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锦集

2022-04-13 03:01: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锦集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由(法)卢梭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契约论》精选点评:

  ●用kindle读得最慢的一本书,感觉有一半原因是因为翻译得比较晦涩。 可能是文法不够现代化,有时候要反复读一段好几遍才能搞清楚这段话的主旨。法文原版想来是读不懂,英文版既然也是翻译而成,也就没有太大必要去读了。这本书是有局限性的,但它的局限性丝毫不能否定它的伟大。其中关于人性,社会,政治,行政等的假设、论述与辩证,实在是自圆其说地精妙。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有些片段不免有“诡辩”的痕迹,但整体而言,读完这本书会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相关的一切假设(assumptions)会有一个比较全面且逻辑清晰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公民意识。不是所有纳税者都是合格的公民;一个不合格的公民,没有评判政府是否合格的认知能力。中国的文化有些地方和这本书是大相径庭的,但有些地方却又惊人地一致。

  ●我想说的是1980版的定价为0.64而且封面不是这个。。。对于卢梭。。。

  ●这是一部推论性作品,卢梭的主张看似是矛盾的,一方面反对专制,另一方面又要迫使人民服从公意,人类因此丧失了天然的自由,却获得了社会的自由,这仿佛是在说,人们要迫使他自身自由。但这恰好是看到了现代政治社会的内在矛盾。(ps获得公意的前提:每个成员把自己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不同版本的重复

  ●不懂一般社会论文写法,本不好评价,不过鄙人略略赞同,故而打个分

  ●论述当然很精彩,但是有些概念不太适合现在社会了,毕竟社会越来越复杂,很难有一本书适用到永远。

  ●看的有点乱! (*^__^*) 嘻嘻…… 理论型 !

  ●真尼玛佩服那个年代竟有这种看透一切的思想。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一刷,除了第四卷 论罗马公民大会 和 论保民制 两章没细看,其余都还好。公共意志如何与个人利益协调? 人在选择社会自由的同时也承担了对自由的道德责任。宽容宗教是一种固化剂。世界公民爱人和不爱人,殊途同归。116-171005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阅读本书让我充分理解,要从纯粹的理性出发来解释民主自由,是多么的困难。

  “公意”是卢梭立论的基础,虽然在书中这并不是一个"well-defined"的概念,但确实富有启发性。围绕其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比如谈到投票:“向人民所提问的,精确地说,并不是人民究竟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这个提议,而是它是不是符合公意;而这个公意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意志。”

  书中罗列出来的一些制度,如罗马人民大会,之前并不了解它们是如此的有趣。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二):我们被现实捆绑,却又欣赏卢梭

  我觉得自己很疯狂。

  第一,我并不是因为学科问题而来读他。

  第二,做为一本具有学术性的丛书,我大概真的有些不自量力了。

  初读此书,吃力万分呀,但我还是头脑清析,大口喝水,在酷热的夏天里,认真的一字一句理解过来。

  书中金句真的很多。

  讲一下吧!

  我特别书中这样一句话,“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

  而如今很多情况是这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被迫转让自己的自由。

  可能,我列举的有些断章取义。但归根结底。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始终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就像你想要被公平对待一样。这种状态和理想,在现实中,几乎为零。

  我们可以尽全力,置于公意的最高领导者之下。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道德的共同结合体。

  如果最后领导者为了保证自己利益。他就会成立政治体,反之,如果要达到一个完美的社会契约时,他只需要成立一个部落。共同体人们可以以首领的一切,来拥戴领导者,但是衣食住行,又都是部落共同体的财产。在创造财产时,他们可以公平劳作。所以,简而言之。只要一个国度,做到了共同体利益和自由的无拘束时,才会被称的上真正的社会契约。

  注:智商不过八十的我,也只能理解这点。不喜勿喷。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三):思想启蒙经典

