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1000字

2021-02-01 02:2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1000字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是一本由李培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一):变动中的社会与社会学

  对于社会学,自身只能说是接触过,目前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体系。如果没有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思考,单纯学习西方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很难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是本人学习社会学几年来,最大的感触。李老师写作的重点是偏向了中国社会,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将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的过去与当代的距离拉得更近。 对于学科的溯源是必要的。相比于在历史是找一些片段来证明最初的溯源,李老师主张的融合,从分析的角度上看,应该是更接近真实的,毕竟溯源的根本是面向未来的,要关注产生,更要关注之后的反作用。 正如之后李老师所提到的“中国特殊性”的学术陷阱。我们要分清背景的特殊性的同时牢记科学性是不会因此而转移的。也就是说我们决不可削足适履,对于中国社会的研究要看到其自身的特殊性,更要坚守学科的基本逻辑与规则。 社会学似乎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近代,几近野蛮生长,所指向的无外乎治国平天下。慢慢发展到当代以后,更规范一些,基本在唯物史观处靠拢,基本集中于农村社会和社会史的研究。在理论大放光彩之后,在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层面的实践便开始了。李老师梳理了那些似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留下了颇多思想遗产的调查研究,但争论似乎依旧是争论,问题依旧是问题,这大概是在李老师的梳理后更应该关注的焦点。 之后提到的国内的各个学派虽没有西方理论没那么经典但足以让大致的回望那段光辉岁月,当然更重要的是照进现实,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乃至未来。 关于历史,无论是“好古”还是“疑古”(几近非古),几乎总难找到其自身的立足点。关于“社会史”,并不仅仅限于学科的起源与发展,正如书中所提,扩展到社会学视角下的历史乃至政治、经济等各学科的融合建构的社会史,还尚待后来者开发研究。 文章的第三部分着墨不多。重点探讨的是那些历经沧桑的积淀和百年激荡中的中国经验。细想来,自身对于传统和现世的割裂似乎很深。在学习观察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会带来一些思维的跳跃性。纵然目前与过去的改变极大,但时间的继起虽不能代替因果解释,如若忽略它,终究是难以抓住现世的真实更遑论未来了。 最后,每个人都深陷其中的当代的社会变迁,似乎就难以全括了,也许其本身的存在就带有太多的不确定,也就只能向李老师那样试探着解释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现实关怀。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二):中国社会学导引书

  

这个标题一打眼就让人好奇,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中国社会,一般人很少有底气在一本书里讲清楚这两件事。但毕竟是李老师的书呀,大师还是大师。阅读体验五颗星。就算是非常反感学术化语言的人也可以顺利读下去,一节接一节,时间线从远至近,关注的事物也越来越实际,相信读到最后的读者,无论其背景如何,都能找到共鸣的地方。

从内容上看,本书更像是融合了社会学概论的社会学史,对于社会学爱好者十分友好。导引部分阐述了李老师对社会学的解读。社会归根结底是相对于个人的“群体形式”,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的学问,从研究对象上可以分为个人-群体二元,从研究领域上关心的是所有社会现象。近年来,虽然社会学所研究的家庭、婚姻、犯罪等领域被其他学科染指,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各种社会学理论在其他社科领域也有所发展。未来的学科分类可能更多的依据“学科的观察视角、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一结论,对于社会学的学习者来说颇有启发。

第一编讲述了社会学的产生和引进,从群学到社会学,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明确自己的功能和定位的过程。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可能是最初引进这门学问的初心。

第二编描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的各个学派,能在里面找到不少熟悉的学科领头人。

第三编名为传统中国的百年巨变,就已经从对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描述,转为了社会学视角下近现代中国的变化。

第四编讲的是当代中国变迁,21世纪之后的中国称为当代中国。时间节点的划分上并不十分严格,当代中国的变迁原因主要归结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因此这一编和上一编结尾紧密相连,不可分开。当代中国变迁首要考虑的社会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首要问题。李老师在其中回答了9个关于阶层结构的问题,直指现实。

看完全书,如果说有什么大的缺憾的话,那就是这本书还是太薄了。拿到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凭借这本书对社会学有一了解,更能对中国社会学的引进发展,再是社会学如何去思考中国社会问题,这两者有所认识。但相信,作者并不想让大家止步于此,而是借由此书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开发他们的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传承

  

翻开此书,导论下方赫然几个大字“什么是社会学?”

