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经典影评集

2021-01-20 03:3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经典影评集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部由Bernard Rose执导,大卫·葛瑞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一):可敬可悲的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是音乐史上可敬的大师。他的小提琴造诣出神入化,曾经应拿破仑之妹的要求,创作了只用一根弦的小提琴曲。他的作品从未离开演奏的舞台,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曲目。

  帕格尼尼也是可悲的人物。他的生活糜烂堕落,吸毒嫖娼豪赌,黄赌毒俱全,因此总是被生活所迫。也因为堕落而被视为魔鬼的化身,1840年去世后迟迟不能下葬,1896年子孙被教会勒索后才得以安息。

  剧中,帕格尼尼在伦敦和经纪人的女儿相爱了,虽然因为误会而分开,但是双方通信来往。帕格尼尼回到意大利的别墅养病,女孩远渡美国嫁人生子。两个相爱的人越走越远。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二):如果让我住进你心里

  --公子扶苏全评《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表白,我们凝视良久,你从未说出你喜欢我,但是所有的音符都已飞进了我的心里。

  电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导演:伯纳德·罗斯

  主演:David Garrett

  上映时间:2013年

  很多年以后,看帕格尼尼传记片的时候,突然想起安妮宝贝曾经那样陈述,帕格尼尼只需要两根弦,另一根用来谋杀你的思想。安妮宝贝是对的,爱情原来和下棋一样,是需要对手的。

  当音符开始在回廊上飞舞,我知道。我听见了。所以我拦下父亲,一个人来赴约。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表白。

  你曾经从未告诉我你所有的思念和爱恋,就好像,你曾经从未告诉我你所有的寂寞与炽热。可是,我终于知道了。

  你的呢喃在我耳际盘旋,所有的音符都已飞进了我的心里。而我,也想这样,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住进你心里。然后告诉你,每当遥远的路上,扬起沙尘时,我看到了你;深沉的夜里,流浪者在歧路彷徨时,我看到了你。浪起来了,在深沉的滔声里,我听到了你;万籁俱寂,在我常去倾听大自然的幽林中,我也听到了你。

  我就在你身旁,尽管你似乎在那遥远之处。

  有没有一个人,曾经也那样温柔的住进你心里。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三):请教皇再考虑看看

  帕格尼尼不能接受神甫的忏悔要求,并不是拒绝教皇,而是因为帕格尼尼的双重性,在他的一重身份里,他是“新的小提琴之神”,这里的“神”并不指向与上帝并列的某种存在,而是指他的音乐将获得永生。 但是帕格尼尼无法做到区分两者来承认死亡,他所拒绝的并不是忏悔,而是作为帕格尼尼音乐的死亡。 正如魔鬼助手要求帕格尼尼在天堂为他而战,所请求的正是这种音乐的永生性,无论我们是否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帕格尼尼的音乐将出现在天堂,因为我们既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出现在天堂,也不知道天堂的标准,天堂的音乐标准,但是魔鬼助手在这一点上表达了充分的信心,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等于我们提前或曾经听到过来自天堂的音乐,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溢价,从开始代理时就致力于提高帕格尼尼的身价,而称其为来自天堂的音乐,并为其找到使人不恶心的吹捧方式,无论如何,魔鬼助手看中的是这种价值。

  所以此处由于这种帕格尼尼的拆解无力,他只能拒绝临终祷告,坚持他的音乐将获得永生,能够侍奉上帝,天使,梵蒂冈及教皇阁下,而要实现这一愿望只有依靠教皇的怜悯,我们知道假如帕格尼尼否认自己音乐的永生性,他的音乐的永生性就将被取消,而他是唯一能否认的那个人。

  这当然是因为他在和魔鬼助手相处的过程中缺乏世俗的智慧,得罪了将他从灰尘中提拔起来的魔鬼助手,而受到的最终惩罚,一切有赖于教皇的恩典,明断,但是沉默本身已令人无比感激。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四):够了

