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河都记得》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山河都记得》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15 01:2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河都记得》经典读后感有感

  《山河记得》是一本由徐海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一):山河都记得来过的你我

  字字句句 ,直指人心深处,每读一次,都会有再次的内心共鸣与回应,感谢这么好的文字,让我们的过往哀恸情痛,有了初心的解答 ,虽然世界上没有真切的感同身受,但努力积极向上的你我,不会抱怨过去的不幸与苦难,而是庆幸那样的悲凄过往,让我们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状态,一如既往的up……苦难让我们思想丰富,只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性,处处都是满园春色的花园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二):记忆深处

  因本身文字的匮乏,回忆起小时候总是没什么大的印象了。一直都羡慕那些观察细致,记忆超强,语言组织能力好的人,感觉他们随便写的一点东西就让你感同身受。《山河都记得》这本书,就是这样,读着作者的文字,感觉回忆被一点点打开,也伴随着许多遗憾涌上心头。如果母亲在我当母亲后再离世,我是不是就能耐下性子,慢慢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我和母亲之间错过了哪些事呢?至少错过了一场远行。。。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三):山河还在,阳光亦然

  

都说父爱如山,很多人用山河形容父母亲。对每个人来说,内心总有那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那颗大树。无意间看到的这本书,我作为一个九零后依稀看到小时候自己的身影,那个年代的偷饼干,父亲的自建房,找营生做生意,很多在自己的童年似曾相识。我很喜欢那种属于八零后童年的故事,甚至现在也很想念小时候的那种农村淳朴。这是一本回忆录,写的很真实,哪种对童年的质朴,一种回忆。对身边人的事儿回忆。父亲是一名医生。一个为了营生在异乡的医生。人很老实,不喜欢得罪人,人很善,小诊所24小时营业,急别人之所急。徐老师可能是新宁波人,那个来自台州老家随父亲在宁波安家的新宁波人,看到很多渐渐熟悉的味道,哪种在宁波才能体会到的乡音。其实有很多台州人在宁波安家置业,也有很多异乡人在宁波建设而奉献。感谢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一个更好的宁波奋斗。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四):山海犹在,阳光也已到达

  拿到书逮着空的时间一气读完了,大概我是心急的人,真不敢想象一篇篇慢慢看的人怎么忍得住?就好像那藏在柜子上的那包饼干,怎么忍得住呢?

  最初认识徐老师的时候,我还是孩子,他教我写诗,把那些从书里、从他的老师那里得来的有趣的故事和对文学的热爱也一同教给我和其他孩子。那些特立独行的思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后来对事物不敢盲目随大流的态度。后来机缘巧合自己也当了老师,也在努力把文学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里,努力做让人不讨厌的老师,努力教不催眠的语文。最初认识徐老师的时候,徐老师还是个年轻教师,大概正与我如今的年纪相当。这个年轻的老师,心里有大山和海洋,眼里有星辰和大地,温和之余还带着甚至盛于小孩的骄傲和天真,以及一点点的孤僻和格格不入,像某一个背面未有阳光到达。多年后,再次见到老师,山和海犹在,星辰大地犹在,天真犹在,孤傲犹在,此外似乎是阳光格外钟爱这个眼角已爬上一丝轻微皱纹的少年了。直到看完《山河都记得》方才了然,那命运面无表情的作弄带来的阴影和岁月辗转后的释怀。

  小时候也是从山里来到了这个小镇,看书的时候,发现许多风景和经历都相似。在书里遇着了童年的、少年的徐海蛟,恍惚间他似乎成了我的同学,甚至成了我的学生。这得益于写作和阅读的奇妙相遇。合上书页,回味绵长而细腻,那颗很多年前被埋下的文学的种子似乎经历了一场恰逢其时的春雨,有了一丝蠢蠢欲动破土的心思。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五):穿过岁月拥抱你

  很久没有读过散文集了,读惯了平铺直叙,这本书初读会有一点煽情,大概也是到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纪,越来越没办法接受情感的直击。这是一本大多数人都能引起共鸣的书,毕竟所有人的成长之路上,都经历过留不住又求不得的酸楚与沮丧,并渐渐懂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是常态。

  和作者颇为有缘的一点是,我的家乡就在宁波,看到作者写在栎社追看飞机的片段,脑海里回忆的却是自己在栎社机场第一次坐飞机离开家乡的画面,那种对未知的期待、紧张和不安,我还记忆犹新。

