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精选

2021-02-13 03:5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492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精选

  《从南极到北极》是一本由[瑞典]斯文·赫定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5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从南极到北极

  这次的豆瓣鉴书团赠送的书目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从南极到北极》,分为上下两部,斯文赫定通过其自身的亲身经历编写了这本书,回想自己读过的第一本探险类的书还是《鲁滨孙漂流记》,当时读还叫《鲁宾逊漂流记》,这两本书很像的地方在于两个主人公都有坚强的意志和对外界的好奇,不同的地方在于鲁滨孙是生存,而斯文赫定则是生活,在我们对外界一无所知的年代,这样的人,这样的书,都会激励我们不断向前探索。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深夜的旅行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恰好是年终单位最忙的时候,没办法只能在夜深人静后放任自己与书中的文字随行。书中涉及的知识很丰富,不太好读,但胜在有趣,能够引人入胜,这就够了。

  斯文赫定无需再做更多介绍,有人称之为最后一位伟大的古典探险家,其言不虚。探险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凭借的是完整专业的地理训练、深厚渊博的文化修养,以及强烈的好奇心和不竭的热情。

  “也许,只有走到世界的尽头,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只有远离喧嚣的人群,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此书名为《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环球探险记》“环球探险”几个字一出,便觉得这本书里的故事应该是充满未知与发现,惊险与奇幻的。本书上半部是斯文·赫定个人数篇游历欧亚大陆经历组成,下半部则是作者讲述的别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可以是其他冒险家,也可以是一只信天翁。斯文·赫定可以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书中包含了斯文·赫定在冒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各种故事信手拈来,历史、地理、个人经历、人文风俗、自然风貌等众多内容,压缩到他极其流畅的叙述中。关于高原的一章,斯文·赫定告诉我们将左手放在地图上后如何辨认山川与河流,尤为生动有趣。

  当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出门有导航有地图有定位之后,世界的面目看上去变得无比清晰之后,对比一百多年以前斯文·赫定所处的世界仍然是未知的,需要脚踏实地的去看去听才行。然而,我们真的比斯文赫定更加清楚地看清这个世界了吗?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这类书,我能看下去都算4星

  从欧洲到亚洲,从南极到北极

  毫无疑问,本书的作者斯文赫定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旅行家(那必然是非常有钱了),从书中看,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博物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虽说这是一部地理著作,然而其实最令人惊奇是他每到一处对这个地方历史的考究,和现实的联系。无论是四通八达的柏林、还是宗教圣城伊斯坦布尔,还是无人禁区藏地拉萨,他把历史、现实融于一体,写入游记,实属难得。

  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必然是要放一个地球仪在身边的。读书时,我竟然被他一路上的奇闻逸事所吸引,有时身临其境般感觉自己在环游地球、游览自然风光、接受文化熏陶。“《从南极到北极》,他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在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其实他有点喜欢古埃及,和有印第安人的亚马逊!”

  上部比下部细致,下部比上部讲的故事更多。如果你当做旅游地理书,可能要失望了,但如果当成一部精彩的历史地图,那是非常好的!

  真没想到上世纪初有这么一位学识广博的探险家!给赫定点赞!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100年后只有喜马拉雅山不变。

  20世纪初的西欧一片祥和,斯文•赫定不需要护照就能从瑞典去往德国法国英国奥匈帝国。斯文•赫定对德奥皇帝的崇敬近乎到了跪舔的地步,那时他大概不会想到不到20年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两大家族的大帝国就会轰然倒塌。

  土耳其还是苏丹统治。伊朗高原上的那个国家还叫波斯,虽然伊斯兰却很世俗化。英属印度还没有分出巴基斯坦,但各邦之间的分歧比印巴还大,卑路支人的爱好是去波斯劫掠。

  塔克拉玛干沙漠似乎和今天一样寸草不生差点让我们的探险家葬身于此。但塔里木河还在流淌罗布泊还是斯文•赫定想象中移动的湖泊,甚至有老虎出没于此。

  中国早已翻天覆地,日本也不再是那个刚刚从几百个藩国联合起来的国度,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还是一个,但很快据要消失了。而俄罗斯,它的变化比任何国家都大。

  斯文•赫定的探险日记是写给瑞典学生的地理书,却留下了一副100年前的政治和生态地图实录。100多年间天翻地覆,只有雪域高原上喜马拉雅统领的群山不变。即使如喜马拉雅,她的测量高度,也有许多不同的数据。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这世界熠熠生辉,我们想亲眼见证

  在编者的前言里提到作者是对探险世界的描述带着西方人的立场,带有一种“以我为尊”的色彩。 确实,哪怕是有了这思想准备,贯穿斯文赫定的旅行全程的傲慢及轻视还是让人不适。在卡尚到库鲁德的路上,半夜里斯文赫定看到别人帐篷里有灯光,骑马过去呼喊里面人出来未成功,又大喊大叫,最后径直去掀了别人帐篷的门帘直接问路,因为“我是一个欧洲人,你必须给我指路”。。。。。。

  19,20世纪的西方人致力于探索中古地图上“人际未到的地区”,无论是尼罗河的源头,亚马逊的原始森林,西藏禁地。。。虽然最终结果可能给当地带来了灾难,但从本书能体会到他们成功的达到了自身目的的原因。斯文赫定的文字朴实平直,没有花哨的描写。从文字就间,能体会出他多次历险,九死一生,意志始终坚强如刚。

  这世界熠熠生辉,像先人一样,我们想亲眼见证。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七):【豆瓣荐书团】书里的地球环游记

