乃天地国家所有之宝也。”还有郭崇禹劝崇侯虎“祸由恶作,福由德生”。以及鲁肃对闻太师所言“为将行兵,先察天时,后观地利,中晓人和。用之以文,济之以武,守之以静,发之以动;亡而能存,死而能生,弱而能强,柔而能刚,危而能安,祸而能福;机变不测,决胜千里,自天之上,由地之下,无所不知;十万之众,无有不力,范围曲成,各尽其妙,定自然之理,决胜负之机,神运用之权,藏不穷之智,此乃为将之道也。”书中这些深谙世事的经典语录,都是至尊无上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处处洞明皆学问。

至理名言

  书中所述人物之多,事件之广以及对儒释道文化的详细阐述都令我深深钦佩!正是开卷有益,受益匪浅。在此真心希望每一位爱读书的国人都能阅读到此书,都能领悟到这本书的真正含义。特别是现在的少年儿童们,眼里心里好像只有“奥特曼”等翻译作品了。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故事离他们却渐行渐远,也少有我们那个时代热爱阅读的习惯了。在此也期望着类似的经典图书以及《哪吒》和《姜子牙》这类的新时代电影越出越多,日益丰盛!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三):浅谈《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的原著如果看的人不多,那么相信电视剧与电影大家都应该看过不少。姜子牙受命封神、阐教与截教之间的大打出手、各方神仙的各种斗法,相信都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封神演义》,读来感觉非常不错。由于是文言文,起初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读不懂,但随着阅读的进程,却发现是我多虑了。虽然充满了文言气息,但是却很容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满脑子都是诗曰、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词句。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认为便是它的装帧也是十分完美。采用章回体的方式来写的,全书分为100章,书分为上下两册。同时,每册书的开头,都会为一些精彩的事件配有精美的图片,感觉很棒!

书的腰封上写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看全全书100章,我的脑海里却充斥着这样一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从姜子牙的几灾几难、几生几死,到武王与纣王手下的将领,再到阐教与截教的各路神仙鱼鬼怪等等,生生死死都是上天注定的。可怜土行孙被杀,其师傅也是早早就知道自己的徒弟会在何时何地身首异处,却只能看着,不能够施以援手相救。只能空空感慨一句:虽吾也于心难忍,但怎奈上天注定,终有此一劫。纣王无道,注定要灭亡;武王仁德,注定要一统天下;截教逆天而行,终会失败;阐教顺天旨意,屡屡成功。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何来“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纵观书的全部内容,前半部分大多是被动的防守;待到姜子牙遭受36路大军征伐之后,金台拜将,便开始了后半部分的主动进攻。诛仙阵、万仙阵、十绝阵等诸多恶阵,并没有阻挡住姜子牙的大军。虽然截教众人屡有前来阻挡,但姜子牙这方也是常有贤人来助。每逢过不去的劫难,便会有能人来助。有时,更是有西方教主前来助阵。除去元始天尊、老子不说,西方的准提与接引道人更是多次帮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想来就是如此吧。

在双方战争的过程中,打斗场面也是十分精彩的。每有新的将军将领出现在战场上,便会用诗来描述一番。在人死的时候或者打胜仗的时候,也是会用诗来感慨或者夸赞一番。在加上用的是古文,读来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再来说纣王与妲己,本是纣王对女娲不敬,所以女娲掐指一算,商纣该有灭亡,于是便派遣妲己前去迷惑纣王。妲己确实也是出色的完成了这样的任务,不仅把纣王搞的家破人亡,众叛亲离,更是把自己的整个国家都给断送了。最后,落得个自焚摘星楼之上的悲惨结局。直至最后,感觉纣王始终没有真正的醒悟,还在担心自己死后妲己众人该如何自处。只是后悔当初,不该不听忠臣之荐。灭纣王者非武王也,乃纣王自己也。