何为社会学?

有学者表示,“社会学即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在本书中导论,李培林老师解释道“社会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统一支配规律的学科”。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现象,例如“农民工流动”、“收入差距”、“彩礼的变化”、“中产阶级的焦虑”等等,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其实,社会学就在你我身边。

一本好书需要有历史纵深感,一门学科的发展更是如此。我跟随着李老师的笔触,慢慢走进中国社会学的历史画卷,感受中国社会学的开端、发展与兴盛。

第一编从我们并不陌生的孔德、启蒙运动、西学东渐和严几道先生讲起,进而谈到关于“群学”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发展,以及梁启超先生对中国“群学”创始的巨大贡献。语言生动形象,这让我联想到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初探》的开篇,即谈到“最早把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应该是严几道先生,他把斯宾塞的Studies of Sociology 翻译成了中文,但是他那时还没有‘社会学’这个名字,这书的中文名字是《群学肄言》”,二者如出一口,果然名家大作的描写都是一样的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第二编,李老师体系化的讲解了中国社会学中唯物史观的形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派别、社会学中的各学派以及中国社会学中的学院派。

第三编,李老师承上启下般的解释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性,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几次变化。

在第四编,李老师就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变化,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就一些大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但书中313页提出了“土地增值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和农民走向富裕的通途”。作为一个初学者,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就让我用更多时间去学习和体悟吧。

李培林老师自评此书是“老菜新炒,炒出不一样的味道”。作为一个读者,我想李老师做到了。说起社会学及中国社会学的点滴,李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一位位大家,一代代传承。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学人的探寻、进取、求真和坚守。真希望我能沿着前辈们的步伐坚定地走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四):读《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学术史与问题关怀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关于“社会学”作为学科本身的著作,正如标题所展示的那样,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者可以看成是一本非常完备且质量上乘的学科发展以及学术史梳理,后者则是运用学科方法对于“中国社会巨变”进行宏观的论述。在第一部分的梳理中,因为没有研究中那种明确的问题导向,我们看得出作者自己加入了一些基础的(fundamental)关怀于行文中。开篇的导言,作者就通过对话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非常严密地讨论社会学的范畴、基本假设……,以及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学面对过去和现在不同社会时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第一部分就“社会学”如何在西方逐渐“科学化”以及“学科化”并且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学”如何在中国发展并且成为研究中国本土问题的历程——这其中当然必须提到那几位中国社会学发展乃至中国学科发展史都绕不开的名字。第二部分围绕着中国社会巨变,对于社会学本身关怀的许多问题开始一系列描绘和探讨。作为没有受过社会学训练的人,也只能全凭书中文字了解。总的来说还是收获颇多。

整本书的写作风格比较偏向学术(就像上文提到的学术史梳理),内容也相对硬核,其中一些大问题也使得笔者进一步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加以思考。比如社会学本身的“人文化核科学化”的取向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文中提到的不可重复的访谈或更为客观的量化研究之争论。这当然可以回溯到19世纪学科发展时学科科学化问题,以及越过二十世纪后社会学发展的新选择……另外“社会学在中国”的讨论,作者所面对的,其实是19世纪与20世纪初年,中国近代“中西会通”的问题。(这一点咱们社科文献也有同名著作章清老师的《中西会通》可以一并对读),我们看到其实在这样的脉络下,严复、梁启超,以及历史学学科的发展是不能被忽略的要素,因为在那时人的心中是真正的强国实业的学问。至于社会学与“群学”的关系,尽管不是作者讨论的重点,但是算是起点之一,材料的贴合度有待进一步考辨。关于社会巨变的问题,笔者认为是出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问题意识或者学科特点的不同,论证过程和侧重点确实和我的预想大相径庭,有些地方或许稍显简略(从“巨变”的角度),当然作者是有明显侧重的,进而论证的问题也让人很有收获。

最后这次奇妙的阅读体验,也让我想起周雪光先生在《中华帝国的衰落》的书评开头提到的事情。先生作为社会学背景的学者提到了早年对《中华帝国的衰落》阅读的缘起,讲到了他为历史学的同学写该书的书评,结果让那位同学的教授不太满意。原因是历史学的结论受材料限制、也表达在材料中,而非显露于外或者开头直接有了假设或结论等等。这个学科差异的体验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感受到的。

