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艾凡赫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艾凡赫读后感精选

2021-01-17 00:42: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艾凡赫读后感精选

  《艾凡赫》是一本由(英)司格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4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艾凡赫》精选点评:

  ●我的意中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骑士衣甲,于万人瞩目的场合下救我于濒死绝望之际,然而我却不敢看他,也不敢和他说话。英雄救美的桥段再美也美不过青梅竹马。这段无疾而终的单恋终于在看到罗文娜面貌的那一刻哽咽、被杀死。蕊贝卡的感情描写可以说是相当细腻的了。反倒主角形象刻画较单薄。战争场面描写十分出彩,情节曲折、高潮迭起,每一章都扣人心弦,仿佛欧版《三国演义》。翻译优美,信达雅中可称之雅,诗歌部分很有《诗经》的味道。

  ●的确主次不分

  ●结构清晰,进展干脆。主人公男帅女靓,战斗勇猛,爱情坚贞。这古典历史小说三观如此正确,世界如此稳固,亮瞎了我的氪金狗眼……

  ●主角不如配角系列

  ●虽然叙述方法很是古早,但是剧情却扣人心弦,引人唏嘘。确实艾凡赫太过单薄,最让我感动和喜爱的确是反派的圣殿骑士,几乎为之落泪。第一次读这样的老骑士小说,虽然感到名物和历史存在些许的出入,翻译生硬的转换又给人出戏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能感受到其中风味,很是喜欢。

  ●有趣的骑士故事,但是主角艾凡赫的性格却不够鲜明。

  ●读的汉译版,所有激动人心的剧情全被翻译剧透了

  ●使我喜欢的一部经典作品

  ●我想说,读起来很爽,艾凡赫是每个女孩心目中的英雄和想嫁的男人,但是,如果艾凡赫一开始认识的是瑞贝卡,或许不会那么轻易地喜欢上罗文娜。罗宾汉与狮心理查也是英雄,揭示人物的方式太给力了。

  ●完全就是杰克苏小说,男主英勇无畏,还有贵人相助,贵人不在的时候,男主的敌人自己会死掉。女一女二都爱男主,最后男主抱得女一归。

  《艾凡赫》读后感(一):翻译用词较老

  毕竟是早几十年的作品,故事情节比大仲马、显克维奇等人差不少。不过营造的中世纪氛围比较好,涉及面也比较广,提到农奴、绿林、宗教迷信什么的。

  比项星耀译本好点的是诺曼人姓名之间的“德”翻出来了,这样很明显能看出其民族属性。(唯一的例外是德·布拉西翻译成了狄布来西,项星耀译本偏偏就这个人的“德”翻译出来,其它人名大部分没翻)

  圣殿骑士团全文翻译成“圣殿教派”,似乎不太合适,圣殿骑士团都是天主教徒,没有什么特别的教义能叫做教派吧?

  186,页底注解“诺曼王威廉”应为“诺曼底公爵威廉”。

  219,第13行“阿迪兰·得·蒙特美尔”中间应该是“德”,第15行“加司堪尼”按后文某处翻译应为“加斯科尼”。

  《艾凡赫》读后感(二):《艾凡赫》读后感

  这本书写的还不错,故事情节有趣曲折,是一部典型的骑士小说,也就是外国的武打小说。书中的犹太姑娘塑造的比较生动形象,机智、美丽、高贵、坚强,尤其是她与圣殿骑士的对话更能体现她的性格与品格,很招人喜欢;罗文娜、艾凡赫塑造的稍显单薄与苍白。司各特的文笔很优美、风趣,有些段落读来让人忍俊不已。另外,里面还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鲁智深”——那位行脚僧。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与《三剑客》媲美,可能比三剑客还要好看一些。个人评分4.8分

  以这本书为原型拍的影视作品有三部:

