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100字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是一本由凯叔 / 柳青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页数:6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一):让孩子跟着有趣的故事爱上诗词
孩子每天都要听的故事就是凯叔诗词来了。他总希望自己能够和故事里的麦小麦一样能够穿越到诗词里。看到这套由凯叔诗词来了改编的麦小麦诗词奇遇记果然入手啦~第一辑对应的是小学部编版1-2年级的语文教材,特别适合轩宝这样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经历过学古诗不明白什么意思的阶段。特别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古诗倒是都能背下来,但是到底什么意思却是一知半解。就比如《江南》里的莲叶何田田,田田是什么意思呢?
这套麦小麦诗词奇遇记是通过一个不喜欢被诗的麦小麦通过神奇的马桶穿越到古诗的世界里,和李白一起看风景...带着孩子们了解一首首古诗背后的意思。穿越古诗已经让孩子看的津津有味了,配套还可以扫码听白马(桶)王子带来的爆笑的诗词脱口秀,听着笑着让孩子加深对于古诗的印象。孩子看过这套书以后对每个诗人的人物背景都了解的非常清楚。
接下来还可以扫码玩的诗词通关小游戏,通过闯关答题巩固诗词知识。最后还有一本知识手册汇总了整本书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检测这些诗学的扎实不扎实。
就这样边读,边听,边玩,边学,给娃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不知不觉把诗词记得牢牢的。不仅自己天天看,还经常带着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二):这样学诗词,事半功倍!
对于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我们真的是找了很多书,各种版本,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从记诵的角度来说,短期可以看到效果,但多数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比如诗词,山水田园咏物还比较好理解,但是一些边塞战争、送别思乡、抒怀论政等,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绘的场景和情节,距离今天的孩子很遥远,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太抽象了,让他们去理解甚至品味诗意着实有点难。即使短期背下来了,一段时间过去又遗忘了,没有真正的内化于心。
大部分的诗词书都是记诵为主,原文加作者注释及简单释义,收效甚微。这套《麦小麦诗词奇遇》 ,是孩子喜欢的“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凯叔所著,买来读过觉得挺值。
二年级的Ethan很迷冒险、探索类故事以及历史人物故事,这套书很合他的口味,讲述的是主人公麦小麦的古诗词奇幻穿越故事,通过马桶穿越到古代,到诗人身边,到画中、变身小禾苗……与诗人同处一个时空,甚至化身诗词中的主角或见证者,这种身临其境,可以让孩子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得感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可以称得上是“沉浸式”学习了。
麦小麦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小孩,反正我家孩子觉得跟他很像,开心和烦恼的事差不多,一下子很亲近,非常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也化身为麦小麦,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当然,他也觉得我跟故事里的妈妈很像,唠叨而且还有点专制(-_-||)。
拿到书,我们就一口气读了两个故事,故事的语言非常生动,动词、短句、对话描写、比喻和夸张等修辞,非常能GET小孩子的笑点和兴趣点,很容易建立情感共鸣;插图是那种水墨晕染的感觉,很清新唯美,跟故事内容相得益彰,诗词要表达的场景和意义在这种有趣的故事中无感植入。一个故事读完,诗基本上都理解了,再诵读体会几遍,很快就会背了!
这套书还附赠1本《小学生诗词一本通》,除了集中诗词知识点,还有拓展和小练习游戏,孩子读完第一个故事就迫不及待自己答题了,全对!有了成就感兴趣自然更浓厚!
