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散场了》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散场了》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3 00:38: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散场了》的读后感大全

  《散场了》是一本由尚思伽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散场了》精选点评:

  ●作者早逝,首先致哀。深夜里快速看完,剧评为主,影评为辅,但更打动我的却是影评——大概是不太懂话剧表演评析的缘故,昆曲就更不懂了,只能凭借对京剧的一点理解去体会——好在影评方面,我们的许多态度都是相契的。她非常注重演员的水平和基本功,对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很高。这些文章大多写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许多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都勾起了我尚在童年的回忆。

  ●敢说话。供自省。

  ●话剧电影的一些剧评 真是热爱喜剧的作者呢,评论非常有意思,提到了很多中国戏剧中严重的问题。 看剧睡着了也不影响夸赞,这样真的好吗

  ●同事看见我在看,死活要去买一本,我死活拦住了他,让他去买了一本杭程老师的《看戏节目单》

  ●20190301

  ●2019年3月1日,怀念她

  ● 感觉都对,这个好,那个不好。为什么好或不好?就说不清楚了。身份是观众或者剧迷,本来就隔了一层,也不怪作者,毕竟还有真实的态度。现在有些剧评,连真实的态度都没了。

  ●作者大概是我看过最靠谱的剧评人和影评人了,知识丰富,言之有物,见解鞭辟入里,文笔行云流水又很辛辣,说真的我真是一边补课一边才能领会的一知半解,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

  ●写契诃夫的最好。

  ●个人主观性很强

  《散场了》读后感(一):天人永隔,魂兮归来

  07年夏天我去她家看她…聊天、吃饭、帮她给绿植换盆儿,送她到北青报门口,怎么就成了永别。记起高二不时抄她的数学作业,记起她听我唱《桔颂》,便手抄了词给我。记起她手心里攥了射入她家的"流弹″的钢芯给我看。记起她安慰我高考失败的样子,记起她夸奖我写的诗词。她说她愿意单身,她说她感觉很好…窗外夜色如水,窗内悲伤成河。是为记。

  《散场了》读后感(二):很真实,很专业,也很深刻。

  

这本书是一些影评的合集,话剧和电影两个部分。内容包括专业部分的分析(演员如何、剧本如何、导演如何等),还有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观察、思考与警惕,并精准的发现和指出问题根本所在,也会经常提及优秀的故事内容和故事背后蕴含的朴素道理。序言中的原话是:他的评论文字不长,确格外筋道,越嚼碎越有滋味和绵长。

作者总是可以从一部作品开始,写出太多的枝蔓。在专业角度,作者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对不好的作品,会十分赞赏。对于不好的,也会直至要害。那些藏在背后的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逃不脱。他会从演员演技、剧本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影片背后的寓意和思想开始,再到导演的其他作品和其他导演的作品,还有对整个行业市场种种现象的批评和担心。许多好的作品,作者会把其深刻的内涵进行阐释,这对于自己以后的读书也好、电影也好、做人也好,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喜欢作者对于布拉格精神的讲述,一种平民的反抗,一种融合着笑声的荒诞感,以及对一切崇高事物本能的反感,热爱生活本身而非生活的意义。似乎捷克人的态度就是,国破了山河犹在,生活将永远继续。是情人间的笑语、夫妻间的吵闹、热腾腾的晚餐、清越的钟声、明灭的信号灯构成了生活,而不是那些关于祖国和牺牲的宏大信念。但是除了恋爱、胡闹,捷克人也会开枪,也正是因为也会开枪,才让恋爱胡闹显得尤为可爱(作者原话:如果不再有形而上的思考、宏大理想、变革的激情作为参考,那些底层的珍珠也只能是生活的沙砾)。也好喜欢‘人性的高度和生活的深度’这样的描述。

喜欢作者对《集结号》评论的部分。那么关于个人和集体应该如何选择?没有看过集结号,但我看过八百,我觉那根本不能叫做选择,只能叫做被放弃,他们从来没有过选择的机会。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那至少这个选择得是那些‘个人’自己做出的选择。