  作为独生子女,父母把最好的爱都给了我,也给我了非常富足的生活。父亲特别宠爱我,就连大拇指因工伤截断而动手术续接也一声都吭的他,会因为下雪天老师提前下课让我在路边多等了几分钟,而自责到落泪。我想,女儿大概就是他心里最最柔软的部分了吧。父亲遇事的坚强与对我的宠爱来自同一个缘由:他在10岁的年纪失去了他的父亲、我的祖父。少年突然没了父亲的庇佑,不得不尽快成长来撑起自己的家,那种经历既让他养成了坚韧的性格,也让他想要在我的身上尽可能的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年少时的我虽然知道祖父的早逝让父亲童年过得很艰辛,但在读此书时,才有了更更具体的想象、更真切的感受。读到”我非常痛恨,在整个事件中,在死神向你发出召唤的早晨,我竟然没有作出一丁点的抵抗。我无数次想,如果时光倒回,父亲,那个早晨我一定要更改这人世间最不公平的事实,我要和死神谈谈,不管你是否阳寿已尽,不管死神多么冷酷,只要他听得懂人话,只要他知晓世间的天伦之爱……父亲,我都要和死神谈谈,他没有权力在那个十字路口粗暴地将你带走。“时,我落泪了,我在书中拥抱这个失意的少年,如同拥抱那个10岁的父亲。父亲每每谈起祖父时,也和作者一样,传递的都是那些美好的品质。善良、正直、真诚,热爱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我的奶奶,自祖父去世后也未再婚嫁,独自养大了四个孩子。我可以,从自己的父亲身上、从奶奶身上,窥见到我从未谋面的祖父,一定是一个非常温暖、让人不忍忘却的人。

  除了对父亲有了更深切的疼惜外,此书也提醒我如何更好地面对过去:我们是有来处的人,生命不是无缘无故生发的,也绝不会独木成林,每一个人站立在自己的谱系上,丰盈的往事不动声色地造就了我们内在的丰盈。感谢我的父亲,给我的一切。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六):读后感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

  10月10日中午时分,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动态-----作家徐海蛟10月19日下午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书《山河都记得》的首发仪式,我一看这书名觉得好大气好沉重,有一种回敬于对岁月沧桑感的一本书,不知道里面内容究竟是乍么样的,本来打算是要去首发现场听作家的分享会,正好那天有事没去成,于是新书上架后的几天我特意骑着公共自行车去书城买了这本。

  当我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时,通过一层薄薄的透明油纸看到了米白色的封面上镶嵌着“山河都记得”这五个烫金的文字,在灯光的直射下不同的角度,这五个字体会有深浅不同的颜色折射到我的眼睛,我匆忙结了帐回到了单位,小心翼翼地撕掉了书面的外壳,终于见到了它的真实模样,书面的中间有一座山,还有海面, 海面上还有类似于乌篷船一样的二只船,下面还有一个封套写着这本书的衷心意图的几行字,最下面小小的一行字印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翻开一看原来这也是一个封套(好象我们小时候包书面),封套里面的文字介绍了作家从昨日到今日的一条途径线路及过往的名篇佳作,其实正真的书面是薄荷色的淡淡绿,非常清新淡雅,视觉效果非常舒服不刺眼,这是第一眼吸睛之处 。

  打开书的正面写着一行纤细的黑字体------献给亲爱的父亲,徐福根医生,哦,这是一本写给他父亲的书,于是真正阅读开始了,经过几天时间的抓紧今天中午全书剧终,我舒了一口长长的气,从第一篇去父亲坟头开始到最后落笔是对父亲深深的呼喊,中间贯穿了童年,青少年以至于后来的成家,发生了一系列的曲折动人的故事,就象电影一幕幕回放在我的脑海里,画面上出现了那个青山绿草的小山村、童年时代与妹妹及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后来二年级跟随父亲的小诊所转学来到了宁波的城郊西乡的某一个村庄落脚,写到了青春期的自己孤傲,羞涩,但不服输的心理状态,后来碰到了在文学路上指引前行的几位初中老师,当然也不能忘了前桌的女同学叫班上最木讷的那位男同学代送冰棍之事,现在想想那位女同学多么善良,多么让人回味,所有的回忆当中作者都是记得这么清楚,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词都是一个放大的山峰,回荡在那个莽莽苍苍的小山村,流淌在各位读者的心里面。书中写到了好多人物:如祖父 祖母、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妹妹、小叔、姑姑、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后来读书时的几个同学及老师,写到了好多地点:祖父家、外祖父家 、村口、茅坑 、小店,还写了好多树 ,花 鸡等等,以及与这些有关的故事,好象就是发生在昨天,引起了读者自己的翩翩联想,第316页也是本书的浓墨重彩,点睛之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赶忙逃到隔壁办公室别让其他人看到,不但因为我看到了作者对逝去父亲的那一份爱与痛,非常感谢作者最后一段心里独白,在文字里遇见温暖,遇见爱,每一个人终究是要与现实生活握手言和的,淡淡的乡愁回味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七):故情恒久慰悲凉——读《山河都记得》

