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锦集

2021-01-26 02:1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锦集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是一本由刘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一):给一直对哲学感到神秘但被这本书彻底吸引的我们

  

第二段太精彩了。出场三个大牛:尼采、弗洛伊德和萨特。我现在可以背着写下三位大神的牛逼之处。

#尼采 很久之前读过(没读完)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没读懂也不明觉厉,深深震撼,以致阿里花名都叫采尼。现在懂了一些也理解当初为啥崇拜。接上篇现代化带来的问题,尼采说“上帝已死”,他第一个提出在科学发展中我们已经不信上帝了,假装信上帝已经是非常虚伪了,是虚假的“形而上学”。要承认虚无主义的真相,你对意义没有期待后,反而要好过很多。他提出抵御虚无主义困境,有一个“超人学说”,指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强健的力量。对比马拉松就很好理解了,挑战过程本身是意义,而要为了终点处的冠军奖杯反而大大弱化了意义。有很多看似不值得的过程是生命之光。

#弗洛伊德 这位著名大哥是奥地利心理医生,作为医生后世证明相当soso,但其理论简直构成我们现代人精神领域的全部。他提出本我(本能欲望)自我(世俗规范)超我(理想人格),提出原生家庭影响,提出潜意识是核心本质驱动力,而理性对人类行为的约束too small。自他之后,现代人才释放出“欲望”,才有了一系列的自我认同。

#萨特 most favorite,要早知道他我花名就叫特萨了。延承尼采思想,坚定人生虚无,但他也没超人理论那么乐观。而是更加实际的说,没必要摆脱虚无主义,但要“看清真相,积极行动”,并为自己的行动选择负责。下面两页都是萨特部分。尼采提出从愚昧到虚无,他提出从虚无到自由。只是自由有代价,就是选择的负责,不能怪任何人。

看完萨特,我才理解自己为啥想要躲避,变得内向,原来是在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每个人都要维护,所以人与人之间必然有争夺,没有其他人自己就是神了。哎,原来避世是这么self的动机。

第三段讲到二十世纪最匪夷所思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大屠杀。这段我很久之前看过很多,就没有那么震撼了。不过你一定会有所启发,为什么在欧洲100年的和平以及物质科技极大进步的时候,突然就有了惨绝人寰600万的大屠杀呢?是谁拿起屠刀,以及为什么呢?

答案第一次看时非常可怕: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甚至有过良好教育背景听着巴赫读着康德的人,“什么都不为”,就参与杀了600万人!

这段对西方现代思想非常重要,也导致了欧洲后现代整体的淡定,因为在这种大反思下,大家发现作为个体的稍不注意“独立思考”,不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就会被大环境裹挟着做一些机械、且不齿的事情。

这种放弃独立思考,而从众的平庸之恶,正式大屠杀的根本原因。

说到这,我陷入自我对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好像也是读了一系列二战审讯录反思录开始的。你可以读一下下面两页。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二):我们都是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古今之变的本质是“自然”变成“不自然”。现代思想核心的理性将人与世界的关联剥离出来,世间规则不再由神灵主宰,“理所应当”中的“理”不再为给定条件。每个人所认的“理”为自己所选,也要为之承担责任。人的自由被解放,同时又注入了孤独,少了情感慰藉。每个人能用理性拷问信仰与追求,完成了“除魅”。但同时一路向前,不能将过程的痛苦和煎熬甩锅给不存在的“天道”,期望求神拜佛寻个解。

