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信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书信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3 03:03: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信中的世界史》的读后感大全

  《书信中的世界史》是一本由[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一):莫扎特的屎尿屁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二):书信中的世界史

  

《书信中的世界史》书评

你有写过信吗?记得我写过的第一封信是给我最好的朋友。当时他在军营里无法用通讯工具,因此只能以书信方式联系,至今完整无缺保存到现在;每当翻阅时,都能从中读到不一样的情感

的确,现今科技非常发达,人们都很忙,忙着刷手机,若要联系亲朋好友微信语音,电话等很快能解决;但却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即使微信里有上千好友能聊天的确不到几个。而书信,却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对不一样的情感交流。

当看到《书信中的世界史》书名时,深深吸引着我,一来是对历史充满兴趣,二来想从书中学习每封信件中蕴藏着的智慧。

书中蕴藏着许多富有哲理的历史资料,作者搜集100多篇影响历史进程的书信,还原历史现场,并淋漓尽致地向我们介绍每封书信中背后的故事。在爱情、家庭、创作、勇气、友谊、权利等篇章中,引领我们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冷静的解决问题。

以下为大家介绍个别章节里的内容:

爱情篇:

在恋爱或婚姻家庭中,与伴侣相处融洽时,或许让你感到从头到脚都是幸福的,但在吵架或离别时,却非常难受,不开心。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在面对爱情时也不可避免体验悲伤,在爱情中他总结过一句话:“没有玫瑰不带刺”,作者为我们呈现一封非常特别的信,在爱情失意时,杰斐逊总统的“头脑”和“心灵”展开了一番对话,表达恋爱中的男人或女人经历的痛苦和困境,告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一样结果。

家庭篇:

当被误会,对方生气责怪你时,若面对面交流,很难让对方冷静下来对你的解释产生共鸣,而书信却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著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命运堪忧的情况下,她自斟自酌的给姐姐写信,能读到她在向姐姐乞求活命的真诚,因此,救了伊丽莎白一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书中详细介绍了人类的永恒课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知行合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三):书信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我爱你。”

这句人类最常用来表达情感的话语,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效果。

而今天,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是社交网络。从发送到对方接受,不过一两秒的事情。冰冷的电子设备无法折射出背后磅礴的情感。

把时间线稍微往回拉一点,就在20多年前,人们还习惯于用写信的方式传递消息。这句话从写下、发出到对方收到,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它被一个个邮差带着,跨越几百、几千公里的路程。可能飘过河流、飞过高山,也可能只是跨越了一个小城,但也有可能是航行了半个地球,最后来到对方的手中。

当你接受到它时,可能写信的那个人,早已在内心揣测千万次你看到它时的心情;可能写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也可能,他不在拥有当初写信时的这些感情了。但你透过那些或凌厉或清浅、或凌乱或端正的字迹,总能窥见写信者当时的心情,你也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感受到背后深厚的情谊。

这是书信给予我们的浪漫。

不论它描述的悲伤或欢乐的情感,总归是电子信息无法给予的。

譬如叶卡捷琳娜打的在1774年写给波将金大公的信。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能从她的言语中感受到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炽热的爱,以及她近乎冷酷的理智。

非常迷人。

书信中传递出写信人的情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去回顾以往的所有历史。我们对当时代某些行为,实质上无法理解。《全球通史》中提到,史学家应该尽可能的抛弃个人情感,忠实的去记录历史。但是我认为,对历史的记录,应该建立在对它的理解之上。当我们阅读这些书信的时候,更能理解,在做下那一个决定的时候,作为历史人物的他们,当时在想着什么。

洛伦佐1492年致乔瓦尼·德·美第奇的一封信中,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善诱。让我们看到,这个带领佛罗伦萨走向辉煌的“豪华者”,不仅是个绝佳的政治家、银行家,其本人的人格比他的成就更具魅力。这也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他会给予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家们格外的宽容。

此书收纳的各个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书信。有的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有的人物或许当时默默无闻,但是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书信,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代的一些缩影。看到那些辉煌或颓唐的往事,在这一刻,历史或许不仅仅是书上的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以及他们快乐或悲痛的一生。

感谢此书,让历史离我们更加近。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四):书信中的世界 书信中的历史---《书信中世界史》书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出现,书信写作这一传统的联络工具悄然退出人们的视野。直至现在,随着QQ、电子邮件E-mail、微信以非常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

