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摘抄

2021-01-18 03:56: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摘抄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3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精选点评:

  ●和金瓶梅一样被很多人漠视的故事,躲在半文半白后面的真实人性,似乎更有嚼劲

  ●上比下好看

  ●高中的时候很迷张爱玲,最喜欢的反而是没什么名气的茉莉香片

  ●魏子安自序那里实在有趣,写得又有意境又有思考,可是往后看就觉得过于琐屑,可能是因为时代隔阂,我有时搞不懂人物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聚在一起,为甚整天都只干那几件事情,而这几件事情居然还可以写到60回

  ●花开花落

  ●没看下去

  ●不行啊…

  ●海上花开原文是白话文,很难懂勉强读个大概

  ●好像当时看得头疼,没读出美来。

  ●去年时特地找过,但这个版本的文集好像已经绝版了。我只有幸当年私藏了一本1943。不错呀真不错,该版本真正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一):海上花就像榴莲

  不是冲着张我是不会看《海上花》的,看完觉得真的好,拿起来随便翻开哪页都可以看下去,虽比不上《红楼梦》,但异曲同工。张故意不翻译的吴语,软软拖长的语气读起来满口余香。

  很多人嫌它沉闷,它也就静静在那等着,喜欢的人自然喜欢。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二):多少花开

  最初这个版本还没出来,图书馆另一个张爱玲翻译的《海上花列传》被人一直借着。没办法,我只好去看韩庆云的吴语原作。

  开始很痛苦,后来习惯了。虽然我不能读懂多少女子心,却能多少体味恋爱的自由无望。我硬是读完了,写得真好。我还草拟了人物关系图,方便记忆千头万绪。后来还看了电影,侯孝贤的《海上花》,气息沉重,但故事情节大感不同。再后来出了这套书,赶紧买了来,却已经没有深度阅读的兴致了。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三):观望一下那个时代的生活

  海上花原被归为“狭邪小说”,狭邪,小街曲巷,指娼妓的居处。本来对于这种题材的小说,我兴趣平平。我一向偏爱看些讲平常普通生活的小说,太阳春白雪了或太下里巴人了我就都兴趣不大。但是这本书倒不同。鲁迅谓之:“平淡而近自然”。确实如此,且虽平淡而不无味,正是我喜欢的风格。

  它算不得是什么有教义的书,也旨不在此吧。海上花所述的内容虽然也不合什么道德规范,却只是生动的讲述,作者并不在那里捶胸顿足大讲自己的道理,读者可以作为一个自由的旁观者,看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在我看来,海上花讲的是自由恋爱。想想那个时代的人也确实悲哀。花街柳巷之间也许是男人自主寻求爱情的唯一地方。现代男人“不安于室”遭挞伐自然是应该的,但是那个时代的人,要求他们安于盲婚来的室,却也不合乎情理。然而虽然未必所有婊子皆无情,但终归对于她们,这大多只是生意而已。而不当这为生意的,真正有情的,则导致结局仍难免是悲剧。

  不多说了。总之,不错的小说。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四):一本讲述生活是多么无聊的书

  我原以为自己在北京有2、30关系不错的同学,来了北京就不无聊了,结果,永远还是一个人。就连从小一起长大,而且住得不远的李萌,也就是搬家的时候见了两次。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住的地方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别人。

  刘蓉问我,你每天回家都干什么啊?

  我说,玩手。

  又把《海上花》拿出来看,看第三遍了。这种状况下,很适合看这种书;或者说,这种书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看。

  张昊翔把这本书推荐给我,我就再没推荐给别人了。

  人只有在非常痛苦黑暗的时候,才能看鲁迅;只有在无聊透顶的时候,才能看《海上花》。读书和心境是很有关系的。

  这是讲述人活着是多么无聊的一部书。

  虽然其中充满了匪夷所思的高超技巧,故事情节惊心动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但是你看到的只有两个字:无聊。整部小说就是不断从一个饭桌转移到另外一个饭桌,不断吃饭喝酒划拳。

