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怪》经典观后感集
《爱很怪》是一部由艾拉·萨克斯执导,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约翰·利特高 / 玛丽莎·托梅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很怪》观后感(一):爱很怪 Love Is Strange
佐治同BEN一起多年,他們打算結婚,誰知一結婚佐治任教的學校就借口開除他,二人在收入大減的時候只好賣掉房子,分開住,BEN寄住在親友家裡,本來關係相敬如賓,但住在一起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都不好意思也都無奈,兩方都不好受!分隔不同地方的二人兩三天不見就非常想念對方,擔心對方過得好不好…有幾幕他們因為一人太寂寞委屈終於能夠相見後來個深深擁抱,我都覺得好感動!!
《爱很怪》观后感(二):相濡以沫
无关是否是同志电影,看后想着,当与爱人都老去,忽然失去所依之地!是否还能经得起各种考验呢!爱很奇怪,爱也很安静!相濡以沫,默默地安静的爱!在各种烦恼之下,各种考验之下,还相互爱着的他们真的,让人欣慰,又感动!相濡以沫,说着想着就足够美好,同样的又足够困难!喜欢,希望在未来的生活,每个的在最后都能老有所依,和自己所爱之人,能够好好的在一起!一起快乐的生活!!
《爱很怪》观后感(三):是有点怪
是有点怪。虽然久经各种影片和各种宣传口径的考验,但看着两位大胡子老男人结婚还是需要调整一下下心态,才能认真地、平静地把这部其实很平淡、很温情、很缓慢、还有点忧伤的片子看下来。相爱了40年才结婚,这绝对是真爱,当然还因为社会压力。时至今日,看来除了一些宗教,同性恋基本都可以被看作是正常社会现象了。当然,不管是什么恋,都摆脱不了经济基础的影响。
《爱很怪》观后感(四):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
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同性,只是同性促使了某些条件的发生,比如在这样的年龄突然被解聘,没有子女一时无家可居。两位主角身处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各自体会不同的寄人篱下之感,即使别人并没刻意排斥,雨夜开门的相拥让我鼻子酸酸的,相伴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就在那隐忍的哭声和相拥里。一次美好温馨的约会后,他们俩告别各回各家,转眼已天人相隔,没有任何交待,我们不需要用一场戏剧性的永别来作为电影的高潮,相濡以沫我们已经懂了,人生即如此,
《爱很怪》观后感(五):爱很怪
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同性,只是同性促使了某些条件的发生,比如在这样的年龄突然被解聘,没有子女一时无家可居。两位主角身处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中,各自体会不同的寄人篱下之感,即使别人并没刻意排斥,雨夜开门的相拥让我鼻子酸酸的,相伴39年的了解信任和分离,就在那隐忍的哭声和相拥里。一次美好温馨的约会后,他们俩告别各回各家,转眼已天人相隔,没有任何交待,我们不需要用一场戏剧性的永别来作为电影的高潮,相濡以沫我们已经懂了,人生即如此,
《爱很怪》观后感(六):什么都需要运气,而有些人却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安静有力,情感是欧美电影中少有的细腻,一般在韩国电影中才会有这么细致的情感,快结尾的时候(Subway)的那个镜头,我脑海里有无数个想法燃起,比如他们互相往回跑,然后拥抱相吻,可是没有,当然没有,因为他们都那么老了这么跑得起来。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死亡。在男孩去他们新公寓的时候我炽热的心情瞬间安静了,我想我是猜到了,不管男孩是愧疚还是什么,我觉得他一点都没有错,每个人青春期的时候都是那样,而重要的是成长。
就好比电影最后的镜头是背光对着夕阳,男孩女孩着一样的步伐前进,夕阳好美,而夕阳总是代表离开和再见,而年轻的活力却告诉这不是再见也不是愧疚和胆怯,我想最后的镜头告诉我的是成长。
《爱很怪》观后感(七):流离所爱
