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摘抄

2021-02-12 04:03: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摘抄

  《人类灭绝之后》是一本由[英] 杜格尔·狄克逊著作,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一):狄克逊笔下的未来世界,没有人类

  狄克逊是一个拥有众多头衔的科普作家,对于地球科学和生命进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为此出版了很多书籍。他创作的《人类灭绝之后》是一部有趣而又让人心惊胆战的作品。

  书中狄克逊以专业的口味描述了生命的进化和历史,一切都那么熟悉而美好,人类慢慢的出现在这幅绵长绚丽的画卷里。然而,人类诞生后只在地球年龄的相对一秒内,在狄克逊三百字中,人类就灭绝了。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者,更不是这本书的主角。

  之后,让人惊奇的新世界在狄克逊笔下人类灭绝5000万年后出现了。所有的生物以崭新的面貌,跨越亿万年的时间来到我们的面前。猎鼠、兔鹿、鲲鹅、北极地虎、宽吻鹰梅豹、袋猴、狮狒、斯科鸟、海游雀……生命的波澜壮阔源源不断的向我们有限的认识袭来,在狄克逊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精彩的绘图中,让人陶醉和神往,或许没有人类的地球才是最美丽的地球。

  文/木梁、沈黎昕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二):未来和现在

  以前也买过《消失的大陆》《消失的动物》《动物进化奇遇》一类绘本,但无不蕴含了一种错觉,似乎历史进化到人类就终结了。所以这本《人类灭绝之后》很快吸引住我。

  这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981年,被誉为开创了推想进化学流派。当人类对自然平衡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并最终走向灭亡,而被人类认为是害虫、害兽、害鸟的生物会继续存在并演化出一个全新的动物体系。

  汪洋恣肆的幻想基于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考察,作者首先概述了生命进化的历史,第三章开始对人类灭亡之后5000万年的世界展开想象。

  伴随大陆板块漂移,环境改变,鼠类崛起并成为地球上主要的食肉动物,鸟类成为树林真正的主人,骆驼和犀牛早已伴随人类灭绝,不同的地形环境都产生了各种诡异奇谲的新物种:兔鹿、角面羚、极地鼠、鲲鹅、狮狒、象鼻猪、吸血猴、夜魔蝠……书中大量细致的描写,配合精美的全彩插图,详细铺展了这样一幅未来世界的瑰丽画面。

  展望未来,只要地球存在,生命就会延续,直至50亿年后,太阳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内行星并很快坍缩,地球生命终结。但是,在“宇宙里一定永远有生命存在”。一书在手,如同“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这让我想起一个法国绘本《蜉蝣的一生》:蜉蝣做游戏,参观马戏团表演,看电影,然后死去。事实上在自然界,蜉蝣在成为成虫的那几个小时,可能都在忙于竞争交配。一切生命都不过是宇宙的过客。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三):掩卷,分一半心给较近的未来,再分一半给星辰大海

  

《人类灭绝之后》体量不大,图多字少,算是一本小书。虽说全书除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外,都是想象,但却是以进化科学为基础的合理推测。作者力求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描绘5000万年后那个没有人类的世界。遣词用句与“幻想”毫不搭边,其实是一部科学专著,但因为配备了众多彩绘图片,所以一点都不枯燥。

译者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科学专著”专业词汇甚繁,又多用长句、从句,与日常用语不同。此书译文术语鲜有错误,不仅保存了原文的科学性,还将其译得语句畅达、颇有趣味,足见译者功底。译者在对付原文中大量拉丁文学名时颇费心血,冥思苦想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将其翻译得既符合各物种的形态,又好记上口,很不容易。

对于我等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来说,人生百年,在地质史中连短短一瞬都算不上。而相对于地球46亿年的年龄,5000万年也不过相当于一人一生中的一年之数。物种更迭,由一个物种所能占据的地质史看,10万年已是短命,但上亿年者又是寥寥。