关于韦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鸿沟。工具理性是实事求是,用实践去判断手段是否合理。而价值理性则是关于信仰的审判,是最终的目的。工具理性对人的评估没有了人性只考虑在每个环节的工具性。工具理性带来了官僚制度,用更为专业化的分工和组织形式去高效做对一件事情。然而什么是“对”则是需要价值理性的思辨,可惜价值判断并无法量化计算以及评估,所以容易产生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手段压倒目的。工具理性不断扩张的负面案例之一就是nazi的产生。历史上爆发的这种事件很多,但是nazi对于犹太人的迫害是典型现代化产物。谋划过程是精密的,执行的过程是流水线的,甚至依据是“科学的”。先有某个伪科学证明存在种族的优劣性,再出台法律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对于“杂质”民族进行“清洗”。策略上也不是立马与犹太人对立,而是不断给其中一些人希望,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助攻。将一个生命送向结束的每个过程都拆分到类似于“递个螺丝刀”,“记录温度仪”的精细环节,以至于参与的每个人都不觉得自己需要为“杀死一个人”而负责。当将“犹太人”不放置于“人”的归类中,以上的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且完美的。这样一个缺失了道德,背离了价值理性判断的机制中,任何平庸的人都可以成为坏人(阿伦特的“平庸之恶”)。这是最让人极思细恐的,因为如果不注意就会存在重演的可能。我们要知道,理性主义将人从自然秩序中解放,每个个体需要承担起需要为自己抉择的所有后果。如果交出了独立思考判断,沦为某个“坏”秩序中的一环或者将自己陷入不好的境地,你不能将责任推给他人,因为你是有拒绝的权利。

价值理性是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可以参照的现实。只能靠“纵身一跃”跨过现实与信仰之间的逻辑断裂。“我真正缺少的东西,就是要在我内心里弄清楚:我到底要做什么事情?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对于我来说‘确实’真理,找到一个我能够为此而生,为此而死的信念。”这是22岁的克尔凯郭尔写在日记里的话。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困惑。然而对于我而言,给我更多启发的倒不是关于终点目标的讨论,而是关于萨特的虚无衍生出的价值观。人与物的差别在于,人与生俱来并不具有某个功能,而物体的物性已经被赋予。例如,杯子只能是杯子,只能用来装液体,杯子不可能变成炒锅去炒菜。但是人可以选择的角色很多,人选择参与什么角色的时候也就赋予了对应的价值,人可以同时为公司里面的“打工人”,父母的“小孩”,伴侣的“配偶”,朋友的“朋友”。人的本质是空的,不断填满这个空虚的过程就是活着,人的本性就是不断生长的过程,想占有更多。这个过程就是生命力。

萨特的观点对于我的影响在于,我现在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而不再尝试去思考什么是“值得实现”的“终极价值”。我努力去做些尝试去改变现状的意义并不是未来成为一个很厉害的someone。而是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自由地活着”,也许目的地什么都有,但也可能什么都没有,按照一些标准而言依然是平庸无奇甚至会是失败的“得不偿失”。但是,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些difference,而这个difference产生过程就是意义,我知道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成长。对于事业,马克思的一句话挺有意思,他认为人区别与动物是劳动。这一句话是“结果是人只是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所以,如果想让自己活得像个人,还是得要为自己为之能有激情的、正义的事业去选择,要不然只是一个每天绑在流水线上至少10+小时心不甘情不愿的动物。你作为人类劳动的快乐则被工资买断了。

关于感情或者婚姻,更与结果无关,又有什么结果呢?如果感情的结果是婚姻,那婚姻的结果又是什么?追问到一个一个的然后,假设两人相伴一生,最后结果总不是一个先走一个后走。再然后呢,怀着满满思念再找另外一个人去陪伴或者寄托于别的什么事情,等到生命之火熄灭。情绪波动本身为动态,人生的阶段也是动态。人和人之间必然会分开,死亡、感情破裂或者其他。但似乎依然广泛仅仅接受的为物理死亡的分开。更在乎有那么一个结果,为了那么一个稳定的结果加了一些约束,用条款和财产关系让两人“感情”上更难以分割。但是基于财物规则的契约关系就已经和感性的感情没关系了。如果真的想谈论感情,与其谈论不靠谱的终点,更应该关心“爱着”这件事情本身,过程是“爱”。到了谈论结局了那就是“爱过”了。

回到标题西西弗斯,犯错的西西弗斯被罚着每天推着石头上山,但是到了山顶石头又会掉落下来,西西弗斯得从头再来,因为不会死亡所以无休无止。如果他觉得推石头上山这个动作是充满了痛苦,这就是生生世世的惩罚。如果他觉得每次推上山能够体会些不一样的东西,那这个就是幸福。我们和西西弗斯很像,生命终点为死亡。dust to dust,什么也没有。我们生命的开始也是什么都没有。中间不断努力挣扎过,绝望过,成功过,开心过,痛苦过,丝毫不改变结局。这一生的价值判断在于,每个人如何去充盈这片虚无的过程,你自己如何去定义你自己。活着的本身就是为了活着。

