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的觉知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的觉知读后感1000字

2021-02-05 00:2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的觉知读后感1000字

  《美的觉知》是一本由安藤雅信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小满工作室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的觉知》读后感(一):探究器物之美

  

安藤雅信,日本陶作家,“百草艺廊”经营者,生活工艺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件美的器物,不单单是一件工艺品,而是应该能与人产生共鸣的东西。 安藤对空间的转换和运用非常得心应手,几件原本普通的物件,经他手里通过利用空间的转换和比拟,竟能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安藤的器具不仅完美地体现出了其精湛的技巧,而且也将其像要表达的思想也融入其中,处女作《蜂巢》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安藤从当时日本社会的混沌与混乱得到启发并结合自身的感悟,最终打造出一件像蜂巢形状的雕塑作品,并最终入选日本陶艺展前卫展区,因此这也让安藤一举成名,为后面的更多优秀作品打下铺垫。 如今的安藤已不在局限于打造出对人们单单认为美的作品,而是更多去关注自然的发展并尝试去打造出一些与自然协调的作品,而这恰恰也正是当今21世纪艺术家们努力尝试去做的东西。

  《美的觉知》读后感(二):器物的美在使用者的延续

  这本书看完有一段时间了,后知后觉其实特别适合喜欢购买各种器物比如餐具杯具,但是审美和欣赏的水平一直有瓶颈的人。因为它是从器物和手工匠人的角度出发,从物品内部去诠释关于生活工艺和器物之美的内涵。对于消费趋势越来越快餐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来说,从本心出发,恢复对质感和使用感的向往会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千篇一律且廉价的“美”虽然像繁花一样绚烂夺目,但却承受不住岁月的考验,承担不起成为“经典”的能力。“经典”在这本书里其实也有一个新的解读:经典并不是昂贵奢侈品的百搭款,而是通过使用者的再创造,与制造者一起延续器物的功能和美感,经过岁月的洗礼最终成为生活里的一件经典物品。

  这本书除了讲匠人对手工作品的想法和历史之外也涉及到日本美学的部分,特别是日本茶室的特殊之处,这些内容都是日本文学乃至日本文化里经常出现的重要元素,是理解日本美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看完这本书对我购买家用品也好,看日本文学方面的书也好都起到了一种浸润作用,真的受益良多。

  《美的觉知》读后感(三):美无时无刻与我们同在。

  

读这本的原因是因为有作者和皆川明的对谈,因为hobo认识的皆川明,这些年来一直很喜欢,所以想来也会喜欢安藤雅信。

他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陶作家,出生于日本陶瓷名产地多治见市(类似于咱们的景德镇),在这本书中他介绍了自己从武藏野美术大学雕塑系毕业后投身陶艺界的全过程。

柳宗悦说:“器物有两段生命。制作他的前半生和使用他的后半生。”这句话对安藤政信的影响很大,他注重将生活方式与器具作品紧密相连,不仅创作器具,另外在当器具使用到无法再继续原来功能只能成为“物”的时候,依然能从中发现作品美的部分并加以陈列,创造它后半生的价值。

书中还有大量作者的作品图片(荷兰盘很美)及其与村上隆、大友良英、坂田和实的对谈收录,得到一些美学方面的新启发,值得一读。

  《美的觉知》读后感(四):美的知觉,其实无处不在

  

安藤雅信是一位非典型“陶作家”,制陶艺术在他看来不应该局限在工艺技术,而应该缩小其与现代美术之间的距离,鼓励不同风格的元素进行深度融合。

他的文字读来谦和淡然,却又不失艺术家的敏锐。可以看出他对于各种不同艺术类别、以及不同国内外艺术类型怀有极大好奇心与包容心,这种追求工艺自由度的美学追求令人深感启发。

无论是日常使用的餐盘、还是历经时间洗刷的古董物件、甚至室内装潢所创造的意境和古典音乐都能带给他灵感,美的知觉,其实无处不在。

  《美的觉知》读后感(五):锅碗瓢盆的美

  

