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巷里林泉》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巷里林泉》读后感精选

2021-02-09 00:5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巷里林泉》读后感精选

  《巷里林泉》是一本由故园风雨前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线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巷里林泉》读后感(一):喜欢的书

  作者的第二本书,明显比第一本从各方面都精美多了,而且收集的文章也都更成规模。路边看人洗头、炖肉去探望的大伯、憨厚的唐兵、表哥的遗腹子声沛、家门口吃鱼的店子、爱猫成痴的老教授、小区里养着野鸭子的池塘,每一篇都跃然纸上,需要传达的感情明明白白。有时候你感动,有时候你狂笑,有时候你唏嘘。这是本好书,很喜欢。

  《巷里林泉》读后感(二):我一样爱这日复一日的生活

  我喜欢作者频繁记录生活细碎美好的态度。她在书里讲一些人,一些景,一些吃食,都为她所见所想,恰到好处的你会被代入,真实感就来了。从此看书时的情绪就不再是我的了,它也随着作者的思绪起伏,有了篇章有了韵律,那些湿漉漉的街道,吃透水的瓦墙,被冬日烟火熏的模糊的餐馆窗玻璃,这个于我而言陌生的城市彼时却不再陌生,我也靠我的想象来了一次成都梦游计。我也想遇见那个重情重义的唐兵,那个表面淡漠内心却爱猫爱得热烈的教授,那些闲来无事实则最是通透的绿头鸭...也想尝一尝那些个瓦煲楼的鱼,钟水饺,白米苏...

  因为我是这样一个实在再普通不过的人,也被各种各样的烦恼事困扰,每每读起这本书心中却能有所释怀,也会噗嗤一笑,觉得生活值得。

  《巷里林泉》读后感(三):生活中细细流淌的温馨

  这本书对于一个四川读者来说,真的是太友好了。里面很多方言,也许只有本地人,才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它所体现出来的烟火气。 全文最重要的,也许就是他的第一篇,对于烟火气的阐述,这是看整本书的前提和基调。“烟火气是生活中不肯出力的人,对生活的意淫。”既要去感受城市里烟火气的美好,也要知道它背后隐藏的心酸。书本的收尾也让人感觉回味。“声沛”这个名字,真的是充满了烟火气,而又美好。 最喜欢看的还是里面很多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刻的包括“啥子嬢嬢”、“吃白米酥的唐兵”。尤其是“吃白米酥的唐兵”这一篇。故事算是整本书里面最长的一篇,也是最美好的一片。美好的童年,美好的情感,在这里都一一回味。整本书会心一笑的基调在这里也变成了大笑,你会深感童年的单纯与可爱,也会为我们小时候所不能理解的生活之艰难而感慨。 整本书比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虽然要弱一些,但是这本书看下来还是让人感觉很温馨,过程当中有感动,有开心,有幸福。

  《巷里林泉》读后感(四):很好的书值得慢慢品味

  

在书店匆匆翻到了这本,看到有趣的地方,把随书附赠的插画签夹在了那页。

一个多月过去了,终于抽空再次去书店,发现签竟然还在那一页。

很多种可能性吧,比如没人翻动过,或者翻了也没看到那一页里的插画签。。。

总之,不算是热门的读物,至少没有在这一个月中卖出去,当然也可能是卖掉的都是塑封还在的。

哈哈不猜了。

说回书本,越看越觉得这位姐姐着实可爱,她观察自然风物的描写我特别喜欢,因为很有共鸣,自己也经常于城市中感悟到一些这样细微的变化,比如花开花落,植被变迁,城市野生动物的小细节等等。只不过自己那些没有好文笔可以记录下来,大多随风而逝了,只残留了一星半点在自己的记忆中,不为外人道。

但这本书里更让人感触的是最后一大章节,写人,写亲人的那些。看的我是几度眼圈发酸,当然作者非常懂得点到为止,并未过度煽情,但就是再平实不过的语言所描绘的平凡真实生活,最触动人啊!

