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精选

2021-02-07 03:38: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精选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是一本由池莉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一):想不明白,何来之好

  实在是气愤,上周五(6月5日)看完,5天过后,我依然觉得恼火。

  池莉的小说,即使我都忘记看过什么内容,但印象中还把她归为好作家一列。但是没想到这篇因题目而打动我的书,是如此的水呀!

  我花几十元就是看你吐槽前夫的种种不堪、吐槽武汉的入学要打招呼、武汉外国语乱收费和怠慢你的女儿吗?看你如何絮絮叨叨强调女儿如何优秀吗?强调你超越中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吗?大篇幅地宣传英国教育的优秀吗?难道你做了英国教育特别是CC中学的推广人吗?看这本书没怎么让我感动,而一直在积攒选书错误的愤怒中。作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怎么能写这般和我流水账日志一般的水文呢?你的文字呢?你的温情和成长在哪里?难道就是让我看一个身边某一个学霸妈妈也会说的内容吗?唉,从未如此因看一本书而这么失望恼火。

  评论中有人把此书与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相提并论,但是这差太远了!龙女士是不动声色地传递教育理念和夸赞自己的孩子,没有打上直接某国的标签。而我们的池作家,如同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中老年家长一般,就是流水账一般地夸赞、感叹,殊不知你是有条件的,无论是社会资源,经济实力都不是普通的,你能与的爱的条件非一般家庭所能拥有的,又何必如此俗套地写成长故事,更不应该如此直接为英国教育大唱赞歌。

  实在气愤,几十元买了水文,买了愤怒。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二):其实一颗星都不想给!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ICI大侠(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809297/

冲着书名《和女儿一起长大》去看的,没想到一开篇先介绍女儿来自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作者自己有未婚夫,和一个孩子尚在襁褓的已婚男相爱了,我整个惊掉下巴,最终已婚男离婚和作者结婚在一起,作者说会弥补他失去孩子的忧伤?我整个气到吐血,这破坏家庭还带着自豪优越感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考虑过另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的感受???我整个午休时间大爆炸!!!忍着情绪往下翻了翻,大概就是先自夸作者本人在养育女儿方面的独特理念(说实话也不咋独特,所谓的溺爱和放任自由 )和心血(还有为了选择学校花了很多钱),通篇夸赞自己女儿有多自律优秀,从小自己要求学钢琴,写作翻译都不在话下,哦还有踩一下前夫(对,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老公后来离婚了)。整本书翻到最后也是在碎碎念碎碎念,我真棒,我真棒,我真棒,我女儿被我养的真棒。想看怎么养女儿的,我觉得没必要看了,毕竟都没有池女士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三):和女儿一起长大

  《和女儿一起成长》

  父母这个职业是世界上为一个不用持证上岗的人。作为一个四岁女儿的母亲,其实我是不合格的。我相信跟我一样的人也有很多,有着母亲的身份,却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在儿童教育中,有一个原则,当你要孩子修行时,你需要成为一个榜样,而不是信服,父母是孩子的样本,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是的,我们都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互相学习。

  著名作家池莉大爱之书《和女儿一起成长》,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以一个普通母亲的笔触,从女儿亦池出生前写起,写她历经父母离异、体验人心险恶,始终保持一颗宽厚善良之心;写母女两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在中国教育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最后毅然决定求学英国,获得理想中的教育……面对女儿,池莉笔下处处充满着感动乃至感恩,她认为女儿的成长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更是自己和女儿的共同成长,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一次自我教育历程。此外,池莉结合女儿的成长,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进行质疑。她希望用自己和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方式,还有其他选项。 池莉认为,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她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池莉不仅以母亲身份写女儿的成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孩子也是大人的老师,大人传授经验教孩子怎样应对复杂的世界,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小思维教会大人怎样拥有简单的美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营造一种亲密、知心、自由、平等、相互薄重的生活方式。

