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泽穗信与古典部》读后感1000字
《米泽穗信与古典部》是一本由[日] 米泽穗信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泽穗信与古典部》读后感(一):日常之谜与公式书的魅力
第一次接触日常之谜推理还是在上学的时候,在某BBS上看到了传说中的神作——加纳朋子的《七岁小孩》。那时大陆的推理出版作品还不多,台版也很难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资源就是各大BBS和论坛上爱好者们自己扫描甚至手敲录入的电子版了。找到这篇作品的我如获至宝,坐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 日常之谜推理只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事件,没有惊天动地的案件,没有险象环生的破案过程,没有扣人心弦的生死较量,没有谋杀也没有尸体,几乎一切都与吊人胃口的抓马背道而驰,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拥趸,有这么多作家乐此不疲的创作,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比格局宏大的犯罪,日常之谜明显离读者的距离更近一些。毕竟,我们大部分人身边并没有发生过凶杀案(除了在网上和喷子对骂nmsl),没有能力去盖一座布满机关的馆(你要是盖出来的馆不会旋转都丢不起那人),没有机会在暴风雪的天气中和一群俊男靓女被困在远离人烟的豪宅中(想想就兴奋,太刺激了),没有被困在过密室中(这是个连密室游戏都有夜视摄像头的时代),没有耐心去听身边的侦探卖关子(喂,110吗,有人装逼放跑了凶手)。而我们或身边的朋友确实亲身经历过一些小的谜团,比如外卖被偷(隔壁宿舍拿错了),阳台上晒的袜子不见了(你永远不知道大风和变态哪个先来),暗恋的美女突然对着自己笑(与其白日梦不如先摸摸自己脸上有没有什么异物),这些小谜团不需要苏格兰场的大侦探出马,民科推理爱好者就够用了,这就是日常之谜推理的势力范围了。 如果说传统推理是读者坐在台下看台上的人物演戏,那么日常之谜就是读者上台参与出演。如果说传统推理是遥不可及的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那么日常之谜就是邻家小妹周冬雨。如果说传统推理是好莱坞的枪炮特效,那么日常之谜就是星仔的小人物生活。传统推理是一种强者的征服,侦探侦破了案件,凶手终得伏法,正义得以伸张,日常之谜是弱者的逆袭,小人物揭开谜团后还是小人物,并没有那么强的善恶对立。每个推理爱好者心中都有一个侦探梦,日常之谜让我们的侦探梦不再遥不可及,读者可以把自己脑补成书中的侦探,也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脑补成日常推理,实现自己的侦探梦。 扯了这么多,回到这本书,米泽穗信的古典部和小市民系列就是日常推理的佳作,相比古典部,我其实对小市民系列印象更深,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小市民的侦探也是我的理想。这本书是古典部系列的“公式书”,也就是对系列作的介绍和作者创作思路的梳理,带我回顾了古典部系列,也对作者的创作思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钱钟书先生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然而平心而论,如果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为了以后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鸡蛋,聪明的用餐者会去打听这只蛋是哪个农场的哪只母鸡生的,这只母鸡生长在什么环境,吃什么样的饲料,和哪些母鸡是邻居,下次买鸡蛋时就奔着这几只去。读完一本喜欢的书,有心的读者也肯定想了解这本书的作者还有什么其他著作,他的创作思路是什么,他喜欢看什么书,他有没有推崇的作家。了解了这些,读者可以有的放矢的搜寻适合自己口味的书,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就是公式书的魅力。
《米泽穗信与古典部》读后感(二):从米泽穗信打开推理小说
熟悉推理小说的读者大概都听过《满愿》。这本书由黑猫文库的王皎娇主任翻译,作者是日本作家米泽穗信。 我手上这本《米泽穗信与古典部》对我来说就是米泽穗信的推理闺房。我读这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特别好奇米泽穗信到底是怎么写推理小说的,他有着怎么样的推理观点。