  两个成功人士相约喝茶,无话可说,一边看着窗外,一边用脚踢凳子腿,说,我们还是走吧。

  导致这本书看上去如此无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实”,作者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老老实实过日子,老老实实写书。生活是怎样的,就怎样去写。源于生活,并且等于生活,然后你就看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里面的人物都不好不坏,《红楼梦》里的人都太好了,仙女下凡一样,《金瓶梅》里的人都太坏了,群魔乱舞一样。只有《海上花》里的人物平平常常、不好不坏,又好又坏,就像你的某个同学或者同事,没有拔高或者降低。

  最伟大的艺术家,也就是平视生活。

  艺术怎么可能高于生活,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可能高于生活。

  如果你的生活足够无聊,而你又足够真诚,愿意承认这种无聊,你就需要这样一本书。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 作者: 张爱玲  页数: 309  定价: 19.8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张爱玲典藏全集12-译注:海上花落 作者: 张爱玲  页数: 309  定价: 19.8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张爱玲典藏全集11-译注:海上花开》读后感(五):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有一个自称是“花也怜侬”的人,用吴语对白写了一部叫做《海上花列传》的书。后来张爱玲将原著翻译成大致接近通俗白话文的样子,并把它分成上下两册,分别叫做《海上花开》、《海上花落》。

  《海上花》的作者原名韩庆邦,字子云。因为屡试不中,遂淡薄名利。我很敬佩他的一点是他敢于用吴语写作,“曹雪芹撰《石头记》皆操京语,我书安见不可以操吴语?”韩庆邦自己肯定预想到吴语写作的后果(正如张爱玲所感叹的:《水浒传》被腰斩,《金瓶梅》是禁书,《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没人知道。),而且也有人提醒他,如用吴语,会给小说的写作和书的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他依然故我。

  名和利对他来说真的都可以放弃,只要能潇潇洒洒、不随波逐流地活着。虽然他的尝试可以说是失败了,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据说韩庆邦还准备写《海上花》地续集,只可惜天不假年,只活到三十九岁。

  说实话,《海上花》中的男男女女如果都操一口流利的通俗白话,肯定大煞风景,尽失原著风味。但是纯粹的吴语又会大大阻碍小说的流行。张爱玲在矛盾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契合点,她的翻译尽量能让一个北方人看的懂,同时又保留了一些吴语土话。看起来虽然还是有些拗口、不习惯,但却给人留下想象原著意境的空间。

  《海上花》是一部平淡的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我承认自己绝没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有时看着看着会突然觉得没意思。但是隔一段时间再翻开它,缓慢而仔细地阅读,便体会到它的好处。

  《海上花》写的是晚清时期上海妓女生活,在第一回里有:“不料那花虽然枝叶扶疏,却都是没有根蒂的,花底下即是海水,被海水冲激起来,那花也只得随波逐流,听其所止。若不是遇着了蝶浪蜂狂,莺欺燕妒,就为那蚱蜢蜣螂虾蟆蝼蚁之属,一味的披猖折辱,狼藉蹂躏。惟夭如桃,秾如李,富贵如牡丹,犹能砥柱中流,为群芳吐气;至于菊之秀逸,梅之孤高,兰之空山自芳,莲之出水不染,哪里禁得起一些委屈,早已沉沦汩没于其间!”这段话是对书中所写女子的总括。看完全书再来看这段话特别能有感于心。

  书中着笔最多的是几个长三书寓中的女子,她们都是高级妓女。她们的顾客一般比较稳定,数量不多,而且相处的时间较长,容易产生感情。比如王莲生和沈小红,黄翠凤和钱子刚,他们之间都有很深的感情,陶玉甫和李漱芳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女子最后的出路不外有两条,一条是自己赎身单干,开妓院做老鸨,另一条就是嫁给别人做小老婆。如果要是妄想做大老婆,那基本上没有成功的。书中三个女人,李漱芳周双玉赵二宝,都想做大老婆,结果死的死伤的伤,没有一个如愿。倒是那个嘲笑别人想做大老婆的周双宝意外地被人娶去做了大老婆。

  张惠贞刚嫁给王莲生时很得意,一是可以向当众打她的沈小红出一口恶气,二是嫁给别人做小妾是她们一条较好的出路。可是一入候门深似海,一旦进了门就再没有自由可言。做妓女可能被别人所不齿,可是她们,特别是一些高级妓女,还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挑客人。客人如果调头,她们也可以像蒋月琴一样看的开。想到这里心里真有无尽的惆怅,人生悲哀的极点莫过于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