  书中驰莉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他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她说:“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我很欣赏这本书中提到的育儿“三项基本原则”—“让孩子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让孩子接受自然启蒙、坚持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注重相处,贴近自然,坚持阅读,这几点无不是从顺应人的天性出发,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营养。同时我也很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虽然自己的孩子才刚刚步入幼儿园,但是面对的困惑和池莉当年是一样的。从池莉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现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人生最初的阶段,知识的积累应该并非是最困难的,恰恰是人格的塑造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与否。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如何做一位好父母是要有能力,也要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学习爱。这爱不是假爱,不是溺爱,而是真爱。什么是真爱?最基本的原则有两个:爱与自由。即,一方面,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自由。一直以来关于性格、亲人、未来的种种烦恼似乎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现在的我是母亲,但是也提前预习了孩子的未来母亲的心情,那些静默的等待和注视将永远刻画在我的生命里,不禁想知道,我的母亲是否也曾偷偷在某个角落默默凝视我,只为一刻放心。书中池莉说道:“我孩子不是天才,只是普通人。我们是60分万岁主义者:少一分流泪,多一分太累。我们只要平常快乐与轻松的日子。”是的,我也是这样的心情和想法,作为的孩子我想肆无忌惮的宠她,我也想给全部的爱,所以我也是一个60分万岁主义者,我也从没想过我让我的孩子日后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60分就足以。书中提及的“对于孩子来说,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们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当父母。我们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也需要学习迟莉的教育和理念。互相学习一起成长。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四):放手让孩子“野蛮生长”

  现代人如何判断一个人受过教育?看文凭。这是今人惯用的且认为可靠的方法。因此,为了显得自己受过教育,万人过独木桥般地考大学。与此火爆场面相反的是:考上大学后,对大学教育的冷淡;读完大学后,对在大学里虚掷光阴的后悔。

  文化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在《我们应有的文化》中说:“教育一词与文化类似,已经被人滥用。……如今,任何一个拥有从自称教育机构的学校获得文凭的人都被列为受过教育的人士,小学和中学的种种异类做法也被说成是教育。”

  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往往配合学校教育:父母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而对孩子各种严加看管,以致孩子的学习兴趣日渐消退,直至厌烦。

  孩子的教育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是当代家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此题不解,一个家庭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幸福美满。曾有傅雷、朱梅馥夫妇的《傅雷家书》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典范而广受推崇,但因其年代较远,而对当代父母的指导意义所在有限;曾有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成为为人父母者学习的育儿经典,但因台湾和大陆背景悬殊而无法为实然献计。如今,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一书的问世,无疑为当代家长带来了福音。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所有问题都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你能看到种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子女教育问题,是如何在作家池莉这位智慧母亲的生活中得到解决的。

  “千万不要溺爱孩子”;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用功学习,怎么能考上名牌大学”;

  “再不管管,孩子心就野了,收不回来了”;

  ……

  这些曾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教育理念,在池莉的女儿吕亦池身上无一践行,但丝毫没有影响她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2011年12月15日研究生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克林顿、布莱尔、安南、曼德拉和索罗斯是校友。另有26位其他国家曾任或现任政府首脑人物、几十位英国国会议员和贵族院议员、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都毕业于该校。

  在很多人眼中,吕亦池的优秀是一个“意外”。她从小野蛮生长,是“别人家的父母”眼中的“异类”,却是母亲池莉不惜溺爱的宝贝。

  如果说池莉在教育女儿吕亦池方面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那便是尊重女儿的天性,给亦池足够的空间,让她“率性”而活。

  池莉认为,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她尊重女儿的这种天性,并与她一起观察蚂蚁搬家,看清晨看黄昏,听鸟鸣,闻花香。四五岁的时候,给女儿买了她喜欢的小狗皮皮。池莉从未想到这些尊重孩子天性的做法,会在日后成为女儿送给她的一颗颗彩蛋,让她为之惊喜、雀跃——

  十六岁的亦池,只身前往英国的一所中学求学,在异国他乡,拘谨在所难免。没想到的是,在她与校长见面的时候,校长的大黑狗帮她化解了紧张气氛。大黑狗仿佛感知到了亦池是热爱动物的人,于是热情地跑向亦池,就这样,亦池成为了校长眼中与众不同的中国女孩。后来,亦池还带着校长的大黑狗参加了讲故事比赛并获奖。她还凭借自己从小培养起来的对植物的热爱和常识,参加了学校的插花比赛并获奖。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亦池身上发生过多次。而这些,都不是应试教育能教会亦池的。教她的,是母亲对她天性的尊重。

  相比之下,那些只看成绩而忽略孩子“贪玩儿”天性的父母才是短视的父母。短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让一个人过上幸福人生,让人幸福的,是按照自己天性发展后的人格。从幼儿园到研究生,亦池求学中的每一所学校都是自己选的,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无论过程有多难,她都靠自己应对,并乐在其中。与别的家长重在让孩子“成器”不同,池莉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她学会快乐,快乐是每个人都愿意追求的,因此亦池的“学”是自觉的、非功利的、主动的。池莉在书中说:“我认为快乐是生命的本能需要,它与学习知识并不冲突——这是我抚养教育孩子几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也已经被亦池学校的成绩和表现所证明。”