比方说,米泽穗信老师构思推理小说,先是准备三要素,故事、谜题、舞台,满足三要素以后,就开始这部推理作品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老师竟然最后才构思角色。这里,老师对角色的态度值得所有的作家,尤其是古龙学习:重要的是不要糟蹋自己创造登场的角色——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让他们遭遇悲剧,而是即使不完整,至少也要努力给他们一部分人生。
折木奉太郎的书架米泽穗信和北村薰两位关于“日常之谜”的探讨也值得我们注意下。“日常之谜”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中没有杀人事件也能够独立形成推理小说。你要说这是多么大的发现呢,我倒觉得未必。世界推理史上第一篇推理小说就没有杀人事件。只是说,像北村薰这样能把一种模式写成一种推理风格是很难得的。我们也可以从这看到一些经验,风格是很难的东西。 看看米泽穗信老师关于推理变革的一点思考: ▲问题 我感觉推理小说看得越多就会越觉得一般的本格推理已经看腻了,想寻求更意外的犯人、更惊险的逻辑、更疯狂的机关等更强的刺激,不久之后就会找到变格、后设推理和反推理等猛药,最后绕了一圈又回到正统的本格推理不断循环这个过程。请问推理这个类型本身,在今后有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吗? ▲回答 糟糕,在前一个问题稍微回答了这方面的东西。推理的质变不好说,感觉会局部出现。肯定会有人设计出没人能想象到的做法。但是,我觉得即使那能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热潮,也不会从根基上改变整个推理界。
一点思考在我个人看来,本格推理小说始终是推理的正宗,不要试图从情感上给读者带来波动,如东野圭吾;也不要依靠诡异的情节取胜,如江户川乱步《孤岛之鬼》;更别说那些滥竽充数进推圈的诡计。只有从智识上给人带来真正的震撼的推理小说才是真正的推理小说。我不是说要严格死守本格,而是要尊重本格,珍重推理的核心——解谜。 希望从事推理小说的创越或者阅读的爱好者、作者、作家都能读读这本小书,大家一起探讨哈,总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理小说在未来的前途。
猪版《米泽穗信与古典部》《米泽穗信与古典部》读后感(三):丰富有趣的“古典部”幕后花絮
毫无疑问,这本书最主要的目标受众是米泽穗信老师的粉丝们,而我作为一名只读过很少米泽穗信作品,而古典部相关系列几乎没有读过的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却依然觉得趣味十足。不过对于米泽穗信老师的古典部相关作品我还是有所耳闻的,也有心以后补上这一块的内容,到时候再搭配着这本类似于幕后花絮的小书一起“食用”,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只是要补的作品太多了啊。
当然作为一个接触古典部比较少的读者,在看这本书之前不免会担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此书是否会泄底古典部的故事,而我用亲身体验告诉和我一样的读者,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除了最后一个部分,没有任何泄底的内容,想来也是,毕竟都是专业人士,自然不会犯这种大忌,不过最后一个部分“秘藏的「古典部」字典”提前写了会剧透,所以我就暂时没有看,不清楚是否真有剧透。
书中有一部分是“古典部”隐藏要素隆重公开!基本是古典部系列中隐藏的一些小彩蛋,由于我没有看过多少,自然领会不了,但我估计以我的阅读量,即使看过古典部全部作品,也无法了解这些彩蛋,因为很多出自其他的作品。
《虎与蟹,或者折木奉太郎的杀人》是本书中唯一短篇小说,之前因为看过森见登美彦老师的《奔跑吧!梅洛斯:新解》,因此看过原版和森见老师版《山月记》,而小说中折木对山月记的解读则又是一种新奇的角度,只能赞叹折木脑洞之大,而另一篇《猿蟹合战》除了反映了折木的想象力,更体现了其才华,而最有意思的却是折木羞涩的表现,真的是趣味十足。
书中作者对谈以及读者作者和米泽穗信老师之间的问答也颇有意思,从这些推理大家随意的聊天之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推理,对于创作,对于许多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对谈中提到了大量的推理作品,书中也很贴心的都进行了展示和介绍,所以要补的作品是越来越多了啊。在对谈中提及到的一些推理小说中的“术语”也进行了注释,可以说增长了不少知识。还有道尾秀介老师,你问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啊!
另外还有古典部四位成员书架的展示、签售现场照片展示、米泽穗信老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等等,每个部分都很用心。
整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丰富多彩,书中有大量的照片图片,还有许多是彩页,非常生动有趣,我想等以后看过古典部的相关作品,应该还会回顾下本书吧!