书的扉页还有一个二维码,可以听凯叔诗词脱口秀,这个等我和孩子一一玩起来,寓教于乐!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和孩爸都挺喜欢的,精炼的语言和诗意的表达,令人回味。诗词对孩子的滋养、以及在他以后读书学习中所产生的作用,也许当他长大成人的时候才能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适宜的时候,给他合适的知识和营养,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随着他阅历的增长生根发芽……。
附:去东湖玩娃即兴做的小诗(还有错别字~)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三):掉进马桶遇见李白?在奇妙旅途中破解古诗背诵难题
“你是不是掉马桶里了?”或许每个人都被妈妈这样唠叨过,可只有麦小麦同学真的掉进去了。而且,这一掉不得了,从马桶穿越到了古代,直接和李白、白居易、骆宾王等大咖交上了朋友,还一不小心变身田间的一株水稻……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麦小麦和姐姐麦小米同校读书。悲催的是,对麦小麦来说,成长面临着无穷无尽的烦恼,做不完的作业、不如意的考试、妈妈的数落、姐姐的优等生光环……这不,简简单单一首《咏鹅》,他从家背到学校,又从学校背到回家,还是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波”,害得到嘴的红烧肉都飞了。麦小麦失落地躲进厕所,一扇神秘之门却徐徐打开。
神奇的“马桶号”时光机
在《神奇的校车》故事集中,卷毛老师驾驶的神奇校车,时而是火箭,时而是潜水艇,时而是直升机,带着孩子们进入一场接一场的冒险之旅。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伦敦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成为通往霍格沃茨魔法世界的钥匙。
在《麦小麦诗词奇遇》中,通往古代的穿梭机是什么?没错,是家里的马桶。只用一道光芒闪过,一个念头泛起,麦小麦就会被忽悠一下被吸进马桶,穿越黑洞,瞬间置身古代,简直酷呆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马桶号”时光穿梭机功能还十分多变。通过马桶穿越到古代,麦小麦会来到诗人身边,置身诗词的情景中,有时又进入一副水墨画,甚至变身小禾苗……
马桶连接黑洞,厕所通往古代,大胆的想象+魔幻色彩+生动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拿到这套书,第一感觉是新鲜,第二反应是有趣,虽是成年人,我都忍不住一口气读了两本,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
读了《偶像,别走!》中,李白的粉丝汪伦领着一群人追星的故事。被马桶穿越激发灵感的闺女借题发挥,干脆改编起了古诗。把好好一首《赠汪伦》,改成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然发现没带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李白一支笔。”
“沉浸式”阅读,以理解促背诵
在一株秧苗眼中,农夫是最大的英雄。《稻田里的大英雄》一章,麦小麦扎根泥土,经历了水稻从发芽到成熟的一生,春夏秋冬,农民的大手为它遮风避雨、松土浇水、赶走害虫。还和同一片田里的小禾苗交上了朋友,到收割的那一天,大家互相鼓励——“长大了,可能会有一点疼”。经历了这些,麦小麦不用背诵,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发自内心地认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在现实中,默默捡起了自己吃饭掉下的米粒儿。
剧情进展到《吃不饱的丰收年》,经历一年的辛劳,水稻丰收了,农夫爷爷乐得皱纹里都开出了花。他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让麦小麦敞开肚皮吃,那米饭白亮亮的,真香啊。可官兵来了,他们喊着要缴税,把农夫爷爷家里的粮食搬空了,一个个如狼似虎,丝毫不顾农民的死活。亲眼看到这段场景,麦小麦一下理解了什么叫“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对不少小学生来说,背古诗是一件苦差事。可没有孩子不爱听故事,因为故事能让孩子和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凯叔这套新书用孩子们能懂的故事,能理解的情感,架设了一条通路,让幼小的心灵抵达诗词诞生的那个时空,回到“诗词的现场”,让孩子身临其境,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想法,明白诗词里蕴含的人生百味。
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与近年来教育界倡导的“沉浸式学习”十分契合。用脑洞大开的想象,代替虚拟现实技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然后借助虚拟学习环境,让孩子们通过高度参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具体到古诗学习中,有利于孩子“读懂”诗词,从而爱上古诗,进而提升古文化修养。
以情为媒,熨平童心中的褶皱
麦小麦通过马桶的一次次穿越,进入诗词的世界,而诗词便成为了他的秘密花园。
在秘密花园里,他零距离接触到诗词作者的真实生活。看见了李白被贬谪的苦闷,漏船载酒的落寞,被大赦后的狂喜,旷达之后的落寞,开始明白,原来诗仙也只是一个素负青云之志,却终其一生只能诗酒江湖的失意之人。看见孟浩然隐居鹿门山,不只有神仙的惬意,也有愁病交加,他不敢推窗,唯恐昨夜的风雨吹落了满树红花。看见天才儿童——七岁能写《咏鹅》的骆宾王,长成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也看见蜻蜓的幼体,要经11次以上蜕皮,才能长出优美的翅膀……
经历了那么多,思考了那么多,麦小麦觉得,自己在现实中的很多烦恼和诗人相契合,他的苦痛被看见、被说出、被抚慰……他不再觉得孤单、委屈、不被人理解。
人说童心似火,不错,孩子是赤诚而炽热的,可一点微风就可能让这簇火苗明灭不定。
人说童心似水,不错,孩子是澄净而透明的,可一点波澜就可能让这轮明镜长出褶皱。
好的作品,最优秀的不在它讲了多少故事,得了多少掌声,而在以情动人,真正走进了孩子心里,为他排忧解难,解决他的“生长痛”。
尤为难得的是,这套书还延续“凯叔讲故事”的专长,把纸书和音频结合起来,用文字、音频、插图、答题游戏这些丰富立体的媒介手段,让孩子们能在读、听、玩中感受诗词的声韵格律之美,轻松接受中华文化的启蒙。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四):读诗词的孩子长大可能成为董卿,而不学诗词的孩子大概率变成张飞
94版三国演义被誉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片段,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在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关羽抱拳对刘备说:“从今往后,关某之命既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既是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一旁的张飞有样学样,也抱拳说道:“俺也一样!”