由于不再脉络里,自己的学科也还没太入门,所写可能漏洞百出,请友邻多多包涵门外汉……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五):一堂社会学公开课

  初拿到本书,笔者也和许多乍一看标题、一看封面就却步的人差不多,觉得,会不会太过专业,又会不会太过刻板无趣,毕竟不是社会学专业出身,如果是以普通读者身份,会不会被专业性过强的书籍直接劝退,而且毕竟好书无贱价,若是看不懂未免肉疼。 !!!大家还请放心!笔者已经亲身验证过了,先前那些顾虑其实是大家多虑了,这书本没有诸位想象的难读,反倒通俗易懂。这本书确实无形中设立了一定的门槛,但这门槛并不很高,可以说绝大多数,喜好社科类或者历史类的读者都读得懂,也读得下去,可以放心来读,放心来买,确是好书买到不会吃亏,读过你就知我没在骗你,确系没有上当。 因何而言呢?首先来讲,笔者以为,这本书绝对不是一部纯纯粹粹纯专业性的书籍,本书的前半部分是以史书入社会学,这半部其实是写了中国的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一部小史,从“群学”的开创,到争鸣,到因故裁撤匿迹,再到回归于学界,可以说每一个阶段都十分精彩,每一位先贤先驱的理念都振聋发聩。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的命运是分隔不开的,无数一心为国的志士,默默无闻地埋头田间调查,希望以社会学视角,调查中国当时存在的根本问题,并以社会学方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命运,中国的独立自强和民族复兴,与一代代社会学研究者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是有着重大关系的。 前半部分以史事和前辈学者的故事和理念已经深深挽住读者,而后半部分则是以实际数据,来领着读者,奔跑着来给读者指出建国前后中国之自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之复兴,在社会学学者的眼中,一串串数据都是中国社会巨变的丰功伟绩,这一串串都来自于社会变革,而社会学正以清晰的视角忘神地注视着,并用无数社会学先驱和当下社会学工作者的手,一一指给读者来看。这半部分故事便少了,但每一篇数据都令人回想前番读到的先驱学者。 还有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本书不是很难懂,除了开篇是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开始之外,本书并不需要调动你太多的知识储备,而是作者向你款款道来,你不需要去脑海里反应,只需要静静地听着作者的文字在你脑海讲述,看过李培林先生的这部书,就像静静地坐着听了一节公开课,合书之后你已理解社会学之于中国社会之必要。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六):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距离我从社会学系毕业已经有7年的时间,作为学渣渣一枚,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期末考试周死记硬背《外国社会学理论》和《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日子,想起来东拼西凑的读书笔记和期末论文。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拍了目录给老师看,我们两个都觉得“看着就不好读啊”。

可以说,我是在回忆里被理论课期末考试支配的恐惧中打开的这本书,读下来之后觉得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

首先是一篇非常好的导论。拨开种种概念的迷雾,导论里与时俱进地梳理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提出基于理论的“假设”的意义,并指出社会学与其他经验学科的不同。对于年青的社会学学生来说,是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梳理。我个人认为也是很好的指引,我学习的时候就常在经验与理论中摇摆、在定性和定量之间犹疑,空有“主题先行”的想象力而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想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实实在在地深入到生活的田野,因而获得的都是浮于纸面的空泛想象。

第一编西学东渐与中国社会学的产生和第二编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是我个人觉得本书最好的部分。提供了一个理解社会学的新视角,社会学绝不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

第一编中通过社会学概念在国内的生长,说明了中国社会学的初心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中,充分考量本土之后的选择与建构。

“社会学在中国的学科化过程,反映的正是中国普遍的制度变迁的实际过程,而这种普遍的制度变迁,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洪流。”

“这些制度的形成过程,的确蕴含着观念的断裂、方法的创新和社会的转型。”

第二编中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思想,提出中国社会学学术思想的两条思想线索:理论和经验、国学和西学;通过五种思潮展现了中国社会学对于本土问题的观照。

