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樱桃园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樱桃园读后感精选

2021-02-15 03:54: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樱桃园读后感精选

  《樱桃园》是一本由[俄] 契诃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樱桃园》精选点评:

  ●契诃夫的戏剧,感觉如今市面上更通行的是童道明译本、焦菊隐译本,本书是以契诃夫小说译本名世的汝龙的译本。本书收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五部大作。内容本身打六颗星、十颗星都可以,唯一的缺憾是本书的前言——一篇写于六十年前的序言,满纸阶级言,一把斗争泪,契诃夫变成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懒得找人再写一篇?还是有何隐情?方家教我

  ●可以。

  ●五出多幕剧。

  ●纳博科夫:他笔下的男女正是因为一事无成才显得可爱

  ●比焦菊隐版好

  ●契诃夫笔下那个乏味,嘈杂,死气沉沉的世界,那些虚掷青春、只善空谈和碌碌无为的人,不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吗?而契诃夫的最感人的正是他的认为“明天的美好”是必须的,是要为之奋斗的。 是的,也许美好是许诺给后来人的,但现实是活不了也不能活的,而我们努力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我们做出了改变,那不只是奉献,那是更高意义上的实现和完成。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必须工作,工作……

  ●六星

  ●2020052 刚看完最后一部戏剧《樱桃园》,真的是手不释卷,再一次感受到俄国文学的力量,尤其是菲尔斯的结局;这五篇里面最喜欢的就是《樱桃园》。其他几部里面的几位主人公在作品中都是渺小的,饱受生活和思想的折磨,把俄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性格剖析的淋漓尽致。这本书最难受的地方确实就像热评说的那样,前言真的不知所云,有难以下咽的感觉,特别是倒数第二段,真是强行马克思革命思想,啥都能跟革命扯上关系,而且还把契诃夫的高度降成车尔尼雪夫斯基,真是服气,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本书像《西游记》那样换了前言的版本出版。

  《樱桃园》读后感(一):绷断时代的琴弦

  第一次读俄国的剧本,如经咒式变幻的人物名字营造出一种参差摇曳的美感,似乎名字本身就带有抒情诗般曼妙和谐的韵律,或许正是这个特点使得属于这些名字的对话,即使再直白坦然地表露胸臆,都不会流于滥情的嫌疑,这似乎是俄国戏剧得天独厚的优势。

  契诃夫似乎是痴迷于塑造注定毁灭的意象,例如那只被无所事事的路人弄死的海鸥,这座资不抵债而被拍卖砍伐的樱桃园,如同一个狠心的谶语“第一幕中出现的手枪在第三幕一定要响”,建构者在着手雕塑他们的那一刻便开始谋划如何将其精致地毁灭,因而即使是再热情不过的独白也带着一种灰色的倦漠与凄凉的悲怆感,时代翻页的将倾感似乎把所有角色的存在并为之努力生活的意义都消解掉了;于是剧中的角色像极了蹩脚的伶人,刚一出场便匆匆谢幕,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话,这种时常接近于无端梦呓的自说自话几乎撑起了整部《樱桃园》,曾经的地主和仆人之间时常的断裂与错位使得对话变成了“对自我梦境描述的独白”,人群与时代之间无可回避的隔阂赋予了存在主义般的荒谬与怅惘感……

  带着这种对梦境的执迷去生活的人注定将在梦醒时分被彻头彻尾的绝望所淹没,像是剧终自锁于屋中的费尔斯,无力地倾听着琴弦绷断般神经与树木的双重支裂声,他们终将成为上一个时代不成器的零余者,忧郁而缥缈地消逝在寂静的深深处。