“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句俗语我们是津津乐道的。然而“知易行难”的诅咒的存在,作为芸芸众生中普通一员的我们往往经常为内外所累,不能完全践行这种强大的美学观点。

我们会犯的错误:追求遥远的美境,不会注意到身边的美好;有生活的大美在前,我们却不会发现和珍惜;拘泥于别人的美好,不会创造自己美的当下;认为美是远离平常生活的,而不会深根于锅碗瓢盆的日常中。

很久没读和美学有关的图书了,拿到这本《美的觉知》阅读后才知道作者是位日本有名的陶艺家安藤雅信,相对于他的同辈同行艺术家,他个人的阅历比较丰富,出身于陶瓷世家(祖传批发陶瓷器),沉迷过现当代摇滚爵士音乐,落过榜,上大学系统地学习过艺术,也留过洋,和同侪一起共事过,继承过家业,也自己创过业,有自己的艺术作品,也办过展览推介过别人的作品,是个相当活跃的艺术大家。

缘于他自身的独特且丰富的经历和多年行业内的不倦耕耘,作者对于陶瓷艺术甚至于东洋艺术的理解,应该是既具有“深度”,也具有“广度”,更具有不同有“角度”。是值得对日本现当代陶瓷艺术有兴趣的人好好阅读的。

全书共分成三个部分“似是而非的制物”,“我的收藏”和“从周边到中心的对话”,以专栏文章还有谈话文字稿的体裁,不紧不慢地描述了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创作秘辛、美学观点、游览过程还有他与其他不同门类艺术家们(音乐、绘画)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过程。

全书可以说是本中规中矩的艺术读物(也许是为了出版方便,删减和修改过部分?),译者的译文也堪称流畅不卡顿,很有“中信出版集团”发行的图书的特点,就是先不管图书具体的内容如何,卖相却不会太差,编校一般不会犯低级错误。

我对书中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作者自身生活态度的灵活,他不像刻板印象中的日本人,比如《寿司之神》中的那位,他是懂得变通的。比如他年轻时候喜欢过其他艺术门类,可在发现自己没有那方面才能后,就转变自己的职业方向为陶艺家,比如发现的作品不被一般人接受后,很快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改为研制与“生活家居”有关的陶艺品,在本行做得还不错的时候,没有固步于自己窄小的圈子,而是别开生面做起艺术推广的工作,每次转身都那么成功,让于羡慕不已。

个人觉得相较于将作者定性于某个门类的艺术家来说,作者本身更是一位生活家,他把他自己塑造成一樽艺术作品,而这正不是很多现当代艺术家所追求的嘛?

