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1000字

2021-02-19 00:1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1000字

  《总有鸡汤要毒我》是一本由吴清缘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一):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首先作者的语言真的是通俗易懂,看到激烈的地方会读得很快,也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点,虽然语言简练,但是讲的道理是真的,既真实又扎心,但仿佛只有用这种扎心的方式讲出来,才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可能我本身对文中提到的一些行业了解不深,作者讲到的这些事实真的让我有种惊呆了的感觉。比如说“知否”,我其实本人并不经常使用“知否”的真身(这里大家都知道哈,我就不说了),但在我眼里它真的是一个蛮权威的存在了,身边朋友给我的感觉也是只有遇到一些百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求助于“知否”,所以意识到文中讲的这种灰色产业链之后真是挺让我唏嘘的,以后有点不敢用了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二):无论鸡汤或毒鸡汤,喝对了才算是好汤

  《总有鸡汤要毒我》刚开始看到这本书名,我愣了一下。猜测了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励志型书籍,瞬间就倍兴趣。现在这个时代,鸡汤喝多了,腻了,真的就没作用了,所以才出现了毒鸡汤,比起鸡汤,毒鸡汤反而让人觉得更有动力了。不说别人,以我自己为例,看到鸡汤文,现在的我都不会有想去点开的冲动,但是一看到“毒鸡汤”这三个字我就忍不住点进去,我觉得毒鸡汤真的比鸡汤好喝多了!

  拿到书后的我,看完第一篇的时候,我就觉得,恩!没错了就是我喜欢的毒鸡汤!第一篇引用了第三方的文章写了一句最刺眼的话: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句毒鸡汤我真的太太太喜欢了,让人很有前进的动力。刚毕业三个月的我,时不时都会在想,大学的同学们都是在做什么行业呢?都是在做什么职位呢?是回老家呢还是留在广州上班呢?是出来上班还是自己创业呢?时不时都会想起,他们现在是不是都在赚大钱了呢?而我,好像一事无成,觉得到现在,学的东西少得可怜,虽然很多人总是说:哎呀!你才毕业,刚出来迷茫都是很正常的,学不到东西也是很正常的,不要总是想太多。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在朋友圈看到自己在创业的班长,每天都会发出他今天卖出的快递单,看到那一叠厚厚的快递单,我就在想,为啥他们都如此优秀呢,而我,啥都没有,东西也没学到,钱也没存到。

  韩梅梅和李雷的故事,两个人的奇幻历程,让人觉得翻开叔之后就欲罢不能,一口气就想把它看完。韩梅梅和李雷身上都有着当代年轻人的困惑与茫然。韩梅梅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以及李雷的“通完财务自由之路”让人陷入沉思,身边的同龄人就如同韩梅梅说的那般,朋友圈晒着豪车豪房以及世界各地美景。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三):评《总有鸡汤要毒我》

  该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韩梅梅的奇幻旅行、李磊的梦幻人生和尾声。这本书的前两部分以陈述故事的形态双线展开,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取得了完美的照应,向读者大众传递了作者针对一些社会行为和现象的独特见解,通俗易懂,让读者紧紧跟随作者的笔触,至读完仍然意犹未尽。 在韩梅梅的奇幻旅行、李磊的梦幻人生两大部分里读者详细了解了之前有涉猎但是不够清楚的东西,同时赞叹作者流畅自然的笔触。因为该书奇特新颖的编排、轻松的叙述方式以及高度贴近生活、指导生活的特点,读者仅仅用了6个小时就读完了整本书,真可谓“爽”。具体来说,两大部分分别涉及了发布煽动情绪、贩卖焦虑的公众号,监管不利、牟取暴利的知识付费APP,昧着良心虚假宣传产品的微商,炒作敛财的P2P公司,坑人无数的的神经币。两部分围绕这些主题对应展开情节,互为表里。 作者在叙述这些自媒体套路的时候,很好地带入了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表情,画面感极强。与此同时,作者在书中所展示的主题都是有现实依托的,作者略微改动了涉及到的主体名称,所以说这本说对于读者来说,有很好的警醒提示和自查作用,似小说而真现实。 最重要的是,读者对书中所讲有真实的感触。因为这些东西乘互联网之风,浩浩荡荡地裹挟着置身网络中的每个人。读完此书,如果你对于书中所讲非常赞同,那读者肯定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伤害;如果你似懂非懂,那么恭喜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受到坑害。读者个人认为,书中涉及的案例在有参考价值的同时比较极端,现实生活中存在更多的中性产品和服务,那么在面对网络中林林总总、品质调性颇丰的资源和渠道时,如何做出服务自身需求的选择颇显重要。这个时候,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世界很大,充斥着为不同人的目的打掩护的信息,或真或假。明确三观,确立明确的目标,规范行为,披荆斩棘,不为道阻所碍。 书的尾声结尾处描述了两个主人公分手后再次见面的神态,引发读者对故事续篇的想象,可圈可点。 总之,该书值得一读。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四):【推迷会鉴书团】总有鸡汤要毒我