  1952年版的好莱坞电影《劫后英雄传》,这本电影里的两个女主角选的太好了,演罗文娜的是琼-芳登(她曾主演了《蝴蝶梦》),演蕊贝卡的是伊丽莎白·泰勒(她可是大名鼎鼎,曾出演过《埃及艳后》,长得简直是美轮美奂)。男主角虽然还可以,但是年龄有些偏大。这部电影拍的有些简单,因为是电影,不得不删掉一些人物和情节,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总之,该电影还是值得一看,个人评分4分。

  英国BBC拍的6集电视连续剧,大概拍摄于1997年,大部分忠实了原作,但是里面的两个女主角选的有些丑,没有1952年版的电影那么出色,她们长得没前辈们美丽、气质也太差,根本谈不上优雅、疯子绝伦,男主角也马马虎虎。另外,对罗文娜的剧情处理也不好,没有塑造出一个公主形象,片中的罗文娜说出的话、表情不像一个气质高贵、美丽无比的撒克逊小姐。个人评分4分。

  1982年版《新劫后英雄传》,这部片子看过的人不多,网上找不到,估计影响力也不大。

  《艾凡赫》读后感(三):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各路英雄层出不穷

  十二世纪末,诺曼贵族统治英吉利已经多年,与本土的撒克逊贵族(其实他们也是外来的,只是更早而已,)矛盾重重,但都拼命压榨沦为农奴的农民,更有教会僧侣,用种种罪恶手段压榨底层百姓。灾难深重的底层百姓有的就挺而走险,有像罗宾汉那样的草莽英雄。国王诺曼人狮心王理查还与法国国王腓力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去阿拉伯掠夺,遭埃及国王阿拉丁组织人民的强力抵抗而失败。理查回过途中遭奥地利皇帝囚禁,其留在国内早有心取而代之的兄弟约翰,乘机通过安排比武,花天酒地宴请,赏赐等手段笼络贵族,妄图夺取王位。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司各特以他老到的文笔描绘了比武的很精彩的情节和场面,塑造了狮心王理查,撒克逊青年贵族骑士艾凡赫,劫富济贫的罗宾汉等英雄人物,也描写了贵族罗文娜小姐和犹太姑娘丽贝卡这样的“真善美”形象。

  隐姓埋名的狮心王理查,撒克逊贵族和他的家奴,以罗宾汉为领袖的草莽英雄结成了统一战线,与丧心病狂的以约翰为首的诺曼贵族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是全书的一大看点。虽然对正义的一方,有点美化之嫌,然至少这反应了英格兰老百姓和司各特的愿望。犹太姑娘丽贝卡对撒克逊青年贵族英雄艾凡赫开始时产生爱意,也很自然,但她完全有自知之明,很快就把这种爱转化为同情,转化成拼力救助。她对圣殿骑士的诱惑威逼,据理驳斥,以死抗争。司各特塑造了一个很有特色,很有光彩的人物形象。这两条,是全书最鲜亮的看点。也许就因为这,在司各特的许多著作中,仅有这一本被列为世界文学名著。

  《艾凡赫》读后感(四):Michael应该怎么念?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刚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正好是Growing Pains在中国第一次播出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个很有新思路的老太太,她也看Growing Pains,所以给我们每个人起英语名字的时候,Michael、Carol、Ben是少不了的。Michael——那时候老太太用的是Mike,这样拼比较简单——是我们班跑50米最快的,去年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小学同学聚会碰到了27岁的Michael,看上去足足有190斤,不知道他现在跑50米要多少时间。

  后来我们知道了Michael Jackson,但Michael这个名字让我们琅琅上口则必须要归因于体育节目。从飞人乔丹到拳王泰森,后来还有英格兰小子欧文,他们都是Michael。迈克尔·乔丹、迈克尔·泰森、迈克尔·欧文,一整个迈克尔家族——还有一个,他是车王,我们叫他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一直叫到了大三,我们都这么叫,媒体们也都这么叫——期间还冒出来一个“迈克尔·巴拉克”——那年我一时兴起跑去跑去学德语。一个星期后,我学会了德语的发音,然后,当我看到Michael Shumacher的时候,忽然就意识到他是德国人,就该照着德语来念他的名字。于是,我磕磕绊绊地第一次把Michael发出了别的音——米夏埃尔。