  《和女儿一起长大》是一本需要带着生活去读的书,读这样的书,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我是不是像池莉一样懂得尊重孩子天性、擅长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快乐?我是不是像吕亦池一样有自觉学习的修为、善待生活的智慧?我有没有像她们一样,和我的孩子合力营造好的亲子关系,把家庭经营成一个宜居之处……

  24年的共同成长,24年的相知相伴,从孕育亦池这个小生命开始,到与她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名校,池莉用24年时间诠释了一件事:爱,是最好的教育;而亦池用她24年的生命故事证明了一件事:被尊重天性的孩子,不仅成功,而且幸福。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五):池莉的育(誉)儿经

  读此书,能感受到池莉对英国教育的爱、对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怨和对中国的教育产业化的深恶痛绝。 英国教育是不是那么好,我不清楚。在池莉的笔下,她的女儿是真的好。 这本书的主题是夸女儿,对英国教育的商业吹捧,也是为了女儿的缘故。  池莉的女儿吕亦池生于1988年10月20日17时45分(第26页),也就是戊辰年壬戌月戊申日辛酉时。  戊申日,丙戊申宫丁己鸡,命带文昌贵人。  池莉女儿读书好,是命中注定,是基因好?是抚养方式得当? 我读此书的印象,是池莉对女儿投入太多。  少油荤禁咸辣。 戒酱油及所有深色素佐料。 坚持喝白开水,戒可乐。 坚持吃水果,尤其是西瓜。 坚持听音乐坚持阅读。 坚持养花种草喂金鱼。 2001年,在武大教五听过池莉讲座,她本人皮肤白皙。所以女儿皮肤白不仅仅是她孕期“不吃酱油”的结果。  晕车是基因,肤白是基因,爱阅读既是基因也是家风。 生孩子之前,池莉就买了斯波克博士的《婴幼儿养育大全》。她不仅依靠此书处理孩子的呕吐,还认同书中的理念——“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 “好父母通过直觉获得的养育法一般要胜过其他任何养育法。” 据池莉说,她反对“赢在起跑线”的鸡娃竞赛,给孩子疯玩的自由,可是孩子真的太优秀了,自己想学钢琴,还弹到了国际九级。作文比赛得奖更不在话下。 孩子上的育才幼儿园是市直机关幼儿园,只接受官员子弟,池莉是事业单位不属于招生对象。女儿提出“就近入园”,池莉才去努力找关系(人事局领导),才交了800元赞助费进了机关幼儿园。 育才小学也是重点学校,池莉找了“市委领导直接打电话给校长”,又捐了书,女儿才上了育才小学。 尽管池莉一直坚持给孩子自由,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让孩子养了条狗。孩子不仅心气高,而且给自己设目标,要考外国语学校,但她数学是短板,有位数学老师如机械降神,愿意课余时间替她辅导数学。结果以超过录取线5分的成绩进入外校。 中考时,孩子又考进了武汉外国语的高中。 因为不喜欢武外高中的氛围,孩子选择去英国留学,不找中介,自己联络,给校长写信。后面上伦敦大学,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都是件件心中自主张。 池莉做的,就是掏钱掏钱掏钱。  能掏的起英国寄宿学校的学费,就不是普通的母亲。 女儿初中时,池莉和老公离婚,为了怕影响女儿的学习,一直装作还没有离婚,但其实女儿早已知道,只是装作不知道。 离婚的原因,按照池莉的说法,跟教育女儿的理念冲突有很大关系。   她毫不掩饰对老公的差评。 她的成功经验或许说明,不用担心离婚影响孩子学习,父母离异的孩子更成熟。 孩子不仅装作不知道他们已经离婚,还反过来宽慰她。 虽然妈妈是个成功的女作家,女儿却扮演了在家里拿主意的角色。 如果说这本书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家长有什么启示,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越是强势的家长,越要“力戒急躁,力戒脾气大,力戒在争论时容易冒出来的强势。”(第61页) 孩子像弹簧,你强ta就软,你软ta就强。 2.对孩子的弱点,要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支持。  遇到这样的母亲,是吕亦池的幸运。 3.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武汉毕竟是大城市,2000年左右就有全职妈妈了。 池莉是知名作家,身教重于言教,女儿日日看到作家埋头写作的辛苦,决定将来不要当作家,但潜移默化,也会觉得努力是人生的常态,不是什么不可忍受的痛苦。  池莉可能不是女儿同学班里最有钱的母亲,但应该是最有名的作家了。 池莉在书里把女儿夸得无比可爱。 我挺好奇吕亦池现在在做什么呢。 2020年5月出版的书,为什么只写到2011年12月15日女儿硕士毕业典礼? ps,同一本书,第231页是2011年12月15日,序言的第1页则为“2012年”12月15日。   责任编辑呢?出来给个说法。 btw,吕亦池同学在牛津面试时的表现,是可以反思和提升的,不能一味指责牛津教授胸怀不够。 面试的教授说了一句中文,他女儿没有听懂,因为慌张,所以直言无忌的告诉对方,你的中文说得不好。  当时慌乱可以理解,事后反省,完全可以更幽默的方式应对。 这对18岁的吕亦池来说可能过苛,对50岁的池莉来说不难。 anyway,人无完人,池莉这样的母亲,已经是万中无一了。 https://mp.weixin.qq.com/s/rnC-4zevKwSW55a6oqeHAA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六):看池莉和女儿的故事,学会做好一个家长

