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锦集

2021-01-20 00:2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锦集

  《传统下的独白》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页数:3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统下的独白》精选点评:

  ●李敖很幽默啊~~

  ●三十岁时读他二十六时写的东西 我比他老太多了 他一直都是青春无敌热血沸腾的疯狗 我一直都是老气横秋垂死挣扎的病牛 除了那篇红玫瑰

  ●李敖付出后的 第一炮,也因为这书 他泡到了 他的前妻胡

  ●李敖的书,两个字,过瘾

  ●快意恩仇,但也得满腹诗书啊。阅读才能引导人民走向开化

  ●委实有一股浩然正气,真诚大气,不矫揉造作、不掩饰自己的追求。 我打开背囊,当众吞下了不少苦药。观众们说:“恐怕药太苦了!” 我说:“ 怕什么呢?我吃给你看。我还有一杯毒酒!”

  ●看不懂

  ●初中看的,当时觉得太了不起了,

  ●老而不死,是为李敖

  ●看完之后立马有想转粉的冲动,发现发自内心喜欢的歌手和文人都是台湾人,(⊙o⊙)…还学了好多次,补苴罅漏、白首书帷、业绍岐黄、耿介拔俗、颟顸、贾祸、gordian knot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一):李敖杂文的精选!

  个人认为此书是李敖巅峰时期杂文包括散文的精华,无论是谈论政治还是评论自我,或者调侃生活,都有其独到的视角,加以才华横溢五百年一出的白话文文笔,堪称杂文经典。

  强烈推荐《母亲和电影》还有一篇叫妈妈,弟弟和什么的。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二):传统的那些事儿

  我甚至记不得我的出生

  我出生时父亲母亲的样子

  以及他们出生时的样子

  祖父、外祖父每一个人的样子

  我看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样子

  其实也就是很多年以后的样子

  他们活着的样子,让我确信

  活着,似乎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带着出生以后他们的习惯

  同时带着他们多余的一些愿望

  像一个把自己砸进暮色的农夫

  双腿同时摔倒在他们的泥土中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三):犀利叔

  有实力,有胆气,才能一直特立独行。

  我刚开始看李熬的时候,只喜欢看他关于政治问题的评价。把台湾鄙视的一钱不值,挺满足大陆青年的虚荣心。 年纪稍为大点以后,理性了一些,对台湾的态度也有妒忌减弱成了轻微的羡慕。TW毕竟是个黑社会女儿出嫁也能上新闻头条的小地方。关注李敖就少了。

  如今,生活上的烦恼多了,发现社会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地方。 太多的不如意、压抑、束缚。看到李敖那些人生观,觉得真***解气。

  原来的那些仁义道德全TM一坨屎。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被少数人拿来忽悠多数人。

  快意恩仇、放荡不羁!居然有人可以过这样的人生!

  读李敖,深埋在心里的自由主义种子突然之间就破土而出,一发不可收拾了。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四):狂言者说——读李敖《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老年人棒子》

  “中国人的爱国方式,太偏重于政权的转移与集中,很少有人对政权以外的爱国方式感兴趣,这是知识分子的大失败!”——李敖《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李敖先生最近死了,于是找了他的书来读,聊作缅怀。

  李敖是狂人,狂的超过他的水平,就让人讨厌了。虽然这样,我也极佩服先生。一般狂人都是少年,人老奸,马老滑。老儿犬儒了、老朽了、反动了。李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越老越勃发。让人佩服。

  两篇杂文,都是李敖年轻时的作品,读后感觉反而更加圆融。文章写的很普通,有匠气,多渊博而少灵动。作个比喻有个割的水平,没有刺力量。虽然这样说理性与逻辑性都很强,要幽默有幽默,要力量有力量,要深刻有深刻,要博学有博学。但都比大师都差一口气。一般自由主义读者都能产生共鸣。

  问题在于,现在的好杂文太多。杂文或者散文、随笔。或者隽永或者犀利。不然没有读的价值。这两篇杂文,九十六分。

  不管怎么说,先生的已经死了。他是真人,我们是带面具假人。

  2018.03.19

  《传统下的独白》读后感(五):李敖很装比

  作者: 李敖

  ISBN: 9787505715493 [十位: 7505715496]

  页数: 366

  定价: 21.00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装帧: 软精装

  出版年: 2000-4-1

  事实证明,李敖如果做一个史料研究专家的话会远比他作为一个作家成功,就更别谈他作为政治家的地位了。

  书我读了大约一半,无聊,很无聊。没错,李敖你是读过很多书,几乎每一段你都在引经据典,每一段你都在告诉我们你博古通今,那又怎样?除了能说明你看的书多,那又怎样?

  一篇没有自己的观点,就算把典故塞满文章每一个角落,我都觉得一无是处。炫耀你自己读的书多?这和我鄙视的形容词填空型作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说李敖和王朔根本是两个档次上的人物,把他们两个摆在一起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让他和余秋雨摆一块吧,比比谁更装比。

  里面倒是有一篇关于中医的挺有趣,看看现在内地为中医吵得不可开交,倒是可以参考一下这篇东西。我说了,李敖做个史学家不错,每天就啃点资料然后拿出来吹,他比谁都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