  《樱桃园》读后感(二):樱桃园—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喜欢的一部契诃夫戏剧

  《樱桃园》讲述了一对贵族兄妹不得已卖出祖传的樱桃园,买家却是昔日樱桃园农奴的后代。从阶级的观点看故事主题写的是贵族退出历史舞台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历史的角度写了时代崩溃的必然性而只空想却不肯行动的人也注定被取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今天看着樱桃园被砍接着要建别墅的桥段,或许会不禁想起我们的古城墙古建筑为了发展被拆除被毁灭,正如契诃夫笔下那些美好事物的消逝,凄婉又无力,他的剧本经常需要读者看二遍以上时才会更好的理解。 契诃夫曾经说过他在创作之初脑海中经常浮现出一座古老房屋里的一扇窗户,从窗户伸进一些枝条,上面盛开着洁白的花朵…然后他开始又陆续想象各种各样的人住进这座庄园… 而此时的他已经病魔缠身,在他给太太的信中写道“我尽力一天写四行,而为了写这四行我要忍受无尽的痛苦,尽管写得很慢,但终究是在写着了…”契诃夫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把《樱桃园》一行一行写完的。 《樱桃园》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次公演时大家举行了一个纪念会,庆祝契诃夫文艺写作25周年,会上笼罩着葬礼般的气氛,每个人郁郁寡欢。这部戏剧是否为契诃夫成就最高的戏剧作品见仁见智,但的确是其戏剧作品中演出次数最多的。契诃夫于樱桃园完成的次年逝世,在这部天鹅之歌即将落幕时他曾借剧中人物喊道:“生命过去得真快啊,就好像我从来还没有活过一天似的…” 【远处,仿佛从天边传来了一种琴弦绷断似的声音,郁而缥缈地消逝了。又是一片寂静。打破这个静寂的,只有园子的远处,斧子在砍伐树木的声音…】 ———幕落

  《樱桃园》读后感(三):樱桃园:失落的沙洲

  戏剧大家契诃夫的四幕喜剧《樱桃园》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情节简单却意味隽永,人物形象丰富却生动鲜明,而作为整个故事重要背景的“樱桃园”,则成为俄国文学史一个绕不开的典型象征。 作为一个读者而言,在接受视阈内,《樱桃园》很难与“喜剧”联想在一起。契诃夫对以女地主留包芙为主的旧贵族阶级充斥着强烈的同情,在塑造女地主这个人物时,突出了她在家财散尽的危机面前渺小而无能为力的特质,使她不断沉浸在对过去的温情与美好的追忆当中。这种不谙世事到有些单纯的性格,赋予了这个形象诗意的特征。在现实面前不断逃避而沉湎不切实际的过去,似乎带有某种诗人特有的神经质,从而与樱桃园一般蕴藏着一股“诗意的美”。这样的形象一以贯之在整个旧贵族阶级当中,整个旧阶级代表的主仆群像面对“樱桃园即将被砍伐”时,因无能为力而体现出的毫不在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荒诞不经的感受。这种描写之下,旧贵族被刻画成了羸弱的弱势群体,使读者在接受时不自觉地产生同情。因此,在戏剧的终局,被驱散的旧贵族,被砍伐的樱桃树,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到哀伤。 在这一基础上,作为旧贵族阶级的反抗者的罗巴辛,被放置在了一个对立的层面上。诚然,在契诃夫的评价中,罗巴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正派人”。是整个笼罩着旧贵族死气沉沉、行将就木气息的樱桃园里是,带来鲜活的“生”的气息的人。他不同于不知如何与世俗接轨、终日耽于行乐的旧贵族,也不同于虽然有心向革命的道路、却依旧在樱桃园里无所事事空谈理想的大学生,他是一名实干派,以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新的生活。但在阅读接受视阈里,罗巴辛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似乎成为了这个美丽的、充满旧日温情回忆与精致的美丽的破坏者。罗巴辛野心勃勃、追求利益,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打破了旧贵族腐朽制度的同时,也打碎了“樱桃园”中那精致的、传统的美。或许在契诃夫的心里,对消逝的美的追忆与惋惜融入了戏剧创作中,于是原本作为进步的代表的砍伐“樱桃树”的罗巴辛,似乎在读者看来就变得“庸俗”与“不近人情”。 实际上,这是当时的俄国,包括全人类,在快速积累财富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必然的文化挑战:传统文化是否就这样要被新兴的文化完全替代呢?新旧文化的冲突是否无法得到和解呢?读者接受时感受到的喜剧主题与哀愁色彩结合产生的强烈矛盾感,也正是契诃夫本人的矛盾与困惑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樱桃园》这部“喜剧”在更深层次上想要探讨的话题。美丽而腐朽的樱桃园,在现实革新的冲击下,迎来了必然衰亡的命运。是将园内树木完全砍伐、美好的过去与风景完全抹去,还是修剪旁逸斜出的枝桠,清除腐烂发臭的果实,保留并养护出一个更美丽的樱桃园呢?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能否选择另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使旧贵族那种“精致的美”得以保留呢?这种诘问,在戏剧里不同立场的人物对话中传递出来。 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财富的快速堆积、社会制度的变革、新旧阶级的更替里,必然伴随着对式微的旧势力一代的彻底清除与破坏。但我们所要追求和保留的,是每个代际的文明里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涵。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建筑艺术的大肆褒扬和印刷术的出现导致造型艺术时代一去不复返的遗憾,正如本雅明在《机械时代的复制品》中对电影艺术崛起后印刷术艺术必然式微的确信,我们在接受新的艺术的美的同时,不可抑制地对逝去的美感到惋惜。 樱桃园这个文学意象,恰如文化视阈里一方失落之沙洲,正因为它的存在,使作者对笔下的人物杂糅了不同于阶级本身的情绪色彩,使读者在文学批评中不断探讨剧作的悲喜剧元素,使“新旧贵族交替”这一原本立场分明的主题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延展。也正是因此,《樱桃园》成为了俄国文化史上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的佳作。