  推荐理想主义者、社会政治学者以及想装13青年等人群仔细阅读。虽然是理论专著,但是读起来不费劲,至少大部分都很好理解,只有A5大小170页左右。感受:1、理想主义挺美好的。单纯的理论文字也能反应作者内心的激情,道理循序渐进又易懂,让人感觉纯粹的东西很舒服。2、思想性和逻辑性非常强,充满人文和理性的光芒。但是因为中英文逻辑惯性不同,好多话我要看几遍才能消化,有的句子长、深邃、蕴含历史典故、宗教背景,真真难为翻译了。3、道理不一定都认同,但是思想的启蒙不可限量。这本小册子是启蒙运动的重量级书籍,据说影响了西方几代人,引领了18世纪法国革命。我现在读这个几百年前的书,任然觉得很多观念不仅不过时,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以前对这种书怕啊,怕看睡着,怕毛躁,这次反而有耳清目明的感觉,虽然不一定学到了多少知识,但是问题可以这么思考分析还是有点启发。 我看书经常看过就忘,只记得大概,不知道自己消化吸收了多少,这次摘几个句子放着备忘。 “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相联合的人所服从的只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的自由” “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损失的,是他们的天然的自由和他们企图取得和能否取得的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力;而他们得到的,是社会的自由和他们对他们拥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权力可以委托他人行使,但意志不能听任他人支配” “谁要依靠他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谁也应当为了保全他人而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没有权力擅用死刑,不能借口杀一儆百而杀罪犯,只有在保存他就不可能不给人们带来危险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处死他” “正是因为事物的力量总是倾向于摧毁平等,所以才需要立法的力量倾向于维持平等” “创建政府的行为,决不是一项契约,而是一项法律。行使权力的受托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任命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人民既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四):启民智

  《社会契约论》开篇讲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无时无处不被世俗的枷锁禁锢。然而,自认为是世间万物主宰的人类,却比世间的一切更受奴役。作为自然人的自由是自我的,而当我们牺牲一部分自然人的自由选择组成社会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社会人的自由,本质上这就是一种等价交换,或者是人类趋利避害的结果。这一部分是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深感似有所得,但是又确实无法描述确有所得。

  坦白讲论强权这一章看的不是太懂,尤其讲主权者;但是自由珍贵这一点深以为然,是征服者剥夺的等同于生命的东西。

  《乌合之众》开篇就非常不客气的将人聚集的团体称作乌合之众,所以,在看到公共意志出错时,是丝毫没有意外的。《重返美丽新世界》当中对蛊惑民众的纳粹的手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当人群聚集在一起了,人们就会倾向于放弃思考,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正如网络舆论一样,有力而又危险。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五):社会契约论摘抄

  1.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2. 无论何物,只要出于自然的创造,都是好的,一经人手就变坏了。(卢梭《爱弥儿》)

  3. 我们所有的智慧,都脱不了奴隶的偏见。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在奴役我们,束缚我们,压抑我们,文明人从生到死都脱不了奴隶的羁绊。(卢梭《爱弥儿》)

  4.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

  5. 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而且,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起成为自己的主人。

  6. 奴隶们在枷锁之下丧失了一切,甚至丧失了摆脱枷锁的愿望;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奴役状态,有如优里赛斯的同伴们爱他们自己的畜生状态一样。

  7. 强力造出了最初的奴隶,他们的怯懦则使他们永远当奴隶。

  8. 向强力屈服,只是一种必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它最多也不过是一种明智的行为而已。

  9. 一切权利都来自上帝,这一点我承认;可是一切疾病也都来自上帝,难道这就是说,应该禁止人去请医生吗?

  10. 我们可以说野蛮人并不是邪恶的,正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知识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限制,而之是感情的平静与对罪恶的无知。(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11. 基本公约并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

  12. 人们可以争取自由,但却永远不能恢复自由。

  13. 当我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时,首先必须是我的脚步能带动我到那里去。一个瘫痪的人想要跑,一个矫健的人不想跑,这两个人都将停止在原地上。

  14. 在一个完美的立法之下,个别的或个人的意志应该是毫无地位的,政府本身的团体意志应该是极其次要的,从而公意或者主权的意志永远应该是主导的,并且是其他一切意志的唯一规范。

  15. 负责的人越多,则处理事务就愈慢;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并且由于反复考虑,人们往往会失掉考虑的结果。

  17. 我愿自由而危险,但不愿安宁而受奴役。(波兹南侯爵)

  18. 精神事物方面的可能性的界限,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狭隘。正是我们的弱点、我们的罪过、我们的偏见,把它们给束缚住了。卑鄙的灵魂是绝不会信任伟大的人物的;下贱的奴隶们则带着讥讽的神情在嘲笑着自由这个词。

  19. 每一个政治社会的头上都奉有一个神;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