总之,是一本值得慢慢翻看的好书,尤其是在有温暖阳的冬日午后。

PS:书店里很多顾客,小朋友更是多,偶尔通道两个年轻男女说起,某某书对他特别有用之类的话,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终于熬到了看书不再计较是否有用的年纪,可以纯粹是为了享受而读书,缺开始想念上学时方便又舒适的图书馆了,只是再也没有机会那样近距离的获取那么多书籍了。

  《巷里林泉》读后感(五):我爱这烟火气满满的人间~

  

又是一本“起大早赶晚集”,预售一开始就巴巴儿赶紧抢了回来,到今天才开始“正式”读,说是“正式”是因为之前早早儿翻看了好多篇了,“强迫症”如我,没按顺序读的书,统统觉得没读[允悲],哪怕我已经知道“大伯”写《丘处机“一言止杀”考》(这本之前读过&打过卡)是为了给杨老师科普,哪怕最后的那句“声沛”催下了我的泪,没重头读过变统统不算数呀!

太喜欢杨老师的“烟火气”了,哪怕她说“烟火气”是“心酸”,是“愤怒”,是“容忍”,是“牺牲和压抑”,甚至是“没完没了的疲惫”,是“假依恋,真凌驾”。

而最喜欢杨老师的莫过于她对生活满满的热爱,点点滴滴的“无聊”才是生活的小确幸吧?在看车阿姨追的剧里,在默默“偷听”邻座的电话声儿里,在丹叔叔“云吸猫”的小乐趣里,在街边巷尾临道儿洗头发的小哥的发尾壶底,在霸着邻居满园花香的大妈的“不屑”里……

笑过,泪过,心酸过,感慨过……

之后,还是要热爱这个缺点满满,却又热气腾腾,烟火又真实的属于我们的世界呀!

(待续)

  《巷里林泉》读后感(六):走进巷里林泉,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逐渐变成了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的奢侈品了。读一本书、喝一壶茶、做一顿饭、和许久未见的朋友拉拉家常、发发呆,这些微小的愿望如今都难以实现。

  蒋勋说过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放缓节奏,感受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大师相信,因为慢,才能更接近幸福。”

  只有慢,才能接近幸福,享受生活。如果你目前的情况还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巷里林泉》的作者故园风雨前,替你用文字把它很好的记录了下来。正如故园在这本书封底所写的那句话一样:“对尘世我最终能做的好像就一个:描述它。”

  这是一本文字温润柔美,内容亲切可爱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辑:“一晌光年”“朝朝暮暮”及“眼前人”,读来令人常怀唏嘘,含笑带泪。

  “一晌光年”记录的是扑面而至的世情片段,那些路人、芳草、云雾,都像知道作者揣着妙笔而决意把常人觉察不到的故事端出给她看。

  “朝朝暮暮”记下的是遥远的如梦的印象,在作者心头时时浮现,记起自己是谁,记起曾经历的生活,记起一切何以如此。

  “眼前人”则是更为深沉却未必再有回响的回忆,那些已经走远的、走散的、走失的同路人,就留在此书中,在书中成为与现实并行的眼前人。

  作者捕捉到了许许多多我们曾擦肩而过的生活中的美好,清晨的楼间小院,泊油路边的春意,热爱春天热爱艺术的保安,寒雨里的黄鹤楼,家乡的味道瓦堡楼,执拗温暖的大伯等等。这些都离我们很近,无处不在,触手可得;但同时又离我们很远,一个低头一个急促,就会使它们从我们眼前溜走。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每条街巷、每树花,甚至每条电线都富诗意;那风流云散的雨雪霜露,也有人用美好的图文为你收藏。

