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摘抄

2021-01-24 01:09: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摘抄

  《帛书老子校注》是一本由高明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4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帛书老子校注》精选点评:

  ●用帛书本打传世本屁股的,屁股就会被郭店本打

  ●為論文計而讀,讀之則恨早不能閱畢,高先生羅列了世傳本之異文嵾嵳,免去查閱之煩惱。本書之校注作為帛書《老子》而言,實謂上乘,然排版錯誤閒出,時代使然?

  ●李零先生推荐的本子。

  ●三星多一点吧。这校注做得果然是……

  ●懂与不懂皆是缘分……

  ●看起来方便,高明的断语可略,如P303断“公乃全,全乃天”,忽视“域中有四大”中“天”和“王”的关系,等等

  ●洋洋五千言,能出其右者,少之又少!

  ●1、这本书很早,现在最好的版本是北大竹简,所以版本问题和各种文字对比就没什么意义,对今天的读书人帮助不太大。 2、反正里边的人都不懂老子。而且发挥的成分也更多。

  ●收回之前的话,本书的校勘甚为精彩。

  ●读老子,这本不错。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一):若干细节商榷

  130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提过“拱璧以先驷马”的礼节含义,书未及之。

  149页,帛书句型有反问句,为三重否定而不是双重否定,王注本作单重否定,意义不变,似不应指为错误。

  195页,“是贤於贵生”传本较帛书本多一“於”字,似未提及。

  224页,帛书甲本经文中“垣”应作“恒”。

  270页,“《皇清经解读编》”中“读”应作“续”。

  281页,《经传释词》言“为”、“於”可通用,似更确切而易于理解。

  310页,帛书本经文句首比王注本多一“故”字,关系不小,注未释之。

  346页,第三行末“忘”应作“妄”。

  368页,帛书本经文“虽智乎大迷”比王注本多一“乎”字,可能不纯为虚词,未释。

  386页,帛书甲本经文至少衍一“是”或“之”字,未释。

  417页,倒数第五行中间“必将兴之”,“将”应作“固”。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二):《帛书老子校注》读后

  算是把《老子》过了一遍吧,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将各种版本的《老子》异文详细罗列出来,省去翻检查阅之繁,当入门书是很好的,对《老子》一书的流传、版本以及各家的说法都能有大概的了解。但缺点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时代使然,本书在出土资料方面只使用了帛书《老子》而未能使用郭简本和北大汉简本,郭本最古,汉简本最完整,都未能利用,实为遗憾,因此很多结论都有不当或过时之处,阅读时最好能对照着郭简和汉简本一起阅读;

  ②隐约觉得高氏对帛本的迷信程度大于传本,所以很多时候不论论证或简或繁,或合理或不合理,最后结果都是一律从帛本,失之武断,当然后人因为看到更多的材料,自然免不了“事后诸葛”,在这方面也不能过于苛责前人,但自己读的时候还是应审慎对待各种观点,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结论尤其如此(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其余臆测推断之语备一说便好);

  ③不知高氏音韵方面的功底如何,但总觉得书中有些地方对通转、旁对转的使用太过宽泛,且没有给出足够的例证,因此我很多地方存疑,且《老子》的各个版本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字词的现象本来就很普遍,所以到底何者为“本字”也很难辨明(p139,谓“之微通转”则显然有误,证明和结论都不对,可参看裘先生相关文章);

  另,对于文义理解的补充阅读:苏辙《老子解》,蒋锡昌《老子校诂》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三):解读《老子》的典范之作

  现在已记不起来当初为什么要读《老子》,可能是因为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影响吧,从而让我产生想看的欲望。

  以前对待《老子》可能贬的成分比较多,消极,反智,愚民,甚至还有的人认为《老子》是写给弱者的书,是弱者哲学等等。但现在看来,应该不全是这样。

  《老子》书中喜欢讲水。水有两大特点,一是“水往低处流”,甘居下流,不争,特低调,具有道的精神。“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二是贵柔,但柔中有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所以如此说来,《老子》看似柔弱,其实一点都不弱。

  《老子》书中也讲了很多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儒家相比,《老子》主张以无为治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无为”,看似是什么也不做,但却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和手段。所以说《老子》也并不消极。

  《老子》成书年代很早,且言简意赅,因此这本书不太好懂。很多人都用“朦胧”这个词来形容它。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但这些朦胧的语句好像有什么特殊的魔力似的,吸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所以《老子》和儒家的经典一起都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版本也较多,一般分东汉王弼本和西汉帛书本两大类。目前我认可的解读《老子》的书有: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和李零的《人往低处走》。

  《老子》也是我在大学时开始读的书,并从此迷恋上了它。书中很多的观点我都非常喜欢,例如,“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目盲”,“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等等。这本书在思想上对我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也是很亲近道家的。我喜欢它的无为,喜欢它对自然的态度。当然我对《庄子》也是非常着迷。

  《老子》,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哲学的大门。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四):聽說本書絕版了?

