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读后感精选
《帕格尼尼》是一本由(德)Werner Fuld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帕格尼尼》精选点评:
●才华的诅咒,难以泯灭的才华
●吃完午饭后花了十分钟读完了。我发现有才华的人总是不拘一格,不愿意遵循传统。
●我们相信你 我们泪流满面
●Werner Fuld
●纯粹为好奇而读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你……我会去热那亚看你的。
●生命有尽 艺术无边
●帕格尼尼是一个奇迹。不管他是天使还是恶魔,都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如果可以,好想听一听魔鬼的技艺~~~
●音乐家传记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欢呼背后,是那个“与魔鬼交换灵魂”的诽谤。 难道,这就是被赋予非凡才华以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我倒是很欣赏他无畏于流言的特立独行。 魔鬼又如何?不是照样让所有人为之倾倒吗? 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受到缪斯女神眷顾的天才而已。
《帕格尼尼》读后感(一):一个领域的鬼才好比一个时代的枭雄
如果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的话,那么帕格尼尼就是小提琴领域的鬼才,他的创作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不管后世对他作何评价,他的作品已经证明了自己,和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于独树一帜。
《帕格尼尼》读后感(二):魔鬼的帕格尼尼
看着书中的人称他为魔鬼时
便知道
这样的人即使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
也被无知亵渎了
也许称他为魔鬼是正确的
当一个人的技艺达到无法想象的程度时
世间的词怎么能来评价呢
或者能想出更好的词吗
但是绞尽脑汁
却发现只有“魔鬼”二字更能代表他
《帕格尼尼》读后感(三):他是灿烂的流星,留下这绝世的赞叹。
世界上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天才。帕格尼尼是其中的一个。当然这种天分是经过儿时极其严格的训练后才得以发挥到极致的。
如果可以,那么让时光倒流,让我亲眼亲耳经历一次他的演出吧。那是怎么样的灵魂出窍魔鬼附身?
这样的人在世间,过得幸福吗?他在马不停蹄的演出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只为了保障自己幼小的儿子在他走后一个安慰的未来,而自己,忍受着这样那样的生理和心理的疼痛。
当他在舞台上,又在想什么呢?面对着如潮汹涌的如痴如狂的人群,他是满足还是讥讽?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给这些平庸的人开一个玩笑。他是神明,给我们长久的蒙昧见一见光明;他是魔鬼,让所见者因永生无法企及而绝望。瞧,多么可怜的人类!
他是灿烂的流星,留下这绝世的赞叹。
《帕格尼尼》读后感(四):Niccolo Pagenini
帕格尼尼1782年出生于热那亚,1840年死于尼斯。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有歌德,海涅,还有巴尔扎克。
“在柏辽兹给妹妹的一封信中,描述到他前往帕格尼尼住处拜访他,当面向他道谢的情形。‘你知道,大约一年前,他已完全失去声音,没有他儿子的帮忙,大家几乎没办法听懂他的话。当他见到我时,眼泪夺眶而出,而我则竭力克制住自己。没错,他哭了,这个吃人妖怪,这个女人杀手,这个重获自由的橹舰囚犯,还有其他各种称呼、、、、、、当他抱住我时,他热泪盈眶。’”
帕格尼尼一生背负命运的诅咒在欧洲各地演奏着一根弦上的悲泣,有人说他的琴技是在牢狱中无聊的日子里练就的,有人说他是谋杀犯,敌手撰文蔑视他的演奏技巧,只不过是可以勤加操练习得低劣技巧。
这么写下去,我仿佛跟作者那种对帕格尼尼悲叹极端拥护的笔调毫无二致了。你听帕格尼尼,如今有谁会因此而晕倒。而在那个时代,他的演奏会门票总是销售一空,每当帕格尼尼登场演奏之际,整个现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癫狂状态,总是有女士晕倒。
他是魔鬼,是撒旦的信使,人们无法相信,就是这样一个身着黑礼服,苍白面孔,凌乱披肩的长发,瘦削的身影的鬼才演奏着迷离的音乐。
他的一生都在与病痛挣扎,死后隔了8年才下葬!
这就是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读后感(五):D大调的哀戚
我第一次听闻帕格尼尼,应该在五年前,一本有关小提琴大师的书。书中对其介绍主要是他在演奏技法的高超和特点,旁的没有,然后是冠名——小提琴鬼才。
毕竟同时代的历史风云人物不同,且又不如贝多芬那样如雷贯耳,所以他仅仅是一道淡淡的印迹,在我印象中划过。
不经意拾起了书,稍稍翻阅便怔住,原来他是一号这样有故事的人。
帕格尼尼之所以不似贝多芬、莫扎特等雀跃声名,是因为直到现在他仍未赢得人们对他压倒性的一致赞誉。许多人觉得,他轻浮、靡靡,音乐中没有深度内涵,有的只是诱拐女子的花哨。加之那些似是而非的轶事奇闻,他被杜撰成了杀人犯、与魔鬼交易,同撒旦出卖灵魂的非人类。
结果可想而知,在他死后,教会不愿收纳他,他被制成了干尸,在死去的36年后方得以入土为安。
果真只有“鬼才”的称号才配得上他。
读完故事,只能恨他生不逢时,19世纪的西欧,任凭现代人对其有多高的评价,资本主义萌芽何其出现了端倪,终究有些封建腐朽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人们说他坏,因为他的思想太过超前,琴技太过出神入化,人们惊叹的同时,竟说这是魔鬼的诅咒!现在看来,这想法有多荒唐可笑,只可惜,在当时。。。。。。
时光不知疲惫地给予了我们一遍遍缅怀和遗忘的能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