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纪读后感锦集
《埃涅阿斯纪》是一本由(古罗马)维吉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涅阿斯纪》精选点评:
●看了很久
●狄多死后故事好像可以结束的样子。
●太牛逼了。不过读书笔记是在第四卷开始做的。。。但是维吉尔怎么能用神灵解释一切呢。
●"人类不可知的命运使你悲哀,在你悲哀之中有着庄严"。
●通过创伤寻求的光荣的归宿
●翻译很强悍啊。语言很美~
●累
●结构和叙事比荷马史诗要成熟多了,人物形象也变得立体很多。特别详细地刻画了古人的战争和祭祀。维吉尔对人物情感和内心活动的描写更加细腻,无论对敌方还是我方都能够产生同情和理解之心,和罗马人粗犷直接、讲求实用的作风有很大不同。感觉维吉尔是个耶稣诞生之前的基督徒。
●一本不错的书。2011.9.17
●纯粹当成小说来读了,翻译之后没诗歌的形式了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一):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要不是有谷歌输入法的帮助,我还是不能记住这个奇怪的名字。据说这本书讲述的是罗马先祖的历史,我却只记得罗马的开国祖先是关于狼孩什么的。后来读了这部史诗才知道埃涅阿斯比他们还要早很多。西方的史诗,毋宁说史诗(诗经中的某诗)是不怎么好读的,还好翻译的作者把它处理成“诗句+小说”的形式,如果你只想读个大概又可以向人吹嘘自己读过此书,可以挑着那些诗句线索读完即可。宏大的叙事有时真的可以催人忽略,于是诗人有意无意地在其中穿插了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蒂朵女王为了埃涅阿斯而自杀,并种下千年的诅咒。看来我还是不够全身心的投入去看的缘故吧,我在感动的预设心理下也仅仅激起了些许的涟漪。还是老师说的对,古人过富于感情了,竟然在此文字前潸然泪下。千年后的我触动的情感也算得上是一种现代人的呼应?而当埃涅阿斯终于杀死了苦苦哀求的对手时,我读到了友情的力量,而没有感受评论家们所说的一些负面的批评。
你要想着我的勇气,而运气之类的事情,你还是去请教神吧。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二):飞翔的英雄历史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值2006世界杯如火如茶的进行。
从比赛的小组赛、十六强、八强,意大利还并没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因为它的麻烦不断。
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人神之子,从毁灭之城逃出,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的考验,在意大利建立了罗马国。原来罗马帝国的历史是这样来的,原来后来创造帝国辉煌的凯撒、渥大维等等人物就是特洛伊英雄的后代,我对意大利人的这段历史开始有了了解。
接下来,进入世界杯四强时,英俊的意大利队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不断令人惊叹,包括实力与外貌。他们顶着沉重的压力,却一路杀进,不断迫近冠军宝座,最后终于神奇地夺得大力神杯!
这个过程让我不断想到书中对英雄的描写,英雄的力量与传统在这个队伍的身上不断地得到佐证。古与今,历史与现在,战场与球场,时空在奇特的转换,英雄的特质与风采仍然在延续,难怪意大利队会取得胜利,原来他们曾经有那样的历史和祖先,就像飞翔的骏马在空中奔腾,留给后世子孙印有不灭的痕迹的蓝色天空。
如今蓝色的意大利后裔驰骋在绿茵场上,神奇的力量依然存在。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三):似曾相识的埃涅阿斯
基本上读完了。我说说吸引我的部分吧。
第一,开头推进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真的想读绝不会读不进去。
第二,怎么说呢,写于大概两千年前的这本书我觉得跟伊利亚特太过于接近,嗜血的战斗,主人公堂堂正正说出我征服世界是因为我有天命,我觉得中国三千年前是这样还差不多,到了两千年前,所有人逗需要一个借口。。。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这没有中断而且周朝的礼仪教化比较深入人心吧。
第三,同样是因为第二条说的,人文领域的落后,所以他们的史诗写的非常有激情,战斗起来非常爽,有一种RPG游戏打怪通关的感觉,我们这礼仪之大,腹胀之美,所以早早地遗失了很多夏商的诗歌(史诗不可能只有诗经里那一点点),这也算是福兮祸之所伏吧。
第四,但丁说这人是他的精神导师,我认为二者并不相似,但是主人公入地府那一段确实非常像但丁的作品
