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精选

2021-02-17 02:23: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精选

  《冥王星沉浮记》是一本由[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一):可怜的冥王星,可爱的冥王星

  冥王星很可怜。我上小学时它还属于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结果到了高中,它被那个叫尼森的人踢出了行星行列,自此太阳系仅为八大行星。冥王星很可爱。当旅行者号拍摄到冥王星的样子时,发现它的身上有个心,自此它的表情在天文圈很受欢迎,也成了萌物。那么它从被发现,到被踢出行星行列,如此的坎坷,令人唏嘘,我们只知道行星评价的标准变了,天文学家发现了比它更符合行星标准的星星,但对于它的降级背后还有哪些故事,我们只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整理档案的纪录片大师泰森

  1.内容方面,科普成分占比少,作者的意图在于记录关于冥王星的历史。纪实写法导致趣味性和纪录片无法相比,不过这两者本身也没有比较的必要。在写作顺序方面,部分内容存在冗余,使用材料的时候略有叠砌材料的嫌疑。

  2.翻译方面,感觉前半部分有些译者添加的注释略显多余,如40,45,65,71等页的部分注释存在和前面注释重复或者原文中已有较详尽解释。冗余的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感。不过总体上译者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没有生硬的感觉。

  3.装帧方面,腰封还是大家都懂的流行风格。每页上用来标注该页在当前章目的位置的标识,有点影响个人阅读感受。个人偏向于朴素风。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冥王星从被发现到被逐出行星的故事,以及有关于太阳系内星球分类的方法。原本我对于天文的知识就有欠缺,义务教育和本科阶段就没学过天文学的知识,自己也没有阅读过课外书,因此本来是想以此为机会多了解一些知识,但整本书对于我感兴趣的有关冥王星的知识没有太多涉及,所以我觉得没太多收获。

  感想有这些:正是因为人类对太阳系内其他星球认知的加深,导致了冥王星被逐出行星之列,这是一件好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相信会有更多宇宙的谜团得以解开。

  冥王星是个很小的,遍布“冰”的星球。

  这本书的包装不错,嘿嘿嘿。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在求真的路上不断的走着

  整本书介绍了冥王星从发现到被定义成矮行星的过程,作为一本科普类书籍,它做到了科普冥王星且不止于冥王星的太空知识,只是值得称赞的,也是推荐试试阅读一下这本书的原因。

  再者,令我感觉到欣慰的是本书的作者能够接受且坚定自己的想法,且在这基础上满足他人的要求与建议。新闻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应该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邮箱充满着全国人们的质疑,而本书的作者不但合理接受还积极的改进,这边会回到我们的标题,“在求真的路上不断的走着”,或许在一个世纪后所总结的理论又会被推翻,冥王星又变成行星,但这并不是所要担心的,因为科学的路便是不断推翻前人总结,并再次总结出在当时合理的理论。而这便是科学,便是在科学求真的路上不断走着。

  以上,谢谢。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冥王星沉浮记

  我告诉闺蜜我会收到这本书,闺蜜说,冥王星从加入九大行星到被踢出,一点自主选择权都没有,被动的承受这些,我其实满脑子都是问号,差点回她一句,贱人才矫情,冥王星不矫情。但为了友谊的小船不翻我只回了一句,都是人类的自嗨。

  看书过程中不禁让我想起06年被告知冥王星被除出九大行星,自此,从小就说的九大行星要改口八大行星了,突然感到可惜。这本书里的人们与我一样,对于冥王星的除名表现出了不舍与伤感,也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为了天文学的严谨各持观点。

  这样漫谈性的科普其实很好看下去,前后的来龙去脉包括延展性知识都恰到好处的不艰涩,语言生动。

  如果冥王星上有智慧生物,如果有一天他们知道我们为这个星球做出的研究与感情,希望他们能会心一笑。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如果高中时代的我读过这本书……

  一直纠结于如何开始,生怕写的不够专业而误导了后来人,索性开门见山吧。

  对于一个第一次读科普书的超级大白来说,这本书,不只一次勾起了我对天文和新闻这两大玄幻行业的兴趣。再大胆的假设,如果高中时代的我读过她,或许今天天文或者新闻界会至少多一名………发烧友吧,至少是发烧友,话不能说太满,嗯嗯。

  一个天体的命名归类而已,竟然会在教育,文艺,体育,政治等领域,对从几岁的小学生到几十岁的专业人士,如此庞大的群体中兴风作浪,掀起波澜,道行绝对不浅。人家“吹毛求疵”的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各种举例,各种引用,各种公式(其实也没多少啦)。不会高深的让你摸不着头脑,但也完全显示出了“我这可不是一般般的课题”的崇高气节,嗯嗯!