喜欢作者对《色 戒》中对政治批判挖掘和总结。原文摘录来了:它是被青春热血和宣传文艺鼓动起来的幼稚情怀;我们看到的是对暴力的恐惧,是它把人引向更大更盲目的暴力;我们看到的是对政治的批判,因为它冷血地把人当做工具并导致最终的毁灭。就像现在依然随处可见的征兵广告,那些隐藏的诱导,甚至是洗脑。

喜欢作者对一些好莱坞经典影片的评价和客观态度。对泰坦尼克的不喜欢,对阿凡达的称赞和之后的担忧。确实,那段经典的爱情故事,除了性别没有跨越,其他的都跨越了(作者原话)。

读这样的书除了可以更能了解电影本身以外,还可以知道更多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简单列出一些吧:格雷厄姆 格林,《文静的美国人》;赫拉巴尔,《严密监视的列车》,依凡 克利码,米兰 昆德拉;意识流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蛇舌》;动画影片:烈焰下的中国、黑与白、韦斯特先生、沃尔夫先生;今 敏。

  《散场了》读后感(三):评论,确有风雷

  读到书之前,我只看过书里那篇很有名的谈契诃夫话剧的文章,《天边外的契诃夫》。也是因为特别爱看这一篇,对这本书也颇有期待。我不懂话剧,几乎不进剧场,但尚思伽对话剧的评论,让我并没有违和感。她观剧,更像是读书,读的是剧作家、导演的思想和旨趣;因此她写的剧评,也超出了当时的感受体验,没看过剧的也一样明白七八分,耐得住后来再读。

  就像《天边外的契诃夫》,对契诃夫剧作、甚至是俄罗斯文学有一段总体评价。不知道这是看过多少话剧、读过多少俄国苏联名著才有的感触,但仅仅是这段文字,就已经很深地影响到我了,让我读契诃夫时有了温暖亲切的心理铺垫:

  契诃夫嘲笑个体,但不嘲笑生活,没有一个伟大的作家会对生活本身进行冰冷地嘲笑,以“人、岁月、生活”架构作品的俄国作家群更加不会。契诃夫是一个在垃圾堆般的生活里也能感受到污浊的温暖的作家,他笔下那些慵懒、猥琐的人物,多半有种天真诚挚的性格,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他的剧中人也总是置身于温暖的乡间,烛火、茶炊、琴声、美酒、花园、湖水、落日、晨曦,诉说着美好,也增加着惆怅。这层暖色,模糊了他对剧中人的讽刺,使角色的层次更丰富,使嘲讽变得多义而不确定。性格软弱、不健全的人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难以实现的愿望成就了天边外的梦想。(第13页)

  书中四十余篇评论文章,有个很醒目的特点:虽有不少批评,但从不调侃。让作者满意的演出其实太少了,从剧本、导演到表演、舞美,常是恨铁不成钢,而且很多国内话剧的荒诞可笑,着实是可以拿来奚落一番的。嘲讽,而不是批判,往往才是最犀利的文字武器。写之解恨,读之解气。不过,作者的平和、诚恳,在所有评论中是一以贯之的。她长于从可笑的事实本身,引出更深的思考。这透露出她骨子里的严肃。读一两篇感触还不深,读多了,让人不免收起读闲文惯常的懒散,心中生出敬意来。比如这段对邹静之《操场》中男女关系的评论:

  性别问题在这部戏中颇为有趣。所有的“痛苦”和“思索”,都交给了男性——老迟,编故事的家伙,自杀的男人。而剧中的女研究生、女大学生、妓女,个个是小辣妹,精明世故,洞彻人心,作风凌厉,直截了当。她们处处反衬着他们的虚伪懦弱,他们空洞的幻想和哀叹,对她们来说不过是一张苍白的窗纸,一捅就破,一撕就烂。男性哈姆雷特式的彷徨,再也不能打动人心,反倒成了女性嘲笑和抛弃的对象。如果说缺乏行动能力是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那么性别隐喻则令这种困境雪上加霜。(第137页)

  这段话,如果由笔锋酸辣的人写来,不知如何摇曳生姿呐!