  

这是著名文学家池莉女士讲述她和女儿的成长故事的书。记得很久以前看过池莉写的一部中篇小说《来来往往》,后来这个小说还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非常受欢迎,从那时开始,我也认识了池莉这个名字,也找了她更多的作品看,比如《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

很开心能看到她的这本教育孩子的书《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没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孩子,有孩子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长大,全书充满了对女儿的爱。虽说她讲的故事并不见得适用所有人,也不能算教育孩子的标准方式,她只是在表述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故事,她教育了孩子,孩子也让她成长、成熟了很多,让她体会到了做母亲的不易。

她和女儿一块玩耍,和孩子做朋友,以平视的眼光和孩子接触的方式确实很感动人,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孩子有这样的母亲真的是非常幸福。

但是有些观点我并不是能接受,比如女儿就要来溺爱,比如说外国的教育多么好,中国的教育很多地方不如外国之类的话,还有为了孩子而忍受婚姻的痛苦的做法,除了表述对女儿的辛苦、对女儿的爱、以女儿为骄傲等,忽略了女儿父亲对女儿的爱也不是很妥。

婚姻的不幸确实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我觉得最正确的方式是冷静的告诉孩子父母的婚姻状况,告诉她,爸妈虽然离了,但是爸妈依然爱你,一样爱你,离婚了,还是朋友,照样可以一起陪孩子玩,一块学习之类的,切忌绝对不要给孩子传输对方不好之类的话。

我们的孩子从小和我的父母在一起,我和老婆在外地打工上班,和孩子最经常的联系的方式就是打电弧,然后暑假寒假的时候在一块,感觉亏欠了他们很多。我有时候也会像个孩子似的和他们一起玩,但是他们还是觉得和我有一些拘束,他们几乎很少跟我撒娇,和我老婆的关系更好一些。我和他们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带他们一块出去玩,和他们一块玩滑板,特别儿子,他最开心,和我一块滑漂移板,很开心。但是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的端起家长的架子教育他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事后想来并不是特别合理。比如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玩手机,对学习、对眼睛没有好处,我自己却玩的不亦乐乎,无视他们的感受,这样我的说服力就大大下降。

池莉的很多教育孩子的理念确实很先进,很开放,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实用,非常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她会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善于和孩子像朋友似的沟通。有的家长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观念强加于孩子。其实更好的方式应该向池莉那样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不走偏了路就可以。她很在乎孩子的天性成长,不刻意管束孩子和小朋友们的玩耍,她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们搞好关系,适当做引导就好。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其实不必太杞人忧天,害怕孩子和坏孩子学坏了之类的,大多数小朋友还是非常友善的,遇到个别的不友好的小朋友,可以让孩子不要特意去找他们玩,但是也不要刻意疏远那些问题儿童,见到他们还是应该非常友善的对待的。

池莉很在意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她坚持给孩子讲故事、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的习惯。读书、读好书对人的影响很大,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后,不但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等。当然对孩子的书目一定有所控制,还要注意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应该读什么书也很重要。

池莉对孩子因势利导的教育理念很让人感动。对孩子的教育绝对不能靠训斥,孩子总会有犯错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也尽量不要绷着脸训斥他们,要和缓的和他们讲,他们哪儿错了,应该怎么样,继续犯错会有什么后顾,告诉他们事情的严重性,等等这些,可以用奖励的方式来处理他们不犯错误,如果犯错就没有奖励,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她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凌驾于孩子之上,她会根据孩子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做出更利于孩子成长的选择。她觉得现在的教育不应该以分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她也不主张给孩子抱一大堆兴趣班之类的,学会基本的,孩子就要有个孩子的样子,让孩子充分享受自己的童年很重要。