  徐海蛟说,这本《山河都记得》是他一次次让自己写哭的书,在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我虽没有落泪,但却不断地被感动着,真挚的文字,感动着作者和读者,远去的故情,保持着持久的恒温,慰籍人生的悲凉。

  “有些书是出发,有些书是归航,这本书是我的必经之路”,徐海蛟在自序中说道。这本书是成长经验的阶段性总结,更是生命的沉重表达,书中文字是积聚在徐海蛟思想中难以抹去的记忆,他鼓足勇气将之写了下来,以丰盈的往事唤醒自己,唤醒万千的读者。

  山河都记得,故人永难忘。徐海蛟深情地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父母、故乡、树、鞋子、核桃酥……他细致入微地体察与生命发生联系的人物与物象,贫穷、灰暗、安详、明亮在他的“自我叙事”中皆有,没有矫情式的讴歌赞美,也没有一味的“报喜不报忧”,他就是如实地写曾经生活的乡村一隅,以及悲喜交集的心灵成长史。

  翻开书的封面,有一行小字——献给亲爱的父亲,徐根福医生。早逝的父亲,是徐海蛟心中的痛,他把父亲置于书中的核心地位。开篇《父亲》在书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父亲是在卫校学了一年西医,自学成才的乡村医生,他不辞辛苦地为民众治病,用心赢得了好口碑,他又极相信命运,常对着镜子以手指测量自己人中,说是不详兆,恐难活过四十,不料一语成谶,在父亲为妻弟失败的婚恋主持公道的路途中,发生车祸,溘然离世。

  徐海蛟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父亲的友善与宽厚,看着看着,我没有任何的厌烦,周身被一股莫名的感动充盈着,小人物同样有伟大的人格,他们是书写真、善、美的平民英雄。

  在徐海蛟的笔下,父亲的爱主要分为两种——救助他人的“大爱”和自己经历的“父爱”,如父亲借钱给村里的出了名的浪子,给他治病,完全,不嫌弃他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如嫌“我”耳垂偏小,鼻梁不挺,觉得非有福之相,就狠命拉“我”的耳朵,捏“我”的鼻梁。想必这种浅默无声的爱贯穿了徐海蛟的一生,让他在写罢这篇文字后,觉得父亲穿过秋叶飞落的傍晚,穿过厅堂,紧紧和他拥抱。

  在另一篇以《药》为题的散文中,徐海蛟谈到手腕上的一块疤,是由父亲试验草药留下的纪念,浅层看,父亲好像有些不近人情,拿儿子去试验新药,但徐海蛟从祖父用土方法为自己治疗指甲炎症一事举例,认为父亲的莽撞和勇气值得原谅,看似荒唐的方法有时却有效。徐海蛟父亲去世后,他母亲也在花盆里种了草药,并用药为儿子治病,这是长辈亲情的另一种延续,融入了父爱的母爱更显深厚,母亲所煎良药亦再无苦口之味。

  在此之前,徐海蛟给我的形象是阳光乐观的,然看了这本书,我才知他心中的这番隐痛,但这痛中传递着大度与豁达,没有一丝的消极。记得是怀念,是感恩,更是人生美德。听徐海蛟讲述他所记得的山河岁月。我想与他共勉,将回首和期待共存于人生行囊。

  :=C �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八):山河都还在一一读海蛟老师的《山河都记得》

  "或许我还没有准备好足够的智慧来洞悉命运古老的把戏,但我准备了十二分坦诚与耐心,我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自大地和古旧村庄里长出来的,我相信老底子的事物,希望他们像麦子大豆般颗粒饱满”......

