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纪》读后感摘抄
《埃涅阿斯纪》是一本由维吉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71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00-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涅阿斯纪》精选点评:
●放弃了,只能看完爱情那一段。 埃涅阿斯从未声称他爱过狄多。 "让我尝一口叫臆想的毒酒"
●还是最喜欢卷四,“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忧郁的英雄屈服于不可抗的命运。
●If I cannot move heaven, I will raise hell. 如果我不能撼动天堂,那我就掀翻地狱。
●神和命运?文学与历史叙事?作者个人与国家意志?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不断让《角斗士》的画面闪回...放一放吧,放一放。
●初中时来来回回读了好多遍…… 当时感觉就是“这套路怎么和奥德赛一样一样的”……
●很感人哦 想象力很磅礴
●虽然不是诗体的翻译,但是译笔流畅优美,还是非常棒的译本,多少年前的一部史诗今天读起来已经能够唤起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大概唯有经典具有这种力量吧
●一直想找狄多和埃涅阿斯那出戏剧 有空先把这个坑填了再说
●描写细致 摹仿荷马史诗但有自己独创性 最喜欢的还是狄多之死一部分 虽与主题不合 胜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一):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不看书的人只知道《荷马史诗》,但凡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不可错过的一本书。《埃涅阿斯纪》12卷,前半部分记述了埃涅阿斯的流浪,后半部分讲述他的事迹,里面的很多话语都充满了情感,狄多对埃涅阿斯的挽留,埃涅阿斯回忆特洛伊被毁之夜的话语,都十分动人。里面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维吉尔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在看电影的感觉,战斗的情景、人物的情感你都能体会到。但是你会发现,和《荷马史诗》一样,维吉尔也没有对风景进行过多的描绘。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二):无可逃避的命运
诗人就是诗人,虽然此书是奉命而作,带有对屋大维的赞颂,但与当时罗马其他赞颂政治家的诗所不同的是,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充满忧郁的悲观,对命运的信仰。
诗人相信造成痛苦的恰是生命中那无法被自己掌握的命运,他无法改变命运,所能做的只是尽量过好的生活,而其他的只能由神来决定,正如埃涅阿斯在安慰同伴时所说的那样:“我们忍受过比这更难以忍受的痛苦,神会结束这些痛苦。”
特洛伊被攻陷是命运,埃涅阿斯无家可归、到处漂流是命运,狄多为爱而饮刃自焚也是命运。
诗人是悲观的,尽管最终埃涅阿斯率部找到了安身之处,但是其中依然掩饰不住维吉尔对命运的绝望。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三):语言修辞的典范
博尔赫斯对维吉尔的赞美勾起了我读《埃涅阿斯纪》的欲望。细看每个句子都是用心的推敲的杰作。精美,工巧。用文学巨擘形容他一点不过分,但习惯于根据作品的历史作用而非美学价值对文学作品加以取舍的做法使其被渐渐忽略。
——不说古希腊人乘着夜的间隙进入特洛伊城,他说是利用月光的友好,静谧;“特洛伊城已然逝去”这种形容让人怎不唏嘘;“诸神对命运作了不同考虑”来解释命运的多舛;他没有谴责人的好战的疯狂,温柔的说那是“对铁的钟情”。他像诗人一样平和的对世人讲述着,下笔的审慎并不影响叙述的流畅,在语言的国度里,他是皇帝。看他写的诗句,会感激,感激这个逝去的作家告诉我有如此美秒的修辞。
书越看越发现,总有新鲜广阔的领域让自己兴奋、焦虑。
我的好奇心,我的认知盲点。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四):感谢你和大家分享你的意见 · · · · · ·
感谢你和大家分享你的意见 · · · · · ·
请勿在评论中转载他人的文章。如果需要,请放在前页右下角"埃涅阿斯纪的论坛"里, 并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链接。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评论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右下角"埃涅阿斯纪的论坛"里发表。
欢迎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 · · · · · ·
请注意评论和个人blog的不同写作方式。好的评论应该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知道书或电影在各方面的优劣。你可能需要简化大段的情节描述和个人感触。
你可以在末尾提供原文在blog上的permalink。豆瓣会自动将"http://"开头的地址转为超文本链接。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五):一些笔记
1. 爱征服一切,让我们屈服于爱吧
2. 宇宙和谐的歌唱
3. Lacrimae rerum——万事都堪落泪,无限忧郁的情绪,悲天悯人、怀疑以至宿命论的情绪
4. “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我们忍受过比这更大的痛苦,神会结束这一切的”
5. 艾伦.坡曾证明,忧郁是最富于诗意的情调。
6. 被征服的人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不要希望有活路
7. 你的诺言的确给过我们安慰,未来的前景足以抵消过去的命运。
8. 把富庶的特洛亚消灭的,把它高大的城堡夷为平地的,不是像你所想的是海伦罪恶的美貌,也不是应受责备的帕丽斯,而是天神,是无情的天神。乌云蒙蔽了你的繁衍,遮住了你的视线,你周围都是乌黑的运气,我来把它拨开。
9. 我三次想用双臂去搂她的头颈,她的影子三次闪过我的怀抱,不让我捉到,就像一阵清风,又像一场梦似的飞走了。
10. 我有一种死灰复燃、古井生波之感。
11. 不幸的狄多心如火焚,她如痴如狂满城徘徊,就像一头麋鹿,在克里特岛的树林里徜徉,不提防被一个携带武器的五羊人从远处一箭射中,而牧羊人自己也不曾理会他的羽箭已经留在他的身上了;这头鹿穿过树林和迪克特山间小径奔跑,那根致命的箭杆一直扎在他/她的腰间。
12. 说来奇怪,她身上每片羽毛下面长者一只睁开的眼睛,一条舌头,一张聒噪的嘴和一只竖起的耳朵。
——苏打绿《彼得与狼》
13. 三次她试图坐起来,用两肘支撑着,三次倒在床上,用迷惘的目光迅速哦高天的光明,她找到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种神学的、宿命论的价值观其实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一旦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竟然从古至今的人,想法都一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