  一面刷下来全是“不看剧情看音乐”的结论,一个个都这么居高临下?既然说音乐好敢不敢多夸两句??你们真正理解帕格尼尼对音乐的意义吗?真正理解那种“我们错过了他”的苦涩吗?对于你们来说大师什么的,只要出现在屏幕上就是可以指手画脚的对象。DG的钟,魔鬼,随想曲24根本就没有P应该有的天才气息,那种奇思妙想唾手可得的自信,unstable&desperate,没有,反倒相对有些中规中矩,《钟》刻意压上节奏,《魔鬼》简直穷极无聊!!模仿者。不要说有乐团伴奏的问题,这么一幅栩栩如生的自画像,帕格尼尼绝不可能为了迁就乐团,把魔鬼涂鸦成一个绅士。不知道是技巧不够还是理解的问题,速度本是P曲的一大亮点,却被淡化处理了。真正符合DG气质的只有那首咏叹调,帕格尼尼为数不多的,他愿意流露出温柔的时刻。这首咏叹调。。。真是,难以言述,不忍心听下去。帕格尼尼的大多数曲子就像大麻,一瞬间带来极乐和仿佛神赐的精彩,伴随着强烈的自毁倾向,所谓的unstable&desperate,然后是心力交瘁的疲惫;而他把清醒的时刻留给了简单的咏叹调。清醒是温柔的,温柔是痛苦的。温柔的吟唱出向往,向往到心脏都抽痛。并不是帕格尼尼想让女主角唱给他听,而是他想唱给女主角听。告诉她她就是歌中的恋人。而随着女主角的技巧愈磨练愈纯熟,爱人的影子也被磨得迷迷糊糊,歌中的恋人越来越近了,真正的爱人渐行渐远。帕格尼尼就是一生都无法遇到那个Mrs.Right,时代决定,让他占领一个无人的欧洲。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五):Lo Ti Penso Amore

  

三联今天的推送里讲亲密关系,有一种传统模式,叫“来过一阵子,怀念一辈子”。和这部电影里的爱上那种感觉,很像。

you didn't really love her? you love the idea of what you thought she was,her innocene,someone whose purity could redeem you of many sins.but she is human,she has the same quality and ambition as you.All that would happened would destory her.you would disrupted her the same.

他们迷恋的是什么呢?互相欣赏且珍惜的天赋和才气,在那被音乐交织环绕的金色领域。是迷雾兜住了眼,蒙了心,除了那斑斑过去,在彼此眼里照见纯粹圣灵。这该死的吸引力,让人忽略距离,不惜代价驱身以赴。那一刻,那一眼,可抵半生。尝过极致的豪赌之人,倾其所有又何惧,他渴求的是解他的药。一曲终散,这救赎精神的药效有谁知道可以维持多久。

他没有得到,他也得到了。妙极。

对曾经那些瞬间的品忆,对那爱怀有的渴望与期待,这些是有永久效期且源源不断的药。这些也只有隔着距离,才有想象幻觉生存弥散的空间。虽然失落,可比起幻灭,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反而成了防腐剂,保护了这灵性之恋。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六):一曲失望的咏叹调

  作为一个被世人评价为魔鬼提琴家的帕格尼尼,你去看百度百科,都可以看到比此部电影更为丰富和吸引的情节,这是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有优美精致的画面,有牵引动人的音乐,却唯独剧情上是一个失败的咏叹调。

  帕格尼尼的真实人生里,成名前未接受过正式和专业的音乐教育是一个亮点,成名时如果被人挖掘和赏识是一个亮点,成名后一手染赌一手嫖妓也是亮点,晚年时尘归尘土归土的隐匿生活里撰写小提琴技法更是一个亮点,可是,在此片中,无一处提及,而是仿佛虚构了一个人生,而将这个人生的主角,强加了一个名人的名字——“帕格尼尼”。

  此部电影中,三分之二的大篇幅在讲述帕格尼尼成名后和经纪人搅和的情节,平铺直叙不是败笔,败笔是毫无看点,从二分之一处开始出现剧情最后要让帕格尼尼失落一生的女主,就是帕格尼尼经纪人之女,开始也并非浪漫甚至无法悸动的情爱情节。唯独在影片最后20分钟左右,开始高潮,开始动容,开始感叹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堕落与孤独。

  在对于主角帕格尼尼的塑造上,除了音乐,几乎偏移到似乎在传记帕格尼尼经纪人的介绍,这种主角塑造失色,又无情节堆砌,是一种失败。电影里的帕格尼尼不是魔鬼,他身边的人才是魔鬼。

  剧中最为吸引人的情节,是帕格尼尼情人吟唱那首咏叹调“亲爱的,我能听到你囔囔细语,当听到深沉的水波荡漾声时,在宁静的树林里,亲爱的,坐在麋鹿的背上我听到水声,啊,这里,我与你同在,即使你在远方,我能感觉到你就在我身旁…… ”,以及病床上帕格尼尼与牧师对抗道“仁慈的上帝,他抛弃了我,他赠与我天赋,然后 把我抛弃在尘世,这个尘世根本不理解我这份天赋…… ”。此二处为全片亮点,其余之地就在于音乐的美妙。