“20世纪初社会学在中国的导入和产生所推动的学术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取向,以及外辱内忧之下学者所形成的富国强国的强烈使命感,形成了中国社会学的介入生活、干预生活的传统,推动一大批学者走出书斋步入生活基层。同时,也形成了学术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即在研究中国时强调文化特殊性。”

第二编是非常规范的梳理和综述。

第三遍传统中国的百年巨变和第四编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将目光带回现实,也有中肯的分析和反思。我想身处大时代,对理论和数据都会有一定的感同身受。

其实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想,特别是看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界为了“富国强民”俯下身子做的种种努力,十分感动。我想,扎根本土现实,总结中国经验,聚焦现实回答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学学界应有的担当。

PS:还是觉得这本书适合对社会学有一点了解的人,可能读起来会更流畅,有更多理解和思考。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七):流动中的中国——中国社会学的发现与应用

一个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如果能从一本书中了解,那这本书可以说是这门学科的一本通识书籍。李培林教授的《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可以说是这样的一本书,本书从西方社会学的产生讲起再到中国引入的群学;从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再到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从中国传统社会“封闭稳定”再到百年中国变革形成的“中国经验”……通过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可以发现,社会学在中国的提出、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中国经验”产生的广泛影响都使得中国社会学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这一门本应该学术性质的学科走向生活。

读完上面文字,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很容易理解和阅读,那也许你就错了。本书在第一章开始就提到了诸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例如,书中p40页关于孔德的思想‘……寻求社会历史根据的“秩序”和“进步”的法则从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再到实证科学阶段的根本发展规律’),会令你产生“这些字拆开来每个字都认识,怎么合在一起就不是人话了?”诸如类似的想法。除了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外,书中还引用了部分严复、梁启超等人用文言文书写的关于社会学/群学的理解,或许这也是另一种“不是人话”。但假若你把这些内容跟着作者的描述深入进行分析,沿着全书的思路进行理解,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侧重的方向,例如孔德希望弄清自然知识的起源,而斯宾塞则希望弄清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构成。除了人物之外,本书也有诸多类似“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差序格局”的概念,如果了解对应的人物侧重就大致能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

上面的内容其实是提供了本书第一、二章的一个阅读的思路,更多的是希望真正想去了解社会学的读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观望,但最基础的是你要了解巨人的思路,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在之后关于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的研究,则更多围绕着“中国经验”来进行描述。“中国经验”的产生从世界范围内使得人们思考和审查历史发展背景的可能,修订“西方现代化”的逻辑。而如何从规则和法则的高度认识、理解和阐述中国的巨大变迁;如何回答中国发展中目前和一些中长期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理论等等问题,除了作者在书中用长文论述给到的答复外,读者阅读此书后也可以就上述问题作出自己对应的解答。

中国社会还在流动之中,“中国经验”还在积累,中国社会巨变此刻也在进行,想要理解社会不妨来读下这本书,它会让你看透社会的历史与本质。只有了解它从何处来,才能更好的知道该往何处去,中国社会是这样,作为社会中的我们,也是一样。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八):应知故乡事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社会学传入中国伊始,就与中国社会剧烈变迁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西方社会学的理论观念动摇和改变着中国学者甚至整个社会对于自身文明的认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和在资本主义入侵后的混乱也催促这社会学这门新兴之学尽快落地,扎根在这片饱经沧桑土地。

本书分为四编,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后不同时期的发展。第一编,严复、梁启超等维新变法的有识之士,接触西方社会学理论后对中国社会的反观。彼时“群学”尚是学者们的主张,还不算标准化、制度化的学科。随着理论落地,学术走进生活,关注现实问题,社会学作为一门标准化、系统化的学科,为中国社会动荡中的种种问题提供着“参考答案”。第二编,介绍了由于20世纪上半叶时代和国情特殊性,中国社会学领域内思潮激烈、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当时中国社会学学科经验和理论、西学与国学的争论与融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五种主流的思潮:一是唯物史观社会学;二是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三是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四是社会学的“学院派”;五是社会史研究。