第五,那个被辜负的什么女王,还有主人公在地狱里和她相对无言的场景,很像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
第六,祭祀的时候很好玩,正好和最近看的宗教类资料相得益彰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四):《埃涅阿斯纪》梗概与感慨
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是爱神阿佛洛狄德(维纳斯)的儿子。
在特洛伊灭亡后,妻子死去,带着孩子与随从在海上飘泊七年,到达了迦太基。
女王狄多盛情招待他,他向女王追述了特洛伊陷落和自己飘泊的悲惨经历,两人互生爱意,他答应和女王结婚。
由于神的指令,他必须离弃狄多到意大利重建邦国,致使狄多自杀。狄多诅咒迦太基人永远反对特洛伊人。
埃涅阿斯抵达意大利后,参拜神庙,在神巫引带下游历地府,见到亡父的灵魂,亡父向他预示了罗马的未来。
他又到了拉丁姆地区,受到国王拉提努斯的款待,神意要他和国王的女儿结婚,激怒了她早先的求婚者图尔努斯,引起双方的战争,最后图尔努斯被埃涅阿斯杀死。
埃涅阿斯建立罗马城。
————————————
1.狄多女王可以单写一部古典悲剧了,相比之下埃涅阿斯无趣极了。
2.文学有两个重要的命题,战争与爱情,其背后的波诡云谲、百转千回是最有意思的,可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却把这一切解释为神祇的作弄,这是我不喜的。
3.古希腊罗马的女性观可以好好研究,从看过的作品来讲,感觉...很矛盾。 你说他们看重贞洁吧,海伦不是照样被原谅了? 应该说,比起贞洁,女子代表的荣誉更为重要(高级物化)? 他们一方面也看重男子对伴侣的忠贞,不忠者会收到诅咒与报复;一方面在神仙届与战争状态下,基本回归原始动物性,毫不讳言战争中把女性当做战利品,把强迫试做权力的一种证明。
4.古希腊神话与史诗简直是暴力与淫乱史。不想用现代价值观衡量,只想说,这在我国古代好像不被写到历史与文学中来?文学传统的问题?
5.“命运”就是个普遍套路啊
《埃涅阿斯纪》读后感(五):“虔诚”的埃涅阿斯
我们的时代——致维吉尔
我们的时代,从形式上远离战争和痛苦。
我们的时代,用精神的死亡换取了肉体的存活。
我们的时代,对技巧的称赞甚于对意志和美德。
我们的时代,任何非机械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疯狂或乖张。
我们的时代,大多数人不可以有爱恨情仇,只有权贵圈养的弄宠,告诉人们什么是喜怒哀乐。
我们的时代,离你们是那么遥远。
我们的时代,吹过来你们的风,湿乎乎的,他们说:“有股霉味”。
我们的时代,我们自以为是地看着你们。
爱情与命运——致戴朵
只不过是丘比特朝你心口吹去的风,
维纳斯的爱子心切就这样得逞。
她所偏爱的罗马人的先祖,
占有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荣耀。
命运的浆在爱琴海激起了浪,
有多少炙热的爱也被西莫伊斯河的波涛吞没卷走了啊。
信仰朱庇特意旨的特洛伊人,
以命运的名义剥夺了你对爱情的虔诚。
七月(尤里乌斯)和八月(奥古斯都)早就过去,
可却也没见他的子孙,
今天在享受着什么光辉荣耀。
特洛伊人在战败后逃离小亚细亚,遵从神意前往意大利建国。途经伽太基,女王Dido被维纳斯(阿弗洛狄忒)设法与埃涅阿斯相爱,但不幸的是虔诚的埃里阿斯为了秉承神的意旨,不得不离开她。于是女王不堪痛苦和侮辱自戕,她对特洛伊人的诅咒在布匿战争中由汉尼拔实现了。
埃涅阿斯又渡过冥河,游历了地府,见到了父亲,知晓了自己后代将开创的罗马帝国伟业。后来,埃涅阿斯终于来到了意大利,在这里,他与意大利各族展开了战斗,主要是为了与图尔努斯争夺当地的公主拉维尼亚。经过数场激烈的战斗,埃涅阿斯杀死了图尔努斯,故事到这里嘎然而止。
维吉尔在史诗中摹仿荷马,但他强调英雄的性格是虔诚和节制。
诗中提到,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陷落之日看到海伦,正想除去祸根。维纳斯劝阻了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把富庶的特洛伊消灭的,把它高大的城堡夷为平地的,不是像你所想的是海伦的罪恶的美貌,也不适应受责备的帕里斯,而是天神,是无情的天神阿!”(这是杨周翰的译文,市面上还有曹鸿昭的译文,作:“尼切勿怪罪斯巴达丁勒斯家这位可恨的佳丽,也不要怪罪巴黎(帕里斯)。是神狠着心肠,毁灭特洛伊的显赫光辉和势力。”个人认为杨译略胜一筹。)
在后面,埃涅阿斯显然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对神无比虔诚,但这也辜负了Dido对他的爱。在命运面前,作为人的意志,爱情总是脆弱而又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