现代理性告诉你,你并不是神赐予你爸妈的宝贝,一开始就赋予某种特殊含义的降落人间的天使,而是你爸妈在进行活塞运动时因为临时没套产生的意外。韦伯告诉你,没有既定的“规则”,你只能经过理性判断去选择你的信仰。但是基于事实的理性评估你只能完成部分评估,但是价值判断只能靠自己“纵身一跃”,后果自负。萨特告诉你不要太关注终点的价值,你在做每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三):为何你买买买停不下来?哲学家早已看穿真相

  

对于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人们往往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哲学家的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脑回路”清奇,跟我们中文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方式。

这就造成一个尴尬局面: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拿出时间和精力认真读读原著,但又对哲学家的生活逸闻趣事津津乐道,拿着他们的某些概念与名词到处使用,就好像真正读过这些学者的书一样。

如何在西方现代思想和大众之间打造一个桥梁,让西方现代思想不再停留在云里雾里?如何让西方思想的阳春白雪走近下里巴人?

这就需要学者们不仅有扎实的西方哲学根基,也要能够用大众听得懂的方式来宣讲。比如新星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现代西方思想讲义》,就是一部真正让大家都能看懂的西方思想讲义。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的作者刘擎,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他常年研究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现当代西方思潮与国际政治问题,著有《纷争的年代》《悬而未决的时刻》等著作。自2003年起,他每年撰写《西方思想年度述评》,是思想研究学者的必读参考。

通过刘擎教授的讲述,读者们会发现,以往看起来虚无缥缈的西方现代哲学,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西方现代思想多数是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的,例如,你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你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

自从有了各种购物软件,某宝、某东、某多等等,很多人就发现自己沉溺于购物不能自拔,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很多朋友买了一堆货又忍不住忏悔,由此产生了“剁手党”一词。

这都是你的错么?

不。现代西方哲学家早就看穿了真相:你停不下来不是你的错,而是中了资本家的阴谋!

刘擎说了一段他的经历。1991年他去美国留学,第一次走进所谓的“超级市场”,站在长长的货架中间,真切地体会到了“琳琅满目”究竟是什么意思。

更震撼的是,很多商品他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并不是说什么高科技产品,而是很普通的日用品。比如,一个小型的木制装置,完全不明白是用来做什么的,一位美国同学告诉他,这是用来放专门的厨房纸巾,美国人叫它“paper tower”。这种纸吸水性强、不容易破,做饭洗碗用这种纸非常方便。

日用品本来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可美国超市给他的体验,是本来不知道有这种需求,而在看到这些商品之后才产生了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其实是商品制造出来的。

各位想想看,是不是你本来只打算买一件自己想用的商品,结果逛了两个小时的某宝,购物车里就有了一大堆商品等待清空啊?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刘擎就想起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和《单面人》提出的一个术语:“虚假的需求”。“虚假的需求”不是源自人们自然的生活需要,而是被市场营销制造出来的。拿手提包举个例子,从功能上说,我们有大概十几种手提包也就够用了,但市场上现在有成千上万种手提包。

马尔库塞

肯定有人会说,我就是喜欢买买买,我这样做很愉快,而且既然大家都心甘情愿,那又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不能接受它呢?有什么必要大动干戈去质疑和批判呢?

马尔库塞的回答是:很有必要,因为我们不能屈服于资本主义的控制。这种生活使我们丧失了真正的自由,我们不仅要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控制,而且要发动实质性的社会变革。

马尔库塞曾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它不是用恐怖的手段来控制大众,而是用无尽的消费和享受来贿赂大众,让人们陷入“舒舒服服的不自由”之中,难以察觉社会对自己的控制,也就无从反抗。

事情发展到今天,我们社会也更加验证了“虚假的需求”的道理。例如某宝不仅给我们制造出大量的额外的需求,而且顺带着发明了“马已经服”,实际上就是一种高利贷,让我们的年轻人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就成为了“杨白劳”。

谁说思想和我们的现实很远?赶紧向哲学家们借一双慧眼吧!