  这是吴清缘老师的新书,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就曾在看《萌芽》杂志的时候,阅读过吴清缘老师的短篇小说。这是第一次阅读吴清缘老师的长篇小说,而且从宣传的腰封上可以看出来,这本书主要是吐槽“贩卖焦虑”、“消费主义”、“娱乐至死”、“P2P”等乱象,而在阅读完全书后,也能明显看出来,吴清缘老师确实为了写就这部书下就了一些苦工夫,毕竟这些乱象想要一次性说清楚并非易事。

  而在腰封上吴清缘老师的姓名前被冠以超人气知乎大V的称号,但在读罢此书后,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自嘲。如果你是一个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人士,那么在这本书中你能找到这几年内都能在网络上红极一时却又很快陨落的那些新新事物。我也算是一个资深网虫(看到这个词就应该知道我的网龄很长了吧),所以基本上书中讨论的各个热点都在当时有着了解,但也是因此基本上书中所说的那些关于这些乱象的事情以及背后的故事也大都知晓一些。

  故事是有韩梅梅与李雷这对情侣分手说起,他们都被这个互联网至上的社会给绑架,在就职期间没有实际地看待自身的情况,而是一味的被社会上的逐利浪潮遮蔽了双眼,深受其害。韩梅梅与李雷两人走的路线并不相同,韩梅梅是跟随着社会上各类逐利的讯号一味的跌倒直至在困境反思出来自己走错的路,而后自己也成为了那个向广大群众贩卖焦虑的推手,甚至一度成为高层,于是自认为领略到精髓,自立门户。而李雷则是在分手后,自认为自己的分手与网络上知名大V李哭去有关,在知乎上写出自己的经历,却意外得到了高赞,随后受到李哭去的诱惑,洗白自己的账号,成为大V,却被李哭去诱导一夜破产。

  虽然这本书的出发点很好,有试图点破社会乱象的想法。但苦于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只是普通人起步,虽然一路开金手指让他们成为公众号与知乎的大V,但依旧只能粗略的描写表象,未能写得更深。而且虽然从主角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主人公之后的故事着实有些荒诞,很少会有人被这些账号诱导的破产后又能依靠这些诱导的手段走到账号的幕后。

  总体上来说,这本书还算可以,虽然在搜集资料上没少花工夫,但在创作上却有些省心思了。如果是久闻鸡汤号之名想快速了解详情者,可读。如果是深陷鸡汤号之深者,可读。其余人,可读可不读。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五):震惊!我们每天都在给别人送钱,只因为这件小事。。

  自媒体横行霸道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可怜的小韭菜,今天被这家收割了一波,明天又被那家收割一波。公众号一波煽动,群情激奋,一个人可以从此社会性死亡;大V号一波怂恿,财源滚滚,一群人不多的积蓄滚滚流入他人腰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个数字,我们在阅读别人公众号的一瞬间已经化作了他们财富的一部分。《总有鸡汤要毒我》用诙谐风趣的方式将这个时代的一众互联网骗局抽丝剥茧般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同于以往该题材的作品大多采取纪实加论述分析的方式,本书以虚构故事的形式展开,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各种荒唐事进行了抽象,甚至出现了“知否”、“新西方”等许多稍加改动读来令人会心一笑的熟悉名称。字里行间抖了不少包袱,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以及作者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作为常常在生活中听闻这些骗局的读者而言,既能够沉浸式地体验一番骗局的全过程,认识到隐藏在那些面具背后的“套路”,又能顺便笑一笑,放松下心情,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本书的两个主人公分别叫李雷和韩梅梅,这么有时代感的名字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作者借着英语教材中大家最耳熟能详地名字隐喻了整天被割韭菜无名无姓的普罗大众。在各类机构突然倒闭,哭着吵着要它还钱的是你吗?在比特币突然暴跌,心疼自己的全部积蓄损于一旦的是你吗?每天感到焦虑看到提升个人能力气质的项目喜不自胜,花了一大笔钱却什么也没学到的是你吗?李雷和韩梅梅的“梦幻人生”有很多人已同样深陷其中。