  《美的觉知》读后感(六):《美的觉知:安藤雅信的制物之道》丨他将日本工匠精神体现到极致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追求着美,穿衣要得体大方,展现出形体美;化妆品要适合皮肤,要美白遮瑕,展现出妆容美;锻炼身体,健身是为了展现出身体的健康之美……美无处不在,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美的觉知:安藤雅信的制物之道》是安藤雅信的新书,作者兴趣爱好广泛,寻找美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事物,并不断地去尝试,在生活与艺术中体验着、思考着。 说起日本人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日本文化,我们更为熟知的是稻盛和夫,这个88岁的老人闻名于世,曾经帮助三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稻盛和夫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和陶瓷材料相关,稻盛和夫曾经有句名言:"难得来世上走一遭,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 稻盛和夫的工作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 作为一个只学了一点无机化学的非专业毕业生,稻盛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并且订购了美国最专业的陶瓷杂志,一边翻译一边研究。 这样几年下来,不但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的感觉。 《美的觉知》中,安藤雅信回归制物的原点与初心,在隐逸的日常中,觉知生活中的器物之美。 工匠精神在每个行业中都有,做荞面的师傅,根据收割那一年的降雨量调整磨荞麦粉的石臼的高度;另一位做乌冬面的师傅,无论什么品质的面粉,总能做出相同口感的乌冬面。没有对工作的热爱,没有工匠精神,怎么会这么精益求精?其实,他们这种制作方式和陶艺、瓷器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小说《千只鹤》中,有几段对志野陶的描写,令我们印象深刻: 如洁白和浅红的花色,与志野陶上的釉彩浑然一体,恍如一片朦胧的云雾。 这是描写志野陶的美。 那色泽如褪色的口红,又似枯萎的红玫瑰——并且,当菊冶觉得它像沾在什么东西上的陈旧血渍的颜色时,心理就觉得难以置信。 这里是作者借对太田夫人的遗物志野陶的细致描写,把观看者菊冶正常的生理反映和潜在的内心同时折射了出来。 由此可知,志野陶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日本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安藤雅信把艺术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和艺术结合起来,即使餐具和茶具有了艺术的灵魂,又赋予了它独特的使命和使用价值,是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我们从作品中更可以看出作者的创新精神。从做自己的窑,到调配釉料,作者都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日本文化链接起来,让作品体现出日本人接受的自然观的特点,又为自己产品的创作风格提供了足够大的创作空间。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在是羡慕艺术家的大胆创新和实践,正是源于涌现出的无数艺术家、作家、美食家、画家,才让我们更加加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只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世间的万物,美就在精益求精中,美就在工匠精神中,美就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发生着。

  《美的觉知》读后感(七):安藤雅信:从大势到局外,从周边向中心

  

陶艺的“局部之外”

《美的觉知》中,安藤雅信自从业开始,就一直站在局部之外。

安藤雅信最初从事陶艺创作之前,以纯艺术为志向的人如果去摆弄工艺品之类的东西,会被沦为笑柄。到他在烧窑厂发现,那些不问品质好坏,用厮杀出的分毫养家糊口的人并不少,这种行业带来的大于阴影的希望,也间接使得安藤雅信接触到了更多产地出身以外的视角。在主流的人群之外,安藤雅信选择为热爱的真情所感染;

当安藤雅信以陶作家的身份在现代美术和陶艺之间徘徊的二十岁的后半段,第一次在纽约MOMA看到日本部门的工艺展品的反应:“啊,这些东西代表日本美术?!”不可置信同时伴随着如释重负,在这展柜所浓缩的一方天地之外,如何缩短自己与真实日本之间的距离,并建立起作为日本人的身份识别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每一代艺术的先驱,在开创先河之时其实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日本探索工艺美术的先驱也是如此,他们很多是以工艺之外的眼光来从事手中的工艺制作的。这种投射的视角启发并影响了安藤雅信,令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内化,安藤雅信总是不忘把目光投射在陶艺之外,令作品保持着新鲜感。

安藤雅信也不时地跳出自己的艺术之外,积极地与各界艺术人士交流。书中收录的对话,有对他艺术之路产生巨大影响的手工艺家坂田和实,有与他有激烈碰撞的艺术家村上隆,还有他曾经深爱的爵士与噪音音乐的个中佼佼者、与他相互启发的大友良英……每篇访谈之后,他都会附上一篇短短的总结,就对话中的问题进行延伸与拓展,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些艺术上共通的问题进行探讨。这种从周边向中心的对话,拓展了其宽度的同时更容易加深深度,这启发着安藤雅信,也更启发着读者。而局部之外,就是更新鲜广阔的领域。

传承与创新

在与大友良英的对话中,谈及大量出生的一代所造成的人口与资源的不相配,艺术家不得不为了吃饭而工作——虽说这样听上去有些动机不纯,但是有些价值也能经过评价传予后世之时,安藤雅信道:“这不就是被大量出生的一代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吗?”