关羽继续说:“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
张飞再次学舌:“俺也一样!”
关羽最后大声说道:“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而张飞也憨厚地说:“俺也一样!”
这个情节作为“没文化真可怕”的最佳例子,经常被网友拿来调侃。它足以说明: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暴露你的内涵和修养,也会显现你的情商和格局!
反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佳例子,当属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了。
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时候,曾经得到选手的高度评价: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您就是我心中标准的美人,美得清新隽永!”
你看,懂诗词的人就是不一样,夸起人来都一套一套的,而被夸奖的董卿,也确实当得起如此盛赞。身为央视一姐的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董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在现场,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名著典故脱口而出,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知性的魅力。可以说,董卿的美不仅是外表的精致和秀丽,更是诗词铸就的涵养和气质!
很多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背诗这件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每天督促孩子背诗,结果差点把自己气死,即使重复一百遍,还是背不下来。照这样看来,“别人家的孩子”真是不好当啊。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启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因此,背诗当然是多多益善了。然而,想让孩子爱上诗词、学会诗词,是不能靠笨功夫的,而是需要一点技巧和方法的。正如“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凯叔所言:
“如何让阅历尚浅的孩子,在诵读中获得对诗意的感受,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与他们的内心真正产生碰撞,是比背了多少首,更重要的事。”
《麦小麦诗词奇遇》就是这样一套帮助孩子学习诗词的“宝典”,这套书极具创意地将纸书与音频结合,用读故事、学知识、听音频、做游戏这样一种丰富、立体的古诗词学习方法,解决孩子“理解难”“背诵难”的学习问题。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麦小麦和姐姐麦小米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成长的烦恼:做不完的作业、不如意的考试、友情、亲情……
通过一次偶然的穿越,麦小麦进入了诗词的世界,从此,诗词便成为了他的秘密花园,在这里,他的小小烦恼,与诗人的经历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被看见、被说出、被抚慰……
就这样,凯叔巧妙地把孩子们感兴趣的穿越故事与诗词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跟着麦小麦,穿越到诗人身边,缩短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并把孩子成长的烦恼与古诗词的情绪连接起来,让孩子与古诗词建立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故事中的麦小麦,经由一次次奇幻的穿越,体会着一首首诗:讨厌被妈妈逼着弹钢琴,结果穿越到汉朝,学会了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被爸爸妈妈冤枉,然后穿越到唐代的白帝城,听李白高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和姐姐出门露营,不小心穿越到南北朝,听胡人少年低吟“敕勒川,阴山下”……
而现实中的孩子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让自己化身为麦小麦,和书中讲述的每一位诗人做朋友,仰慕他们、观察他们、触摸他们、感受诗词背后的伟大时代。
这套《麦小麦诗词奇遇》,用孩子们能懂的故事,能理解的情感,架设了一条通路,让幼小的心灵抵达诗词诞生的那个时空,回到“诗词的现场”,让孩子真正接近古代人物,“读懂”诗词的意涵!
《麦小麦诗词奇遇·第一辑》读后感(五):要养个读懂古诗词的孩子,就算将来成不了朱广权,也会很优秀
你有没有被央视名嘴朱广权圈粉?在一本正经的央视主持人中,朱广权俨然是一股泥石流。用段子播新闻,押韵快、准、狠。
看过央视《共同关注》的人都知道,这个节目的左下角,有一个手语老师。被朱广权用段子逼走了一茬又一茬。在《主持人大赛》上,撒贝宁说:“一听央视招手语老师,一听是《共同关注》,不去。”
朱广权的段子,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认认真真地天天飚、时时飚。
那他在中国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就凭段子喽?还真不是。
对于朱广权来说,超高的职业素养是他的门面,深厚的文学底蕴才是他的底气。
流行语让人莞尔,硬梗让人喷饭,丰富的古代文学常识,让人忍不住惊艳:这个主持人不愧是国家队的,肚子里真有东西。
播报天气,他把“四大名著”串烧了一个遍:
“滚滚长江是开水,浪花淘尽真烫嘴,说走咱就走,刚迈两步就烤成火腿。就算一个是阆苑仙葩,也晒得你绽放不了花蕊。只能敢问路在何方,因为热得你根本找不着北。”说起曹姓男子可以检测是否为曹操后人时,他说:
“东临碣石,以观族谱。Y染色体,寻根问祖。”那么,这个“押韵鬼才”是怎么炼成呢?