  虽然没有文字上的特技表演,但是在平静中蕴风雷,是书中各篇评论的看点。陈徒手在序言中说,“在她的评论文字里,她的锋芒可以毫无顾虑地毕露,下笔也蕴含几声风雷”。作者特别欣赏鲁迅,书中几处提到他,赞叹鲁迅文章“力度令人惊怖”。作者偶露峥嵘之处,也是议论最为精到的地方,力度确也不小。可惜,风雷没有了前文的铺垫,就难于呈现。这里摘一段对2005年杨婷版《切·格瓦拉》的评论。此剧在2000年时曾引起轰动,但五年后重排,徒有气宇轩昂的表现,内容却空洞单调,原因出在哪儿?作者说道,

  将道德激情作为革命的出发点也是危险的,它以一种抽象的、浪漫的姿态简化了格瓦拉,也削减了革命的意义和理想的价值。而这种抽象化和简单化,正是20世纪以来,资本阵营对待革命的手段,它否认革命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性和思想资源,热衷于派发专制集权或理想主义的标签。而在今天,道德激情不啻一种自我满足的小资态度,既不能衡量历史,也无法介入现实。所谓的激情,也只能是温饱之后痛饮一杯的陶醉感。“左派文艺”的魅力在于它介入现实的能力,它取决于对现实的洞察、灵活的策略,而自身的表现力和美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远的,鲁迅的杂文、珂勒惠支的版画、布莱希特的戏剧,都是经典例证,它们永远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泯灭。近的,还有达里奥·福,他从不停滞的戏剧活动,他对喜剧功能的理解,他带有民间杂耍色彩的表演方式,证实了戏剧依然是介入现实最灵活、最有效的艺术手段。如何恢复戏剧功能而不是仅仅让它停留于“舞台艺术”,达里奥·福是“格瓦拉”们的榜样。(第26页)

  书中这段话揭示的道理,不止于它所谈论的戏剧了,已触及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核心问题。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身上才具有的特征。

  《散场了》读后感(四):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悼晓岚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悼晓岚

  2018年最后一期“青阅读”的版面上,晓岚的文章末尾引用了陆游的这句诗——“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赶紧随手抄录在笔记本上。

  自己也算是个读书写字的人,可在她面前却总有些心虚,她的才华、识见总令我心仪,尤其是她不急不躁温婉平和的心态,最让我羡慕。时常地,我会特意去找她在文章中提到的书偷偷补课,心想不至于哪天见面聊天时露怯。尽管,我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们最后的联系也是在那天的报纸面世后,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张图留念。并且写了一段话:

  “顶着风,步行二里地,买到今天的报纸,纪念,亦致敬!感念多年的陪伴,那些隐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同好,虽经年难聚一回却始终心心相印。阅读,无时无处不在。变,与不变,唯有我心自知。”

  晓岚第一时间在下面留了言。这大概是我们最后一次的联系。此前,得知版面调整以及人员变动,我给她发消息说等放了假去找她和晓春老师等,大家一起聚聚,又是很久没见了。她给我回了个可爱的暖心的表情图。假期结束了,我始终没腾出功夫去找她,想着要不哪天有演出的时候再约吧,不料想却听闻了那么糟糕的消息。怎么可能?!她一直那么健康,年龄比我还小了一岁。

  人过中年之后,身边的亲人朋友相继有人离开,不止一次地经历和目睹,似乎让我对生死轮回这件事慢慢地也不再过于纠结。但,晓岚的辞世,对我却仍是很难接受的现实。从看到她同事的微信消息到终于确认她真的走了,那几天,整个人都不好了。