  你我本是红尘逆旅客,却相遇在巷里林泉中。

  《巷里林泉》读后感(七):闹市闲人

  《闹市闲人》依旧是取自于汪曾祺先生的作品,该小说叙述的一种悠然自在的人生态度。 在《巷里林泉》中写了一位老教授,是行业领域的翘楚,某一日下课,忽然对学生说自己早要去做做自己的事情了,众说纷纭,以为他要去企业做顾问或者自己创业。哪里知道,他只是风雨无阻地去和邻里街坊下棋而已。 我深以为此种态度是贯穿了《巷里林泉》整本书的一条脉络思想,就是自在,有一点像逍遥派的意思,如地上的散仙,受人间的香火,体察人间的五味。 黄安的一首歌《鸳鸯蝴蝶梦》里有一句歌词,“在人间已是颠,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即便是生活在九重天上,青霭紫云,玉树琼花,美不胜收,却是高处不胜寒,无边的寂寞,无边的孤单,不如还是在人间,辛酸苦辣甜,百味俱尝遍,对世上的一切不在以审视和防备的目光,而是用接纳和怜悯的目光看待。比起那清冷孤单的天上,不知要好上几百几千倍。 故园说,有人给她留言说她拍的照片好看,要是没有垃圾桶就好了,要是没有电线杆就好了,可她说,要是没有这些,她拍照片做什么? 可以看得出来,在作者的心目中,比起那些矫情虚饰的生活,她更倾向于真实的生活。 真实二字,有可供探讨的空间,每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就算是同时同地,看到同样的一幅场景,所见之人的感受也会相去甚远。而这本书里作者则是将经年的一些记忆和想法,都整合出来,然后精雕细琢,压缩出这么几十万字。 及此,不得不感叹一下,有些文字当真是有写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宋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有一词作名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例如在《巷里林泉》中比较长的篇幅所写出的《吃白米酥的唐兵》,故园以“我”的身份参与到文字中,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决不能把“我”就当成是故园,一如不能将《社戏》中迅哥儿当成鲁迅,把《玉卿嫂》里的容哥儿当成是白先勇。 当一个作家以“我”的视角开始叙事时,会让读者拥有第一视角的优越感,在“我”参与到人物与事件中,会觉得多几分真实的感觉。故园写这篇作品时,一方面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回忆,有省醒的态度,另一方面以参与者的身份讲述,忭欢又惘然。 本来写唐兵吃白米酥,就可以概化成一个小孩子吃零食,是有趣、天真的细节。可唐兵吃白米酥恰恰是他痛苦和难过的时刻,因为吃得急,呛住了,一口都喷了出来,然后涕泗横流。 像他一样没心没肺,没大没小的小学生承受的是父母离婚的痛苦,在旁人眼中,他早已变成可怜的对象,而于他而言,父母的离婚也是自己难以逾越的一道天堑,会影响终身。 方才说了,比得是有些经历的,在红尘中打过滚的人才能举重若轻写出伤心与悲哀。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巷里林泉》读后感(八):20200607