  “空气币”、“毒鸡汤文”“P2P陷阱”各种各样的新式玩法层出不穷,结果确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实现财富自由的大土豪,可惜真的赚钱的永远不是你。在这个信息时代,人的盲目性也被无限的放大,看到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谁曾想背后还有人笑着准备收割你。人渴望不劳而获的心理也被逐渐放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洗脑台词之所以可以流行,就是因为骗子们比你们还要了解你们的心理。人性的弱点被随意玩弄于鼓掌,以前的人本本分分,绝不会相信那些奇怪的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但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些乱七八糟,真假难辨的信息迷糊了人的双眼。擦亮你的眼睛,千万别喝下那碗毒鸡汤!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六):远离鸡汤,正是自我!

  鸡汤本身是一道汤菜,肉鲜味美,令人垂涎,经文人引申为美好的文字,能给人带来心理藉慰,能鼓舞人心,如今,很多心怀鬼计之人,借着鸡汤名义,引诱普通大众上钩,骗取他们的钱财,直至被骗一无所有,才明白鸡汤无用,鸡汤反而让自己人生更加潦倒,于是被骗者认为看似清澈透亮的鸡汤其实有毒,中毒者,心智丧失,就跟武侠小说的中魔一样。毒鸡汤概念也由此而来。

  本书作者吴清秀,90后小生,笔锋犀利,网络争议很多,之所以有争议可能是他的真实,说了常人不敢说的言论,写了常人不敢写的文章。

  《总有鸡汤要毒我》讲述了女主韩梅梅的奇幻旅行和李雷的梦幻人生。讲述了贩卖焦虑、消费主义、成功学三支毒药的威力。

  你想要YSL、SK-II、Chanel、Dior吗?你觉得什么都嫌贵吗?穿的嫌贵,吃的嫌贵,无论做什么都嫌贵,只有自己最便宜;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吗?你在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上吗?如果你统一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你中了鸡汤的毒,你将开启和韩梅梅一样的奇幻旅行:本来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个还不错的男朋友,某天,在某圈看到了上面几句话,心理产生极强的落差感,迫切想改变现在的一切,现在什么都差!差!差!别人都是光鲜靓丽的,选择比努力重要,于是跟现在Say拜拜,跟着某圈的人混,满怀希望的走在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上。以为会彭满钵满,结果被割韭菜,还是心甘情愿的被割。韩梅梅不仅自己被掏空了一切,还连累了李雷,也许没有韩梅梅,李雷不会有他的梦幻人生,但也许,他身边还有另外一个韩梅梅呢?

  《总有鸡汤要毒我》主角人生发生改变全是因为自媒体,通过自媒体羡慕别人的人生,通过自媒体学习了一套又一套的骗人把戏,通过自媒体忽悠了一个又一个小白,自媒体是个新生行业,用的好的人成就了人生,用的不好的人,毁掉了人生。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真的是自媒体惹的祸吗?不是,自媒体只是引子,只是背锅侠,成功是因为选择重要努力更重要,失败是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的知足和勤奋是成功,人的贪婪和懒惰是失败,所以,别再怪自媒体了!请远离鸡汤,正是自我!

  如果你正在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上,请你一定要看《总有鸡汤要毒我》,看看里面的故事,是不是正在上演你的故事,以此为鉴。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七):你若是非要喝毒鸡汤,那么,先干了这一碗。

  我们太多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一点点的喝起了毒鸡汤,不知不觉中,毒已经侵入骨髓,润遍脏腹。

  李雷和韩梅梅,当年教材上的青梅竹马,摇身一变都变成了傻蛋和傻妞。被金钱和虚荣一步步引诱和排挤的走向深渊,鸡汤喝多了,腻了,改口尝一尝毒鸡汤,谁知,一朝失足,千古恨。

  万民皆是网民的时代,所有的事物只追求快!快!快!放弃了其他一切不能丢弃的东西。尊严、俗气、面子、里子以及当年玩尿泥的那股纯真。韩梅梅和李雷本该有的小小幸福,在一碗鸡汤面前,瞬间土崩瓦解。端着毒鸡汤而不知的时候,嗤鼻着小幸福,觉得她是阻碍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不是自己不努力、没有天赋、没有能力,而是被对方牵连了,最后选择放弃,走上不归路。

  众人皆醉我独醒,李哭去的这样的人才看透了人心,摸透了人的欲望,只提供了一把锄头,让人们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而他们只等在坑旁,拾取土壤中的贵重金属,末了还豪气的跟你说,相识一场,锄头就送你留个纪念吧。

