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寿的代价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锦集

2021-02-09 00:5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锦集

  《长寿的代价》是一本由[美]约翰·利兰(John Leland)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一):不再畏惧衰老

  

无意间看过一篇这本书的书评,印象深刻的其中一段对医疗系统对老龄化的影响的描述:“他们临终的时间本来是一天,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月,然后称之为医疗的进步。 ”

彼时,我正处在爷爷去世返乡的路上,忆起爷爷去世前半年功能的丧失、缺少自尊的生活,又回想起十多年前目睹姥爷在病床上靠呼吸机和鼻饲生存的那几个月,感到一阵悲伤和痛苦。理所当然的,我以为这是一部悲情的,令人愤怒的、无力的报道集。

但意想不到的事,看完我只觉得平和、感到放松。

我即将面对父母不久之后的衰老,我愿意去照顾他们,但我也害怕面对他们的无力、面对他们需要随时要离开现实,我承认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甚至不敢去想。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好大的鼓励。

“我意识到,我对母亲的一部分不耐烦其实是针对她依赖别人时的安适感·……在那一年,俄开始不再把母亲视作一个我怎么努力都会失败的项目,而是更多地把她当作讨人喜欢的晚餐同伴,一个见识过世界病善于思考的人。”

“鲁斯活到90岁的时候很兴奋,因为她觉得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一生,现在可以退场了,她和她认识的其他人不一样,她不想活到100岁。他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里程碑,全家人都来了,我们搞了个聚会。多出来的时间都是额外的奖励。’”

这七位老人,有的想要离开,有的为还能睁开眼睛而祈祷,有的更专注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他们都在不断地滑向更糟糕的身体状况,不得不接受更多的帮助。但他们都看轻了很多的事情,欲望、世俗的压迫对于他们来说,都不再是重要的。爱、平和、精神的充实、朋友成为他们最看重的东西,正是这些,让他们拥抱死亡,像是拥抱一位朋友。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二):无论你多大年龄,从现在就开始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想法总没有错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寿命的提高,老年生活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身边的朋友亲人会逐渐死去,自己的身体会逐渐出现问题,财务状况又是否可以维持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刻?

我才二十多岁,但或许从现在我们就该开始思考和准备了。

通过本书对六位老人的采访报告,我们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他们会把日渐减少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他们还能做,并能给他们满足感的事,而不是哀叹他们从前能做但现在做不了的事。老年学专家称之为“选择优化补偿”:老人尽可能利用所剩的一切,去补偿已经失去的一切。

老人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所以把精力集中在当下能使他们感到愉快的事情上,而年轻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所以总想寻求未来可能有回报或者没有回报的新体验或者新知识。年轻人为他们尚未拥有但日后可能会需要的东西而烦恼;老人则从他们拥有的东西中筛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少量几件。

我们为人子女,总想面面俱到把年迈的父母照顾到位,生怕磕着碰着,“你们就享清福就好啦!”是我们常说的话,就像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般,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因为研究人员在多项研究中发现,感到对别人有用的老人会活得更久、更好,缺陷较少,行动能力更强,更能适应关节炎的疼痛。老人也渴望浪漫的爱情,友情,和性——无论多大年纪,这些都令人动情。独居的人有更多的健康问题,抑郁和早亡的可能性更大,与社会脱节的风险随年龄增加。

此外,老人最大的智慧之一是他们意识到了生活未必十全十美才算好,而且永远不会十全十美。麻烦总是伴随着我们,摆脱这一个或者那一个并不会使我们快乐,那样只不过会把另一个困难挪到队伍的最前面来。

康奈尔大学的卡尔·皮莱默阐述了“尽管……还是快乐”与“只有……才会快乐”的区别,前者是变老的好处,后者是年轻的烦恼。

“尽管……还是快乐”的含义是选择快乐,它承认问题,但不会让这些问题阻碍满足感。“只有……才会快乐”是把快乐与外部条件挂钩,只有当我更有钱、疼痛少一点、配偶或房子好一点,我才会特别快乐。

“只有……才会快乐”使人一掷千金地买彩票或者冲动购物,但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任何快乐。

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当下医疗系统很吊诡的一幕。那就是医疗系统越是能让人们活到高龄,老人越有可能患上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医学致力于延长寿命,而不是促进健康。医学在帮人们活得更长,但多出来的这些年被添加在了末尾,而人们那时已经太衰弱或病得太重,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了。他们距离临终的时间本来是一天,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月,然后称之为医学进步。

那我们年轻时又该怎么为老年生活做准备呢?