  《樱桃园》读后感(四):无所事事的悲哀 | 《樱桃园》研读

  以下为旁若无人斋师生于2020年10月18日下午,研读《樱桃园》的内容纪要。下文仅选择部分观点予以记录,有删改,若存误解,欢迎指正。旁若无人斋

杨莹:

《樱桃园》四幕喜剧——悲哀。

悲喜交织。

时间上的错位。

身份认知上的错误(如何产生喜剧效果)

晚期作品特点:语言无法认识现实到成为空洞的口号,没有明确的冲突和舞台动作。话语呈碎片化。无能为力感。停顿的大师,淡化了外部的冲突。

杨老师:

戏剧也应该被重视。

杨莹集中解读《樱桃园》,在生命晚期小说写得少,戏剧多。《海鸥》被纳博科夫欣赏。和文学史上的戏剧不一样,古典戏剧强调冲突,要极强的戏剧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人物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宇宙的冲突。在契诃夫的剧本中,冲突是淡化的,呈现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契合现代派的荒诞剧——无所事事的悲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日常生活的两种态度,一种,日常生活是平庸的,毫无诗意可言,另一种,认为内部蕴含巨大的诗意,要从内部爆破。契诃夫是后者。

很多人不认可口语诗,但这是诗歌介入日常生活的新方式。这种态度在法国,有列斐伏尔。现代派后期认为,日常生活本身有诗意。

契诃夫小说和戏剧的相通处:用细节照亮全剧。读完小说再读剧本也会觉得似曾相识。纳博科夫:集高贵情操和软弱无能与一身,对现实是无能为力。“做不了好事的好人”,文学史叫多余人。

契诃夫只是呈现它,讲述需要道德价值立场的评判。作者不动声色。

两种叙事方式,那种叙事方式太明显了。呈现,作者要消失在人物背后。《秃头歌女》接近现代戏剧,人物在作品中独语。领先了他同时代人的审美等,作品要死后才出生,当时观众、导演都难以理解,这是新的美学类型,不对生活进行超越式的审视。古典戏剧环环相扣。

四幕喜剧,要理解现在以来喜剧和悲剧不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悲喜剧在这里套不上,这里的人不比我们好,也不必我们坏,就是普通人。

各种人的存在,有没落的贵族和新兴的资本家。把这些人物放到一起,人物传递的观念,如果民众没有获得启蒙,就很难 。

很强的象征色彩,老仆人死了。不在于冲突,而是氛围的呈现,感觉到有某事要发生了,但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大家都不知道。

到处问人借钱的地主,国外资本的入侵,有旧的,也有新的力量,不断地相互交融,很难去评判,善恶好坏。

革命前夕,社会变化前杂糅式呈现的,高明的是作者不作判断。

古典戏剧一般从中间偏后开始,前面的已经交代了。李少红拍过?

