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摘抄

2021-01-21 00:5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摘抄

  《镜湖自撰年谱》是一本由段光清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0.50,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湖自撰年谱》精选点评:

  ●原稿为17W字,被删减为11W字,可惜。

  ●吴思《潜规则》数次提及,于是买来看看。

  ●此为原稿删减本。安徽省文物志编辑室编 1993年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劳服公司印制部印制《安徽省文物志稿》下册,P408-P409。原文字末尾记有《段镜湖自撰年谱》抄稿本在安徽省博物馆的藏品号为:01609。 期待见到未删改的全本!

  ●这本书对于研究道咸年间浙江地方社会有很大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17万字史料,被整理者删去6万字,这样的奇葩。

  ●好书,料多

  ●颇多涉及清代中期的县政,很有意思

  ●2008年读过。循吏段光清的年谱,关于太平天国前后江南的地方行政与社会,该书是最佳读物之一。

  ●按需。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一):书很好,字太小

  作者确实堪称循吏,大器晚成,厚积薄发。文字很吸引人,精彩程度远超百家讲坛,估计与他当年演说水平之高分不开。

  纸张可以忍,字太小,太小。看完这本书,需要花一周来恢复视力吧。

  安徽社科院的整理水平,实在让人想爆粗口。校勘粗糙,删节武断。中华书局不着一刀一笔,直接出版,正是明智之举!绝不背这个黑锅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二):其原稿共十七万字,排印时为人擅加删改成十一万字

  该书序言里面写道:“年谱原本共十七万字,其中关于生活琐事,吹嘘自己的‘政绩’和封建迷信部分,经我们删去不少,所采取的约十一万字。”

  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出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收录本书,可能是据中华书局本影印的。其序言写道:“其原稿共十七万字,排印时为人擅加删改成十一万字,其中湮没重要记载,当不在少,至为可惜。”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三):安贫必先保富,保富必先济贫

  本书是段光清1820-1868年的年谱。有许多世事、人情方面的描述。特别是,关于清代地方官在清理词讼、起征钱粮、劝募军饷、处理乱事和动乱(适逢天平天国时期)的作为,有着详细的记录。其中有不少案例,可以用来作为研究中央地方关系(这里主要是宁绍)、社会史、经济史的资料。书中涉及到的官、绅、民的关系,以及各种官场陋规、厘金、捐纳、地方团练等等,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颇有帮助。另外,虽然是竖排本,读来并不费力。

  《镜湖自撰年谱》读后感(四):此书原稿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希望能见全貌。

  网上找到一段资料

  《段镜湖自撰年谱》抄稿本

  《段镜湖自撰年谱》抄稿本,清段光清撰。系未刊抄稿本,毛边纸,蓝格石印,匡高18.5 厘米,宽12.5 厘米,左右双边。版心鱼尾上方印有“敬业山房”,下有“安徽宿松茂丞段松椿稿纸”标记。半页10 行,每行25 个字,楷书,分订4 册,不分卷。封面中题《段镜湖自撰年谱》,右上方书“安徽省文献委员会惠存”,左下方书“段松椿敬赠”。

  作者段光清(1798~1878 年),字明俊,号镜湖,宿松人。道光十五年(1835 年)举人, 大挑知县(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后擢升宁波知府、兵备道、浙江按察使。稿本记事即起于他出生的嘉庆三年(1798年),截止于同治七年(1868 年)。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以前,记事多叙课读、应试及家事,此后20 余年间,多记官场和民间故实,间有针砭时弊,文辞朴素。因值太平天国革命前后,朝政腐败,地方动乱,他宦于浙江,曾参与镇压咸丰二年(1852 年)鄞县乡民为要求“平粮价,清盐界”而引发的暴动,又多次担任阻击太平军的作战任务。咸丰十年(1860 年)忠王李秀成袭破杭州时,他以浙江按察使之职助守杭城,卒以兵败弃城出逃,被清廷“革职拿问”。后准戴罪立功,多任劝捐筹款接济军饷以及修治海塘诸务。故其所记均为亲身阅历,较为真切,虽间有不实之处,但对研究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和这一时期浙江省某些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仍不失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文献。

  此稿本系其后裔段松椿于民国37 年(1948 年)捐赠给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