我们要挣钱,要花钱,要玩个痛快。享乐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健康或经济保障为代价,要对生活知足。要把工作看成快乐的,这样能活的更久一点。最重要的是——给最后的日子留足钱。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三):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

  

文/徐谌辉

很多人向往长寿,甚至长生不老,从始皇帝开始,就不断地炼丹修行。然而当一个人所有的好东西都被剥夺之后,比如视力、行动能力、性、独立性、目标、尊严,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的痛和味道古怪的家,那么还会想活下去吗?

而这,才是真正的老年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常常会担心自己的老年生活,开始关注周围朋友的孩子,希望他们可以在我老的时候替我收尸。实际上,我甚至不长寿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起码我认为当然失去健康之后,那么快乐就会同时灰飞烟灭。

而这本书,确实认真的用六个老人的采访,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将真正的老年生活展现在我眼前,只是不幸的是,读完之后,只会让我像作者一样害怕和沮丧,甚至我还有些抵触。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然而,老年的人生甚至与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来说,完全可以称之为另一个世界,甚至他们的语言都是与这个时代主流语言不同的。当然本书是认为85岁以上的人才称之为长寿的老年人。但,人的老,是突然的,就那么猝然无法提防的来了,有可能这个在70多岁的时候,还在竞选美国总统,可能到了90岁的时候,依然病痛缠身,孤独难料。

尤其是单身的寡居男人,相对于女人来说,独身的男人更加悲惨。我想,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女性比男性更为长寿,而且是建立在生育劳作等痛苦之上。所以,在本书中,有大片篇幅,写了丧偶的男人的后悔,也有那些年轻时候是花花公子的忏悔之语,读起来甚是感伤。

人,终归是要死的。

哪怕社会福利多么靠谱,哪怕他拥有的资产多么雄厚,在步入老年的时候,他都将面对难以掩盖的痛苦和孤独。甚至于,他们最渴望的事情,是死亡。

行动不便,饮食不畅,虽然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为读书拼搏,也不为劳作辛苦,但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在老年最为辛苦的事情竟然是活着,挨过每日的日日夜夜。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人的生命越来越长,逐步走入高龄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才是时代的先驱者,因为这些人出生的时候,人均寿命才是他们的三分之二。

所以,未来人到底能活多少岁,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每个长寿之人,都是探索者,他们面对着从未遇到的世界,甚至也没有太多的前人的事例可以借鉴,都是亦步亦趋的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于他们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同龄人渐渐消亡,年轻人的世界与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

而这些老人最后的箴言里,大多认为在于人生之中,名利不再重要,甚至于健康其实也没并没有那么重要,虽然健康是长寿的前提,但是没有也能活着只是稍微辛苦一点。所以这些至少不是圆满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快乐、目标、满足感、伴侣、美还有爱……

而这些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都是无法听进的。就如同作者所言,他曾以为生活的意义蕴藏在斗争中,误以为放松是一种逃避。然而,其实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简单,我们要让我们拥有的那些,一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容易。

而对于我来说,最近一两年的休假,让我也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

生活并不是劳碌工作,虽然曾经我也为此奋斗过,但是有时候,轻松一点,也是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更好的面对这个世界。

正如西方的那句老话,“Death is peaceful easy, Life is harder.”而面对老,当失去一切人生美好东西的时候,仍然要努力珍惜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把感恩之心保持下去,才会让每一天都快乐。