文中比较有趣的事情便是子牙初下山的时候,投奔好友。好友为了他更是尽心尽力,为其说媒,更是为其生计操心很多。这行不成改换另一行,另一行不行再接着干别的,也是财大气粗,能够经得起子牙这么折腾。好在子牙也是知恩图报,但此时故人已逝,只能空留遗憾。子牙的妻子,听得子牙封侯拜相,更是惭愧而死,令人感慨万千。

读完全书,感觉书中的内容与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条件的话还是推荐来看看原著。作为古典奇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封神演义》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历史地位上,都是不容置疑的。书中的阐教、截教、西方教等各种派别、各种关于君臣的论断,能让我们耳目一新。推荐一看!

  《封神演义(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四):戏说《封神演义》,一切皆是命运

  《封神演义》上下两部,1000多页,内容非常丰富,其间夹杂古诗文,好在大多还是白话,不是难以理解。虽然语言易懂,但故事情节我可能难以完全接受。我没怎么看过电视剧版的《封神演义》,只小时候看过《哪吒传奇》的动画片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两部电影,也算是《封神演义》的衍生品了。电影中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令人印象深刻,但通读《封神演义》,我总感觉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故事情节颇有相似之处。天将降大任于姜子牙,命其辅周灭纣,就像天降命于唐僧,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经。两个一出生就带有崇高使命的人必定要历经波折,方能修成正果。甚至为了他们历练成功,还要假装无意放出几个小仙小怪下凡为妖,完成他们命中注定的劫难。有人可能会说我忽视了天下之大局,唐生西去乃是为了造福百姓,子牙灭商也是为天下太平。暂不表唐僧是否真的能普度众生,且看《封神演义》的是非功过。商朝也曾繁盛,纣王本不昏庸,只因女娲宫进香,题非分诗惹是非。好个女娲,竟命一狐狸精去迷惑纣王,说是商王朝时候殆尽,难道她就没有半点个人的恼羞成怒?“狐狸听旨施妖术,断送成汤六百年”。扮成妲己的狐狸精帮女娲办成事后,被姜子牙命人追杀,却被女娲逮到,送给子牙处置。理由是只命狐狸迷惑纣王,没让她设酒林肉林炮烙残害生灵。狐狸祸乱人间数载,生灵早被残害千千万万,你即为神仙,神机妙算,别说你都不知道,现在跑出来捉狐狸,又早干嘛去了?姜子牙稍有差错就会有各路仙人前来提点,甚至死了也能回生,可怜狐狸犯错就成了天下大错。真是反派的悲哀啊!

  《封神演义》重要的封神,次要的是人命。既派子牙辅周灭商,半路又杀出个申公豹,“既生瑜,何生亮”,龙虎相争,必定死伤无数。书中仙人大多命徒儿下山,总说:你去辅佐周王,必定有功,申公豹引诱别人帮助纣王也说可享人间俸禄。可见神仙一个二个也不安贫乐道哇!殷周混战,且看各路妖魔仙怪大施法术,各用其宝,各种阵法令人眼花缭乱,商周天下之争竟成了道教两派斗法,没个奇异本领都不敢上阵杀敌。那又何必清点几十万民兵?枉送性命还不如回家种田。 书中的世界遵从的应该是道教,虽然也有儒家、佛法的融合,但还是“但谈三教,惟道独尊”。回想我在历史书上学的老子骑青牛,庄子逍遥游,总感觉他们高风亮节,超然物外。书中道友互相争斗,杀戮,使出浑身解数插手王朝更迭,总感觉违背了我的常规认知。《封神演义》像是披着道家的皮,上演儒家的人伦,佛教是重在参与。两军交战,子牙面对商朝战将对其“叛臣贼子“的质问,回应最多的就是“君不正则臣投外国”,典型的儒家思想。《菊与刀》中说日本的天皇与中国的皇帝有何不同?日本天皇至高无上,日本人对其绝对服从。而中国皇帝贵为天子,行事不端必遭天谴。纣王不正惹得群臣弃走,纣王为何不正?乃狐狸精所魅。且看狐狸精被斩首时仍可魅惑斩官使其神魂颠倒,又何况区区一纣王。纣王虽有荒淫,但朝中多忠良谏官(感觉只有费仲、尤浑二人是从始至终的奸臣,比干、闻太师等皆是忠良之臣,甚至姬昌亲食其子伯邑考的肉都未曾想反,只是后来逼不得已),舆论压迫下他也未必一意孤行。狐妖奉旨魅其心智,降旨之人恐怕才是商周之战的导火索叭。