薛蕊:

《唐顿庄园》,英国旧贵族,管家和主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不光是照顾的关系、还有陪伴。

联想到《菜园》沈从文。土地没有了,但是肯定有东西留下来,“暴风雨对待一只小船”。有一个人一直忠心耿耿地等下去。

杨老师:

这样一个人在这里也很重要,通过他见证了《樱桃园》过去的辉煌和当下的没落。他的死亡可以理解为某种象征,很像表现主义的,最后一句,想着砍伐树木的声音。《原野》曹禺,有表演性,使用多种媒介,各种声音,这里也能听见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

我们受红色革命教育历史悠久,但现实是很复杂的。真正的革命者是什么样的,《家族的肖像》,意大利维斯康蒂。

如何阅读戏剧?小说有叙事者,剧作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表现。看到有一些字体不一样,就是提示,要在脑中进行还原,说话时候的神情等。在那个时候,天天家里面人来人往。生活有趣的标准是要有人进行有趣的谈话,这是衡量生活幸福的标准,每天要有这样的谈话。和绝大多数人谈三次发现他说的都是重复的,精神状态停留在十八岁之前。我们这个地方精神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形成,大家依然在物质层面奋斗着,脱贫。这也是和我们有隔膜的,但要试着去看,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和可能性,这是抵御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范晴云:

对女地主精神世界的改变。女地主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而活着?

打边球的重复是为什么?

杨老师:

这是俄国人从法国借鉴过来的。俄罗斯文化从上层吸收的这些。全世界的艺术家都要去巴黎。俄国人的名字。对某些东西抱有理想主义,不断被抛弃。

钱出现了,钱占据了重要位置。巴尔扎克,金钱不仅是货币,还是一种新的法则,爱情、友情、高雅的生活似乎都和有钱、没钱相关。美国批评家杰姆逊:现实主义在何种程度上击垮了传统的浪漫主义,在相信情感、奇迹的世界被金钱摧毁了,《樱桃园》最重要的是不是批判,而是说明时代和社会已经出现了问题。文学艺术描述这些问题,但多半是不能给出答案的。这些作品中是一些被时代抛弃的人,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人。我们的文学关注正面人物,真正的好作品(人物)一方面有高贵的情操,一方面心甘情愿受骗。政治斗争中,项羽和刘邦,项羽讲廉耻,有贵族派头,文学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为被抛弃、被打败的人,重新把她们的生命状态呈现出来。司马迁用人性法则对抗丛林法则。

现在不讲原则、没有底线。

文学艺术不是预演某种历史必然性,而是必然性背后被忽视的。

蒋萧:

从仆人身上看到一个家族的气质。

留恋的是贵族生活而非樱桃园中的生活。

和贾母的对比。

王安宁:

通过极力维护获得喘息的机会。

薛蕊:

贵族生命为什么会灭亡?不是革命者。

王安宁:

儿童房的视角。回望性的目光。

杨老师:

能否改变这个结局?(让人物有点出息)《红楼梦》也写到家族的没落,但贵族制度没有瓦解,只是家族没落。这里的贵族制度土崩瓦解。中国的贵族和西方还是不一样的,项羽之后没有贵族。是另一种贵族传统,贵族精神,中国有很多精神贵族,喝咖啡、听戏剧,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在现实中就很精明,只是精神上的贵族,是假的、分裂的。真正的贵族,内心很丰富,外部很无能,连管家都收拾不了。表现了某种东西,叫虚无主义。整个俄罗斯的潮流,有个问题,晚期风格的问题,这些人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死亡问题,身体一直不好,《没意思的经历》还是《没有意思的故事》,主人公马上要死了。不能对比研究,是两个东西。鲁迅先生对他笔下的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能按照他长成的样子去理解,你可以去喜欢或不喜欢。

要理解一个作品,我们所处的语境已经是这样了,但也要关注那个作品的语境,看《项羽本纪》,项羽怎么那么笨,我们和故事有遥远的语境距离,要回到那个语境中去理解。《四大悲剧》中的李尔王, 为什么要自杀。