  回到《艾凡赫》的这个译本上,书里的基督徒们发誓的时候一直会用一些圣徒的名字——圣丹尼司、圣邓司特……然后,那位圣殿骑士布里昂·德·波阿-基尔勃嘴里忽然冒出来一个“圣迈克尔”来。

  “圣迈克尔”,怎么听怎么别扭,总觉得他在说前利物浦前锋,好像迈克尔·欧文在98年世界杯上打进阿根廷一个球之后就没媒体称为“圣迈克尔”。

  显然12世纪的圣殿骑士是不会用20世纪末的利物浦前锋来起誓的。那么这位“圣迈克尔”是何方神圣?St.Michael,出自圣经的约书亚书和但以理书,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中的天使长。按圣经的中文版,St.Michael通译为“圣米迦勒”。

  好吧,亲爱的圣殿骑士,请重新起誓吧,以“圣米迦勒”的名义。

  题外话1,最卓越的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The 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George)是英国荣誉制度中的一种骑士勋章,一般授予对英联邦或外交事务作出贡献的人士,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和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均曾授勋,此外,James Bond也曾在Ian Fleming笔下得到该勋章。

  题外话2,林纾曾翻译过此书,书名是《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我没读过林纾的一本,但这个书名已是让人神往了。

  《艾凡赫》读后感(五):约克城之艾萨克之女蕊贝卡

  在塞得利克一行被掳之时,书中有一大段文字,大致是将贵族血脉

  罗文娜小姐和异端后裔蕊贝卡做了一番比较。

  虽说论血出身来讲罗文娜小姐比较高贵,但是蕊贝卡的戏份却绝对

  够得上第一女主角了。蕊贝卡生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又出身小户人家,

  可是她的所作所为还是挺现代的。无论在什么年代,拥有优秀的情

  商,总归会令生活好过一些吧。

  蕊贝卡的优势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有坚定的信仰。无论外界怎样的诟病,作为耶和华的子民,

  蕊贝卡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信仰。有些事是需要一

  颗坚定的心才能够完成的,游移不定的心性往往令人一无所获。

  其次,对周围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身为犹太人的后裔,蕊贝卡知道

  自己躲不过外界对其民族的诋毁和伤害,索性选择承担,这也令她在

  对手面前显露出不卑不亢的姿态。良好的出身或许能够给予一个人优

  越的生活和不俗的举止,然而勇气和自信却能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第三,充实自我。蕊贝卡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女人而安享父亲所创

  造的富裕生活,她不仅拥有高超的医术而且积极参与家事的讨论和决

  策,不放过任何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锻炼了自身的

  应变能力,而且生活变得充实,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抱怨。不抱怨和慷

  慨奉献的女人自然是美的。

  正是凭借着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果断机警的处事,蕊贝卡跳出了人

  生的一个个陷阱。被虏获之后,蕊贝卡没有屈服于对手的恐吓与诱

  惑,冷静分析形式,机智勇敢的与之周旋;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制

  造机会救助重伤之中的艾凡赫,甚至为他直播“战况”,一个能够和

  男人并肩作战、一同解决问题的女人远比“小鸟伊人”要可爱的多;

  当她对艾凡赫产生好感之后,却发现这位骑士也无法免俗的对犹太民

  族抱有鄙夷之情,蕊贝卡没有像平常女子一般继续放任自己的情感,

  而是及时抽身,她亦有她的尊严和决断。

  艾凡赫最终与罗文娜成婚,蕊贝卡选择了离开。这样的结局既是必

  然也多少让人感到遗憾。两颗拥有不同信仰的心,纵然能够碰撞出爱

  情的火花,却无法逾越各自的信念。

  克制永远是一种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艾凡赫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