说来,也许你不信。我一直保存着与家人、亲戚、朋友、同学间来往的书信,时间跨越了几十年,其间也经历了几次搬迁都没有遗失,我对书信是情有独钟的。

当我翻开《书信中的世界史》扉页,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浮现消逝的村庄,让历史不再抽象,不再有距离感。让我不由想到西蒙·蒙蒂菲奥里说的一句话:“书信是对症生命无常的解药。”该书中涉及爱情、家庭、创作、勇气、发现、旅行、战争、血腥、毁灭、灾难、友谊、愚蠢、正直、解放、命运、权力、衰败及告别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说是一篇篇世界史,实不为过。

“......简而言之,我的朋友,在我的记忆中,我不记得自己按照你的建议做过什么好事,或者因为没有听从你的建议而做了什么坏事。我实实在在地拒绝了你对我自己事情的干预。你可以随便在纸上画满三角形和正方形,看看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我们都不能长生不老啊,我的朋友,又如何指望永远享乐?没有玫瑰不带刺,也没有快乐不会伴随着不幸。这是我们的生活法则,我们必须承认。”(摘自《书信中世界史》第13页)

这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裴逊在1786年10月12日写给即将离开他的年轻的情人玛利亚·科斯韦的信,对爱情之疯狂所做的出色分析。凡人有爱,伟人亦如此,冷静而又矜持地面对爱情的结束,一份头脑与心灵的对话。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对友人仁安“推贤进士”请求的一封回信,他忍受耻辱和悲痛,以顽强的毅力完成《史记》这部巨作,他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假令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除了这正确的生死观,司马迁在信中还引用古人典范,认为只有面对困境百折不挠,才能化郁愤为动力。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摘自《书信中世界史》第109页)

阅读私信的乐趣是,有时会发现知名人物不为认知的一面。书信不仅一种交流联络的工具,而在不睦的场合下,避免相互尴尬难堪,在电子邮件和电话或许已经终结了书信的黄金时代,但书信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力量,可以说一方缓和剂。

1993年1月20日,胸怀广阔的政治家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在失去心爱的总统之位之际,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亲笔给他的对手克林顿写下了一封充满魅力心胸坦荡的书信。最终形成了一种本不太可能的友谊。我们一起来阅读书中简短的一封书信,以下是这封信的全部内容:

“亲爱的比尔:

我刚才走进这间办公室的时候,依旧像四年前那样,满怀惊奇和敬重。我知道,你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

我祝愿你将在此获得莫大的幸福感。我自己从未感受到有些总统所描述的孤独。

总会有一些艰难的岁月,加上你可能认为的不公平的指责,会让你倍感举步维艰。我不善于提建议,但不要因为那些指责而气馁。更不要由此偏离你的轨道。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经成为我们的总统。祝福你也祝福你的家人。

此时,你的成功就是我们国家的成功。我全力支持你。

祝你好运!

乔治”

这种用书信向对手表达友情的方式给世人的教育意义深刻。 据说,自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卸任总统后,每一位从白宫离任总统都在新总统就职日留下一封充满智慧和支持的信。

QQ、电子邮件E-mail、微信会被窃读、被泄密、无法彻底被销毁,即便加密程度最高的信息也有可能被解密,可见其实是多么的危险和不可靠,而书信相较而言就更安全。提笔给某人写信时不会感到孤单,没有在网络里那种缥缈的虚幻。

本书中中作者搜集了100多封影响历史进程的书信,定格了信件书写的一瞬间,还原且剪辑了当时的现场,重现了逝去的生活面貌,让读者重温人类生活中美好,类似这种既有政治意义又有个人色彩的书信还有很多很多,展示在读者面前是同一个个书信中的世界, 打开书中每一页犹如打开一部部尘封的历史篇章。书信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封存着人类的生活和信念没有网络的虚拟,是一个人可以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相信读者读完这本书后,重新提起沉默的笔,给远方的她(他)写一封书信。

月满柳琴 于 上海

2020 11 8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五):书信,对症生命无常的文学解药

  说到本书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并非一个无趣的历史作家,而是‘一个博学多才、家庭背景强大而富裕的光头’的历史畅销书作者。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六):从书信中感受世界的温暖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七):【欧洲价值书评】当人类不再写信,那些激情、悸动、爱恨和虚伪该如何记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