基于此,我其实蛮感谢这个作者写了这样一本书。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四):我们都不会永远活着,而之后的岁月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如果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有成为老人的一天。21世纪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也随之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变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为长寿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我们不能期望一直是健康的长寿,但是如果面临失去了点什么,比如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从起床的那一刻,一直到晚上就寝,我们要怎样度过这一天?我们对明天还会抱有怎样的期望? 如何过上自主快乐有尊严的老龄生活?在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的今天,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参考意义。因为真实的老年生活,方方面面所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我们脑海中想象的那个老年生活。 而正因为真实,所以这本书读起来有些沉重,有些枯燥,需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能够去直面那些被我们刻意忽略掉,真实的狼狈不堪的样子,读完我承认,至少我目前还无法想象如果我将变成这样,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有多糟糕。 但读完之后,正像作者说的,放下那些让我们每天疲于奔命的躁动、恐惧和欲望,想想生活是多么令人惊喜,真的令人惊喜。我能做到吗?回望这几年,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躁动、恐惧和欲望就是生活本身,但读完这本书,我反而感到了躁动和恐惧之下的宁静,当下,这一瞬间是多么不可想象,每一刻都包含着可能再不会重来的恩赐,也许这就是向老人那样思考的意义。 之前看过的三本书里一直强调了一种逻辑:那就是金钱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我们要多维度的综合考虑,考虑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我们如何幸福,也给出了相当有深度科学的指引,但还不够透彻,原因在于因为我们对未来那个老态龙钟的自己,选择性忽视,或者说根本就想象不出来未来那个真实的场景。 而这本书,给出了更核心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我认为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你对你的老年足够重视,那就从一个目标开始。 第一点,一个目标 耶鲁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发现人们对年老的态度与他们目前的状态之间有着惊人的关联。对老年抱有积极的态度的人,和对年老有着消极刻板印象的人相比(而衡量标准是什么呢?当你想到老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5个词或短语是什么? ),从疾病中恢复健康的可能性高44%。对年老有积极看法的人,血压较低,压力较小,身体平衡能力更强,也更有可能形成健康的习惯,并接受定期的医疗服务。他们的平均寿命会比年老看法消极的人多7.5年。 这是真正的青春源泉,而且是不需要花钱就能得到的。 还有一项研究,这些研究人员检测了1400位老人,在8年间的记忆,同时还评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目标意识有多强,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说清楚,他们是否同意诸如“有些人在生活中漫无目标,但我跟他们不一样”之类的说法。 生活有目标的人在8年间丧失的记忆比没有目标的人少。随着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死亡,这个团队解剖了246个大脑,他们发现,生活有目标,似乎对大脑是否形成斑块和缠结(阿尔茨海默症导致大脑里的细胞死亡以及组织坏死,极有可能是因为斑块和缠结的蓄积)没有影响。 唯一区别是,有目标意识者的大脑在记忆评分中的退步幅度很小,即便当大脑细胞的损伤程度与失智症患者相同的时候也不例外。这项实验表明,有目标无法防止你形成阿尔茨海默症的标志性斑块和缠结,但能够防止或推迟其影响。专家的解释是有目标就形成了储备,使得某些大脑能形成其他路径来传递信号和营养,并且继续正常运转,目标越清晰,保护性越强。 最后这个团队给出的结论是,有目标作为指引,有助于你减轻疾病的影响,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学会形成生活目标,目标可能或小或大,但你无论如何都会受益,即便是有严重健康问题或残疾的人,有生活目标也可以帮助他们审视内心。 问自己,我要怎样过我的人生,我想成就些什么?想要找到答案的唯一建议就是首先要找到一个目标,从现在开始。 第二点,保持清醒 神经学家奥利佛·萨克斯在得知自己患有晚期肝癌时,写过这样一句话:“死亡逼近使他骤然有了明确的关注重点,对所有并非必要的东西都失去了耐心。” 他说:“我不能假装自己不恐惧,但我最主要的感受是感激。我爱,也被爱;我得到了许多,我也相应地付出;我读书,旅行,思考,写作,我与这个世界有交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我是个感知能力很强的人,是思考的动物,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荣幸和冒险。” 在没有晚期癌症提醒我们生活是天赐厚礼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终生保持这种清醒的境界?我们怎样才能训练自己的头脑,去享受这种荣幸和冒险?这是我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否真要等到肿瘤医生发话,才会尽我们所能去过充实的生活,本应该最容易做到的——像即将死去那样生活,却是我们最极力回避的。 回首来路,金钱和健康很重要,但是,它们不是圆满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今后漫长的旅程中,某个时刻可能会让你失望。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快乐、目标、满足感、伴侣、感恩之心,美和爱始终都在,我们不需要去争取。美食,朋友,艺术,温暖,家庭,价值,我们只需要选择它们充满我们的生活。 因为,我们都不会永远活着,而之后的岁月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最后,关于斑块和缠结书中给出的解释: 斑块:斑块是神经细胞间形成的成团的β-淀粉样蛋白,似乎会阻止神经细胞在突触之间传递信号。 缠结:是神经细胞内部形成的扭曲的蛋白质链,阻止营养进入细胞,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长寿的代价》读后感(五):当你老了

  

年老不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骤然降临的,它也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与其他任何阶段没有两样,在此期间,他们仍然在决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仍在学着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长寿的代价》约翰·利兰

前些天读到了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名叫《长寿的代价》(即这本《长寿时代的老人》) 起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以为内容和译文纪实的《老后破产》类似。尽管两本书都关注85岁以上超高龄者们的生活——而衰老在身体上的表现也毫无国界区别,不过两本书的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老后破产》专注于探讨在应对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福利制度的挑战、以及个体年轻时生活方式对老后生活的影响;而《长寿的代价》则专注于讨论贯穿人一生的生活态度问题。

《长寿的代价》的作者约翰·利兰是《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他在2015年开始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跟踪采访计划,被采访对象是6位平均年龄88岁的、居住在纽约的超高龄者。约翰·利兰想要通过这样一个长期采访计划一探“衰老”的究竟,他想要从中知道“衰老”的体验是什么,面对日益衰退的身体机能,生命的价值会遭受到怎样的折损,面对未来时这些超高龄者又抱着怎样的期待。和我们所有尚未接触到衰老的人一样,约翰·利兰起初也以为等待他的将是一个伴随着行动迟缓和记忆力衰退而晦暗、阴沉的消极世界。但事实上,通过对这六位老人的持续采访,他发现自己只对了一半。