人类如今营造各种外部设备和工事(衣服、房屋、城镇、机器人、从自行车到宇宙飞船的各种交通工具、人造卫星),帮助自己对抗不利环境,延长个体寿命。但我们这个物种能存活多少代,真正去思考的人却凤毛麟角。在作者狄克逊的世界中,人类曾对环境施加的破坏性影响(去森林化、沙漠化等),几乎被板块构造运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抹平。环境和自然选择仍然主宰着生生死死,人类对环境的主动改造已经了无痕迹。

当我们怀着好奇之心、窥见那个光怪陆离的遥远未来时,分一半的心给当今,给较近的未来,还有一半分给星辰大海。当我翻阅地层之书时,我知道,一个物种不会永远存在。但也许我们能尽可能长地保存自己身为“人”的本来面目,然后用科技的力量,演化成一个个更为合理的形态。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四):挺有趣的书,不过……

  先上两张图。

  书名是人类消失后的世界,主要内容当然是想象人类消失5000万年后,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有可能发生的生物(主要是动物)演化。另外开篇还用了将近1/4的篇幅,回顾几百年来的演化学研究成果,很多地方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介绍,其实背后都是一项影响演化理论的大成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近手上正在翻译一本关于蜗牛演化的书,里面用了很大篇幅介绍的葱蜗牛,这本书里也提到了:

温带林地的多种不同环境中都能见到树丛葱蜗牛(Cepaea nemoralis),这种蜗牛壳上的花纹有几种不同类型。在开阔草地,普通的黄色最利于蜗牛隐藏,其他颜色花纹的蜗牛容易被捕食者看到,很快就会被吃掉。而在落叶覆盖的区域,棕色条纹是更好的伪装,其他花纹则属于被淘汰的行列。这就导致了开阔草地上的树丛葱蜗牛以黄色为主,而林地以棕色条纹为主。

  这段写的其实是演化学上的一场著名公案——自古利克与华莱士时代延绵百年的“自然适应”与“遗传漂变”的论战。但本书毕竟是1981年的作品,所以这里把“自然适应”理论写成仿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就在十年后,以“中性演化理论”推翻适应主义的日本人木村资生获得达尔文奖章,显示出学术界的全面转向。事实上,近年来普遍认为应当用“演化”而不是“进化”这个词,也可以说是基于这股风潮的影响。

  这是受限于成书年代的结果。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对于人类消失5000万年后的生物,书中的想象其实并没有跳出现存生物的桎梏,看不到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想象。从这点上来说,《深渊上的火》(弗诺·文奇)中构想的爪族,《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中想象的七肢怪等等,才是天马行空的惊艳之作。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五):探寻生命的可能

  《人类灭绝之后—未来世界动物图鉴》一书,顾名思义,该书主要描绘了人类灭绝5000万年之后的生物世界。在生物世界,我们一直喜欢溯游而上,痴迷于破解恐龙灭绝之谜,试图从遗迹中窥见亿万年前的生物世界;但是我们可又曾想过顺流而下,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探寻人类灭绝之后,不被人类打扰的未来生物世界又是怎样?

  《人类灭绝之后》一书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基于生态学和进化理论,推想了可能出现的新物种的外貌和生物习性,并配以各类图片加以展示,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另外,在逻辑体系方面,作者首先对现存生物世界的发展历史和进化体系进行论述,接着用人类时代之后的生命加以过渡,搭建起现实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最终引申到全书最重要的主题:人类灭绝之后的生物世界。全书逻辑体系流畅,一气呵成,令人印象深刻。

  同时,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作者在论述5000万年之后的生物世界时,不论是大的章节还是章节里的每一小节,作者都从生物链的科学规律出发(即金字塔的塔基是植物),首先探寻的是林地和食草动物的进化与发展,其次才是生物链上更高一级的食肉动物与大型动物,由此可见作者的严谨与细致。与此同时,在章节的安排上,作者首先从适宜人类居住的温带探究未来的生物世界,随后逐渐向两极与热带展开探究与论述;在每一章内的安排上,作者大体沿着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地表动物—树栖动物的顺序进行论述,环环相扣,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可读性强。