  3月4日,周一。上午去单位开完会,中午赶到学校接了小妞去医院,回家已是傍晚。气温已经回升,风吹在脸上却感觉不出暖意。路上,在巷口的报亭买到最后一份《北京青年报》。我知道,这一天,晓岚的朋友们送了她最后一程,而我,只能是在心里默默地极不情愿地与她道别。一边走,一边翻开报纸指着晓岚的照片给小妞看:“阿姨去世了,你以前说过阿姨的声音特别好听。阿姨还送给你礼物……”前几年外公去世的时候,妞还小,曾经天真地问我:妈妈,你想外公为什么不给他发微信呀?可这次,孩子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主动拿过自己的饭兜,加紧了脚步跟我往回走。我的眼泪,总算在走进菜场的那一刻硬给憋回去了。

  夜里,打开电脑,把邮箱里所有和晓岚的往来邮件都复制了一份,可惜原先用报社邮箱回复的邮件不知为何都成了乱码,只有时间的记录分秒不差。还是悉数保存,并专门建了个文件夹,包括书影,电子贺卡以及有她影像的新闻截图。

  其实,我和晓岚算不上那么亲密无间的知心好友,起初也只是经由朋友介绍我给她任编辑的版面写稿才认识的,充其量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吧。所以大部分往来邮件的内容都是关于稿件的。她始终那么善解人意,总是温和地却又是中肯地指出我文章中的问题,也总是在稿子见报前及时地发给我版面清样的电子版。我知道,这会花费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一直心存感念。

  我们有限的几次见面通常都是在剧场。每次有了工作票,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她,偶尔几次时间不凑巧未能赴约,她总是一再地抱歉,反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其实,我喜欢和她一起看戏,是想多听听她的点评,三言两语之间往往就能点到核心。那是一种不张扬却又毫不含糊的力道,总让我自愧于自己日渐世俗的迟钝和庸常。她的书《散场了》我就一直在读,常读常新。

  检索自己的观剧笔记,我和晓岚最后一次相约看戏是在民族宫大剧院,那天是张火丁、王佩瑜的《红鬃烈马》。还记得短信发过去之后,她即刻回复了“我去我去!”欢喜的样子隔着手机屏幕几乎都能感受得到。

  自从有孩子以后,外出看戏对我简直就成了奢侈之举,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奔赴剧场着实不易,几乎是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何况能和晓岚同行观剧,我自然也是满心欢喜。与她聊起“文艺女中年”的辛苦,晓岚理解地笑。她的笑意总是那么轻盈又舒心,认真倾听的眼神,反而让我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于矫情。那天的演出果然火爆异常,两位名角也确实令人觉得不虚此行,只是场内那些疯狂戏迷的狂热叫人受不了,我俩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我们都不是那种特别容易感情外露的人,所有的好与不好,都不习惯太过激烈的表达。因为必须赶着回家,我俩在地铁口匆匆道别。晓岚递给我一个纸袋,是送我的书和给孩子的巧克力。她总是这么自然又贴心地对待每一个朋友,我知道。

  但,算起来那竟然已是2014年十月份的事了。之后的这几年,偶尔会在朋友圈里看见她发的观剧记录,还是那么言简意赅又敏锐深刻。暗暗期盼着,她该出下一本剧评集了。哪曾想,下一场戏还没开始,她却先走了。

  翻微博,看到晓岚的朋友们为她编辑了一本纪念文集,不太会用软件的我折腾了很久才算下载了PDF版。每读一遍这些文字,眼前仿佛都会出现晓岚的浅吟低笑和淡然超脱。

  又一年的早春倏忽而至,这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宅”在家里的日子,除了照顾好家人的一日三餐,便是终于有了整块儿的时间可以从容地读书写字了。打开未完成的文稿,再提笔,猛然惊觉,距离晓岚遽然辞世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年了。

  晓岚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美好而纯粹,才疏学浅的我似乎总是在追随中。在这个百感交集、哀伤与希望并列的日子里,遥望天国,祈愿远行的晓岚,和那些无言的灵魂,再也不受病痛的侵扰,愿这人世间,真的能岁月静好,喜乐平安。

  2019.02--2020.0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