这种疑问在我们的环境里并不少见,对于一些人而言甚至熟稔到讽刺,那无非是一些在时代之下个人权利的宣言,最后却往往卷入至意识形态的较量之中。但是在安藤雅信这里,谈及“我们这一代人”时,他使用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后缀:“使命”。这种责任感的担当,无不传递出他一直在思考的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特性的张扬,以及怎样一点点“打开锁国之门”。

他曾举例过,文化的融合就类似于将一种树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树木的树干上,嫁接的新枝当然是脆弱的,而根干却是坚韧的。日本美术工艺就如这般嫁接了明治维新之后,导入的西洋文明的新枝就是现代的工艺美术,照这样的思路,对于后来的成长的职业也好理解了。

而提到创新,坂田先生的“古道具坂田”给了安藤雅信很大的启发与影响。“古道具”这一新角度,让它既不为既有的价值观所限制,同时也为传统古董界打开了风口。这种与不与“权威”并行,而是随着时代一同变化的态度也成为安藤雅信日后创作的信条。

坂田和实在与安藤雅信的对话中,提到“美”这个甜蜜而伤感的词汇,在现代美术的领域已经不再使用了。正是因为所谓现代艺术是以创造新的作品和理论的前提,所以用旧世界的衡量词汇“美”来评价现代艺术,也成了一种羞辱,因此再也没人使用了。

在摒除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意义的消解的前提下,这确实是个令人非常惊讶的现象:没有绝对的“美”,一切也都有可能被改变与推翻,而到底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去创造,也是安藤雅信在艺术中一直要去探索的问题。

  《美的觉知》读后感(八):安藤雅信的制物之道

  文| 伊达政宗疯了 【本文会同步发布到全网,公众号&全网唯一ID:墩蛋探险记】

对于美的感受,究竟是人生来就具备的,还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呢?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不会是统一的。美这个概念,首先就是因人而异的。以人的相貌来说,有人认为短发的女孩最可爱,有人认为长发才能体现出女人的柔媚。当我们去北京的798时,有很多先锋艺术与后现代主义作品我们普通人都欣赏不来,大概就是缺乏了这么一点对“美的觉知”。

用我自己的话讲,这是一瞬间的共鸣——当你看到,听到,感受到物时,心底底那种被触动。这种触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有的是瞬发的,比如当时的心情、天气之类,有的则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比如见闻,学识。

美的知觉(图片来自网络)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艺术家安藤雅信,他在陶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同时,又广泛的涉猎了各种艺术形式,茶道,雕塑,建筑,古董,服饰,音乐......通过一本书,他带我们回到了他制物的原点与初心: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应该走上脱离大众的歧途,创造出大众看不懂的艺术品并不是骄傲的事情。在自我的创作中,做到与鉴赏者一同提高对美的感知水平。

美的知觉(图片来自网络)

“器物有两段生命。制作它的前半生和使用它的后半生。”制作出来的器物被欣赏、被使用、被思考、使用它的主人所给予的状态是器物的后半生。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一个富庶人家把家里的某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大罐子当作家里的杂物罐,被识货的人买走后,转手到了拍卖行,那家人才在新闻里看到曾经属于过自己的元青花大罐被拍出了几个亿。有能发现美的能力,除了刚刚这个与财富有关的极端例子,更多时候会把你引向一个脱离俗世的隐逸生活:觉知生活中的器物之美。

一餐一饮,一茶一座,其中都有美的元素。挑一个闲适的午后,泡一杯清茶,一起来读这本《美的觉知》吧。

  《美的觉知》读后感(九):《美的觉知》——侘寂、淡雅又极简的日式器物之美

  

“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时间”被称为存在之真理的第一个名字,而这个真理乃是存在的呈现,因此也是存在本身。——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安藤雅信是日本工艺大师,他的《美的觉知》写出了自己对日本生活工艺的看法,还收录了他和四名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对谈。他的艺术理念偏向于现代艺术,即融合各领域各国最新的创作思路,从中孕育出自己的作品,把陶艺这门古老的手艺又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比起创作有欣赏价值的陶艺作品,他更希望自己能做出有使用价值的陶制器物。读完这本书,我总结出来安藤雅信对陶制器物的三个审美要素:侘寂、淡雅和极简。