再给排版点个赞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萌萌的冥王星

  不得不说《冥王星沉浮记》是一本难得的科普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装帧精美,最最重要的是随书还赠送了一付3D滤镜,能让读者看到冥王星那不为人所知的、令人震撼的一面。

  2015年,“新视野号”飞抵冥王星轨道,近距离的为我们拍摄到了一张高清的冥王星照——它表面可爱的心形图案,一下子拉近了它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一跃成为年轻人口中的“萌王星”。

  《冥王星沉浮记》一书,生动、详细的为我们讲述了萌王星从1930年被发现,到2006年被降级为矮行星的趣闻逸事,间杂着社会各界对这一热点、争议事件的热烈讨论以及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萌王星一波三折、迭荡起伏的经历,更告诉人们:宇宙探索,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尽头!

  想知道关于萌王星的一切,请读《冥王星沉浮记》!

  真的很赞、很燃!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

  对于喜欢宇宙的读友们,这本《冥王星沉浮记》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搞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能带领你走进科幻的行列。

  首先,书的纸张特别高大上,封面的光滑,就如同你去接触到了想象中冥王星的球体一样。全书由九个章节组成。冥王星被讨论的过程就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斗争,纷争四起,有爱有恨。

  书中的很多小细节都值得我们思考。

  “看着一张张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几百万个亮点的图片,试图在一张图片与另一张图片的变化之中找到新行星,这样的工作谁都不愿意做。好在科学家发明了一个巧妙的机械光学仪器一闪视比较仪,它利用人眼能在静止背景中觉察到物体的变化和位移这一特别功能。使用它时要将在同一天区拍摄,但拍摄时间不同的两张照片并排放在一起,保证两边完全对齐,然后连续来回切换两张照片。与背景天区比较后,天体的亮度变化或位置变化都会立刻显现出来。”

  人类文明的一点点进步,都是大脑智慧的体现。“闪视比较仪 ”让我想起看到的抖音中挑玉石的辛苦的工作者,不知道是不是造价太高呢?

  全书大概从冥王星被发现,被重视,直到被分类延展打开。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一本很有心的书

  首先感谢豆瓣赠予这本书。说这本书有心,不仅仅是作者有心深入浅出的讲了冥王星降级的前后,还因为全书的z设计及出版社翻译的用心。

  先说装订,腰封是太阳系星系图,附带了红蓝眼镜,很多插图都是红蓝3D的,趣味性很强。书中很多小朋友的读者来信也被用仿小孩的字体翻译成了中文。

  再说内容,作者从冥王星的发现和命名讲起,还提到了PLuto也与迪士尼米老鼠的狗同名,虽然两者无关联,但是作者还是介绍了,其实有个小伏笔,后面读者来信反对冥王星降级也多次提到了pluto.

  冥王星的降级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背后还有文化和商业的影响。毕竟作为行星75年了,06年刚上大学的我看到这则新闻,内心其实没啥波澜,没想到美国的小朋友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客观讲一下,美国的科普工作做的确实不错,但是近期看了一个报道,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欧美的儿童也以成为vlog博主为梦想。全世界似乎有反智的倾向。但是一码归一码,中国的科普教育还是要跟上,差距还是很大。

  在冥王星降级后,新闻媒体的标题正好印证了那句话,都想搞个大新闻。各种危言耸听和生拉硬扯。一些体育工作者也参照自己的专业进行了类比,读来也是很有趣。

  最后插个和主要内容关系不大的小知识点,迪士尼凡是穿衣服的都有资格养宠物,宠物没资格穿衣服,最多带个项圈。。。。

  《冥王星沉浮记》读后感(十):【豆瓣荐书团】冥王星的前世今生

  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简介吸引了我:冥王星降级,被踢出行星,定义为矮行星。这对于我这个伪天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很令我惊讶的。虽然平时会关注相关新闻,但是更多时候在看的是宇宙银河的各种美图,因而我对冥王星的记忆还停留在它被发现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时候。看到简介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冥王星和人一样有情感,被逐出历史舞台的它,会不会觉得很难过呢。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按习惯拿掉书封,却突然发现原来这不仅仅是书封,是太阳系天体图。根据NASA的数据,绘制了这个图,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九个星体。还附赠了3D眼镜,可用来看书中的立体图。 读之前有过担心会不会看不懂这样的书籍,毕竟我的天文学知识少的可怜。读完才发现完全不必担心,可能因为译者本身就懂相关知识,在翻译的时候也会尽力做到让读者轻松阅读,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反而觉得很有趣,让人愿意一直读下去。也是这次机会读这样一本书,我想以后我会更乐意读各类这样的科普读物,增长自我见识。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以后一直在思考这段关于冥王星的历史之中,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的进步付出了多少,每一项科学成果的研究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宇宙浩瀚无垠,其中潜藏着无数秘密,科学的进步一定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将进步的科学普罗大众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毕竟科学不比谣言来得更快,更深入人心。努力探索,敢于质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我们要无畏前进,勇于探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