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读后感精选
《看得见的手》是一本由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7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得见的手》精选点评:
●钱德勒的经典之作,对工商业或者说企业的起源、发展与繁荣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考察研究。从最开始,1840年左右工业革命的兴起,到近现代,从每一个细节中挖掘企业的成长历程与内在原因。最开始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制度、文化和思想的变革,如中世纪压迫后的思想解放和文艺复兴,以及随之而来的制度变革,所有权的确立。接着就是技术的变革,包括农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进而推动了商业的兴起和繁荣,但这时还是小商人的形式。直到蒸汽机的发明,铁路的普及、电报的推广,产品和信息得以快速分销,使得企业的产生成为可能。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技术革命使得企业的内部化成本不断降低,从而进行纵向、横向一体化,扩大规模,导致了管理层级的出现。管理提升了通过能力和分销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扩大,又反过来推动了……
●市场的力量!
●看时很激动,现在却对内容毫无印象。
●高山仰止。但翻译比较差,可读性一般。
●企业史方面的专著。如何从作坊变成现在的跨国企业。
●序文中的八个观点理解了,再看看前几个部分就差不多了…当然研究经济史的除外,文中很多研究方法值得借鉴。生产 分配 运输 通讯 能源,组织,协调,效率…其中的逻辑关系在小艾笔下愈发清晰。他认为运输和通讯领域的创新最先发生,组织变化也最先产生,向生产传导…好书…应该找到其他两部曲研读。
●……弃
●能直接读吗???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史作品,之一。在新经济史革命后仍然脱颖而出的传统经济史作品殊为不易。一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史,从科斯以来所有新制度的观点都能找到。在经济史日趋走向经济学的当下,还能有这样经典的作品问世吗?
●重点阅读文中第一、二章。现代组织尤其是现代工商企业这种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前科层组织是在面临什么样的约束和条件下,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出现代科层组织内部构架的(可能暗含了一种连续渐进假设,不过这仅是一种权宜性表述)?第一、二两章展示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看得见的手》读后感(一):看得见? 看不见?
摸索产业规律是很重要的!
其实看的见要放到时间和空间里去看,看不见也要放到时间和空间里去看。可能有人看到了,他坚持自己的认识,他可能就是成功留下来的那些企业创始人。
无论怎样,都要坚持调查,坚持开放,坚持,也许,你就是哪个看的见人!
《看得见的手》读后感(二):美国的管理革命会影响中国吗?
这本书是当然的名著。但对Yahoo、Google这样的新经济公司来说基本无用,无法指导大公司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竞争,也无法揭示中国的中小企业利用全球垂直分工的机会参与竞争并崛起。
中国的管理革命不在大企业,而在灵活、扁平化的中小企业,在其中才能成长中国的“看得见的手”--职业经理人。
《看得见的手》读后感(三):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变化
看得见的手,描述了美国经历小企业阶段,逐渐走向经理式资本主义的时期。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发挥了分配当前和未来资源的作用。看得见的手突出了企业管理在资源分配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有更多的管理成本,但是获得的收益也更大。当然,这些大企业能够成长起来,是具有技术背景,市场背景的,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够形成巨大的企业。中国的部分行业也会出现这样的企业,资源的集约利用没有变化过。
写了3万字笔记,最后一个部分没写。呜呜~~~
《看得见的手》读后感(四):长出看得见的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看完这本书使我看经济、事物更加冷静。
这本书使我对经济史、企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该书给我的影响更多地是经济史,而非企业管理本身。看完之后发现——需求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变革以及铁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用铁路将煤炭运出去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建设铁路,这促成了股票等新兴融资手段的产生,大的股份制企业也形成了,在复杂的股权关系下管理学需要发展来管理更加庞大的机构;而铁路也在无形中将市场无限拓展,推销、广告学、营销这些都随着发展。
我们今天在赶上国外大企业的发展是被人逼迫的,而欧美很多企业是自发的。自发的企业理解很多本质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参考了这些自发企业的现有模式。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一系列必须的过程成长起来的企业才是健康的!依靠其他手段培育的大企业有很多顽疾与先天畸形。
《看得见的手》读后感(五):摘录
感谢商务印书馆。但翻译实在不怎么样。 1.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许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 2.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经营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 3.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4.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他的协调功能后,层机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5.职业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性和职业化。 6.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7.在做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8.大企业会改变行业乃至经济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