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摘抄

2021-01-22 02:4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摘抄

  《波希米亚中国》是一本由陈冠中 / 廖伟棠 / 颜峻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希米亚中国》精选点评:

  ●已經忘了內容 看得仿佛很開心

  ●那还是千禧年理想主义残余消费社会的初级阶段,迷笛首届音乐节还能使人联想起伍德斯托克,人们尚且苦中作乐,自甘清苦。可知道十几年后亚文化早已成为资本家们你挣我剁的大蛋糕?被拉扯又可说是被压缩的历史进程中,波西米亚,转瞬即逝啊。 三个人的文章,真是参差不齐。还是最喜陈冠中。

  ●波希米亚来波希米亚去,读完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波希米亚

  ●很喜欢第一部。陈冠中以锐利的嗅觉完整编排组织的北京新京味亚文化圈氛围描述。说的很到位,是且必须只能是北京担当起中国波希米亚中心,而上海的"布尔乔亚"城市氛围,已将二十年代老上海滩的韵味愈抛愈远。

  ●廖伟棠的摄影很有波西米亚的风情。是了解北京、上海、香港乃至当今中国大都市的一本缩影胶片。追随现代历史,让这个城市更加立体起来

  ●攝影和筆觸,冷酷的妖豔,像這裡。

  ●文化 北京上海 京派 海派 摇滚 酷 屌 王朔 香港 台北 布尔乔亚 波希米亚 。。。。。

  ●晚自习的时候,旁边的同学说,这本书看起来很颓废。 我笑笑,没说什么,继续看。

  ●还是在kreep那里读的。好早了。

  ●竟然有…大学第一年借的。补标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一):自此爱上廖伟棠

  陈冠中的《号外》一直都很被称赞。像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以很积极很高调的态度参与到社会思潮变动中,相当可贵。这本《波西米亚中国》是很不错的。这本书中最喜欢的是廖伟棠的诗歌。尤其是给“牛头神的祈祷文”这组诗歌,当时看到的时候反复读反复读,喜欢的不得了。后来看他简历,居然有在视觉21做过摄影师的经历,我收藏了那么多视觉21,居然都没发现过。

  后来找出那些杂志,果然有廖的名字。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二):徒有其名,言不及意

  书名叫《波西米亚中国》,里面的篇幅多数跟波西米亚无关。既然编者无力或无心承担这么宏大的主题,那干吗取这个名字来取悦甚至欺骗读者。如果换作另外一个贴切的名字,这本书还是值得翻翻的。陈冠中有过两岸三地的闲游、定居生活,文字又天然具有粤港文化的特质,读来别有一番情致,这点比大多数图文集子强。

  不过,你若指望从本书得到关于中国波西米亚的全貌或大致情状,那是徒劳的。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三):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浪漫,永远倔强,永远纯真,谁都不能消灭我们!

  像这样的话,是否我们也无数次在心里高喊着,想黑暗中的火焰。

  这本书主要还是讲北京和北京的波希米亚文化圈,它小众,但是够胆,够葛,够痞,够先锋,够给力,它象征着文化的多样和年轻人的活力。从小大大生活在北京的我,为什么会那么热爱它,我想并不是因为它是首都,而是因为这里能够容下那些梦想。

  在物质利益越来越重的当下,这种文化还能继续存在和兴盛吗?也许商业会推动它更好的发展,也许会把它推向死亡的深渊。

  如果北京没有了波希米亚,那该多么无聊呀。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四):敢不敢有这种"二"的人生态度?

  很喜欢第一部<波希米亚北京>。

  陈冠中以锐利的嗅觉完整编排组织的北京新京味亚文化圈氛围描述。

  说的很到位,是且必须只能是北京担当起中国波希米亚中心,而上海的"布尔乔亚"城市氛围,已将二十年代老上海滩的韵味愈抛愈远。

  突破体制,破除意识的固有,颠覆属于大众的传统,这即是一种"二"的人生态度。

  陈冠中等等文化人愿意把这些年轻艺术从业者的生活状态叫做波希米亚,这好比是给同一样事物赋予了典型性的标签。

  好吧,以前我愿意称之为"嬉皮士",现在更愿意称之为"二"的人生态度。

  《波希米亚中国》读后感(五):一个标准宅男和“波西米亚”的遭遇

  标准宅男,遥远六环,原来世界之外如此精彩。

  【宅男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总是觉得好笑。几乎是花了一个半学期才记清楚班里同学的名字,等到能够叫出大家的名字时,已经学会再也不去上课了。

  【老北漂】

  有一天在肯德基(是我为数不多的进京经历之一)吃东西,突然后面传来一声“小伙子啊”,当时还把我惊讶了一下。

  原来,他想收集一些残羹剩饭给街边的小狗狗。于是,我们几个就聊上了。

  这个看起来不到五十岁的男人,是华科的退休教授,来北京北漂来了。一个人租了一间小房子,到处蹭。给我讲社会学、语言学,忘情而动人。

  那一刻,我被这个城市感动了。

  这座城市,值得来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