  作者是有善心的,不忍心到我们这一代的人再这样被污浊的网络给毁了,把毒鸡汤的原材料、熬制过程、器物的肮脏,一一剥给大家看。撕扯掉一副副的假面具来告知世人,要想富,先读书,读书明智,明理,鸣人。读书要花时间、精力,大家已经被快餐的时代练就了一身快而不准的本事,所以没有办法让自己静心下来好好的看一本书,哪怕是背诵一首《悯农》。这个时候,各种“读书心得”应运而生,正好填补了人们想读书却不去读书的大空缺,大家如苍蝇见血,蜂拥而上,咕咚咚的喝上一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下去的东西早已化作一道青烟从两股之间飘散而去,之后灵魂也随着那股青烟,顺着网线飘向灵魂收割者,待回头,只剩枯骨一堆。

  韩梅梅和李雷历经折磨,流落街头,偶遇以后,相视一笑。一句你叫什么名字,把时间拉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手机普及的年代,尔虞我诈的伎俩都保留有一分的善意,给人喝毒鸡汤是要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的年代。我们经常呼吁不忘初心,我们的确没有忘记初心,只是,每一次都用新的初心去替换初初心,层层覆盖,最初的初心连骨头都糜烂了,更何况,还有人在旁怂恿人们每日一初心呢。

  欣慰的是,李雷和韩梅梅用他们的渡劫警示世人,鸡汤要喝的,喝之前,记得拿银簪搅拌一下。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八):李雷和韩梅梅,我们都是无处可逃的韭菜们

  这些年我看过不少鸡汤文,也有许多是很有名望的世界级“鸡汤”。比如《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少有人走的路》等等。这些鸡汤烹饪鲜美,但总有一种卖相不佳的感觉,比如像我这种看书特别挑剔的人,常常看了两页就呵欠连天。因为没有共鸣,所以读几页就得放下。

  但是这本《总有鸡汤要毒我》却让我昨晚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这已经是我很久都没有遇到的事情了。(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首先,这是一本写给正在社会各个角落瑟瑟发抖的“韭菜”们的书。书中的男女主角——李雷和韩梅梅,我们几乎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韩梅梅,一开始被“漂亮的女孩自带烧钱属性”洗了脑。实不相瞒,我也曾奉这句话为“真理”,总为自己扼腕叹息。但这句话里所折射出的愚蠢内在却是我在很多年后才理解的:烧钱?烧谁的钱?你有什么资格烧你男朋友、爸妈的钱?

  紧接着就是韩梅梅的一路踩坑:知识付费APP,全民微商、p2p暴雷、网络炒币收割、以及最后的女权公众号写手……因为名字敏感,我就不一一写明了。这些我们那些年遭遇过的“雷”,任何一个都可以把我们收割的一干二净。

  让人欣喜的是,作者很巧妙的探寻了读者的内心,真正遭遇过这些“雷”的人都会有这种心态。比如说,曾在某“知识付费APP”上听过半年的课,真以为自己每天只花了五分钟就学到了比学校五年还多的知识。

  作者不光写明了读者的内心,一定程度上也揭露了这些骗局的运作方式,实在是让人拍手称快。

  李雷,“如何成为知乎大V”。作为一个知乎小透明,每天在知乎上花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的“重度知乎用户”来说,李雷的成长揭开了大V的虚假面纱。

  如何成为一个大V?会编故事就成。这样看来,我也有成为大V的潜质了。但大V真的就代表专业吗?不见得。每一个点赞背后都是商业的引导,每一个粉丝背后都是新展开的网络。李雷不光揭露了大V的真实面容,更揭开了让人疯狂的网络货币的真实面纱——空气币。就是一堆代码、节点,炒房好歹还有几块砖头给你炒,但炒币真的就是炒空气了。

  但这些空气就是能让无数人疯狂,倾家荡产,一无所有。

  《总有鸡汤要毒我》,不是一般的鸡汤,而是带毒的鸡汤,更是为我们这群无处可逃的韭菜精心熬制的带血的鸡汤。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九):干了这碗反毒鸡汤