“脚步,是文化的刻度”。当时的学者们大多数虽出生于旧时士大夫阶级,却不空谈报国,而是深深扎根在乡土中,虽接受系统的西式人类学社会学训练,却没有因循守旧,转而用学术的目光凝视故乡,用脚步丈量中华之文化,在现实中探求解社会之困的道路。由于我是一个人类学领域内的小学生,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打通社会学和人类学界限的大家——费孝通先生。他曾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二十余次回访江村。费老用一生践行着“志在富民”的赤子之心,“美美与共”的包容胸怀,犹如屹立在学术道路上的伟峰,虽不能只心向往之。基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也基于师承帕克和马林诺夫斯基的渊源,社区研究乃是费孝通社会研究方法的核心。在《江村经济》一书中,便采用社区研究与功能分析的方法,而后来为适应研究领域的转换,还用到类型比较、历史分析和因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这既与研究层次的转换及复杂性增加有关,也与传统的功能分析不适应社会关系的分析有关。他极为重视对田野点的回访,对开弦弓村的回访多达27次,跨越了几十年,屡次指出副业对于农村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本书作者李培林老师有着和费孝通先生相似的经历——海外求学归来后,在田野中找到了“汲取学术营养的根”,聚焦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撰写了《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等一系列充满现实关怀的学术著作。他曾在采访中说过“学术是社会的良心”。这与费孝通先生的“志在富民”遥遥呼应。

正是这一代一代的学者推动着学术的进步,推动着学术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里。回顾这几年的学习时光,深深感到知识艰深迷人而自己所知甚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应当立志攀登知识的高峰,不怕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同社会学一样,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知识也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在田野中和现实里,应当时时警醒自己,不为内心所困,不为外物所扰,保持热情和真挚,永远充满对现实的关怀。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读后感(九):群学肄言

  

社会学在中国最早被称为群学。 所谓群学,不仅仅是对传统概念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偏好,更是荀子思想的一种延伸。“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文章题目取自中国社会学的先驱者严复先生,于1897年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

严复 《群学肄言》

翻开此书时距离我研究生毕业已经有十余年。乍一看本书标题的确给人以很大的压力。但事实上如果读过李培林先生的其他著作,就会知道此书其实很好读而且必定开卷有益。 本书是一本旧书新编。作者将自己多年的著作以及论文调查报告总结在一起合编成一本兼具学术和阅读体验的作品。

涂尔干

本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编主要讲了社会学如何进入中国,如何在清末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给了学者无尽的希望。其中严复,梁启超等学者都因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社会学研究)一书,感悟到有益于那个时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些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相似性。衍生出中国近代思想的基础,同时对中国近现代观念的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 第二编讲述了在20世纪上半叶那样一个王朝崩溃,社会混乱的年代中出现的学术思想繁荣。中国文人在那样的屈辱下被迫开始走向西学东渐,逐步走入实际,走进实践,走向实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理论和经验,国学与西学的两条思想线索。大致可划分为唯物史观社会学,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社会学中的中国学派,社会学中的学院派以及社会学研究这五种思潮。 通过本章我们基本上可以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学全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书中大量详尽地描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学者和知识分子们自己的思想发展以及著作介绍。可以说本章节为所有希望了解社会学这个专业的人梳理了一份全面的,深入的阅读书单。这份书单涵盖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所有经典作品以及这些作者的基本研究理论。 而这一位位学者和他们的经典作品是我们认识传统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学在中国不断发展的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大家李景汉先生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本书的第三编,第四编主要讲述了中国的近代百年巨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的社会变迁以及在这种社会变迁下所产生的新的社会结构性变化。这些社会结构性变化遍及各个方面,从社会民生变迁到城市化阶段,从经济高速发展到生活质量研究,从阶级阶层变动到利益差距扩大。

21世纪中国社会又迎来了全新的社会问题。包括人口可能出现的锐减,包括婚姻的不稳定,包括老龄化社会甚至越来越拉大的贫富差距问题,需要新一代的学者去面对和解决。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当今社会,社会学学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很多中国人今天还是秉持着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认为文科无用。然而时下各种价值观和思想复杂混乱,社会学人正是为了实现新的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平衡秩序而做出努力。我们希望通过渐进的非暴力,非革命的社会净化,实现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逐步实现制度和观念的变更。

中国社会学奠基人之一 孙本文先生

而对于所有研究学者来说社会整合的实际需要和思想情结也的确是社会学思想产生的重要动因。 因为我们生而不同,所以如何让这么多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社会达到最好的平衡,使得整个社会可以良性运作,协调发展是所有社会学人永远需要研究前进的方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