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丙午到“流亡”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从丙午到“流亡”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25 02:37: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丙午到“流亡”经典读后感有感

  《从丙午到“流亡”》是一本由杨绛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页数:1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丙午到“流亡”》精选点评:

  ●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我喜欢杨绛的风格,甚至多过喜欢钱锺书。

  ●前一本书翻译体文字看得太辛苦,看一些后,就找到这本小书来安慰被累惨的脑细胞。两个深深的感慨,一是文字真太好,很多描写忍不住想记下来;二是那个年代的那些事经杨先生的白描,越发像是一个荒诞的梦境,然而却是真实的过往。再加上傍晚看到的讲徐洪慈的长文,想想此时,想想彼时,直是无言可对。

  ●可悲的年代,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青春和心智毁在那些年,而遗毒却尚未消散,在当今的各个角落阴暗的发亮。

  ●了解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披着狼皮的羊和披着羊皮的狼

  ●一把年纪遭受流亡是种大不幸,而有一灵魂伴侣相陪一起流亡则是大不幸中的大幸。

  ●1-除了小趋的温暖,其他都那么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看先生的字,如此踏实。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徐徐走来。

  ●那段岁月太难熬了,往回看,都能化为平淡经历,心疼这对老人。

  《从丙午到“流亡”》读后感(一):默存與鍾書

  書裡「鍾」字還是臨時拚造的字模,記錄了「钟」->「锺」回歸過程的軌跡,中國社科版1992年單行的《幹校六記》和《將飲茶》中還是「钟书」呢。

  立此為記。

  不過書裡多用「默存」,拚字的機會不多,不同于《將飲茶》。止是末一篇〈從「摻沙子」到「流亡」〉記與林非肖鳳仇事時,稱「鍾書」。

  《从丙午到“流亡”》读后感(二):存留的印记

  那个动荡混乱荒谬的年代,所有矛盾,有的没的,集体爆发,杨先生的笔调,却是平和冲淡,仿佛是置身事外,再一想,那个年代,这样的文字,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能写得出来。

  杨先生笔调虽然不露激愤,却可看得出来,那时的事对她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她提过,当时怀疑过自己当时留在中国的决定,但是钱钟书的笃定让她不再怀疑。我想,面对这样混乱的国家,若说没有震惊是不可能的,当时决定留在中国的时候,他们也该是没想到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但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人如浮萍,随波浮沉,悔恨也是无用,无奈也无需不肯释怀。能以这样的笔调回忆那时的事,足见先生的胸怀。

  他们夫妇让我最佩服的,一是惜时勤勉,二是放达宽容。而杨先生,更有颗坚强的心。

  《从丙午到“流亡”》读后感(三):乌云的金边

  这本书2000年出版,大约只出版了一次而且印了一万册。所以市面上买不到这本书,我是在孔夫子网上面淘到的而且只花了我8块钱。短短七万字小书,主要是丙午丁未年纪事和干校六记,所以从内容上说都是旧,书里的内容《将饮茶》和《干校六记》这两本书都有收录。但再看过一次后有了些新发现,很有意思。

  杨绛说她“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了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因为什么理由就不必细诉了,我也懒的表白,反正我自巍然不动”。短短百余字却形象的把钱家门风给写了出来,一是圆滑聪明明哲保身,二是不和凡人搭腔。实在是有趣,明面上真诚的反思,但私底下还是要发牢骚鸣不平,知识分子的孤傲不驯跃然纸上。

  读了杨绛接近十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着苦中作乐以及积极期盼未来的感情,还是令人有所触动。除了鲁迅,散文杂文我是不爱看的,而我看杨绛也纯是因为读书习惯使然,若是一位作家较为有趣我会深入了解,不过对于杨绛的了解应该是过头了,读腻了我都。而且愈发觉得若论格局杨绛先生并比不过同时代的其他文人,我还是更敬仰欣赏心怀天下的人,如我最推崇的鲁迅那样“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但话说回来,杨绛先生的心境品格我还是佩服的,从民国到新中国,其中多少风云变幻、事过境迁,能做到像她这样总体上问心无愧,在翻译上有如此造诣,对青年人又大有帮助,实属不易。

  我摘录一段有趣的文字——我们都承认过一项大罪“拒绝改造”。他说:“你们该实事求是啊,你们难道拒绝改造了吗?‘拒绝改造’和‘没改造好’难道是一回事吗?”我大为安慰,自从失去人身,难得听到“革命群众”说这等又人性的语言。

  杨绛在文中写道——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丙午丁未年是何年份大家可以自行查阅,那个动荡的时代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挺过来的人已属不易。

  《从丙午到“流亡”》读后感(四):“披着狼皮的羊”——《从丙午到“流亡”》

  做好人不易,做坏人也难。以前读书时总觉得在建国初期的某些时期人们总会时常陷入疯狂中去,尤其是在文攻武斗与文革之时,那些革命小将眼中似乎只有革命,直是忽视了人性。而读了杨先生的《从丙午到“流亡”》后却发现其实大部分时候,革命群众哪怕掌了权也依旧改变不了其淳朴的本性,只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人性终究是不灭的。