  高中最怕的科目就是地理,每次信心满满地答完卷,一对答案全完蛋。为此,我对地理也不再报什么期待,只要能达到平均分就算自己完成任务。后来,它不负众望成了我高考文综最拖后腿的一科。再后来,本人就读的纯文学专业与地理再无瓜葛。偶尔在微信读书的答题区碰上了几道地理题,还要截图回答正确的界面欣赏一番,仿佛要证明:我地理确实烂,但真没到不学无术的地步。感谢豆瓣读书在我闲得不行的时候送来这么一本书,让我这抽离期末周不久的女大学生也不至于无事可干。

  《从南极到北极》按地理位置从南到北的顺序逐一讲述不同大陆的风土人情。第一站是欧洲,从斯德哥尔摩一路游览到斯坦布尔。我对欧洲有不少绮念,大多从电影和小说中而来,欧洲在我心中是浪漫和神秘的具象地点。本章最喜欢的地点当属起点斯德哥尔摩,每年的诺贝尔奖的颁奖地,光是提到都让人觉得神圣厚重。斯文·赫定由斯德哥尔摩乘渡船穿过吕根岛和欧陆之间的海峡又到了欧洲大陆的第二站——柏林。欧洲大陆的旅程在斯坦布尔的巴扎结束,回味整个旅程,既有美妙的自然风光,也有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之后的历程中,斯文·赫定穿过高山、踏过沙漠、越过草原......在每片大陆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那个地球还未被征服的年代,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斯文赫定的探险精神令人钦佩。于我而言,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久违的与地理相处的机会,也让我更接近这种无畏的冒险精神。很高兴在寒冷的冬日里有这样炽热的阅读体验。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

  之前没有读过斯文•赫定的作品,而且《从南极到北极》我看书名第一感觉是内容或许会有点艰涩,也可能偏学术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开篇就很好读,毕竟当初作为瑞典“青少年教科书”,实际上在作者和译者的笔下,成人阅读起来很轻松。就我个人而言觉得不论是当做游记、环球科普书籍,还是作为放松心情的闲暇读物,都是可以的。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跟着作者一起回顾一百多年前的一些场景,也加上一些几百年前甚至公元前事件的想象,对那个年代的地理、交通、气候、文化、工业、农业等等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些章节甚至也会细到从作者想象的角度去重现一个市集几百年前的样子。文中穿插着一些旧地图和以前的老照片,在笔者的文字描述下,阅读的画面感还是比较强的。与此同时,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斯文•赫定的另一部作品《我的探险生涯》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也算是阅读的另一个收获吧。下一次重读此书,应该还会有不同的感受。 附一些翻译片段:p65 任何一个没有亲自在沙漠中旅行数周的人,都很难想象走向一个绿洲的距离。绿洲之于沙漠漫游者,就如同一个有着避风停泊处的宁静岛屿之于航海者。众多的绿洲就像空旷的苍穹之上的星群,就像人生中欢快而欣欣向荣的时刻。 p200 中国人更愿意考虑过去的生活而不是未来的生活。他们对于祖先的崇拜几乎取代了对祖国的感情,他们当然会爱自己的家乡,但对于这个国家的其他部分则没有什么情感。 p256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一个又一个蓝色清冷的夜从东方降临,我们将一座座山抛在身后,无边的平原就像冰冻的海洋。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很不错的游记+中上的传奇故事

  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讲斯文·赫定自己的历险经历,下部主要是其他一些冒险家的经历。他自己主要是在1900年左右的出行记录。主要是欧洲亚洲,下半部包括非洲美洲南极北极等,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世界地图。

  那个时候的探险是真的探险,包括现在那些穿越无人区的探险家,也是真的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这些事情。在穿越过草原沼泽、穿越过沙漠,基本上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其中的某些景物描写,比如热带风情、波斯那种异域的感觉,让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欧洲部分,对于世界地理已经忘却的我来说,读起来有点费劲,经常要查阅地图。书里虽然有地图,只是部分图,还是不足以让我回忆起来。当到了亚洲的部分,我就很熟悉了,读起来相对流畅。可以看出来,赫文·斯定的旅行,并不是如现在旅游一般,简单地打卡,他会在某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到过我们国家。那个时候,还是处于民国时间。里面提到的一件事,让我很是在意。就是关于男女老少公开抽鸦片,不得不说,百年以来,我们的国家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于下半部,我更喜欢上半部,由于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描写的更多的环境,让我有种跟着作者一起去探险20世纪的世界的感觉。下半部更多的是其他人的传奇经历,非洲的传教士等等这些。那个时间,是处于西方扩展殖民地的时代,作者所在的立场,肯定是支持西方殖民地,并有某种程度美化的。他所赞美的“统治”、传教等活动,让我不是很苟同。

  总的来说,这部书还是一部很不错的游记+中上的传奇故事,值得读吧。

  《从南极到北极》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从南极到北极》必有一处吸引你

  对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早有耳闻,这次能读到他的著作《从南极到北极》(此书为瑞典国内学生的教科书)还是很兴奋的。书挺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整体感觉是本严谨的书,个人喜欢读此类点有深度但不乏趣味的书。

  从书名就可知道,此书是作者环游世界的所见所闻,但这可是一百多年前的世界。你可能关心自己的家乡,你可能对西藏、亚马逊或什么地方感兴趣,在书中你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还可以一瞥当时的不少老照片。

  作者是西方人,对中国的见解读来饶有兴趣,比如他对长江的认识(在书中我才知道欧洲人称长江也叫“蓝河”),对清朝皇帝的认识,等等。与我们通常的认识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颇有一些启发。

  如果你喜欢世界知识,喜欢人文地理,我想此书中必有一处吸引你。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还没有用户发表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