曹雪芹就是写一个家族而已。她们有很多问题,必然要走向没落,有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不管是曹雪芹还是契诃夫,作者的同情、情感站在逐步走向深渊的这一群体一边,巴尔扎克描写的贵族,对新兴资本家也是瞧不上的。有一些人就是这么生活的,即使被淘汰,也书写,但历史经济学会去分析。

李广涵:

文本逻辑和现实逻辑。

实用的态度。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判断,他说到樱桃园都是比较抒情的,我们现实是一种实用理性,是情感和理智的区别。文学和哲学、历史的不同在于揭示可能性,人可能是什么,除了我们知道的人性的面孔,人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小说不是圣经,不揭示必然性,但解释可能性。

王安宁:

带有日常生活化的,而不是历史语境。

现场同学:

读出荒诞和滑稽感。

杨老师:

戏剧中,大学生一直在说假大空的内容,生活中有很多,说的都是正确的,但都是废话,自己不会去做。震惊是阅读中宝贵的经验。至于荒诞,生活本身极其荒诞,现实中也是,为什么不觉得荒诞,因为本身就在荒诞之中。当代大学生和这里的大学生也没有本质化的区别。如果读早就明白、接受的,就不需要读了。对一些既有对作品形成挑战。从小读励志的作品,读着很舒服,问题是这些观念早就由父母老师传递给你了,和你在幼儿园获得的观念毫无关联。《文学之用》,提到阅读体验,从读者的层面,震惊是很重要的,生命中早就有的就不需要讲了。不是说主旋律的影片不能拍,也是看个人努力去。好作品可以重新刷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波伏娃,有人不死,这个让他本人十分痛苦,突然颠覆了传统的观念,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任何好的作品要反驳我们常有的知识和经验。阅读要追求实用主义。

生活给人造成某种窒息感,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复出现的主题,最后的调子是有希望的、有渴望的。

能不能和《飘》对比。新教也是美国国教,有人可以上天堂,谁可以上不知道,要用工作彰显上帝的荣光。不管是怎么样的对比,都有文化语境的本质区别,美国就没有贵族传统。先去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这样,而不是评判,呈现的是过去时代的人和事,这是个历史和客观事实,对当下的、其他民族的、趣味层面不同的,不能用他者的眼光,我这个一定是对的。他者的眼光是线性史观,过去是落后,现在是先进,所有有优越感。但历史未必是线性的,线性认为有一个终点。历史有多条线,可能不只是一条线索。不管是小说还是文学,是虚构作品,体验、情感是真的,但是事件是假的,把我们发到那里,可能不一定做的更好。先体验、再震惊、感动、生气。

中国人的理解之同情,和现代观念不一样。

英国大部分是把女儿嫁出去,法国有很多情人。戴维·哈维,生活成本翻了几番,普通的女性能做什么,哈维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情妇也是职业。这是十分重要的,这些俄罗斯妇女没有工作可做。

李广涵:

《万尼亚舅舅》,宗教背景,生存信仰。

杨老师:

东正教,天使。

读了书会不会对现实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有灾难性的后果,那是书没有读好。

社会经验迟早会有,但是审美经验等,在社会中很快就会归还学校。我们接受坚固的东西,到社会中去以后能和那些东西短兵相接,做一个善良的,不伤害别人的人。

脱离大众?谁是大众,没有大众。朋友说,看到你的朋友圈,我们能想起来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文学教育,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人谈。更好的、更健康的、更人性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他没有成为这样的人,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

让他们觉得这个人是有趣的,工作之外。在这之外还有广阔的人生需要安顿,成本最低的就是爱慕虚荣。

能否用自己的幸福评判别人的幸福?有人觉得喝酒吃烧烤幸福,有些人读书看电影,前者不会比后者低。但问题在于有些幸福更坚固、有些脆弱些。幸福是需要外部条件的,你的幸福是生孩子买车,但缺少制度性等外部条件怎么办,比如奶粉问题等。有些人在成为那些推动别人幸福的人,但也不要瞧不起那些个人幸福,我们容易以自己的评判别人的幸福。

《樱桃园》极其精彩、优美,个人能从中获取一些东西。

记录人/阿芙洛狄忒 2020/10/19整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樱桃园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