  胡适之有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此虽谓治学方法,但放在此处用以形容作者构想人类灭绝之后的生物世界亦不为过。作者在遵循现有生物样态和生物进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灭亡5000万年之后的板块构造和自然环境,探寻了未来生物世界的图鉴,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彩多样的生物画卷。与此同时,我们惊叹于作者超群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论是新生物种的名字(兔鹿、象鼠、地虎等)还是新生物种的样貌都体现了这一点。再者,作者在妙趣横生的构思想象和严肃认真的科学规律之间达到了完美平衡,致使读者在阅读此部分时并不觉得作者描绘的是未来生物世界,仿佛就徜徉于现存的生物世界中,可见作者的苦心孤诣和功力深厚。

  未来已来,我们终有一死,但宇宙里一定永远有生命将继续存在,也许在这里,也许在那里,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六):平行宇宙拾遗

  十岁那年,我在90—92年间的《海外文摘》杂志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讲的是五千万年后,人类早已灭亡,地球上的生物都进化成别的模样 —— 鹿一般飞驰的兔子,由田鼠演变的鬣狗,会啸叫的蝙蝠,面部覆盖着盔甲的羊……

  《人类灭绝之后》原著出版于1981年。现在想来,那篇短文一定就是这本书的缩编综述。一方面为了炫耀自己的记忆力,另一方面被这些遥远时代的动物迷住了,十岁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读它,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把全文都背诵下来。

  此后几年之间,我给很多同龄的朋友,绘声绘色地描述过那个异兽横行未来世界—— 讲冰盖的融化,大陆的漂移,讲企鹅将进化成一种鱼,草原上的巨兽用的双角耕地;讲人类文明注定会消失,而鼠族的后裔将在无人的大地崛起…… 我讲啊讲啊,遍历了数千万年自然演化,最后已经分辨不清,哪一句是我读到的,哪一句是我兴之所至编造的。

  我还记得,所有听我讲故事的孩子,都瞪大了眼睛,他们对这虚构的自然演化进程深信不疑。三十年过去了,那曾经烂熟于心的词句,如今只剩只言片语 。而倾听故事的孩子,也早就不再是孩子。

  我们必须迁徙,离开那片温暖宜人的大陆,有的进化出羽毛,有的进化出鳞片,有的在荒野上学会咬噬同类的尸身,有的在深渊下度过自己的青春。与此同时,我们一定会忘却那些我们曾发誓永不忘记的故事。

  自然史的行进,让生物的演化树抽出新枝,把胸鳍化为利爪,又把骨骼上的棱角抚平。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被世界塑造为平庸的事物 —— 忠诚的狗、疲惫的牛、在绝壁上筑巢的鸟、被噩梦纠缠的狼。

  但是我,就只有我,还是紧绷着自己疼痛的前爪,在坚硬的冻土上挖掘着,挖掘着。日复一日,夜复一夜。自以为在这个荒凉的星球上,还能寻找到什么新的东西。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七):给我一头兔鹿,我能看一个下午

  书本身的立意就挺有趣的。毕竟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生物演化不是简单的适者生存过程,也没有证据显示演化有什么固定的方向,当然更不存在辉格式的由低到高过程。所以未来的生物究竟是什么样子,一方面需要考虑现在的物种生存状况和地理条件,一方面也多了很多遐想的空间。当然这方面来说,本书的设想基本还是很保守的,书中的5000万年后的地球气候环境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生态位也没有彻底的改变,只是旧的物种灭绝,新的物种填充进来了而已。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不仅一本正经虚构了上百种动物,还像模像样分别起了拉丁文学名。比如本书上来介绍的第一个兔鹿属Rabbuck,作为一种长了蹄子的巨型兔,属名Ungulagus就来自蹄子Ungula,下面几个种则分别叫林居silvicultrix、黄毛flavus、爬山scandens和粗毛hirsutus。这其中有些是借用了现存动植物命名的种加词,有的则是新造的,看得出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这玩意的眼睛太有意思了,真要有一头估计我能看一下午……

  更好玩的是只要随便谷歌一下,就能在Fandom上发现Speculative Evolution的wiki,俨然已是一副成熟亚文化的样子。其中的兔鹿词条里还多了几个书中没有收录的种,看插图风格,显然是本书初版之后作者又继续增补进来的,比如:

  条斑兔鹿(strank, Ungulagus virgatus,种加词即枝条编织的或有条纹的)。这货一看就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利用深草隐藏身形。按照设定,兔鹿的身形应该比较接近麂子一类的小型鹿科动物,估计它就是占据了斑马的生态位吧。

  斑兔鹿(watoo, Ungulagus cento, 种加词指补缀成的织物),甭问,这跟长颈鹿一模一样的斑纹,一看也是非洲稀树草原上的生物。不过虽然这玩意体型比较大,但参考兔鹿的一般大小,它应该长不到现存长颈鹿的体型(两层楼高的兔兔见过没)。

  獐兔鹿(picktooth, Dolabrodon fossor ,别想了中文名都是我瞎翻的),这玩意看学名其实不是兔鹿属的,但不知为啥wiki也说它是一种rabbuck。属名Dolabrodon来自dolabra,意思是鹤嘴锄,种加词fossor也有锄头的意思,所以这玩意也可以叫锄锄兽……显然这东西一看就是照着獐子设定的,不过栖息地主要还是热带稀疏草原,不像现实中的獐子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林地。而且獐子只有雄性才会暴露大犬齿,但这货的犬齿是用来刨地挖草觅食的,所以雌雄都有。

  另外最后wiki里还给了一个属被称为跳兔鹿(Hopping Rabbucks (Macrolagus spp.)),从属名上看应该是一类比较大型的兔鹿,但是没有图,也不好说这玩意究竟是什么,嘛毕竟是脑洞生物……不过总的来说从上面的设定可以看出,这部书里的动物基本都是参照现有的物种和生态位设计出来的,所以虽然少了几分幻想的成分,但都非常合理,完全可以设想它们会在未来的地球上蹦蹦跳跳称王称霸。

  最后激情放送一张兔鹿交配图~本书的插图虽然细致描绘了很多动物的生态习性,但其实都没怎么出现交配的场面,不知道后来的新版增补没有~

看来未来生物的生命大和谐跟现在差别也不大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八):希望人类早日灭绝,让神奇动物统治世界

  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猎奇性图文,而是凝聚了一个极其出色的科学家对世界、对生物的深刻观察研究。尽管作者只是客观阐述了动物世界中的法则,却蕴含着大自然的伟大智慧。

  我喜欢作者对于人类罪行的客观陈述和不可避免的毁灭结局的冷静预测——

  原本早期人类的采集、狩猎与其他动物没有太大区别,对环境影响不大。然而当人类开始农业和畜牧业,生活改善,人口增加,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又因为医学领域的进步,原本对于基因缺陷淘汰的自然选择力量也被消除,因此带着缺陷基因的人类繁衍下来,基因缺陷也因此延续下来。

  “人类的进化中止了,地球变成一个被人类废弃物污染的世界。人类不能再适应自然,将会失控地冲向不可避免的灭亡。”

  “人类的灭绝会促使许多新物种出现,对于5000万年以后的世界来说,人类的消失绝对是对塑造世界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

  而在人类灭绝后的世界,作者描绘了一个完整的地球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神奇动物在他们的小世界里生活着。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灵巧和智慧,让人目眩神迷。

  “通过试错,建立正确的行为;或是通过周围的例子来学习,都是基因赋予动物的能力。”

  “攻击行为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为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动物世界中的战斗都是以模拟战争、进攻表演的方式进行的,对参与的个体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只决出谁占据主导地位。这样,获胜的动物就达到了目的,得到或是维护了有争议的资源,而且免于受伤。失败者也有好处,它逃脱了严重受伤的命运,还保留了竞争未来可能出现的资源的能力。”——适可而止,而不是拼得你死我活、非要置对方于死地。

美丽的兔鹿~好想变成兔鹿~

  人类灭绝之后,什么动物会生存下来?当前泛滥成灾、人类无法消灭的动物,会生存下来并且快速繁殖。兔、鼠就是其中的两种动物。

神奇的甲猬和橡叶蟾骚气的伶仃兽利用胡须增加捕虫区域的扇口鸟既能享受独立空间又能享受集体温暖的极地鼠美丽优雅的长尾沙鼠可怕的有毒跳蝠萌萌的地甲鼠美丽如花的花面鸟可怕的夜魔蝠

  值得一读再读的一本书!

