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济南的冬天》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100字

2021-02-17 02:0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100字

  《济南的冬天》是一本由老舍 / 杨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80元,页数:20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一):水墨氤氲中感受冬日的美好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到《济南的冬天》这一书名,脑子里就会跳出这句话。记得当年学这篇课文时,老师要求全文背诵,每当背到这句话时,都会提起劲儿,带着真实的感情大声念出来。

虽然这是老舍先生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描绘的也是千里之隔的济南。但生于南国小山城的我,依然能从细腻中的文字中捕捉到自己对于南国冬日的相似记忆。每每读到那些灵动的文字,让我将儿时对于冬日雪景的印象,一起幻想出一幅老舍笔下的济南冬景。

《济南的冬天》这部绘本,让我脑海中一直模糊的影像有了纯美的呈现。画家杨鹁的水墨画铺开了济南古朴的画卷,画面与文字相映成趣,让人久久流连在那个“有山有水”、如婴儿般沉睡在冬日的老城里。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这里的冬天不是人们想象中北方的寒风凛冽、苍白无趣,而是一张充满生命力的可爱面容。绘本中的冬天是如此,每一幅都是多彩而丰富的。“日本看护妇的矮松”“带水纹的花衣”“粉色的薄雪”……这些文字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在眼前,赫然是一帧又一帧艺术化的冬日一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推窗望去,淡紫的天空絮絮地飘飞起小雪,铺满整个页面,看到这一页时,会不自觉沉醉在这一页的留白中。“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极目远眺,远处的落日融在蓝黄相接的天际,蓝白的远山也蒙上了一层金纱。河边的垂柳,用细细的线条随意地扫过,水面用青绿、墨蓝的色彩晕开,映出水藻的绿和水的灵动……

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充满想象力的画笔,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将透着生机与暖意的济南重现在大家眼前。

这部绘本让我们乘上了时光穿梭机,感受老城的冬日古韵。绘本用水墨画的风格再现了老舍眼中的古香古色的济南,远离了现代化城市的高楼林立,回到山水环绕、灰墙绿瓦的古城,怀旧而富有古典之美。

在画家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富有烟火气的四合院落、精致的小洋楼、厚重的城楼,人们身着长袍,行走在画卷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巷间,挑着扁担的小商小贩,院落里嬉戏的孩童,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喧闹的市井一角,每一幅都散发着古香古韵,仿佛重回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

从前车马很慢,才能更亲近源于自然的美好,更敏感于四季的更替。古城的魅力在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而现代的城市,早已被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场景覆盖,人们往往对自然的变化变得迟钝,对天然的美变得麻木。连从小在山城里长大的我,都因成年后久居城市,而日渐遗忘了去感知四季的美好。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初读老舍的这篇文,一定感到遥远而陌生。画家用水墨晕染出这样纯粹的美,将文字之美具象化,在水墨的世界找寻冬天的倩影。孩子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字之美的理解和领悟,逐渐复苏对于四季之美、自然之美的感知,去享受美好的世界。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二):分镜头读散文,一种全新视角阅读《济南的冬天》

  

不知道我的同行们怎么想,我觉得名家散文,其实是很难讲好的类别。虽然是易读的短篇,确实精华的凝结,想要讲得恰到好处又留下一些个人感悟的空间,并不容易。

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读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读过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以前,我也讲过《济南的冬天》,但是从网络上找来一些济南的风景图片,对着这些现代济南的图片,确实也很难跟学生传递出这个不一般的冬天,始终离老舍先生所看到的这个冬天有距离,因而也不能完全地理解这篇散文好在哪里,又精彩在哪里。

所以,当我得知魔法象出了一本以《济南的冬天》为脚本的绘本的时候,我心想,我一定要买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济南的冬天

著者:老舍

绘者:杨鹁

01

三种体温

绘本,其实有一点点像一个分镜头剧本,而这本绘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一个分镜头剧本。

绘本开头,把《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自然段划分成了三个画面,从北平,到伦敦,到热带,让我们感受三种不同的体感温度。

北平的冬天,大风呼呼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伦敦的冬天,看不见日光,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热带的地方,日光毒辣,济南的冬天,则是温晴的。

读老舍先生的文字,感受在对比中,凸显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细细观察画家在画中展现的济南人间烟火,又让这个济南的冬天多了几分生气。

01

“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慈善的,是人们的着落和依靠,但是文中并没有写到济南的人们的生活如何。

这次魔法象请来的画家杨鹁恰好就是济南人,他说:“把老舍先生的、我的、孩子的,这三只眼睛看到的景致,逐渐融合成画面,便成了你们所看到的这本书。她寄托了我对生我养我的这座老城的一种爱与眷恋”。

通过他的画作,我们看到了赶集的人们,做游戏的孩子,郊游的家庭,为我们补齐了一幅济南市民风俗画。

01

蓝水晶

读过《济南的冬天》的人,应该都对其中的一段话有印象: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读书时,我也爱幻想这块蓝水晶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好奇画家会如何画这一块蓝水晶。读到最后,发现画家没有给我们画出自上而下的济南,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园林中的窗户,让我们看到这块蓝水晶的边边角角,想象这块蓝水晶的澄澈与空灵。

听说,这个名家散文的系列绘本还会做下去,我想,对于文学爱好者和希望跟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亲子共读的家长来说,绝对是值得入手的选择。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三):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北京就成了北平,济南就成了老舍的济南

有人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完整的。一场雪落下,到处银装素裹,西安变成了长安,北京变成了北平,而济南,则变成了老舍先生笔下的那个济南。

雪后的济南城,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济南的春天》这篇散文中,老舍先生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看吧,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这就是济南的冬天,这就是老舍先生的济南!