  分享最近看的一本犀利又很有趣的书,书名叫做《总有鸡汤要毒我》。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以为和以前看的一些反鸡汤书一样,摆出一些反对的论据论点,看完也就忘记的那种。翻开以后就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故事的主人公名字是我们80后都非常熟悉的初中英语课本里的李雷和韩梅梅。全书分两条主线,分别从韩梅梅和李雷的视角,以虚构的故事展开,结合生动的案例给我们讲了现代社会上非常病态的一种现象—毒鸡汤,以及这种现象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和危害。在故事里,读者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容易跟着主人公一起,深入体验故事里描述的各种骗局与套路,体会其中的微笑与心酸。看了本书不禁想起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在产假结束回公司上班的时候,应该是近几年内我最迷茫的时候。一方面,初为人母,被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激发出来的保护欲,非常想尽快变强变大,为她遮风挡雨。另一方面,生活在房价比血压还高的城市,多了一个“吞金兽”,经济压力骤然增大。基于以上,当时非常迫切的想要尽快提升自己、增加收入。于是我买了很多的专业书,买了很多的专业课,想要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现实总是骨感的,有了孩子的生活,下班后属于自己的时间非常少,特别是还在喝母乳的孩子。几乎下班之后,除了吃饭洗澡,其余时间都只做几件事,喂奶—哄睡—屎尿屁,如此循环。提升专业的计划不得不推后又推后,那么作为在职场的新手妈妈,如果做好照顾宝宝与提升自己这两件事的平衡呢?在网上搜寻答案的时候,“睡后收入”、财务自由、自由职业等词语进入了我的视野,接下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懂的,顺着下来就是买课、理财推荐······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笑了,我不就是现实中的李雷和韩梅梅吗?这些经历和套路,不都是我之前经历或者听说过的吗?我也曾是芸芸韭菜众生中的一员,被各种割完又割。

  作者是知乎大V,90后新悦作家吴清缘。作者年纪虽不大,但是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却很深刻。书里描述的微商、自媒体、论坛与金融产品,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作者用词犀利幽默,讽刺披露当代社会这种病态的现象,同时提醒各位读者,时刻保持清醒,别中了这些互联网的圈套。

  总而言之,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有趣的书,让我们一起干了这碗反毒鸡汤,强烈推荐。

  《总有鸡汤要毒我》读后感(十):鸡汤文只能起到启发的作用,不能作为行事的指南。

  看到这本书,纯属偶然当时这本书在微博上宣传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简介让我觉得很是另类。这是一本关于鸡汤的另一种看法,吐槽贩卖焦虑,消费主义,娱乐至死,P2P,微商等现象,让我觉得很特别。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能在任何地方看到鸡汤。 不可否认有些“鸡汤”确实会引起大家的共鸣,特别是励志的鸡汤,会给我们一定的压力,促使我们努力、坚持,这是好事。

  但是有些会使我们感到焦虑、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无心工作,所以要区别对待鸡汤。

  在我看来,鸡汤文是一种智慧,需要高度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但是鸡汤文只能起到启发的作用,不能作为行事的指南。那些喜欢鸡汤文可能把对心灵的激荡当成动力,因此会有错乱的感觉。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如何辨别鸡汤,区分鸡汤于你的生活有着怎样的一个意义。不管你是喜欢鸡汤还是不喜欢鸡汤,我个人觉得你都可以来读一下这本书。

  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深部剖析时下现状的,或许你正是书中的某一员,也和书中的人有着同样的憧憬,殊不知,自己也正一步步的踏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而不自知。

  《总有鸡汤要毒害我》这本书的作者吴清缘,以辛辣、幽默的笔触,塑造韩梅梅、李雷两个备受自媒体毒鸡汤青年男女。他们被所谓的“人生导师”走入币圈,做起了微商,希冀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实现财务自由,而一步步地踏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韩梅梅冲着李雷说,我正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而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因为我知道,好看的女孩子都自带烧钱属性。

  该怎么说呢,这句话让我觉得好气又好笑,就像书上说的,非常遗憾,韩梅梅已经病入膏肓了,她中了这个时代的三针精神毒药,贩卖焦虑,消费主义以及成功学。于是人生的道路就越走越偏了。

  贩卖焦虑,消费主义以及成功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整套的组合拳。贩卖焦虑,让你浑身上下充满焦虑,告诉你你是多么的失败,而同龄人又是多么的幸福。

  当你怀疑人生究竟应该怎么过才算成功,怎样才能幸福的时候,消费主义就出来了,告诉你,你的人生只有买买买才能得到彻头彻尾的幸福。

  于是你就信了这套诡异的逻辑,开始为买买买而焦虑,迫不及待地渴望成功,于是你就开始寻求成功的捷径,各种打着知识付费旗号的成功学就推销上门了。

  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一步的将你套牢。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你真的毫无心醒悟的话,那你的人生就真的悲哀了。

  希望大家看到这本书,共勉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