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摘抄

2021-01-14 03:2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摘抄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是一本由伯格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78图书,本书定价:19.8,页数:200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精选点评:

  ●许多问题,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探索。

  ●感觉每个部分都不太深入,只是为提出跨媒介的理念

  ●提纲挈领,当做大纲看还行。前言部分的角度还不错,有启发

  ●没看多懂

  ●叙事分析如果不和意识形态分析联手,始终只能是在文本里打转

  ●太缩略了,感觉还是要看华莱士那本补一补……

  ●我需要重读下~

  ●叙事是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是人们对世界的表达。事实上没有哪一种叙事能够描述出所有的事情,文本的完成不光依赖于作者,也依赖于读者,只有在读者依照其自身的知识,经验,文化,甚至时代背景补完文本中的空洞后,叙事才算完成,所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民间故事、童话部分比较有意思。

  ●也是比较浅显,好多问题还没深入探讨探讨就没了……作者自己的见解比较少,引用太多。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一):有关文化背景和阅读阻隔

  西方人写书,例证肯定是西方的。有时侯感觉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是很有阻隔的,比如作者举这些例子的时候,我没有共鸣,只能跳过去。能够多一些发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书就好了,这期待中国文化的繁荣,现在还很遥远,等那天“文化、经济、政治”这样排序的时候吧。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二):摘抄

  洛特曼指明:把艺术文本中的每件事物解释为具有某种意义,这种倾向太强烈了,以致于我们有权利认为艺术作品中没什么是偶然的”

  所有的理解都是两种话语的相遇,是对话。文化人类学以其自身的存在向我们证明:我们因为与我们所想要理解的东西不同而有所得。因此,阐释不再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丰富或贫乏,发人深省或呆板枯燥,激动人心或单调乏味的区别。 茨维坦·托多洛夫《诗学导论》

  笑话中常常有大量的敌意和挑衅,如果笑话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往往是因为其中的挑衅过于明显。笑话大量揭示了讲这个笑话的社会里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烦恼,因此是社会科学家的宝贵文本。和所有叙事一样们笑话可以用来控制人,并且常常对人有一种强制作用。笑话也经常反抗权力结构,起到一种抵抗作用。

  笑话素印象妙句H,妙句赋予笑话意义 并引起笑声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三):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

  叙事学在当代文学理论中可以说是一门大学问,而且其理论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的范畴中,逐渐深入到各个人文领域中去了。我们在各种学科的论述中经常会发现“叙事”这一术语的存在,也会发现在现实中“叙事”的存在。这使我们对叙事学是什么,怎样理解叙事,叙事有什么作用,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何处提出了疑问。但是,这些疑问在众多的叙事理论著作中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反而往往会将我们带入不知所云的尴尬境地。在迷惑中,《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这本书为我们的疑问打开了大门。

  阿瑟.阿萨.伯杰曾任教于旧金山州立大学,是该校广播和电子传播艺术教授。他的《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对叙事理论进行了阐释,用易懂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叙事,而且在该书的后半部分,将叙事理论应用于人类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对梦、童话、漫画、电视、广告、通俗小说、广播剧、电影和交谈等主题进行了叙事学意义上的分析。这使我们意识到叙事是怎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我们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叙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细读这本书会明白叙事的本质,也会启发我们在接触其他理论和现象时发掘叙事的潜在力量。

  最后说明一点,“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选材都很好,是适于我们理论研究的丛书,但是在编辑过程中有许多低级错误。以这本书为例,封面的原著印为“伯格”,而在书中的其他部分都译为“伯杰”,无论哪种音译是编者想要的,至少要统一起来才行。另外,在书中作者提到运用了许多插图材料,但在中译本中没有体现,虽然可能编者是考虑到版权问题,但编者并没有说明这些情况,让人以为买到的是盗版。在系列丛书中还有许多不足,以后慢慢评说。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读后感(四):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

  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讲义,或者教材。

  作者伯杰对于一直致力于研究通俗文化中的叙事学原理,内容包括梦,童话,神话,漫画,广播剧,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电影,通俗小说,日记以及日常对话等等。

  在书的前四章介绍了一部分叙事学的概念,包括什么是叙事,叙事学经典流派的经典理论,叙事技巧和术语汇编。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叙事学的五个重要流派。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普罗普的31种人物功能及功能中的两极对立,利维斯特劳斯的范式分析,米克巴尔对于故事,文本和寓言的区别说,西摩查特曼的核心与卫星说。而伯杰的研究也是主要建立在对这五种叙事理论的理解之上。

  关于对通俗文化部分的分析,电影和电视的叙事学理论已经有了较多的书籍和著作,建立了一定的体系,但是譬如说漫画,童话之类的分析还停留在泛泛之谈的阶段,伯杰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理论的引入算是国内比较新鲜的。

  个人认为,如果有一定的叙事学基础,这本书还是个不错的消遣;如果对叙事学完全没有了解的话,看起来会比较郁闷。

  我很喜欢这本书后面附录的一些课后习题,譬如,童话一节的叙事学习完之后,有一道很不错的习题。

  请写出一个童话,符合下面要求:

  1,这是一个传统的童话,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以“最后,他们全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结尾。请在行文中使用对话,描写和大量的动作。

  2,请使用过去时态,并把经典童话的人物形象运用到文章里,比如国王,王后,公主,王子,神奇的动物,魔法师等等。

  3,请在下列形象中至少选择一个人,写进故事里。让这个人物行动体现出这个人的诸多问题,并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提供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a,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倒退

  ,阴茎嫉妒,自恋情结,文饰作用

  c,肛门性欲,矛盾,固恋

  d,俄狄浦斯情结,自恋,固恋

  e,固恋,阉割焦虑,自恋

  恩,我果然不能当老师,不然会让学生死的,呵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