  在《丙午辛未年纪事》中杨先生家的保姆在离开前对她说:“你现在可以看出人的好坏来了——不过,还是好人多。”这话杨先生不大认同,反而说“究竟还是坏人少”,这话倒是不错。其实就像小波学长说的,我们其实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于压抑处不敢发声,于得意时又岂敢作恶?又如书中下派到杨先生单位的那个革命群众,你若有事请假,只要不太过分,是不会难为你的。这才是中国朴实大众的基本面孔——但凡有饭吃谁会专心作恶?然而革命大潮之下,难道能够逆流而上吗?罢了,随波逐流吧,于是一个个面对知识分子伪装成为狼的样子。与其说披上狼皮是为革命需要,不若说是怕真的狼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只羊。而革命最为激烈的人其实基本上都是那些未经世事的“革命小将”,而他们结果呢?终究是与大众一起穷困潦倒,那革命的岁月不过是年轻时的冲动。有没有恶人呢?还是有的,但终究是少数。革命一起,大多数不过借此机会以发泄平日的不满,杀人防火终是不敢,恃强凌弱百代常有。

  《干校六记》中提到,周围的村民时常来偷干校人员种的菜以及其他一切有用的东西,但却并未见到杨先生她们食不果腹之句,反倒是虽然下放到干校但却依旧拿着原有的待遇。女婿的自杀亦并非是物质问题,他是一个敢于发声的英雄,但英雄总是不容于时代的。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饭总还是有的,但精神的压力却不同于常人。越是对一件事爱得深沉,到了末法时节也便越是痛苦。总的而言,知识分子的生活虽然遭到了莫大的打击,终是较贫苦大众为好的。

  以前看到金庸解释书中人物的感情时举例说——原句记不得了,大意如此——《诗经》距今已然两千多年了,但今日读来其中表现的感情却依然使人觉得“心有戚戚焉”,虽然世殊时异,但人心中最深处的感情却并不那么容易改变。我们岂止都是“虫子”,我们还都是“披着狼皮的羊”。

  《从丙午到“流亡”》读后感(五):虽有烦恼,岁月静好

  据说人老了,就容易回忆。在我,这倒的确有此迹象。

  虽未经历大革命的闹热,还是在小山村拿过小喇叭,在别人吃饭的时候读报纸,似乎能记得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找阶级,存在着阶级斗争。”还能记得的是因为班级批林批孔批判稿写得少,在别人吃饭的时候,我们被留下学习什么语录。当然,语录不能当饭吃。学习半小时之后,我就满身大汗,人晕晕的。过了好久,才知道那是饿虚脱了。

  因为有这点点经历,所以,后来看书时也有所留意,对于写那啥大革命的总也不能释怀,似乎买了不少,实在看的不多。买是因为不愿忘记,看,又实在打不起精神。

  杨绛先生的书,似乎很早买过《倒影集》、《洗澡》,不过,早已不知道流落到谁手里了。

  日前偶得中国青年版的《从丙午到“流亡”》,随手拿起,很快也就看完,因为实在不是厚重的著作。

  杨绛老人的冲淡(想不起来哪里看来这个词),自不待我言。最令我敬佩的倒是杨绛老人的平凡,斗争不断进行,干校不断熔炼,杨绛还是杨绛:“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可见,大革命在老人身上是没有啥作用的,虽有烦恼,岁月静好。

  真的没有什么吗?有“金边”的乌云不是乌云吗?

  又想起巴金老人,在他的《随想录》中提出建立什么博物馆,不过到底无人理睬,现在,那段历史似乎也快成传说了。那种一呼百应,盲从,暴力,野蛮,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也不知道还有谁相信。

  据说《杨绛文集》没有收这本书中的《从“掺沙子”到“流亡”》,也因为首次看到这篇,随便搜索看了下有关当事人的自叙。当然,所有的当事人都说自己很善良,很无辜,其实很。。。。。。无耻。

  于我,自然没有亲历现场,无法指正事实。虽然这场架似乎是邻里之争,我却以为未必尽然,这更像是那个时代的阶级斗争的一个缩影。

  想来当时的组织分配掺沙子是实情,虽然还不至于像打土豪分田地一样,但那种分房子自然是该分给无产阶级的,至少是被目为革命者的,这是用脚趾头也可以想出来的。

  从各方所述看,被分房子的当然是类土豪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分到房子的当然是革命者,革命者的理直气壮自是不用想,时至今日还是理直气壮,可见革命者之革命气势如虹。被分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然只有忍气,不过,忍字头上一把刀,终于,还是引起爆发,爆发之后,“流亡”也许只能是最好的选择。

  还是引钱锺书所做《干校六记小引》中的一段做结吧:“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少不了有三类人。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至于一般群众呢,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去糟塌一些好人;或者(就象我本人)惭愧自己是儒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曲,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批“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致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就没有列上它。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

  随便说一句,中青版的这本书制作很好,排版疏朗大方,封面设计也很不错,最替读者考虑的是在封面、后封均在适当位置有折线,不至于封面太硬打开封面即揭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