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爱玲地图》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张爱玲地图》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12 00:1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爱玲地图》经典读后感有感

  《张爱玲地图》是一本由淳子著作,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地图》精选点评:

  ●感觉淳子有些自命清高

  ●泛空,也许作者的文字能深深感动自己,我也相信这字里行间的诚挚情感,可是这却感动不了我。读完,还是觉得空空,没有一种厚实的得到感。

  ●这个民国女子所以住过地方的集结。出处透着一股邪气,我喜欢。她的人生又是老上海的缩影,让我对上海的老建筑又添了丝感情。。。我要都看看去哈。。

  ●最爱

  ●循着张爱玲看上海

  ●看完印象最深的却只是开头关于巴黎的片语只言……

  ●还是很一般,不太喜欢淳子的,觉得她根本不懂张爱玲。ps书中两个错别字:一处把张爱玲写成张曼玲,一处说张父是李鸿章的外甥,其实是外孙啦!

  ●听过淳子说张爱玲 张爱玲的书到现在都没收完 18岁快19时随便拿了一本看 结果居然是小团圆 从此张爱玲在我心中就是神一样的级别了...

  ●10元转

  ●淳子爱张已经爱到这种地步也是个痴人,所以我曾经基本都走过一遍这些地方朝圣的...当年我也是个痴人

  《张爱玲地图》读后感(一):上海的张爱玲,张爱玲的上海

  张爱玲,这个漂泊一生的女人,你很难用一个时代的标签去限定她,她不属于满清,不属于共和国,甚至不属于民国,可她,属于——上海,就像一处精致优雅的石库门老宅一样,属于上海。反过来说,其实,象张爱玲这样真正属于上海的人或物,并不多。

  上海,是一块接风气之先的地方,曾出过许许多多的贵妇名媛,也不乏某某大王的千金小姐,可这里,从不曾有过一位公主,但我一直从心底里认为:张爱玲,就是上海的公主,唯一的,永远的,真正的。

  《张爱玲地图》读后感(二):我愿重读你的地图

  很多年前,我还不知道世事,整天只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读过的一本书---《张爱玲地图》。

  已经忘了是夏末还是秋初的午后,在图书馆冷清的藏书室里。我看着这本《张爱玲地图》,仿佛在跟真她走她的人生路程。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我变得激进,变得无奈。我把心灵掏空,放进了过多的张式情感,以至于现在的我偶尔有类似多年前的感怀,如今被视为无聊的奢侈的自我消遣。

  我从黄浦江边走过,在长江公寓门口停留,在朵云轩对面怔怔发呆,我把地图装进脑子,把情感收到心底。因为,它太奢侈,太沉重,太遥远。

  我想一定是头顶的大风扇旋转得过快,已经把我的神志搅动得昏迷。窗外知了惨淡的叫声,提醒我这还不是秋天吧。可是为什么怎么冷呢?多少年前的我在图书馆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肉体和灵魂可以分开,而人们常说的灵魂离开,身体就会便凉,我在想是不是我的灵魂随着张去了外白渡桥了。

  风还在轻轻地漂浮, 阳光臃懒地躲过枝叶的阻挡,飘到手中的书上,近近地跟随手指去赴张的路途。只是太轻太轻。她还不知道怎么稳定自己的步子的时候,风已经把她吹得摇摇晃晃。迷了我的眼。 伸手够到窗外上的树枝上的枯叶,我该把你摘下做书签,还是留你在树上,犹豫的瞬间,你已寿终正寝,飘落后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爱玲地图》读后感(三):初识张爱玲

  我兜兜转转,就只喜欢那么几个人;反反复复,就沉迷于那么几本书。

  圈子是窄了些,思想也未见得深多少,可仍旧这样翻来覆去地嚼,嚼到烂熟也无厌烦。

  张爱玲便是其中一个。

  半生缘(十八春)

  这部电影在电视上看过好多遍,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最近的一次似乎是感叹梅艳芳罕见示人的女人味。可是我从没想到要将曼桢的囚禁与张爱玲的幽闭联系起来,是淳子提醒了我。童年的囚禁真是影响了她一生一世的。

  杨易白

  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刚刚毕业,人长得娇小漂亮,班里所有的男生都喜欢,松哥也常托她带申江服务导报来学校。真正开始读张爱玲还是因为她布置的课外阅读。那时的景象很有趣,全班人手一本张爱玲,女生也就罢了,男生也整日捧着她的书,被别班的男生笑。