是的,他们每个人都行动迟缓和记忆力衰退,而且其中5位有着和仅有的饭量相当的服药量,但并不意味着生活本身就不再有意义。认为伴随能力的失去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不是极端消极的人的误读就是年轻人的短视。因为我们完全忽视了我们可以从岁月中学到的东西——补偿的智慧。 我还没有老,所以举不出贴切的例子,但我的确有个类似的体验。我18、9岁的时候可以连续通宵两天,这算不上什么技能,任何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做到。也因此我读书的时候从不担心时间不够用,我总是可以利用通宵完成阅读和论文。但现在不行了。我必须每天睡够至少7-8小时,不然会“死”,也因为睡觉成了必须,我的时间被压缩了。而这一“损失”使得我学会思考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分配时间,保持平衡。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不能再做的事,重要的是你如何调整自己享受还可以做的事。如书中所言:“如果你认为你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操纵它沿着你选择的方向发展,那么老龄就是一种生活和你的对抗,因为它不是你选择的目的地。但是,如果你转而把生活视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一连串事件的即兴反应——也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回应,那么老龄就更像是长篇小说中的另一个章节。” 衰老的确会带来了时间的紧张,但也让人有机会去识别那些对自己而言真正有价值的人事物,不再浪费情感和精力。而年轻的时候要想考虑的不是“失去能力了怎么办”,而是“现在我还有能力的时候要做点什么”。我们无法改变衰老的事实,但反过来说,正因为有行动迟缓和记忆力衰退的那天,充分利用之前的岁月才不枉费生而为人。像其中一位名叫乔纳斯·梅卡斯(当时92岁)的老人说的:“要牢记无论我这一秒做什么,都会影响下一秒。因此,我极力不去做任何消极的事情,这样我就能最有效地保证世界在下一秒会变得更好,或者至少不会变差。”作为电影人和作家的乔纳斯·梅卡斯老先生依然保持着每天看电影、看书、思考的一系列习惯,这是他生活的乐趣所在,也是他对长寿赋予的时间的感激方式。

或许我们会认为死亡的临近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但事实就是反过来,是人的生活态度在塑造人生的境遇,直到死亡那一刻。在6位老人当中,有的人觉得活得还远远不够久,也有的人已经厌倦了迟迟不落下帷幕的人生。但没有一个人选择用折磨自己的方式度日,他们都在生活中选择让自己快乐的事,哪怕那件事用一般逻辑来看是徒劳无益的。比如其中那位叫琼斯的老人,在作者的连载报道出现在报纸上后,有个退休的高管联系到了琼斯老人,问他如果他在街上捡到了几百美金,他想要用来做什么。琼斯老人说,他会去买套西装。于是,那位退休高官就带他去买了一套琼斯很喜欢的西装。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在《老后破产》里的老人,田代先生,他每月可以领取10万日元(约合6400人民币)的养老金,这个数额在东京租房生活,简直捉襟见肘。但他却在领到生活费的时候先去了理发店——在东京理发可不便宜。不管是琼斯老人还是田代老人,他们的选择以不富裕的老人来说甚至显得有点华而不实,但“未来”是年轻人才需要去焦虑的,超高龄者只想体验现在活着的这一刻是快乐的,这或许也是衰老会带来的解放吧。当然,在那一天还没到来之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并不是理智有益的选择,不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健康上。

我们的社会文化在谈到衰老时往往会呈现非常片面的思考方式。要么只注意到寿命的数字化延长,而不关注健康状态的维系方式;要么只聚焦于那些特殊的超高龄者,比如100岁还能跳伞的老人、90岁还能跑马拉松的老人,塑造出一种“成功衰老”的印象,而忽略掉生活的复杂性。就像一些中老年人以为的,只要穿得足够花俏,越能高声谈笑,就叫年轻态,这不仅是一种误解也是不成熟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看待“衰老”的刻板印象,“衰老”本身并不是需要克服的困难,而是和青春期、弱冠之年、三十而立、中年危机一样,是生命的历程之一,虽然它是终章,但我们要学习和适应以及可以享受的不会更少也不会更多。我们当然无法再通宵达旦地玩游戏,或横冲直撞地爱一个人,无法期待事业的上升,但我们也终将学会放下那些纠缠我们多年的欲望,更坦然地面对痛苦的事,也掌握了更多让自己快乐的技巧。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仔细想想,或许我们穷尽一生要学的就是如何用心度日。衰老或许把死亡带到了跟前,但读一读这6位oldest old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死亡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