  只可惜,咏叹调虽好,高潮处情爱失意的剧情都鼓点平息,就像是一曲平淡直叙的宣叙调。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七):单纯美男与邪恶仆人的故事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是不怎么样的,首先这部电影的标题就与它的主旨相违背,标题打的是"魔鬼"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说"一次令人失望的爱情经历"。符合主旨的标题应该是"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爱情故事"。那样没有"魔鬼"吸引人,但是足够诚实。

  我不是考据党,但是看得出来这个故事并不是传记片,而是一个编剧在考虑了年代背景的情况下即兴发挥的故事。有些东西是不需要的,比如帕格尼尼的孩子,这令我感到很奇怪,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没有母亲的孩子是帕格尼尼乱搞来的,或者是死了妈,而这部片不是在说家庭或亲情什么的,不知道把孩子放进去用意何在。我看到他有了孩子,倒觉得这父亲很渣,整天酗酒赌博逛窑子,毫无责任感,对小孩的好就是摸摸脸而已。艺术家是这样没错,但是这跟魔鬼又没什么关系,尴尬的描写。

  看了一段,然后才明白"魔鬼"指的其实不是帕格尼尼而是他那搞事的仆人,帕格尼尼就是一个生活作风不检点头脑单纯的烂好人。他的仆人怪怪的,在破坏帕格尼尼与清纯少女的爱情这件事情上,这人像是纯粹为了搞事而搞事,通过搞事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控制欲。所以到底谁是主谁是仆?

  音乐剧的剧情向来不咋的,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忍住了。这部片算一个中规中矩的爱情故事,但套了个魔鬼和帕格尼尼的壳。如果没有DG出色的演奏,这部片的分要更低一些,也不能借用帕格尼尼的身份。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来看是凄美的,那个女孩唱的咏叹调是影片后半部分的主旋律,一切都围绕着他们未果的爱情展开。

  在选角上,也许DG是真的在技术上很接近帕格尼尼的人,但是这样一个健壮的脸上有肉的温柔帅哥,怎么也不符合帕格尼尼的瘦长畸形的身体形象。况且DG的定位太苏了,那饱含深情的小眼神想必秒杀了不少观影的少女,哪有帕格尼尼的影子。这部片的其他选角是不错的,魔鬼仆人看着就很邪恶丑陋,而且演得不错。那个女歌唱家的长相十分清纯,脸部没有过于凌厉的棱角,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而那个女记者脸部锋利的棱角也正好符合她大胆强势的个性。看到有人说本片的配角比DG演技更好,对此不表明态度。

  给个4星,当作欣赏了一次音乐会。这包含了我对DG的喜欢,并不中肯。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八):浅谈电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最开始是15年的时候,一位学音乐的朋友夸,David的琴拉得好好呀,便对这部电影留了心,但鉴于种种原因,一直没看。

今年年初,整理微信收藏夹里的推送时,看完了当年收藏的David的拉琴视频,感慨他的琴技,便决心有机会要尽早看一下这部电影。不仅仅在于David的琴技吸引,也在于对于Paganini的好奇(Paganini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曲家)。

这部电影一直看得我很压抑,我认为是剧情的原因。这几年看过不少音乐相关体裁的电影,不管是人物传记类的,例如《她比烟花寂寞》;艺术类的《音乐之声》《舞出我人生》《爱乐之城》《雨中曲》;剧情类的《钢琴家》《海上钢琴师》《K歌情人》《交响人生》《绿皮书》;心理惊悚类的《黑天鹅》《调音师》……以上的这些电影看完,除了他们的音乐、舞蹈等使我印象深刻外(甚至好些曲子还给我洗脑了),它们的剧情也很使我触动。

诚然,在这么一些片子里面,论主人公和演员本身的艺术技巧,也许David是最匹配的。我看《Paganini》的时候,虽然感觉这片子看着有点不对劲(此前我并没有过多阅读Paganini的相关故事),但念在David的琴技上,一直告诉自己,算了算了,就当做了解一下Paganini的人生,外加欣赏一下David的琴声。

后来我一搜资料,我发现这片子真的是有点离谱,先不说外型上David和病态的Paganini不相像,就Paganini的人生来说,夏洛特也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之一呀,为何编剧偏偏写了这么一出情节,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对于音乐家体裁的电影,我认为有两点是重要的:①生平,②琴技,其他演技什么的我先不考虑,毕竟我看音乐家体裁的电影更多是想更了解这位音乐家罢了。《Paganini》只满足了第二点,第一点差的有点离谱。也许Paganini的人生很长,一部电影拍不完,但也请编导挑重要的故事,能让人理解Paganini的人生结局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断章取义。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九):一曲绝美的咏叹调

  电影里面的演奏无与伦比,如泣如诉。

  尤其是那首咏叹调,虽然字幕翻译不尽人意,但竟是高中时喜欢而背诵过的《爱在身边》,真心应情应景。

  aehe des Geliebten爱在身旁-歌德

  Ich denke dein, wenn mir der Sonne Schimmer

  Vom Meere strahlt;

  Ich denke dein, wenn sich des Mondes Flimmer

  In Quellen malt.