一、侘寂

”侘“的原意是简陋,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寂在古语中的意思是“旧化,生锈”。在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影响下,”寂“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

时间能带给器物什么样的痕迹呢?一些伤痕,一些渍迹,一些使用者倾注在器物上的爱意。这些器物可以是盘子、杯子、勺子,它们任凭使用者把玩和欣赏,同时也给使用者带去功能上的便利。它们在使用者的房间中似乎有了生命,和房间合为一体,和主人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感受时间的重量,一起度过当下的时光。这些痕迹都是抽象的,也许只有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光线中才能觉察它们的美好。但是它们确确实实存在于此,是时间书写的一首无言的诗歌。

二、淡雅

安藤雅信钟情于荷兰白釉盘,他花了三年时间练习制作白釉盘,终于跳脱了模仿的范畴,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元素。他极度迷恋白色,在调制釉料时调配出了拥有各种细微色差的白色,使得白色这种淡雅的色彩具有无限的表现力。

作者在创造自己的器物时还特意给使用者进行了留白处理,使用者可以自由地用器物进行二次创作。比如用盘子装西餐或者和食,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摆盘,将盘子放置于不同的空间中,这些都是使用者的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制作者有意送给这些白色的盘子一种百搭的魔力。

三、极简

安藤雅信的创作和北欧的器具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北欧是极简主义的发源地,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

当作者想给自己制作的白釉盘加一些装饰的时候,被自己的艺术家妻子冷冷地回了一句“有点画蛇添足了吧“。作者感觉自己受到了当头一棒,但又反驳不了自己的妻子。于是他又回到了器物制作的本源:重视器物的材质而非附加的装饰美。

当使用者拿到一个朴素又极简的白色盘子时,这也会对使用者的审美和生活品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才更向往怀旧简单的极简主义。器物是有灵魂的,人们应该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件物品,而不是一味而不加思考地给自己添置更多的东西。这种思潮在资源逐渐匮乏的年代也更利于环保和节约。

结语

现代艺术家的审美和品味一直处于变化和革新之中,他们思维开放,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营养,也从国外最新的思潮和年轻世代中寻得新的艺术理念,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无数种阐述美的新方式是笔者喜欢现代艺术的最大的原因。

陶艺和陶制器物的历史非常的悠久。这门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首先是因为古董上堆积的时间让这些器物有了新的解读方式,然后是因为人们总是能找到崭新的视角来欣赏陶艺和陶制器物。读完《美的觉知》这本书,能使我们大致了解日本陶作家对美的理解,同时能窥见日本现代艺术先锋又包容的理念美和形态美。

  《美的觉知》读后感(十):《美的觉知》:大巧若拙的器物之美,大拙至美的质朴之心

清.龚轼《陶歌》: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盛产于景德镇的青花瓷穿越历史的尘埃闪耀,像宇宙中的星系一样,绽放着独有的美。

古往今来,在无数能工巧匠手中,陶土和瓷土的融合,就是缔造美的开始。

在现代生活中,陶瓷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平时吃饭用的碗、小酒盅、各种器物、做饭用的陶瓷刀,出口到国外的各种精美工艺品,再到现代不少的古窑遗址,陶瓷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发展的宝贵遗产。

日本的陶瓷发展也受到了我们中国的间接影响,其中一位叫安藤雅信的日本陶艺大师,他通过陶瓷艺术来不断追寻生活的美,用最质朴的器物与材质,赋予陶瓷不同的质感与非凡的东方之美。

《美的觉知:安藤雅信的制物之道》就是日本陶艺大师安藤雅信的新书,饱含了他60年的制物人生,书写了他对美的形式的叩问与思考,也讲述了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并从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

正如安藤雅信在书中所说的:“回归制物的原点与初心,在隐匿的日常中,觉知生活中的器物之美。”

生活中器物的沧桑之美

对美的追求,从古到今从未停止。中国清代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曾写过一首描写瓷器之美的诗。