  《人类灭绝之后》读后感(九):迪斯科年代“复古单品”中有这样一本神奇动物设定图鉴

  写这则书评是因为想在这里放几张图,看图你就知道我为啥非得放图了哈哈哈哈哈哈。

  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

  杜格尔·狄克逊,一个拥有150余个(???)头衔的英国著名科学作家,拥有地质学、古生物学、生物进化的学科背景。早先他在伦敦一家百科全书出版社做地球科学编辑,有丰富的科考经验,到访过许多岛屿、平原,还参加过美国的剑龙发掘,参观过世界各地的化石遗址。

  《人类灭绝之后》这本书出版后第十年,1990年,日本人把它改编成了两小时特别节目(我专门跑到Youtube上找到了这个视频),画风如下:

After Man 特别节目片头 可能是用橡皮泥捏出来的模型????以为在看cult片,这小东西也太可爱了叭After Man 特别节目中出镜的本书作者After Man 特别节目片头 看着哪里有点像异形

  后来,日本和美国还举办过关于这本书的电动模型巡回展(hhhhhh请大家脑补80年代科幻电影中各类怪兽道具)。

  作者和妻子住在英国某郡的一个镇子上,“在那里,他夜间管理镇上的电影院,大部分业余时间用于制作电影和动画。”所以在工作和科考旅行之余,作者很可能是位深谙时间管理之道的阿宅。

  作者说的三段话很是震撼我:

大自然讨厌真空……任何一个生态位都不会长期空置,只要有空位出现,很快会有物种进化出来占据它。在每个物种内部竞争都很激烈,因为每个特定的生态位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个体。……最终结果是,当其它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缓慢改变去适应自然环境的时候,人类却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满足自己的当前需求,从而获得短期收益。人类的文明在进化之外高速发展,文明发展的成果不是通过基因而是通过学习传给下一代。虽然人类躲开了自然选择严酷的一面,但人类也因此无法享有自然选择带来的长期优势,简言之,人类的进化中止了。……随着主宰地球的物种消失,世界上的动物将进入一个长达数万年的进化混乱期。人类的灭绝会促使许多新物种出现,对于5000万年之后的世界来说,人类的消失绝对是对塑造世界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

  接下来,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古生物和进化学方面的研究背景,作者和本书的插画家就要大开脑洞了,大家请看:

兔鹿

  由于大片的温带林地变成城市和农田,鹿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存压力之下鹿的数量减少到难以恢复,整个生态位都空着。人类消失之后,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快速繁殖能力的兔子就进化出不同形态,最成功的是兔鹿。啊看起来rio柔软可爱(令人想要消灭人自己…?

兔鹿

猎鼠

  这是兔鹿的天敌——虽然外形像狗,但它们毫无疑问是老鼠的后裔。(因为啮齿动物将成为地球上主要的食肉动物)这种新型“硕鼠”一身腱子肉,乍看起来居然很酷?

猎鼠

伶仃兽

  emmm这是什么神奇姓名,感觉是在叫我?

  河岸湖边常见的哺乳动物,经常在芦苇荡中出没捕鱼,腿和脖颈细长,身上有竖纹,让它们在芦苇中完美地隐藏了身形。

伶仃兽

伞尾鼩

当幼兽长大,离开父母巢穴的时候,它们跳到空中,借着夏日从光秃秃的岩石表面升起的热气流,飞向新的栖息地,有时能飞至几公里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了图我笑得好大声。

伞尾鼩

夜魔蝠

  谁能拥有气场如此之大的名字?想必是来者不善。

夜魔蝠 与 红花蝠

  打住,不能再继续贴图了,否则就是剧透啊。

  感恩【后浪】那些可爱的小编,搞出了这么一件80年代初的old school风格“复古单品”,让我这个看不太懂硬核生物学知识的人也能手不释卷还笑出鹅叫。

  另外,读完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在版编目数据里把这本书列为“幻想小说”,讲真这的确是一本今年上半年以来我读过的最令人快乐的Zoology fantas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