  现在真要感谢她,领我入了张爱玲的世界。

  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是我看过的她的第一本书,也是唯一的一本。我看过的书真少得可怜。经典的开头我就不引述了,地球人都知道吧。

  霸王别姬

  又要感谢杨易白了,是她在语文课上让我们看霸王别姬,后来我又找了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来看,因为音乐课上需要排一出话剧……这样一回忆又牵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比如和同桌一起制作短剑道具。就像淳子说的一段历史牵出另一段历史,一个地方牵出另一个地方,一个故事牵出另一个故事,因此才有了这本张爱玲地图。

  红楼梦魇

  想看还未看的书。要迷恋一个作家已不易,要更迷恋她写作的对象更是不易了。除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大概就只这本红楼梦魇了。

  最后说说淳子。听着她的声音,北方的清脆口音,原来是播音员出身。关于她说张爱玲的恋父情结,道理是有一点的,张爱玲和苏青曾讨论过男女宜相差的岁数,苏青说5-10岁,张爱玲说至少10岁以上,而且她也是这么实践的,她认为女人该天真些,男人则该多经历些。淳子真是很爱张的,她着了张爱玲的魔,有些言语仿佛被附身了,就像日益的思念让分开的恋人渐渐变成了对方。

  “我之追寻张爱玲,比如一场单恋,纠缠痴癫,不弃不离,地老天荒,随了她的步子,竟是没有回头地走去。又比如探宝者,轻微的蛛丝马迹,亦如至宝,惊喜不及,拿起电话与朋友分享。那一头,朋友淡然,语气间只是敷衍而已。蓦然醒转,知道自己已经陷得太深。”

  《张爱玲地图》读后感(四):轻触微温——读《张爱玲地图》

  淳子说,一条街道就是一个故事。我喜欢这种说法,生活因此而平添了几份新奇感。淳子说“张爱玲她写作的原乡,她生命的原乡就是上海,甚至于可以说就是上海她居住过的老房子。她离开了上海,她离开了她曾经居住过的上海的这些老房子,她的生命好像是断了水一样。”于是,依着张爱玲笔下的文字为线索,一路探寻她曾经生活过的那些房子,心情在文字与影像中穿梭。那些从前的文字与眼前的老房子相互撞击,交融,同时生动鲜活起来。

  淳子寻访的第一站是张爱玲出生时的大宅子,她说“这栋老房子是李鸿章的产业,是李鸿章在嫁女儿的时候,把这栋老宅作为陪嫁是嫁过来的。张爱玲出生在这一栋房子里面,并且也是在这一栋房子里面长大的。张爱玲在这儿出生,在这儿度过了她的童年,并且最后又把她的豆蔻年华埋葬在这里的。”这所大宅子见证了张爱玲的成长,她父母的离异,她与后母的种种不愉快……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张爱玲的性格,更不断地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被一遍又一遍的涂抹。如今,淳子走进这幢昏沉沉的房子,仿佛走进了张爱玲的故事里,沉沉地沉进了另一片世界里。

  还有“美丽园”,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的地方。胡兰成看了苏青给他寄的杂志,由文字第一次知道了张爱玲,然后产生了想见她的冲动。而第一次的见面,张爱玲给胡兰成的印象并不像他想像中的。长期的深居简出令张爱玲看起来像个女学生,弱、单薄。而胡兰成相对就是一个老江湖了,他的社会阅历以及他的圆滑,是张爱玲从未在现实中遭遇过的。于是,张爱玲觉得在胡兰成的面前低进了尘埃里去。于是,当时二十三岁的张爱玲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三十八岁的胡兰成。于是,她肯为了他受尽委屈,即使胡兰成坦白,他这生只喜欢两样东西,一种是女人,一种是坏人。于是,突然心痛,为张爱玲爱得如此卑微。都说,女人一生最悲哀的就是所遇非人,或是恨不相逢未嫁时。相爱的促成,早一步,或是晚一步,都是痛。可就算是痛,如若做到无怨无悔,那也值了吧!

  就这样,目光随着淳子的文字游走,再临摹一遍那些老照片,心绪被牵着忽远忽近的飘着。于是,对于张爱玲笔下的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爱情,开始释然。所有的情节,百转千回,终究是因着这些老房子而缓缓淌出的。

  书看完,已过零时。周围寂静一片,而心里却闹哄哄的不能安宁。即使此刻堆积这些感想,也显得有些不能周到。一段历史,轻轻推门进去,“吱呀”一声引你进入另一番天地,心像宣纸上着了一点墨,开始只是一点,后来慢慢渲染开来,有了另一番景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