  寫在前面:

  半年前曾在視訊課程上推薦學員去買這本,想不到有長輩說他去問了台北聯經的上海書店,店員跟他說這本書已經絕版了(請問同好們這是真的嗎)?我覺得很遺憾,對沒時間去翻眾家古籍的人來說這本書是非常好的參考資料,難道研究老子的人這麼少嗎?以至於這本書都絕版啦……

  最後這位長輩是把我手上這本借去複印了六本,我差點有衝動請他也幫我印一份了,這樣就算遭遇什麼天災人禍就還有備份的啊!

  抱怨完畢,接下來是本書的推薦。

  正文:

  關於《老子》校註我推薦兩本,一本是《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作者為:丁四新,以下簡稱丁注;一本就是這本《帛書老子校注》,以下簡稱本書。

  這兩本有二個共同的好處,其一是將幾個版本並列,可以直接看出差異。丁注將簡文與帛書甲本、乙本、王弼本同列,本書則將甲本、乙本與王弼本同列。其二是這兩本書都在原文下歸納整理後代各家對文中字義與文義的不同意見並加入當代的討論,這樣的優點是不會流於果斷與臆測,真正達到所謂研究而非個人專著的意義。

  但是這也衍伸出一種可惜,那即是如果所有對文意的釋讀都必須通過歷代注釋為基礎才能成立的話,有時會將文意扭曲到某種境地。這也是我會想把丁注拉下來一起做個對比的用意。比如像最有代表性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竹書裡面找不到這句,自漢以來各注家對此著力評論,把芻狗二字都加以反覆考證,還有很多人以此作為道家嘗言「天地聖人皆無情」的確論,卻沒有一家會懷疑原文有誤。

  再者如『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在竹書裡則為『絕偽棄詐,民復季子』,各現代注家又為道家到底絕不絕仁、棄不棄義大加評論,還有認為這不過是竹書作者在抄書時自己刪改的,這猜測也太神了,我就不勾畫了……其中有一則讓我最受不了的評語是牽扯到『大道廢,安有仁義』這一章,竹書此章所有的「安」都寫成「焉」,到帛書裡才寫作「安」,歷代注家都覺得這章裡的「安」或「焉」是作「於是」解,但是問題來了,翻開國語辭典,「安」、「焉」雖有「於是」之義,也有「豈、怎麼」之義,《論語》裡『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左傳》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太?』此中「焉」或「安」字都作「豈、怎麼」來解,既然在戰國時代這兩種意思都為通用語,那為什麼所有注家都那麼肯定「大道廢」這裡的「安」就是作「於是」解呢?如果這裡的「安」作「豈」來解,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道為源頭,仁義為支幹,不也很符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的意義嗎?

  還要舉例的話看看那句王弼本的『善貸且成』吧!帛書裡寫作『善始且善成』,就別說王弼後的注釋有多為文附義了,高明在本書中寫道:『因貸字於經義不謀,則古今注釋多望文生訓』,正是此義。其它的也不在這裡多討論了。

  很感謝眾多研究者費了許多許多的心力來整理竹書和簡帛,謝謝作者們,也很感謝這兩本書的出版,並感傷於本書的絕版(誰能來告訴我這不是真的TOT)。最後期待更多竹書考古的發現,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關於原版的考證。

  2011.10.3 加註:報告!!它再刷了!!!我從博客來買到了!上面寫著2011年2月北京第7次印刷!TAT 太好了!

  《帛书老子校注》读后感(五):帛书老子读02

  

帛书老子读02

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续完)

“德”之为心灵、心理,就不仅仅指我们今天说的“道德”、“品德”(moral)这样的范畴。因此前引徐本说“德”指“当时贵族品行”,这样的解释是极其狭隘的。至少就老子、韩非子而言,“德”之初,指的是包括“道德”、“品德”在内的所有内心生成物。对“德”解释到此,就更有“内得”的意思了。我抟扶摇的汉语拼音可以说无师自通的。父母只告诉我“波”“阿”“爸”;“摸”“阿”“妈”,我据此琢磨琢磨,念念有词,几乎全通了,只有老师纠正我zhi、chi、shi里i不能发“一”音,要发“日”音,这才拼读得出“知”、“吃”、“师”,而zi、ci、si就按z、c、s字母音念就有“资”、“刺”、“思”了。我的汉语拼音之通,得自于“内心”的领悟。再如毛同学变成毛主席,他不是中央党校和哪个军校培训出来的,倒是他反省自己的实际经验而在内心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又培训出了今天的中央党校和国防大学。这个“内得”之“德”,更是叹为观止了。又比如说给你勋章、奖状、封你“人民英雄”吧。你为啥有这个外得?那就是因为你已经具有这个内在的“德”了嘛!所以,俺到此可以甭管《说文》说什么内得、外得;得内、得外,到了最后,上引的“德”字就是老北京人说的“德性”之“德”。