  《巷里林泉》 爱草木,恨流年。 他的表情比没有表情还要再空旷一些,他表情的信息量好像是一个负值。最奇怪的是,在一大群青春热烈的年轻脸庞里,他并不显老,虽不显老又不显年轻,他好像没有合适的年龄、年纪可以归属。 雪夜太好,以至于怎么过都很遗憾很可惜。 只要寂静,各种气味就会变得很浓烈。 焦虑的本质并不是对人生抱有超强的责任心,而是根本没有责任心,是一种急于解除与世人的关系、急于逃脱、急于赶赴与自己厮守的愿望。 睁眼时看见窗帘下投进的阳光,知道这才是真的一天,只得跟那条街告了别。告别时的伤感非常真实,严重,持久。人说“梦乡梦乡”,“乡”字真是用得绝了。 小孩子心里没杂念,眼睛因此有种毒毒的敏锐。 香樟树高,开花的时候虽然看不见花,但香味却跟倾盆大雨似的下下来,躲不掉,淋得透透得。冰凉,纯净,清刚,彻骨,很刺激,只有结尾带一点微弱的甜。 对,我就是净记这些零碎的。生命里哪有什么整块儿的。 这帮小伙子每天骑车经过,看见“瓦”“煲”“鱼”,三个大字,好像饱含膏腴,饱含辛芳,个个馋得,灵魂都挥发了。 生命……实在是太好了,好得叫人在静默中筋疲力尽歇斯底里。 好些人夸我记性好,老街老人老事啥啥都忘不了,其实反了,是它们追着我不放,我根本都挣脱不掉呢。 北方的盛夏,强烈粗犷辛辣辽远,风里有亘古如此的气息,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背景就被这气息震慑了。 春风来时万千绿叶像万千绿蝶振振欲飞。 快五十的人了,居然还会想念爸爸妈妈,这个我以前没料到。我以前以为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有这么炽烈、原始、婴童气的情感,当然他也想念父母、但情感温平、理性,行为上注重礼貌礼仪为后人做表率,探亲也是一种国事访问的大气象,我完全不行。我没礼貌。没理性。小家子气。高兴起来没人形。我还会嫉妒他们爱外孙超过爱我。而且我仍然跟他们吵架,像少女时代一样凶他们。 人生的开蒙大概并不止智识上的开蒙,情感也有开蒙,而且要经历无数次,死前不会停。 我对知识的理解是很吃力,但有些事情我却很敏感,比如说对空气里的味道,忧愁的,伤感的,疑问的,焦虑的气氛,我嗅觉出奇地好。 据说小孩子生一次病,病好就会长大一些,会懂事一些,不知道是病痛从生理上调教了他磨砺了他,还是病中因为各种限制使他不得不转过身来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在精神上有了一次上升。 越是担心人家看出来自己惦记什么,就越要把什么定义成荒谬。

  曾经读过《幸得诸君慰平生》很是喜欢,这次的书名和封面又极好,所以看到宣传的时候,就立马下单了。

  但,让我有些失望。

  短篇过于仓促,总是还没有回味过来便戛然而止。

  长篇依旧很好。 文字使人忘记她的年龄。故园老师偶尔提及自己已经五十多岁,每次看到我便觉得有些恍惚,故园老师的文字是没有年龄感的。从容温和,可以穿透时间的摩挲。

  《巷里林泉》读后感(九):云在青天水在瓶——《巷里林泉》的好滋味

  这是一本让人不舍得看完的书。因为这世界在书里变得好可爱,想到合起书却带不走一片云彩,就好像刚刚找对角度对好焦要自拍时,美颜滤镜闪退了。

  并不是说作者故园以华笔粉饰生活,实在是因为她的滤镜太可爱也太独特了,对我来说遍寻不得,对她来说不过是出厂设置,我只能通过读她的文字才能下载到这份可爱。她对“一晌年光”、对“朝朝暮暮”、对“眼前人”都只是如实记录,篇名也毫不标新甚至惜金至简,但她描述的巷里林泉,一树一草、一猫一花都不一样了,它们连同路边的洗头人、芳春里的路霸老太、咖啡馆里的免提姑娘、赏花摔趴的保安一起,在我们的视野里行色匆匆,只为赶赴故园落笔前的一瞥,定格自己的高光时刻。

  故园爱草木,恨流年,她的爱自不辜负这些赶赴寻她的物事,唤出所有草木鸟雀的名字,扫图识花一般,我还真是在她的书里得知有种灌木叫“狭叶十大功劳”,有种鸟叫“白颊噪鹛”。她能为经过一段香樟林荫路绕上几年的路,因为“香樟树高,开花的时候虽然看不见花,但香味却跟倾盆大雨似的下下来,躲不掉,淋得透透的。冰凉,纯净,清刚,彻骨,很刺激,只有结尾带一点微弱的甜。”她觉得丁香是“自来旧,仿佛去年剩下的颜色兑一点水又拿出来开。但我喜欢它的敷衍搪塞,它的美偏偏是敷衍搪塞,随便抖搂一点就够你们一场酩酊了。”