  看完书我再一次认真的阅读了他的自序,以便窥探他幽深又倔强的性格里那入水不濡入火难焚的那个关于"放下"的秘密。虽然我的半边沉思还浸在他创出来的那片童年时期的山河里。那里金色的稻穗颗粒饱满,从美丽的弧线上,流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像小姑娘眼睛上的睫毛,长长短短…但都是金色的⋯⋯

  很难想象幼年失父的他心里深处有着怎样难以愈合的隐痛,而外在的生活考验对他这样体质瘦弱又内向敏感的小男孩来说是极度严酷的,这种需承受的精神压力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也未必能抵抗的。

  但在他的山河里,他的记得里,是一个绚烂的,美丽的小山村,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他说“他的父亲是一个乐天派梦想家,一个唯物的有神论者,一个风趣的改革家,一个心慈手软的叛逆者,一个胆小如鼠的大英雄。"

  想,若内心没有那些五光十色梦幻般的光彩,没有温柔与敦厚,怕是文字里该会有诸多的锋刃。但他的文字通篇以情贯穿,至情至性!文字中有苦涩,有悲怆,有懊悔,有愤恨,唯独没有指责和哀绝。这般风度和涵养完全体现了一个文化人的人格魅力。这与他少年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国内外文学大师的著作大概有着深切的关系。在文中他说,"那个时候的书已经不是书了,是开在大地上一算又一扇的窗。"我想,也许正是在这些高贵灵魂的文学大师的文字滋养中,他的自卑,敏感,脆弱和傲气都得到了真正地补偿。更何况他在少年时代遇见的师者,人格大抵美好,照耀着他,按他的话说就是"真正的老师,像古老中国的汉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用一颗炽热之心教会了我们做一个有温度有趣的人。”

  在肯定了他的"放下"后,我才明白他,他的气质中为什么永远带着一股清冷和骄傲。也许读他的文字并没有那么石破天惊或是令人心动的名言警句,也没有故作惊人之论的悖论式的话语,给我唯一的感受,也就只有感动。

  写着写着我的思绪又飘回到了他的童年的那座大山。那个到处藏着草药的大山里,"溪上的菖蒲,水边的地衣,树上的果子,房前屋后,田头地脚,小石缝⋯⋯"一年四季逢春而发,至冬枯死,热烈地开着花,安静地结果。也许他并未意识到那个大山里正孕育着像精灵一般的男孩,在若干年以后会心怀所有的美好走向了人世间,连同命运在他十三岁那年夺走的那个英雄般的父亲。这是他生命中最坚韧的信仰和意识的指点的父亲。

  是啊,也许生活的本身就是具有神秘美,哲理美和含蓄美。书中用一个小男孩的眼睛都一一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美好?!深情即是美好!

  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与大家分享一段他的文字,我看到这段,鼻子一阵酸楚。那是第一篇文《父亲》的开篇:" 你也跟你爸说两句。”每一回母亲都这么叮嘱。我张了张嘴,眼睛望下山下田野,春天正在赶来,大地由深黑转向明黄和翠绿。我轻吸一口气,回转身,面前立着一块简易的墓碑,还是说不出话,也叫不出一声"爸爸"。每一回,我只是默默做着一切,默默地把一束白菊斜插进一抔黄土里,默默的用药锄挖去他身旁的荆棘,默默的跪下朝他磕头,心里涌动着千言万语,就是说不出口,26年了,父亲被我越藏越深。"

  《山河都记得》读后感(九):重走你走过的岁月——给《山河都记得》徐海蛟

  重走你走过的岁月

  ——给《山河都记得》徐海蛟

  文/漾水涔

  前日,想写一篇关于祖父的文章,遂与叔父请教交流。叔父推荐说宁波有位非常火的年轻作家,写了一部作品《山河都记得》评价极高。他叫徐海蛟。我立即在京东上搜索,下单,毫不犹豫。今日中午收到书,紧忙处理完手上的工作,下午1点把自己关在财务室,开始了这段山河之旅。

  封面的书名最先入眼。嚯!如此大气磅礴的题名。这竟是怎样的故事,可以山河命名,与山河比肩,借山河以寄情怀。这定是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悠悠岁月。

  扉页上“时光健忘,山河记得每一个来过的人”这句话就像鸡尾酒中的Tequila 尚未入口,便已定下了热情浓烈的基调。我多年的习惯也如作者少时一样,立即将这句话收纳进我的摘录本里,于是我的本子里就有了旧时光里红豆杉果的气味。