《咏白玉金边素瓷胎》清代.弘历: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白玉金边的素瓷胎闪着温润的光,雕镂龙纹画凤凰,美丽的瓷器仿佛将周围都染上了雕梁画壁的神采,自身却毫不消损。由此可见,无论中外,对美的追求与认同丝毫没有区别。

然而安藤雅信的陶瓷作品却“美”的与众不同。

在他的作品“荷兰盘”中,你乍一看还以为是17世纪的欧洲古董,但它却是一个使用了二十多年的老盘子,老盘子身上的磕磕碰碰仿佛向观者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也使观者瞬间明白,“器”不单有时间变化的沧桑之美,还需要主人用心来养。

这些器物百经磨砺的变化之美,不正是安藤雅信半世坎坷的人生之路吗?

安藤雅信高中时因过度痴迷爵士乐和摇滚乐,成为了复读生,最后好不容易考上了武藏野美术大学,才重新燃起了对陶瓷的热情,最终又转投陶艺界。处女座《蜂巢》被选入日本陶艺界前卫展,他又从中受到启发,开启了新的雕塑手法。

安藤雅信的人生正如他经手的每一件陶艺作品般,由难看的胚子形态打磨,再打磨,最终经过历练般的火焰炙烤,成形之后又经过百般磨砺,在使用过程中又避免不了磕磕绊绊,是大器晚成的沧桑之美,也饱含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他的作品是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他使那些杯子和碗等冷冰冰的器物有了生命,赋予了使用价值之外的一种美感,那也是他作品独一无二的艺术灵魂,沧桑的器物之美。

赋予器物生命的人日本著名美学家.柳宗悦:器物有两段生命。制作它的前半生和使用它的后半生。

无论是艺术作品和生活用具,它们从来不是孤立于生活而存在的,这个创作理念源于安腾先生的“日用即道”。他的陶艺作品也承载了日常生活的气息,与人朝夕相伴,使每个瓷器都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生命。

在餐盘装上食物的一瞬间,在茶杯斟满热水的一瞬间,使用者一瞬间的惊喜,便是这些器物存在的价值,也是一天美好记忆的开始。

安藤雅信在制作陶瓷的时候,粘土在他眼中是有呼吸的活物,纯手工低技术含量的烧陶手艺更能打造美的灵魂,所以他所有的工具都是自制的,只为了能更加接近器物的自然之美。

他从做自己烧瓷的窑,到调配各种彩釉,都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日本文化融合在一起,甚至还为此学习了传统的茶道,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你不光能看到趣味的创新,也会看到传统的延续,这其中还蕴藏着手艺人古老而荣耀的匠人之心。

一个普通的荷兰白釉盘,在他的手中也有深深浅浅的讲究,能留给使用者充分的留白。无论是盛放甜点、西餐、中餐或是日餐,都没有任何的违和感,这就是“生活”与“器”最完美的结合。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高深而玄妙的美,是未加修饰的自然之美,看似稚拙的外形,却蕴含着天真质朴,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这就是大巧若拙。在《道德经》中,“大巧若拙”也是老子提出的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观点之一。

安藤雅信制作的所有作品,就以这样朴实无华的美融入到了平凡人的生活中,让平时高高在上的艺术品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在他之前,这些普通的瓷器只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从来没有人手工量产过,更没有人想过,怎样让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适用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

美的诞生,源于制作过程中的喜悦,制作出来的那个惊喜的瞬间,又是化繁为简,不拘繁文缛节,更是一颗匠人之心的默默坚守,这才是大巧若拙,大拙至美,也是安藤雅信先生一生所追求的器物之美与制物之道。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人都有一颗浮躁之心,返璞归真的美就显得弥足珍贵。

正如安藤雅信诸多陶瓷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用最简朴的材质颂扬美的旋律,美的背后是浮华过后的平淡,功名利禄后的放下,荣华富贵后的淡然,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大拙至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