  哎呀呀,读故园的文字不正是这种感觉——封面的水彩是僻静处生喧嚣的平常巷陌,屋檐上探出一枝“自来旧”的繁花,翻开书即如沿巷前行,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可不正是她随便抖搂一点就够我一场酩酊了。

  静时读,会醉在她的雾里,“白雾是缥缈的,没形没状,漫无涯际,缕,团,朵,片,这些量词都不合适,都捕获不了,我只能从雨雪那里借一个‘场’字,一场白雾,用一个时间概念勉强限制。”

  思时读,会醉在她的江风里,“这气息外人闻着大概是受不了的,因为透着枯木苍苔的苦,砂岩的石腥气,树林中长年阴雨的腐沤,还有雪线以上刀锋一样的寒冷。但我们本地人闻着正好,每一味都正宗、每一味都不能少。大概四川人性格中的坚忍沉默跟自幼服食这种气体有关。”

  欢时读,更是“物皆著我之色彩”,最难忘的是她说那只叫“白嘴”的猫不要看它叫白嘴,嘴巴其实脏得要死,还压低嗓子学了一段:“锤—子哦,你个狗—日的……老子整—死你信不信。”——这是她探望病床上的丹叔叔时学的,丹叔叔笑到背过气去,点评“信达雅”。有高徒如此,岂不胜过天下桃李。

  郁时读,会为她已离世的外婆、大伯叹惋,为爱猫而不能再养猫的丹叔叔、为吃白米酥的唐兵感伤,甚至在她重庆表大哥的儿子说出自己名字的那一瞬哽咽到双眼泛泪——故园的滤镜当然不止于点染岁月静好,也并不回避人生中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一面。难得的是,唏嘘过后,总能被她的乐观天性传染到收拾好心情,几番破涕而笑后,也试着以微笑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故园曾在微博里写:“前几天年轻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花花草草。为什么为什么,哪儿那么多为什么。人最终都会喜欢花花草草,我就提前一点而已。”

  在我看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她为什么喜欢,而在于花花草草为什么到了她的笔下竟绽放出别样气质。书的封底有句话:“对尘世我最终能做的好像就一个:描述它。”这句谦逊之语太高级了。就像歌德所说:“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高级就高在,人人在观察,人人在描述,却是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

  故园所描述的尘世无非云在青天水在瓶,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只愿某一天我也能与她在巷里偶遇,被她写进一篇妙文中,之后在文字的林泉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我。

  《巷里林泉》读后感(十):《巷里林泉》:纸短情长,写给回忆和生活的情书

  一早就知道故园风雨前的文笔好,但要真去读才能体会那种美妙。

  《巷里林泉》里,她写的大都是生活中的平淡事,喂猫、看花、街角洗头的男人、火车上遇到的陌生人。你瞧,都曾在眼前晃荡,或许你我留心,也能记录下不少好故事。但从她的笔下重新去看,就好像原本戴习惯的蒙了灰的眼镜,被人重新擦干净了。一改模糊朦胧,世界重新清晰可爱了。

  主要是她太会捕捉生活里的小趣味,观察又仔细。

  比如,《洗头》这篇,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文字描绘出的画面强烈,如同在观看某部电影的片段,一个男人洗头被洗发水杀了眼睛的小细节,她写得惟妙惟肖,

“果然他也顾不上看角斗,慌手慌脚就去拽水壶把儿,结果一下子呲出来一股激流浇得他从头到脸到脖子都前胸全都湿透,白泡沫在头顶上呼地塌掉,也顺着四面八方地流淌,他跟个冰淇淋似的融化了。”

  多像随手拿着照相机的人,在街上闲逛,东拍拍西拍拍,咔嚓,抓拍到了一张好照片。

  作者应该是个很爱很爱生活的人吧,在旁人看来平淡细碎的事,在她那里总能挑拣出不一样的东西,加上俏皮又生动的遣词造句,总能让人看到更多美,食物的滋味,植物的生命力,不同人身上的特质等等。