  Ich sehe dich, wenn auf dem fernen Wege

  Der Staub sich hebt;

  In tiefer Nacht, wenn auf dem schmalen Stege

  Der Wandrer bebt.

  Ich hoere dich, wenn dort mit dumpfem Rauschen

  Die Welle steigt.

  Im stillen Hain da geh ich oft zu lauschen,

  Wenn alles schweigt.

  Ich bin bei dir, du seist auch noch so ferne.

  Du bist mir nah!

  Die Sonne sinkt, bald leuchten mir die Sterne.

  O waerst du da!

  当晨曦染红大海时,

  我想起了你;

  当月色穿透流泉时,

  我又想起了你。

  每当遥远的路上,扬起沙尘时,

  我看到了你;

  深沉的夜里,流浪者在歧路彷徨时,

  我也看到了你。

  浪起来了,在深沉的滔声里,

  我听到了你;

  万籁俱寂,在我常去倾听大自然的幽林中,

  我也听到了你。

  我就在你身旁,尽管你似乎在那遥远之处。

  你离我是这样的近!

  太阳落山了,一会儿群星就会向我闪烁。

  噢,你要是也在这儿,该多好啊!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影评(十):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电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以传记的形式讲述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生平逸事。网上的部分评论透露了对这部电影的失望。

  从百科记录来看,大师本身确实有着更跌宕深刻的经历。天赋秉异,早年成名,身染恶习,最终杂症缠身而告别人世,生前还曾得一位善良的妇人陪伴挽救,并从她那里学到了丰富音乐的技能,每一段都令人感慨深思。但是电影偏偏弱化了这些部分,而最终以三段咏叹调的精彩处理获得了为数不多的好评。

  影片以大量笔墨描述了大师对一位年轻女子的爱慕。原本放浪形骸的音乐天才在伦敦遇到纯洁正直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因为她的直言而展露绝技,并邀请她演唱自己创作的咏叹调。该咏叹调在影片中的出现代表了两人感情的三个阶段,从初生好感的青涩试探,到舞台上获得信任和对荣耀的传递,到最后岁月流逝大师在病痛中老去而女孩获得成长,音乐也渐入高亢。当女高音从轻盈通透转为成熟雄壮,观众仿佛能透过屏幕突破对音乐本身的聆听而看到艺术生命的延续和永生。

  有人说魔鬼小提琴家这部电影中的魔鬼并不是小提琴家,而是推他登上浮华顶峰的经纪人乌尔巴尼。而影片中的经纪人却多次用刻意神秘的口吻强调自己并非魔鬼而是魔鬼的仆役,魔鬼的奴隶,为魔鬼服务,为魔鬼效劳。当看到孤独中年华老去生命逐渐燃尽的音乐家眼中幻想出的那壮丽华美的乐章好像才读懂了这些话的意思。不论文学还是艺术领域,古往今来因为沉迷于极致创作而一生不羁直至耗尽生命的天才不在少数,每每看到常常令人哀婉叹息,然而也许艺术本身就具有着魔鬼的特质,它们偶然的降落到一些特定的人身上,经由他们的身体展示着自己的美妙,享受着世间的赞叹,却吸食着宿主的灵魂。时光不停,用尽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如痴如醉的供养着艺术之花的入选者逐渐枯萎直至死亡,而艺术,则会欣然的进入下一位宿主的身体,继续张扬着妖冶的魅力……从这个角度再看乌尔巴尼,才发现他眼中看到的也许从来都不是帕格尼尼作为人的价值,而是他背后已经将音乐之魂灌注在他体内的艺术魔鬼,而魔鬼的奴隶,也不只是乌尔巴尼,更是帕格尼尼。

  然而撇开影片再欣赏大师的创作,则是满满的庆幸和感激。正因为一代一代的天才音乐家忘我的不懈追求和极限挑战,才留下了诸多精彩绝伦的壮丽篇章,才可以让每一代的人继续去突破,让更多的人去欣赏感受只属于人类的智慧和技能之美。人的生命有限,而艺术之光永存,它们可以冲破时间的界限,将曾经赋予它们活力的艺术家带向永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