这本书的很多内容都说到我心窝里了,有些问题我也想了很多,这本书确实也让我认识到了我的很多不足,让我学会了应该怎么样和孩子好好相处,怎么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不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能撒开不管不问,要和孩子做朋友,放平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就好。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七):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是母女,更是朋友

  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和女儿一起长大》池莉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我很庆幸,拥有一个已经暖了我这么多年的小棉袄。我家女儿是老大,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可见每一个父母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其用心程度不言而喻。

在她呀呀学语的时候我便每天晚上教她背诵一首古诗,大概教个三四遍,看她磕磕巴巴的能背下来时,便让她停下来,不再强行背诵。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重新温习一遍,她便可以很流利地背下这首古诗。当时的我感觉很有成就感,认为养育一个孩子是很简单的事,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让我知道了我并不只是一个母亲,我和她还是朋友。

我和女儿一起玩过水,一起爬过土坡,一起去旅游,一起听过歌。我与她之间爱好大致相同,都是爱听歌爱玩的人,甚至是缺点都如此雷同。她从小就怕黑,怕打雷,而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最怕的。也不能说长大了就什么都不怕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是因为有了她,所有害怕的事物都变得不再重要,只有她才是最重要的。

渐渐地她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我身后面露胆怯的小女孩儿,她拥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更加喜欢以前所喜欢的,害怕以前害怕的。对于她所害怕的事物,我想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了,或许等她以后做了母亲会变得坚强一点吧。

池莉将自己与女儿相处这些年所经历的、所感悟的一切都归于笔尖,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为她遮风挡雨,引导她走向正确的方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心酸的、艰难的也是温暖的,她所表达的情感是亿万父母对孩子想表达却又难以表达的情感。

细腻的情感在她的笔下如潺潺的流水,温润而细腻,母女之间的情感更是让人羡慕不已,她与女儿亦师亦友,一起成长,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亦池给予池莉的惊喜更是让人感动。她们之间不仅仅是母女情,更多的是朋友情,只有站在平等的角度下,彼此才能做到公平正视对方给予自己的一切。

看过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后感触颇深,仿佛是看到自己与女儿一起成长时所经历的一切。感触最深的便是与她一起奋战中考前的这十五天,感觉自己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准备随时响起,脑子里的那根弦时刻紧绷着。

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一直采取的时紧时松的策略,孩子天性贪玩,我们的教育理念已经泯灭了孩子们的天性,能让她在最美好的时光里不留下遗憾,拥有一个充满童趣的回忆是我能给她的最好的礼物。虽然我常常严厉的指责她学习态度太过散漫,但是心里还是希望她可以将健康的身心放在第一位,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

池莉在最后一章致自己从未离家出走的女孩,其实这也是我最想要对女儿说的,不论你经历过什么样的困难,受过什么样的委屈,你的心始终向着自己的家,从未使过小性子离家出走,这是我感到最最欣慰的事情。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却时常忘记她们也是一个个体,她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当她们几近成年,所面临的将会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种种,或许我们不能一直为她们遮挡风雨,但是在我们还有能力保护她们的时候,像个朋友一样,守护在她们的身边吧。

二十三年,这么快,这么近,这么梦幻,原本我一直以为是我们在抚养孩子,却原来是孩子在馈赠我们:从怀孕到此刻,多少美梦成真!而我,现在,能够回馈孩子的,只是:一叠纸,许多字。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八):陪伴就是最佳的教育智慧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现实存在的一些家庭教育弊端和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在我们国家这种大的教育环境下,由于竞争太过于激烈,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又特别的高,所以那种平等和谐的场面是难以常见或者保持的。

2012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报告,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方式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是重智力轻情商等等这些焦点话题引发热议。

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是也有一些父母他们跳出这个圈圈,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在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里,池莉为了女儿和现有的教育体制斗智斗勇,只是想为女儿争取到更多的自由玩耍时间,争取到让女儿在轻松的环境下自发学习。

池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她在80年代末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与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誉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派发轫之作。她的《生活秀》虚构的“鸭颈”小食,衍生出红遍全国乃至海外的“武汉鸭颈”,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并且形成了庞大的食品产业链。