老舍先生与泉城济南的结缘,还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说起。那时,刚从英国归来的老舍先生,在位于“泉城”济南的齐鲁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工作。

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又在英伦游学多年,可谓见多识广。来到济南后,他欣喜地发现,济南的冬天既不同于北平,更不同于英伦,相比这两个地方,济南真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中写道: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从老舍先生来到济南那一刻开始,他就以济南的山水风貌和城市日常生活为基底,创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济南的文章,而《济南的冬天》作为其中最知名的一篇散文,更是长年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占据着一席之地。

不过,这篇课文美则美矣,但光读文字,仍不能让那些没去过济南的孩子,对济南冬日之美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于是,土生土长的济南画家杨鹁先生,循着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游历的踪迹,展开画面创作,把自己对故乡的浓厚情感,融入到对画面的摹写中。

在由魔法象出品的《济南的春天》这册绘本中,杨鹁先生用清淡恬静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同时也是他本人孩提时候生活过的济南,这些济南印象叠加在一起,就成了这样一册温和、宁静、清雅的图画书——《济南的冬天》。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群山怀抱的济南温和平静,城市生活被湖水、泉水滋养,虽平淡却有味道。在杨鹁先生的画中,济南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尽皆透露出生活的日常暖意。

可以说,这册绘本中的济南城,不仅仅是山之城、泉之城,在北方冬日暖阳的照耀之下,它更是一座令人熨帖的心灵之城。就像老舍先生所写的那样: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是啊,济南城最大的魔力,不正是这能慰藉人心的烟火气吗?不然的话,为何老舍生前,“常常怀念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济南度过的那几年”呢?

1966年8月24日,当老舍先生在太平湖畔踯躅之际,我相信,他心中所想的,一定是济南的大明湖吧。

北京的湖水无论冬夏,都冷如坚冰,寒如人心,而大明湖的水和人,却是暖洋洋的呀。不信你看,就算是数九寒天,那水中的绿萍上,仿佛还冒着点热气呢。

老舍先生原本打算等抗战胜利后,继续回济南工作和生活,当年他在那里教书时,这座有山有水的城市,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他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自己“春天想住杭州,夏天想住济南,秋天住在北平,冬天住重庆或昆明”。

老舍甚至畅想过,自己一旦有了钱,就在这几个城市里,各盖一座中式三合院,他连宅名都想好了,就叫“不会草堂”——“不会”者,不再天天开会也!

只可惜,斯人已去,空留斯文。一本《济南的冬天》,写尽一座城、画尽一座城、爱尽一座城……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四):精美的画面带领小读者重新领略济南的古老韵味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那个世界局势混乱、国内形势一片阴霾的境况下,完全写实的散文手法描绘出老济南城的冬天情景,确实很不容易,也很难得。

老舍在1930年来到山东,此文是在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的时候写的,从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对于山东,对于济南,尤其是对于冬天的济南的喜爱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济南的山、水、老城区都充满了古老以及大自然的韵味,令人赞叹不已。

众所周知,散文的意境是非常独特的,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尤其是描写景致、风光、城区感受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全在其中,如果要用画来表达的话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所以,在看到国内著名画家杨鹁根据散文全新绘制的童书绘本《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感觉画面真的太传神了。

老舍刚从雾都伦敦归来,在冬天的伦敦从来都不会见到日光,但是在冬天的济南却是响晴的,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济南的自然风光比较让人心情畅快,这种显而易见的反差突出了济南作为北方城市的特色。

如果只是单单拥有阳光,也算不了出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让我想起一句著名的歌词:好山,好水,好地方!

济南属于山区,居住在济南的人看到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那些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在这里,文章特别说明了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让济南的人们彻底放心。

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风光画以及城市风景画,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老济南的冬天的唯美光景。散文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的一些虚拟、情景化的描写,在画家精妙的笔触下,让我们看到了实景图,水墨山水画和油画相结合的画技、画面让我们很轻松的感受到了济南的山水、城区和风土人情。

跟随着画家的绘本镜头,我们得以穿越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济南,狭窄的城区,山坡上的小村庄,泛着绿光的水面上摇荡的小船,路边的摊贩,玩耍的幼童,以及站在山间,隔着围栏探望那远方祖国广阔的大好河山的人们。

散文中有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济南的雪景。“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映入眼帘的漫山遍野的雪景,山上的松树,山坡的积雪,一道儿白,一道儿黄,仿佛给山门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济南已经是国内二线大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抹去了老济南的原始人文风情。今天,我们通过这本精美的绘本,重温了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中的自然韵味,文学作品必然有着特定的意境,但高超的画技可以将这些意境跃然纸上,让我们可以一同感受当年的那些过去的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