  她很会总结,读着好玩,但每每又很在点子上。

  十六岁暑假,跟老爸坐火车从成都去上海老家,卧铺车厢里遇到一个大叔,她以为人家是坏人,但后来发现不是,敏感心思一览无余,最有意思的是分析恶棍,

“四川当然不缺恶根,但南北恶棍大异其趣。北棍往往先声夺人,体量巨、功率大、能耗高,是种在平川旷野中空对地的威慑;南棍乍看不起眼,非常轻便非常节能的样子,但你很快就意识到他是一小块超高浓度的刁赖,长于巷战。”

  还有关于四川男人的部分,读起来也让人颇有同感。

“也许我们四川男人的老底就是春风和乐,是狎昵不庄,尊严的弹性较大,半透明,还有点黏糊,边际也圆润,无尖刺、不膨胀,绝没有凌驾的欲望,是一种健康的柔软和明智的微弱。”

  但我觉得故园风雨前写得最好的还是人,生命中每一个留下重要痕迹的人。她袒露着当下自己的惋惜、追思、厚爱、敬重,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情绪,都是浓稠的、不掺水的,倾倒在空白的纸页上,用字排列好了,一点不藏着掖着。

  写大伯那篇最深情,时而俏皮,时而失落,炖肉是肉,也是一份心意,大伯会吃,懂吃,教自己如何吃。

  挑肉那段,写得随性,却不失新意,

“依我们家的说法,凡切成肉丁肉丝的肉就不能再叫肉,不配,丧失了肉的名誉,被逐出肉门,甚至是一种对肉的糟蹋和辱没。”

  明明是轻松诙谐的笔触,末了一转,又勾带出孺慕之情,

“我踌躇推敲的那些话,好一阵子忽然反应过来,脑子里是大伯的声音,原来是他自己给自己选一块称心如意的肉。哈哈哈哈,唉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没一笔多余。”

  作者自从到北京求学,就没少受大伯照顾,

“他对我像是在研究工作上带一个学生,那种成绩稀烂但走后门硬塞给他的学生,他不得已,常常无话可说是因为不得不憋着满腹牢骚。我对他像宝玉对贾政,战战兢兢,时刻都有东窗事发的忧惧……”

  怕归怕,但敬意和感激分毫不差。大伯一生平直严厉,不苟言笑,对自己的影响极大,做学问的人身上有股子劲儿,作者从走路、读书、吃肉等事上感知到了一二。

  除了大伯,亲人里写外婆、爸爸、妈妈也是极动人的。《我爸八则》满满回忆,总觉得老爸也是个老顽童,他比妈妈要开明,爱听故园讲学校里的人和事,还会点评一二,说大霸有气度云云。大概也因为有这样的家长,作者收拢着这些巧思,又在合适的时候写了下来。

  劝父母搬家那篇里一句“怒火使我才华横溢”让我笑到不能自已。父母永远是儿女的牵挂,只要他们还在,就像一面挡住自己直面死亡的墙。

  我至今记得,爷爷去世那年的冬天,我人在北京,爸爸打来电话,说了好些话,其实就一个意思——父母都不在了,他觉得失去了依靠。六十多岁的爸爸,向我袒露着自己的脆弱,我在稍微安静一些的楼梯间,等他平复心情。那一刻,我也担心他。

  另外《教授》、冯师、《吕青工》、《啥子孃孃》、《吃白米酥的唐兵》,都是很好的人物散文,退休后不出国不返聘的教授,天天去看人家下棋;虽是厨师,但心思细腻善良的冯师;喜欢《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的大龄男青年;被生母留在的异国的啥子孃孃,人生又是另一种悲剧;还有唐兵,同桌唐兵。

  读完都酸酸的,暖暖的,有《城南旧事》里韵味,又有向田邦子的透彻。

  故园风雨前是一位出色的散文作家,有了人生的阅历,又擅长书写朴素和平常,娓娓道来,鲜活明朗,同时,不失温度和思考。

  总觉得《巷里林泉》,是故园写给回忆和生活的情书,平实,真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