  哎!虚构的故事,也只能戏说。《封神演义》本就是“怪力乱神”,如果太过较真,着实忍俊不禁。那就戏说书中我发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点叭: 其一,作者好像偏爱红色,杨戬、哪吒、高友乾、韩荣、闻太师、黑虎等许多人出场时都是大红袍(我也是够无聊,竟然关注到有多少人穿红衣服)。 其二,姜子牙有宋异人这个土豪朋友可真令人羡慕,“每日让你开一店,周而复始,轮转作生涯,却不是好”。除了帮你解决工作,还帮你解决家庭问题,给七十二岁的子牙说了个六十八岁的黄花女儿。果真是异人,可遇不可求。好在子牙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功成名就后想报答恩情,可惜故人已驾鹤西去,不能再享人间富贵。 其三,刚看完《国家宝藏》不久的我听了有关午门的讲解,总对妲己进宫走午门耿耿于怀。午门应该是皇帝明媒正娶的皇后才能走的门,岂是一罪臣之女苏妲己该走的?况且午门斩首也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午门相当于自家门面,谁会在家门口杀人呢?这不仅是《封神演义》的问题,也是很多历史剧的通病。虽说商朝的午门跟现在的午门应该不是一个门,但纣王一说门就是午门,让我怀疑《封神演义》中纣王家就一个门——午门。 其四,雷同的情节看第一次觉得神奇,看第二次就有点搞笑。姬昌刚认了雷震为子,雷震子就被仙人带去修炼。待仙人某日掐子一算,大惊,姬昌今日有难,忙派雷震子下山支援……黄天化是3岁消失在自家后花园的(神仙竟然偷孩子),也是同样的情节。害,都是木得感情的救父工具人。 其五,姬昌竟然有99个亲生的孩子,遇到雷震子恰逢百子,看到结尾武王封列国诸侯,鲁、燕、魏、管、曹、卫(原来武王才是端水大师,分封起来,我看着都费劲)等等都是姬姓,怪不得兴旺八百年,换谁做皇帝,都是自家兄弟! 其六,《封神演义》中的命中注定,不是你命该如此,上天就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而是派各种会神机妙算之人予以指点,甚至会精确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会跟你说什么话,告诫你千万要避开。可就像家里孩子不长记性一样,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终究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然也不会有三十六路伐子牙,闻仲绝龙岭丧命了。预料到了却改变不了,不还是命中注定,还不如缄口不言,免得徒增悔恨。 我喜欢先看书把自己观后感写差不多了再看导读,形成了自己的态度后再与导读中的思想交流。李亦辉博士在导读中评《封神演义》为“想象力爆棚的东方奇幻巨著”,话说你要是想从《封神演义》中看到点东方的什么,恐怕首当其冲地就是那爆棚的想象力了。李博士评此书整体的文化特征是“混合三教,以儒为本”,我也算与其不谋而合!

  《封神演义》也算是我2020年看的最后一部书了,特殊的2020以奇特的《封神演义》结尾竟也有点命中注定的意味。凌晨三点,我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第二天又加以修改,记录了自己读完此书后最真实的感受叭。这也算是我所有书评中最尖锐的一篇了哈哈,望女娲粉,各路神仙粉勿喷。看完《封神演义》我有点不敢看《西游记》了,小时候崇拜姜子牙神机妙算,孙悟空七十二变,现在看真是荒诞。害,终究是我长大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