人啊人,比一切畜生聪明的地方就是会分类。比如人见了老虎就不会大着胆子冲上去,因为老虎不是狗,而武松打虎是施耐庵意淫,好比今天的吴京帮助广大中国人民意淫自己是“二号狼”。但是老虎不行,你明明端着AK47,它也朝你攻击哦!没法子,它爸是愚犰狳;它妈是愚蛋。人把分类用到一个维度的内部时就产生了分等列第。古人比较笨,老子更其蠢,因为他比孔子岁数大吧?书肯定读得不如孔子多。孔子读了六部书,还是做了丧家狗。老子说是图书馆馆长,最后还是做了“流浪牛”。所以老子和中国古人的分等列第,一般能做到“三分”,那就了不得了。比如丧家狗把人的聪明程度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档。老子还不行,只能分两档,一档是“上德”,一档是“下德”。上德嘛,你就往好里想;下德么你就朝糟里想。于是“上德”就是说“充分满足的内德(得)”;“不德”就是说“不需要再补充”了,无需再“得”了。譬如列位看官,你还需要补习(补得)乘法口诀吗?不需要了,因为你对这套口诀已经达到“上德”水平了。这是讲认知的上德。若讲个人品行的“上德”,周总理还需要“得”吗?需要补充以“德”吗?若讲国内外战略规划,毛主席还需要“得”吗?需要补充以“德”吗?正因为不需要补充了,所以“是以有德”就顺理成章了,即因为不需要补德(不德),所以表明“有德”,得者充足了。

高本说:“德者,得也。常德无丧……”以此释“无德”,我与他同意。常者,恒也。始终充满,那就无需补充了嘛!当然,“无需补充”并不排斥自我反省的内得,内心的自组织成长。毛泽东时代有说法,比如“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不要躺在功劳簿上,要为革命立新功。”这从心理学上说,就是鼓励人们自我反省,不断地自生内得而成“上德”。就拿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这一轮中印边境对抗而言吧,解放军明显“上德”了,一切现货自给,即“内得”。

高本对“上德不德”两句阐说,除了我引的话之外,其余都是颟顸之词,不着边际。精简版的译文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保守他的‘德’,所以不断有德。”除了我抟扶摇前已指出它把“德”压缩在今所理解的“品德”范畴里是不正确的文化史观外,那就是莫名其妙此译文了。比如什么叫“不保守其德”?是处处教训人吗?是时时显摆自己高尚吗?而即便是这样,又怎么能“不断有德”呢?这里的过程能讲讲清楚吗?至于徐本的“义述”,即“涵义综述”吧?那更是荒唐。《韩非子·解老》说“德盛之谓上德”,这明明是说德的等级,盛就是丰满嘛。可是徐本据此把“上德”说成“人人具备的道德”,从而“无德”、“不德”就成了“德无差别”的意思了,好像今天坐公交车,小朋友之间无差别,都自觉地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当然是小朋友的道德,然而它能算小朋友里的“上德”吗?只能算“基本的公德”吧!徐本以“人人所具备”之德来释“上德”,这是把最高标准的德调换成最低标准的德。如此推理,则“叫兽不强奸女生”也算“上德”了?难怪徐本讲“上德”,要提到原始社会,进而把老子这句话说成老子是在讲原始社会。然而有什么资料表明老子知道有原始社会吗?所以徐本立论就不实。至于徐本后面,散发着“社会发展而道德沦落论”的气息,那就更没有思辨力了,完全是“道德伦理至上主义”。难道“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的乱象就是原始部落社会以来的道德伦理沦丧吗?难道从马基雅维利,经托克维尔,到斯宾塞,资本主义只有道德沦丧,或者在道德上只有沦丧吗?徐本把资本主义作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败坏一面当成资本主义的全体,这本身就是违背马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的。其实,徐本想学钱钟书那样的著述,于是好意思请教钱老,并且赢得了钱老手书的赞词。懂经的人都会问:“惯会写好听话而不负文责的钱钟书到底翻了徐本文稿有几页?”我看画虎不成反类犬,徐本是无能于广征博引而类似于东拉西扯。问题的症结在于徐本不着调。其实,老子这两句说的是“德”的理想状态,我以为用我说的“看官之于乘法口诀表”来表征是最恰当的,即你不需要再学它了。此时,你对它而言,就是达到做乘法题的“上德”地步、水平、境界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