我还是更喜欢香港的译名《流离所爱》,片名取自于“流离失所”这个词,片中两个中老年男人因为一次事件失去了原有的住所要寻找新的公寓,暂时的“流离失所”。得承认,看完片子,感觉还是很温暖的,一对交往了39年的男同性恋伴侣,相依为命,对话和相处中充满了信任、温馨、依赖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我觉得判断一段感情的标准之一就是时间,片中的Ben和George在一起39年而温情不减,《断背山》里的Ennis和Jack顶着巨大的压力秘密在一起了20年,爱情最好的承诺,就是长久的陪伴。之所以给7分,而不是8分,是因为电影对故事情节交代的取舍上有些缺憾,比如Ben突然就死了,是因为心脏有问题?后来有没有就医?都不清楚。Ben和侄媳妇的最后一次吃饭是不欢而散,那他是带着这种遗憾死去的嘛?Ben对侄孙的影响的描写也有些暧昧不清。《流离所爱》完全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好。
《爱很怪》观后感(八):平淡地诉说爱
love is strange,看过电影,再看看片名。爱,怪吗?不怪吗?一切的一切可能始于瞬间多巴胺。但要在一起,不是一朝一夕,有多少人渴望着平平淡淡,一起到老的日子。
本和乔治,一起走过40年的风雨。我们对他们一起经历过什么不得而知,但那次雨天的相拥、音乐会后的额吻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本,走了,没有过多的交代,但那次两人在地铁站,用长镜头记录的夜色中的告别,似乎已经在暗示着什么。
joey在戏中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少年的爱的领悟成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把人从悲伤地情绪中能向外拉一些。
一个人在周六的下午,安安静静得在家中品味这样一部平平淡淡的电影,爱是什么,love is strange~~
《爱很怪》观后感(九):我第一次没有看懂一部爱情片
说实话,我没有太看懂,尤其是Joey这孩子。他怎么就情感波动这么强烈了?一开始我以为他是同性恋,但是憎恨自己的性倾向而十分挣扎,可是故事的结尾是小伙子好像因为Uncle Ben的死成长了,并且交上了女朋友。所以我一下子不明白这个电影里的好多情感了。最后说一句,这样文艺和清新的电影我很喜欢,即使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在为了“钱” “房子”这种世俗的事情而让爱情受苦。
题外话,好想认识这么decent的 senior gay guys, 他们欣赏艺术,品鉴生活,珍惜爱情,眷恋亲情,似乎世界上的straight guys很少有这些品质,大部分直男给我的感觉是像小动物,不懂得人的感情,充其量算是“通人性”。让我不禁想有一个gay friend.
回到电影,结局就这么平静中冷不防的逆转了,本来观众以为一切都过去了,找到了便宜可人的住所,应许的重逢就在眼前,这简直是hit the jackpot般的幸运啊,然而结局又要让Joey这孩子告诉观众人生就是充满了遗憾。
拨开“同行”这件事,这就是单纯的爱情电影,生活化,接地气。如此这般美好,必将长留我心。
《爱很怪》观后感(十):非影评,个人感想
对这个片子本身感触不是很大,想记录的是一个情节引发的个人感想。
Kate在婚礼上对互相搀扶了39年的同志伴侣大加赞赏,愿他们爱情永存。这并不意味着她能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不断地絮叨下进行写作工作,而无一点怨言。Joey对Ben的态度并不好,多次出言伤害,Ben离世后他也流露些许后悔的感情。我愿抛下一切同你一起,但爱情本身并不能成为冲破陈规的武器。这都在再正常不过。毕竟概括生活,是不会感受到具体事件带给每个人的痛感。
被生活操,大概才是所有理论和实践面对的最终敌人。很多时候我们心知肚明,对亲友恶言相向是不对的,熬夜不锻炼会使身体变差,逃避现实不能解决问题等等。但各种因素综合下,我们最终还是走到了各不相同的道路上。有时候你可以给这样的内因外力找到名字,比如懒惰,胆怯,甘于平庸,市侩。更多的时候,它无可名状。
而爱情,或者是爱,好像是那个人在千千万万条路上找到你,与你同行。不了解路况,不清楚目的地,唯一能确认的仅仅是有人相伴。你们一起走过荒诞和重复的人生,扮演着在别人眼中可笑的角色。人本如此,总将“历史悲剧又将上演”当做是人为错误,其实总有看不见的手似在掌控。给了人智慧的蛇是魔鬼,让人沉浸在混沌里的上帝是神。总得走过这些,还是有人陪着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