朱广权在《经典咏流传》中说过一段话,也许能给你答案:
“你背了那么多诗词以后就会发现,你曾经和庄子一起坐大鹏之背,扶摇九天;和司马迁看过江山无常,繁华落尽人世间;和曹操横过槊,和李白醉过酒,和陶渊明采过菊,和白居易折过柳……”看吧,懂得诗词的人,不仅能体味格律下的文字美感,也去体味非格律下的意境美感。
思想纹理都能比普通人更加优雅。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生子当如朱广权”,多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有这么丰厚的文学底蕴、这么有趣的灵魂。
正如“凯叔讲故事”APP的创始人凯叔所说的那样:
诗词本身是一种情意的表达,让孩子在童年爱上诗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血液,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诗词对他们的滋养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人生。
但真带孩子把古诗背起来,分分钟能把你气死:“宇宙那么大,为什么要背这首小破诗?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为什么要背这首小破诗?葱油饼上的芝麻可真香,为什么要背这首小破诗?”
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怎么教给阅历尚浅的孩子们呢?
其实背诗词不能靠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一些小技巧。
《麦小麦诗词奇遇》就是一套帮助孩子学习、记忆、理解诗词的宝藏书。这套书不仅是纸质书,还有音频、插图、答题游戏等丰富立体的手段与纸质书完美结合。不会给家长带来压力,让孩子在不以考试为目的阅读中,体会到诗词的魅力,发自内心喜欢这套书。
细细翻一遍后,你会发现这套书确实用心了。正如《读懂诗人才懂诗》第二季的作者平哥曾说过:
“文学的起源就是有故事要传说,有思想要表达,有感情要抒发。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去理解诗人、词人当时的处境,自然也就理解了他们的作品。”书中不爱背诗的麦小麦,就从马桶穿越而去,亲身体验诗人的处境去了。
他的体验很真实,也很多元化:
第一:八卦
人们都对八卦故事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些故事有意思。八卦是什么呢?八卦的本质其实就是故事。与高高在上的诗人、词人像与邻里长辈一样相处,去探寻他们的八卦故事。然后再读他们的诗,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书中的麦小麦与诗人骆宾王的相遇,就紧紧扣住“八卦”这一特性,让麦小麦与骆宾王相识在囚车之上,共同入狱。
当时骆宾王正因给皇帝上书针砭时弊,而被权臣陷害入狱。正是最狼狈、最不体面的时候,这也符合八卦的特性:反三观。诗人也有狼狈、不高雅的时候。
狱卒威逼要骆宾王认罪画押时,背不下《咏鹅》的麦小麦才知道这个老头,原来就是那首“鹅鹅鹅”的作者。
而这首诗唤起了骆宾王年少时的豪情,让他再一次燃起了“曲项向天歌”的斗志。
经过这样的故事,孩子们对《咏鹅》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会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天才少年做的一首简单小诗。骆宾王为捍卫真理死而不惧的豪情,也一定会影响孩子们的世界观。
第二:想象
如果靠死记硬背记忆诗词,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渐渐失去创造力。
想象的本质呢,就是沉浸式的情景体验。
《麦小麦诗词奇遇》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带孩子情景体验,不妨脑子灵活些,角度刁钻些。
比如说:麦小麦穿越到古代,变成了一颗麦种。
从发芽到成长到收获,完整体验一棵麦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雨,以及在被收获时所承受的疼痛。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新奇的视角,更加深刻的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双重含义。
这种沉浸式的情景体验,会更利于让孩子们去认同和接受诗中传达的理念。
这和心理学中所说的“孩子的游戏力”不谋而合。孩子们爱玩过家家,喜欢去扮演各种角色,我们不妨顺着孩子的天性,让他沉浸在不同的角色之中去理解和体验,真正实现在玩中学。
第三:扩展
语文是最不好拔高的一科,要想把语文学好,就要在学某一个知识的时候进行扩展。扩展,说白了就是体系化。体系化的学习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体系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学习中帮孩子绘制思维导图。这一点,《麦小麦诗词》做得很不错。
比如说:麦小麦在这部书中数次穿越都遇到了李白。
在李白被流放的时候遇到过一回,两个人一路上嘴就没闲着地唠。
麦小麦得知李白正在被流放到夜郎的船上,船行一半遇上了大赦天下。李白就被释放了,他兴起之时写了一首《早发白帝城》。行舟的轻快,被李白以夸张的笔法写到了极致,暗示着诗人愉快的心情。
麦小麦再遇到李白呢,是先穿越到了汪伦的身边。
汪伦正和小伙伴们踏歌起舞,麦小麦与汪伦疯狂踏歌而行,送别了李白。由此,他也深刻体会到《赠汪伦》中的送别心境。
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李白这个人物作为中心,将他的诗词和诗词中出现的名词和定义,予以进一步扩展,做成一个思维导图。把“流放”、“夜郎”、“踏歌”等名词和定义扩展学习,以增加知识的广度。
随着孩子们年纪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语文底子打得越扎实,他们学习也就越轻松。
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刷题就可以,它需要长期的积累。
这种积累越早越好。
所以,家长带着孩子读《麦小麦诗词奇遇》的时候,不妨多花点心思。因为这些知识点都是现成的,我们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就能自己去主动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