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孔子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2021-02-09 04:23: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孔子智慧》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1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的智慧》精选点评:

  ●林先生的文章 还是很喜欢的

  ●这本书编得很标题党,并不是专门写孔子的,而是一系列论东西文明的杂文集合。

  ●不是很有趣……当时感觉。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本,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本。

  ●看得想睡觉啊= =,作者还特别热衷于传教的样子,作为普及类读物还算一般般吧,算了就三星吧。。。

  ●一手好文摘啊

  ●中规中矩的儒家批评书。

  ●读着有点儿累,古文的篇幅偏多……不过孔子在林语堂的笔下,风趣得很,值得一看

  ●2008-04-26

  ●。。。在看原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的更透彻。。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一):当代世界著名灵性大师锡.玛塔吉谈孔子

  孔子的教训很对,但人们会问:我们过道德的生活究竟是为了甚么?为甚么我们要成为讲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许多圣人都说我们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这是为了甚么呢?这个平衡为的是达到最后的升进。 除非你们得到升进,没有任何事物可满足你们。

  锡吕玛塔吉演讲译文

  北京公开讲座 Beijing Public Seminar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二):孔子的近与远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孔子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是人们口中的圣人是孔庙中的一尊神像。我从未真正了解过孔子,小时候摇头晃脑读着论语,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人的力量要从书中去寻找,而我最初翻开这本书,也是因为我想找寻最根本的力量,去促进自己的学习,所以打开了搁置已久的孔子的智慧,林语堂先生是个非常幽默的人,在写著这本书的时候也非常的用心,想要让人们能够去看到孔子的智慧哲学。

  我最喜欢书中的章节应当是中庸,这一章节占据了全书大量篇幅,但很容易读懂也能够抓住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其中泛现了许多智慧的光芒和天才的火花,而这些都是现代许多文学作品中常有观点的根源,但是孔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如此思想,可见其为人之伟大之处所在也。最打动我的一点,也是最难得的一点是孔子并非一个圣贤之人,而是一个平凡之人,他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也和众多弟子一同探讨学问,教学相长。从他们的谈话中得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以及孔夫子对于未来世界大同的希冀和愿望,而这也便是现在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虽难以实现,但总有一天一定会达到,孔子在几千年前这样想我们也当在现在去坚守这个理想。

  孔子在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个人品格以及教育问题的时候曾说过,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而志不远矣!说小一点便是,在面对困难面前不应当降低标准去适应困难,而是应当努力修身,以超越困难,去达到你想要的生活,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一点体现在孔子的礼乐思想上。

  礼乐范畴,并非只是狭隘的礼仪,而是可以放诸治理国家与治理世界的准则,所有人都有相应的地位身分就理应做分内之事,在一定条件下的自由才能做到自由而不散漫,正如孔子对音乐的看法,音不等于乐,音是因为一个人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声音的改变,而乐则来自于心灵的平静。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为德音,德音之谓乐。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其中玄机,还望自己感悟。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三):灵性大师锡玛塔吉北京公开讲座谈孔子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Kundalini,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多人也许觉得老子的道很难明白,可是这个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们试图诠释道是甚么。

  老子说,扬子江是个很难去的地方。扬子江的两岸非常美丽,有一次我坐在船舷欣赏两岸的风景,坐了三个钟头。我从未看过这样美丽的山峦起伏,好像是画家画上去似的,中国的绘画好像都是受了这些山水启发的。在开始时,扬子江有许多旋涡大石, 很难航行,要很小心地通过。可是过了几个小时,到达海洋的时候,便变得很平静了。同样地,老子说要达到道,在开始时是很困难的,但是到达海洋以后,便变得平静了。所以我很惊奇老子怎样把扬子江比喻作这个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很好的诗人,而且灵性很高。

  孔子的教训很对,但人们会问:我们过道德的生活究竟是为了甚么?为甚么我们要成为讲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许多圣人都说我们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这是为了甚么呢?这个平衡为的是达到最后的升进。 除非你们得到升进,没有任何事物可满足。

  孔子教导世人,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中国的老子却很美丽的去描绘这个「道」,亦即是灵量。我曾经坐船到过扬子江,那是老子到过很多次的地方。我知道老子希望指出,这条代表灵量的河流,是一直流出大海的,但我们却不要被沿途的自然景象吸引。无可否认,扬子江的山水是非常之美,但我们要做的,是要通过这条河流。沿途会有许多急流,十分危险,我们要小心翼翼,而且要引领船只,通过重重险阻,向海边前进。到达接近海边的这个阶段,便变得十分宁静,便可以十分简单地航行。

  中国这个国家有很伟大的哲人,我认为最伟大的是老子,因为人文主义是为人类的升进作准备,可是老子却讲升进本身。但由于老子讲得很隐晦,没有我讲得这样明白,因此我很高兴今天能在会议上讲这些问题。在周游了整个世界之后,我发觉,中国是灵性方面,最好的国家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