她的《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等小说不断地被改编为影视、话剧、舞台剧。

她的《和女儿一起长大》里,我们看不到所谓的“教育”,有的只是她对女儿的支持与陪伴,陪伴孩子一起玩耍,陪伴女儿一起走进大自然。

作为母亲对女儿必须溺爱

在生活中她坚持三条原则:

1.让女儿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

2.顺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

3.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

女儿亦池想要上附近的育才幼儿园、小学她就尽力去争取机会,不惜投诉到市委领导那里;女儿想要考外中

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她不惜长期给孩子打掩护,在孩子作业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她就写假条签字给老师。

无独有偶,我曾经看过另一个作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池莉的类似,他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他将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重复作业自己模仿孩子笔迹做完。

这样的行为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真的是不能接受的,这就会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对立,但是她绝不妥协,甚至为了女儿和学校副校长理论。

上幼儿园的女儿要请同学来家吃饭,她就张罗了一桌供十几个孩子吃的饭菜,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女儿上大学都没变。

女儿想要考武汉外国语学校,虽然明知道女儿可能考不上,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为此不惜和对女儿态度忽冷忽热的丈夫离婚。

所以她的溺爱其实就是对女儿的无限支持,就是无时无刻的陪伴女儿成长。但是她的溺爱并不是那种无原则的溺爱,她的溺爱只是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想女儿失去该有的天性。

现在的教育机制让家长和老师既对立又统一

现在的老师们压力太大,为了分数,不得不进行机器式教育,就是所有人一视同仁,进行一样的教育,做一样的题目,不论智力高低,高的就当是巩固,低的就要加油。虽然知道因材施教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是老师们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可如果把问题全部推给老师显然有失公允,因为这不是老师能决定的事情,老师很多时候是被大的教育机制,家长的期望给推着往前走,因为分数不仅是老师的业绩,更是家长的期望,还是教育机制评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我记得同事跟我分享过她阅读过的一本书,里面写到中国人影响国外人的一段趣事。说的是在国外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些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赶走”了外国的父母,不久后这个小区里就只剩中国人了。

原来中国父母每天忙着给孩子报送各种兴趣班、提优班,住在同一小区里的外国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压力特别大,他们无法苟同中国式家庭教育,但是又肉眼可见的看到中国孩子在各方面的提升,最终他们不得不“逃”离这里。

《最强大脑》第一季里有个孩子,名字记不清楚了,他为了这样的成就牺牲了所有的放学及周末休息时间,这就是他的生活,所以当他因为听错规则而“失败”时痛哭流涕;但是和他对战的那个外国男孩面对失败却很淡定,因为那个男孩是因为兴趣而进行的训练,他的周末可以踢球可以玩耍,并没有将这个当做唯一的生活。

所以,老师们其实也是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推动下不得不运用严格、高效、机械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孩子。

但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之所以能称为中国式,就是因为在中国家庭的普遍性。所以,当个别家庭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也是困难重重,学校和社会又不允许,因为学校和老师有升学压力,升学率是一个学校最有力的名片。

所以,池莉和女儿的相处方式就显得尤为珍贵,既是一路陪伴,也是一路共同成长。在当今的教育机制和形势下,值得每一个父母去品味和借鉴。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九):最佳的教育智慧就是陪伴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现实存在的一些家庭教育弊端和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在我们国家这种大的教育环境下,由于竞争太过于激烈,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又特别的高,所以那种平等和谐的场面是难以常见或者保持的。

2012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报告,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方式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是重智力轻情商等等这些焦点话题引发热议。

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是也有一些父母他们跳出这个圈圈,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在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里,池莉为了女儿和现有的教育体制斗智斗勇,只是想为女儿争取到更多的自由玩耍时间,争取到让女儿在轻松的环境下自发学习。

池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她在80年代末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与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誉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派发轫之作。她的《生活秀》虚构的“鸭颈”小食,衍生出红遍全国乃至海外的“武汉鸭颈”,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并且形成了庞大的食品产业链。

她的《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等小说不断地被改编为影视、话剧、舞台剧。

从她的《和女儿一起长大》里,我们看不到所谓的“教育”,有的只是她对女儿的支持与陪伴,陪伴孩子一起玩耍,陪伴女儿一起走进大自然,陪伴女儿一起阅读。

作为母亲对女儿必须溺爱

在生活中她坚持三条原则:

1.让女儿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

2.顺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

3.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

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她不惜长期给孩子打掩护,在孩子作业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她就写假条签字给老师。