现代哲学家有多么惊世骇俗?看看萨特就知道了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是精彩纷呈的,其实他们的个人生活往往也是多姿多彩、惊世骇俗,比如说萨特。

萨特活了75岁,以特立独行而著称。他早慧,大概3岁就开始读书,7岁就读过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家中长辈都信仰天主教,但萨特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再信仰宗教了。他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关于爱情和婚姻,他也有自己的特立独行。

萨特的伴侣是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波伏娃是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先驱者,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之作《第二性》就是她的作品。

两个人在上大学时相识,彼此志趣相投,很快就陷入了恋情。但他们都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不必受到习俗制度的约束,于是签订了一个奇特的爱情契约:他们作为彼此的伴侣,但永不结婚。他们的爱情是开放的,不排除与其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但彼此坦诚,不会隐瞒。这个契约的有效期只有两年,每过两年双方就要确认一次是否还继续这段伴侣关系。

这听上去非常不靠谱吧?但这个契约足足延续了51年,从萨特24岁直到75岁去世,两人真正做到了相伴一生。这51年中并不都是甜蜜浪漫的故事。萨特有过许多情人,有一次还差点和别人结婚。波伏娃也有过好几位情人,曾经写过一本小说献给其中一位,小说后来还获得了法国的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结婚呢?如果两个人感情好,结婚又有什么妨碍呢?

萨特有一个说法:如果结婚了,我们会无法分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相守在一起一一是因为相互的爱恋,还是因为婚姻制度施加的约束。如果没有婚姻的制约,我们仍然是伴侣,那就一定是我们自由的意愿所致,是纯粹出于爱情。

这是不是脑回路很清奇?

“出圈”的政治学教授

近年来,各种自媒体新型平台为知识分子出圈提供了方便。比如说薛兆丰,就是一个吃螃蟹的经济学教授,他的课程在得到上卖出过天价。

刘擎也不是一个静坐书斋的知识分子,近年来屡屡出圈,也为得到制作了《西方现代思想40讲》的课程,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他还登上奇葩说,与薛兆丰同台争辩,口才了得!

刘擎在奇葩说

所以说,《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绝不是一个学者的高头讲章,而是面对普通人群的讲课稿,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果你想对西方现代思想作一番探险的话,这部书会是一个好导游!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后感(四):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如此深邃

  

我们大部分人对哲学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学阶段。

包括我,80后,理工出身的普通人。

普通到,平时听说身边谁谈论哲学,就内心一顿鄙视:

什么人生的意义?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装逼吧!

我们聊聊明星八卦、美国大选,吐槽下老板,研究下职场政治,絮叨絮叨教育子女……

不香吗?

哲学不就那点意思?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

我懂,我懂……

真的懂吗?

机缘巧合,看奇葩说,被刘擎教授的学者气质折服,温文尔雅,有节有至,于是,就买来这本书,结果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

刘教授的西方现代思想,主要是通过十几个现代哲学家的理论,为我们阐述了我们现在的一些思想是如何演化来的。

比如,理性是怎么来的,理性的存在的致命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人生的意义是虚无,为什么虚无是自由,自由为何是沉重的负担,

为什么说20世纪的大屠杀根源是理性主义以及平庸之恶,什么是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什么叫“成为你自己”,什么是社会正义,什么样的平等合理,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吗?

其中,很多概念,我们在现代的心理学,或者成功学,鸡汤文里都有所了解,但是总是不够通透,带点困惑和不彻底。

现在发现,只有从哲学的角度去定义,才找到了根源。

下面我分享三个比较深刻的概念。

一、科学理性

我记得大一下学期时,有一次开班会,有个同学说,他觉得每天过的都很郁闷,很没意思,一下子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第一次有人敢说出自己每天逃课,泡网吧、打牌,谈朋友,表面很风光,其实内心很荒芜,不知道大学四年该怎么度过。

那时候,大家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却只能迷茫地过。

为什么会迷茫?