  我赤足踏入你的回忆。

  1992年夏天的那场变故让一个小小少年失去了父亲。从此他的岁月即使阳光刺眼,夏日流火,也再无半点光明和温暖。那些幽暗的岁月一点点吞噬了他原本可能一直留在血液里的梦想、吞噬了他也许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吞噬了他也许平淡安然的一生。纵然贫穷,纵然他出生在重重叠叠的走不出去的大山里,可这些都抵不过父亲离世带给他的恐惧、自卑和伤痛。

  他与父亲错过了一场远行、错过了一次还乡、错过了一场典礼、错过了一程风雨路、错过了一次乔迁新居、错过了一次黄昏散步···可又何止这些?又何止一次?还应该不止一次的错了把酒夜话诉衷肠。爱情路上遇到伤心委屈时,工作场上压力重重,难掩苦闷时,学业途中困惑不解时。每每这些时候都应该跟父亲借着清丽的月光,坐在新屋院里,新屋外也许还有一片水稻田,田里虫鸣螽跃,清风徐徐。饭桌是父亲新做的,摆上两碗清酒,还有母亲做的一两碟爽口的下酒菜。一席语重心长的抚慰、饱练世故的诉说。我想这是他,也是每个男孩子长成大人时最期待的样子。

  他写道:家里尤其拮据,父亲为了赚钱背木材、采石料、种杜鹃花、种蘑菇···这一次次失败的创业看的我心里起起伏伏,手心不由得发了细密的汗。这是一位尚未完全褪出少年劲儿的可爱的父亲,引得我在心底笑出了声。可我也很是难过,不知道他的辛苦和期待一次次付诸东流的时候,内心承受了多少失落和绝望。即便他是一个乐天派父亲。这部分故事也让我不禁想起我的父亲。年少的父亲,因为家庭贫苦,一个人放过羊、卖过桃儿、卖过爆米花、甚至想开一个音像店、后来在家盖了一个烤炉,制作水晶饼(陕西蓝田的一种甜糕点),再到如今一位辛苦的建筑工人。内心真是感叹!父亲,不过都是从小小少年一步步历经世事变成了父亲。不过都是被生活所迫和内心的责任感强撑着自己褪去稚嫩,抛掉欢乐的孩子。岁月是很可怕的东西,然世上的父亲,却无不伟大的。

  父亲是伟大的父亲。母亲也是坚强的母亲。与作者而言失去的是陪伴自己成长的长辈。然则父亲的离世,与母亲而言,失去的却是整片山河。从此无论春华秋实,无论山河变幻,在母亲的眼里再没了颜色。故乡是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正是母亲永远不想回去的故乡。在那深邃漫长的时光里,母亲弱小的身体承载着千万斤的重担,心如槁木,挣扎着,艰难的一步步向前爬行。在那座大山里埋葬着她的梦想,她的童年,她的青春,还有对她姐姐一般疼爱的彩凤和她山一样坚实可依的丈夫。在那些黑暗寂静的夜里,她也许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不曾来过这个世上···

  我赤足踏入你的回忆,那些回忆仿佛就在我的眼眶里,就像无意中打碎了“结魄灯”一般,缭绕的烟雾里,暗幽幽的环境里,重叠的大山环抱着,竹林,小村落,水稻田,还有石桥头红豆杉树上仰望和等待的少年。那少年身边跟着扎着小辫子的灵动,可爱的妹妹,怀里抱着她宠爱的“小白龙”。一帧帧,一幕幕,无声的浮现在我眼前。我伸出手臂摸索,眼前却一片虚无。我甚至想给年幼的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我想把我的书给他们,我想带他们去栎社机场乘一次飞机,我想带他们吃核桃酥、吃饼干、喝汽水。我的眼里满是温暖和真挚的泪水。

  晚上22:37我从那些缭绕的烟雾梦境里抽身出来。我回到了我真实的世界。寒冷的北京,我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床边的大书桌上亮着小米台灯,智能的暖光。我合上书,依然觉得这些温暖没有渗透到我心里。我在一个寒冷黑暗的地方待了整整10个小时37分钟。不对,我在那个黑白的,悲痛的,冰冷又贫苦的地方,过了漫漫长的一生。

  我想把我所有所有的感受,当面的告诉这个少年,亦或如今已经为人父的,陌生的作者。可如果真的当面,我也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唯独:我赤足踏入你的回忆,眼中落下温暖和真挚的泪滴。忘却那些悲痛吧,让山河代替我们记得他来过。如今将所有的遗憾和爱传递给下一代,让这些爱如冬日里的暖阳,如热烈的火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留下色彩和印记,这也叫命理。

  2019年12月19日·北京·夜23:5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