无独有偶,我曾经看过另一个作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池莉的类似,他为了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将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重复作业自己模仿孩子笔迹做完。

这样的行为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真的是不能接受的,这就会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对立,但是她绝不妥协,甚至为了女儿和学校副校长理论。

上幼儿园的女儿要请同学来家吃饭,她就张罗了一桌供十几个孩子吃的饭菜,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女儿上大学都没变。

女儿亦池想要上附近的育才幼儿园、小学她就尽力去争取机会,甚至不惜投诉到市委领导那里;女儿想要考武汉外国语学校,虽然明知道女儿可能考不上,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为此不惜和对女儿态度忽冷忽热的丈夫离婚。

所以她的溺爱其实就是对女儿的无限支持,就是无时无刻的陪伴女儿成长。但是她的溺爱并不是那种无原则的溺爱,她的溺爱只是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想女儿失去该有的天性。

现在的教育机制让家长和老师既对立又统一

现在的老师们压力太大,为了分数,不得不进行机器式教育,就是所有人一视同仁,进行一样的教育,做一样的题目,不论智力高低,高的就当是巩固,低的就要加油。虽然知道因材施教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是老师们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可如果把问题全部推给老师显然有失公允,因为这不是老师能决定的事情,老师很多时候是被大的教育机制,家长的期望给推着往前走,因为分数不仅是老师的业绩,更是家长的期望,还是教育机制评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我记得同事跟我分享过她阅读过的一本书,里面写到中国人影响国外人的一段趣事。说的是在国外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些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赶走”了外国的父母,不久后这个小区里就只剩中国人了。

原来中国父母每天忙着给孩子报送各种兴趣班、提优班,住在同一小区里的外国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压力特别大,他们无法苟同中国式家庭教育,但是又肉眼可见的看到中国孩子在各方面的提升,最终他们不得不“逃”离这里。

《最强大脑》第一季里有个孩子,名字记不清楚了,他为了这样的成就牺牲了所有的放学及周末休息时间,这就是他的生活,所以当他因为听错规则而“失败”时痛哭流涕;但是和他对战的那个外国男孩面对失败却很淡定,因为那个男孩是因兴趣而进行的训练,他的周末可以踢球可以玩耍,并没有将这个当做唯一的生活。

所以,老师们其实也是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推动下不得不运用严格、高效、机械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孩子。

但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之所以能称为中国式,就是因为在中国家庭的普遍性。所以,当个别家庭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也是困难重重,学校和社会又不允许,因为学校和老师有升学压力,升学率是一个学校最有力的名片。

所以,池莉和女儿的相处方式就显得尤为珍贵,既是一路陪伴,也是一路共同成长。这样的相处方式相信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也是每个家长期望拥有的的,因为在这样的方式中,家长和孩子都是轻松的、愉悦的。在当今的教育机制和形势下,值得每一个父母去品味和借鉴。

  《池莉:和女儿一起长大》读后感(十):决定了为人父母,就必须修好这一课

其实,平时自己是很少有兴趣看育儿类的书籍的,倒不是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起了作用;或者是始终觉得那些书终究说的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要是换成是自己家的,那可就难说了;也不是觉得自己的经验和作法就尽善尽美,已经非常适合自己来教育和引导自己家的孩子了。实际上,之所以心中不免有些抗拒,只是自己始终认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呢?

但是在看了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之后,这样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觉得有些话应该也值得说一说。

(一)“别人家的孩子”始终只是“别人家的孩子”吗

这年头,教育孩子特别是件大事情。别的钱可以不花,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一分也不敢省,而且还越花越多,简直无边无际。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更何况,就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来说,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那还能有什么更值得全力以赴呢?客观地说,多数家长还是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的!

池莉当然也一样。不过她是1950年代人,和我们的父母辈相去不远。或许现在的年轻人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情,觉得自己做得更好——但其实,伴随着池莉对自己的婚姻、生养直到孩子教育和成长的一步步来看,她和天底下的大多数负责任的母亲可没什么两样。那个年代或许更重视孩子的教育,更重视将来能不能上一个好大学,或者再往上走一走,倒不是为了纯粹的光宗耀祖!毕竟,孩子的成长顺利一些、起点高一些,对他自己也是一件好事情。没有人会为这个而纠结的。更不用说,池莉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一个母亲,城市里的竞争有时候显然要更激烈一些。