我们不愿意讨论人生的意义,总想规避这个问题,但它又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

韦伯说,这是现代社会理性主义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科学理性让我们逐渐祛魅,不再相信万物有灵,但它只负责解释客观现实,只能用来进行“事实判断”,不能进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实然):清华大学在北京。

价值判断(应然):清华大学应该搬到上海。

在事实领域,科学理性让我们追求高度的确定性,我们知道了物质世界没有神秘的终极答案。

但在价值领域,随着个性的解放,主观性色彩越来越强,没有统一的标准,越来越多元。

多元的选择带来了自由,同时带来了困惑和迷茫。

人总要寻找意义,我们选了一种,但却不知道选的对不对。

选择越来越多,人的思想越来越荒芜。

不确定性是时代的病症:这也是为什么看公众号,看新闻,存在大量的价值观冲突。

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

我以前也顿悟到:真正的生活高手都是很会给事物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人。

二、虚无主义

读李诞的《候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生就是虚无,全书充斥着悲观,仿佛人生在一个铁笼里,走不出来。

的确,这个铁笼就是科学理性铸成的。

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而科学理性只追求效率和稳定,这就必然导致社会越来越体制化,人成了体制追求指标、业绩的标准化工具。

而价值理性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虚弱,个人的品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与社会效率无关的因素,在理性计算的逻辑前面都被忽略不计。

社会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人成了工具,人力成了资源,所谓的自我发展主要是为了提升竞争力。

现代社会看上去自由、个性,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机会让我们自由发展丰富的、稳定的精神人格。

怎么办?

如何破除悲观获得清明和从容?

如何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虚无未必就导致悲观。

人们总是天然地认为世界背后存在一个绝对的本质,人生有一个终极意义,这个虚幻的信念才导致了悲观。

尼采呼唤一种新人类:积极的虚无主义者,没有神明,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确定和实现生命意义。

萨特的理论也证明是人生是虚无,一个人是服务员,但他辞职了,下班了就是服务员了,所以人是像杯子一样的容器。

人的本质取决于容器里装了什么?装什么是可以换掉了,而容器本身是空的,空就是虚无。

这也对应了佛学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五蕴皆空”

萨特说,因为虚无,那么就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可以把我们固定束缚,我们可以追求超越当下的本质,追求未来的本质。

人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成为”什么。

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成为你自己。

如何成为你自己?这又是一个哲学命题。

自己是什么?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三、自由的代价

“成为你自己,活出真我,做真实的自己”。

听上去励志,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并不是从自我内部获得的。

泰勒说: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这个标准离不开我们共同生活的背景和框架,你只能依据这个框架,来选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和古代不同的是,这个框架是丰富多样的,我们需要把自己和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保持与他人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展开反思,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更好地实现自主性。

人的本质是虚无,我们可以追求任何自己想成为的“本质”,那么,我们就是自由的。

但绝对的自由,带来绝对责任,尤其是孤独的责任。

你有你的自由,他有他的自由。你是你世界的主角,他是他世界的主角。

一人一世界,他人及地狱。

萨特说,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时,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主体性的争夺,所以,自由是孤独的。

刘擎老师说,认清真相,继续战斗。

即便人的激情注定徒劳,人注定孤独,那也要勇敢地去做选择,去负责。

看似乐观,实则悲壮。

……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哲学思想之旅,也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

他从一个脉络上讲述现代思想的发展历程,解答我们很多现代人的困惑,虽然并没有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给出终极答案,大多数哲学家给人的感觉还是过于悲观,但正像作者说的,获得有意义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比得到答案能让我们清醒。

人生或许没有意义,但思考人生的意义,可能就是人生的意义。

读书学习,未必要学以致用,也许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目的。

总想着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用,都要有目的,可能正是人类的困境。

刘擎说:人不是工具,人本身就是目的。

以前,总觉得哲学家,都是一群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的人,瞎琢磨。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觉得,正是因为这群没事干的人,才创造了当前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

难怪,许多大牛,比如研究中国经典的熊毅、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武志红以及李诞,在他们的作品里总提各类哲学家的思想,读哲学的研究可以提升一个人思想的深度。

来自公众号:马行万里

个人微信:laoma007007 欢迎关注和加好友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