外封内封和小小的书签书中内页书中彩页《米泽穗信与古典部》读后感(四):适合所有读者阅读的米泽穗信公式书的六大卖点
一直以来,日本对公式书(资料集)的出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楷模,但一般而论,这类公式书主要是针对漫画出版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针对单一作品,一类针对作者。而大陆引进的公式书少之又少,印象中似乎只有漫画《航海王One Piece》的前5本公式书有被引进,其后基本就没有见到过。
按分类来说,《航海王》的公式书明显是针对作品编辑,里面的内容全部围绕《航海王》这部漫画。而另一类针对作者的,去年台湾东立出版的《伊藤润二研究 来自恐怖深渊》是最明显的,书中的内容会包括作者的创作观、对谈、年表等。以受众来看,公式书基本都是作品或者作者的粉丝向书籍,一般读者会觉得比较无趣,再加上如果不熟悉作品的话,更是本来就不会去购买。如果出版社希望凭借公式书促进作者或作品的销量,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书腰、外封、书签和本体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天闻角川会引进这一本《米泽穗信与古典部》呢?以我看完这本公式书之后的感想,可以试着从几个方面聊聊这一本公式书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
第一,本书是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关于小说的公式书(资料集)。前面也说了,大陆的出版机构一般不太会引进公式书,因为受众太小了,引进之后销量可能会有困难。而本书还是比大热少年漫画受众更小的推理小说的公式书,甚至是推理小说中也属少见的日常之谜类小说的公式书。若不是天闻角川也属于日本角川集团旗下一员,相信很难被引进。就这样,本书也确实斩获了第一部小说公式书的头衔。
第二,本书同时兼备了面向作品和面向作者的两类公式书的优点。从书名《米泽穗信与古典部》就能看出,作者米泽穗信和作品古典部系列是并列关系,两者在书中同等重要。而且由于古典部系列在2012年就已经动画化,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口碑,这本书以古典部系列作为一个卖点,也能让只看过动画版的观众愿意尝试阅读本书。另一方面,米泽穗信非古典部系列的其他作品也非常具有人气,想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读者群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第三,本书收录了古典部系列的全新短篇小说《虎与蟹,或者折木奉太郎的杀人》,这篇小说一般不会再收录到系列后续出版物中。这就和其他的公式书类似,一定要有一点新鲜的东西,例如漫画公式书会收录单行本为刊行的短篇等,这样就足够引起古典部粉丝的购买欲。而且,这一篇短篇还是接续古典部系列第六册《迟来的翅膀》中《我们的传说之书》里,折木奉太郎在国中1年级时针对太宰治的《奔跑吧,梅洛斯》一作进行推理化读后感的后续作品,以折木分别在国中2年级和3年级对中岛敦的《山月记》和芥川龙之介的《猿蟹合战》撰写的推理读后感为主线展开故事,很好地延续了古典部最新作中没有完全交待的故事。
第四,本书很好地平衡了粉丝向读者和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本书中有一半内容是关于古典部系列的,粉丝向非常明确。但另一半内容却适合任何读者阅读,当然,如果是推理小说爱好者那会更有收获。米泽穗信和其他四位推理小说家的对谈,以及米泽穗信的演讲稿,都能让普通读者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以及创作需要什么。特别是米泽穗信的演讲稿,强烈推荐给任何想进行故事创作的人。在演讲稿中,米泽老师举了个例子,他画了5个小人并列在一起的画,通过给其中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画上斜线这种超简单的操作就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一演讲稿我认为是本书的又一个精华。.
第五,在书中以各种方式向读者推荐了非常多的图书。每一次对谈,对谈的双方都会介绍若干本推理小说,对于读者来说,相当于有了好几份不同的书单。但这还不是最棒的,最精彩的是本书的特辑:公开古典部四人的书架,在这个环节,读者们能够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并不局限于推理小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图书,我在这个环节几乎停留了一个小时,就是仔仔细细看书架上书籍的照片,看看有哪些自己看过,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
本书特辑,古典部四人的书架,其中之摩耶花的漫画书架第六,本书公开了超多作者的照片,彩页也很丰富,满足了资料集的需要。读者对于作者的长相虽然并不在意,但是能够在一本书中看到那么多推理作家的照片还是挺有趣的,特别是作品和真人之间的差距感就更有意思了。
哦,对了,本书中对古典部系列完全没有剧透,可以放心阅读。就算是有剧透预警,也完全没关系的。
不过,这本公式书还是存在着一点不足。本书以古典部为一大卖点,但是对于古典部系列的动画没有太多提及,毕竟动画中有几个故事是米泽穗信专门为动画版创作的。而关于漫画,则完全没有提到。缺少了小说和动画、漫画的比较,感觉总是不太满足。
漫画版古典部四人,折木奉太郎、千反田爱瑠、伊原摩耶花和福部里志米泽老师在本书中已经保证了古典部系列一定会有一个完结,看情况应该是他们升上大学就会完结,最多再补几篇后话。希望米泽老师能够加快古典部系列的进程,我还想知道折木和千反田之间究竟会不会擦出爱之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