所以在《和女儿一起长大》中看到的这样一幕幕,确实都是非常熟悉的场景。而且毫不客气地说,现在不少年轻的家长嘴上说怎么重视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越跑线”上,实际上呢,也就只能是满足一下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已,平时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自己打扮逛街,而把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学习看作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从很小,就不愿意自己带孩子,更不用说像池莉一样去做陪孩子“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之类的“脏、乱、差”的事情了!而且这样的家长还不少!说得很好,临到做的时候,就能退多远退多远,能不让自己麻烦那就最好不过——多半的表现,其实就是这样!比起池莉来差远了,那一辈的人还是非常实在的,宁可苦了自己,也要争取多付出一些。

这年头,大家最爱说的一个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像表现好的孩子都只能是别人家的一样。在谈到“别人家的孩子”时,往往也会暗暗下了决心,觉得自己也要怎么怎么做才行——回来之后热情就慢慢减退,而且还善于安慰自己。殊不知,真正除了那些特别天生智力有些问题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起点都未必就不一样,不一样的其实是家长自己。觉得把孩子生出来就很了不起了吗?觉得孩子不需要怎么关注也能很好地成长,到了上学的年龄那就靠老师、靠培训机构就行了吗?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这样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懂。不过,懂是一回事,说也是一回事;到了做,那就显出不一样来了。而做得不一样、做得不到位,所以自己的孩子才成为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二)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来教育孩子呢

有这样一个小段子。说是年轻的家长带五岁的孩子到单位,有科长故意问孩子:“你多大了?你爸爸多大了呢?”孩子说:“我五岁,我爸爸也五岁了!”大家哄然大笑,似乎是觉得孩子的回答很可笑的样子。但接下来孩子的话又不禁让大家静了下来。孩子说:“我出生的时候爸爸才当上了爸爸,那可不是我多大、他就多大了吗?”

仔细一起,确实是这样的一个道理。每一个爸爸或者妈妈,都不是一开始就是爸爸或者妈妈的。其实,都是随着孩子一起成长的。生育、教育孩子,陪孩子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问题、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孩子说的话还是相当有哲理性的。大人们觉得正确的事,其实未必就真的正确。

在《和女儿一起长大》这本书中,看到池莉和女儿亦池相向而行的每一步,确实无比感慨。她们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有的妥善地解决了,有的其实也解决得非常艰难;结果非常好,但不能忘记过程的无比不容易,按理说,池莉的遭遇其实并不具有典型性。比如,上幼儿园时,虽然女儿很懂事,还能讲出“小朋友应该都是就近入园的”这样的话,给了池莉很大的启发和勇气;但在实践中,池莉这样的经历其实应该是不具有普遍性的,多数人的经历已经证明了,那会很难,说“难于上青天”也不为过,除非有权力有地位、钱也到位!你看,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池莉不也只能是“投诉到市委领导那里”,由“市委领导直接打电话给小学校长”,并且自己还做了些奉献,“‘主动捐献’许多册书籍给学校图书馆”,才最终解决了问题的嘛!一般的家长,应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吧。

所以,问题的关键肯定不在这里,而是在于,池莉在陪孩子应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孩子的懂事与坚持。虽然池莉的经历不具备典型性、普遍性,但还是足可以给大多数的家长们以启示,那就是,遇到问题一定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要觉得不可为就不为,而是总要试一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行不通,那就退而求其次。为了孩子,总归要努力一把。家长们做了多少,未必都要让孩子知道;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从小就要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认真地去做。成长的过程,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他就慢慢能够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个问题。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属于孩子们、家长们的成长。

每个家庭的情况肯定不一样,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有。但不回避、不畏难,直面而行,想办法去尝试,这些基本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会不一样。

(三)从现在开始做起,还不算晚

看《和女儿一起长大》,最直观的感受无疑就是,池莉确实不容量,她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和作法值得借鉴;而她的女儿亦池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觉得这还真的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懂事,知道努力,一路走来虽然不容易,却还是最终看到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呢?也许有的人会说,哎呀,我们就这样了吧,反正前面做得也不好,现在已经这样了,想“重新开始”也不可能了啊!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不对的。固然,前面没有做得很漂亮,孩子现在也已经这样了,但难道忘记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道理了吗?正确的选择是,前面的就不多说了,如果明白了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才是正确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道理,那就从现在开始,走上正确的轨道,一步步地坚持做下去——坚持到底,或许未必就是胜利,但一定会和现在无动于衷不一样!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确实也是家长们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合格的妈妈的过程。这样的基本道理也可以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既然已经选择了出发,那主要振作起来,总要去不断尝试、不断努力前行才行。现实有各种各样的现实,但现实却不天然就是这样,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