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精选

2022-03-14 15:57: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精选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是一本由黎锦熙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袋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一):怎么都是大人看的东西?

  呵呵,怎么老报书名?你系统会自动处理吗?讲版权吗?哪个老家伙负的那个责啊!讲讲这个时代的规则明明白白给小孩子听!

  错把陈醋当成墨 写尽半生都是酸

  还好都能当成当成药来医!

  苏三起解会唱吗?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一个人却一个世界

  哦哦哦哦哦哦哦

  陶喆 台湾音乐教父 又名陶绪忠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二):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9/01/%e5%9b%bd%e8%af%ad%e5%9b%9b%e5%8d%83%e5%b9%b4%e6%9d%a5%e5%8f%98%e5%8c%96%e6%bd%ae%e6%b5%81%e5%9b%be/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黎锦熙 /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9-7

  子扉我 2019年秋 申城西楼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9月3日,发表时有改动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三):“在这条河流里漂流、摆渡、 谋生或相依为命”

  我们说过,在现代性视野里出现的《潮流图》还算是民族虚无主义色彩较少的,这大概归因于母语的魅力。尽管如此,它是在现代转型之初的激进主义背景下出现的,从属于激烈的社会改造。黎锦熙先生就一度主张拉丁化,他也是汉字拼音方案的奠基者。《潮流图》研判历史,虽然仍缺乏足够的历史眼光,但它以小溪汇成大河的形象无意中说明汉语言文字有着巨大的潜能,它具有难以想象的活力,不会像其他原生文字系统那样消失在历史的沙漠里,或者成为少数人的研究对象。

  探讨汉语言文字跟古埃及圣书、苏美尔楔形文、印度梵文等原生文字系统命运的不同是一件冒险的事。以科学理性分析语言文字不是分析或判斯文字的唯角度,在强势文化也开始反思的时代,我们对文字的研究需要还原文明的背景。

  如果《潮流图〉不是站在现代化或西化的立场,而是真正回到汉语史本身,它或者更能指示我们的方法和方向。它会让我们更能理解汉语的活力、汉语的伦理责任和汉语的神圣性。

  在为本书著者注解《潮流图》作介绍时,我想到了汉语世界的河流曲折往复、世代流转。而著者在注解中的平实、见识和自信等才思随处可见,他们跟新文化运动的先辈一样有立论的信心。一幅《潮流图》在相距近百年后终于有了回应,在社会改造、组织平台之外,《潮流图》所涉及的问题和命题经受着当代人的审视,或许这本身说明汉语流向新的消息。本书与《潮流图》的出版工作也得益“纸的时代”和葭苇书坊的支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感叹里同样有神圣意味。我们一代代的中国人在这条河流里漂流、摆渡、 谋生或相依为命。我愿意说,我们的这些文字是献祭给天地的,是献给汉语史上的先贤和先烈的,也是献给当下的汉语世界,献给正在发声并书写创造的大众。

  语言文字的神圣性仍值得领悟到的人职尽天命。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四):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神圣的。 任何一种情怀都是美好的。

  刚拿到手,是以一个牛皮纸文件袋或者说是大信封样式,对于复古的狂热分子而言,这样的包装令我感到兴奋。小心翼翼拆开,领出内里所有物件。一是作品,二是黎锦熙与《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对于作品,我只粗看一眼,就被这作品的精致程度所折服;而细看过后,更是一句“卧槽”难了得。同时也清楚,为什么这一幅作品能被代表中国去参展,用这么一张手写图镇住了费城世博会上所有的观众,获得了当年博览会的甲等大奖。

  整幅海报做得非常细致,各个区域模块都经过考证,部分还有作者批注。哪怕只是个影印版都能如此震慑,如此使人感受到我国四千年来的迸流变化的磅礴气势,更何况是当年的手抄版,该是更有温度,更有情感。

  全图分上下两个部分,上是文字与语言,下是文学与文体,分别为两条大泽,中有许多分支。作者还在左下角很认真严谨地做了个再版说明,讲明了做图的目的与原因,又做了些什么内容与准备。

  其实作为一个俗人来说,看了几眼还是免不了很粗俗地感慨了一句,“手写一副这样的海报,得多累啊。”且还去认真查看确认了一下,作者是否真的只是黎锦熙先生一个人。看着都觉得工程量巨大。

  作者说:“上下四千年间,国学要籍,诗圣文豪,燕行鱼贯,尽列在目,求学门径,自然不乱。”不卑不傲,是确确实实的。

  看完全图,才再去认真看那本附带的小本册。里面是关于作者黎锦熙先生的个人简介及照片,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学的"国文科"为"国语科",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多个头衔加身,让人觉得难怪。也只有这样的优秀,方可配得上做出这样一幅图。小册子中有一句话被我画了起来,出自黎锦熙先生:“终身文字改革,豁出去了;个人环境毁誉,满不在乎。”更让我觉得该是他,只能是他。

  承载着国语四千年历程的潮汐图,一如名,一如内容般庞大,它确实不适合作为日常阅读,也不适合作为考究对象,但它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学从和而来,我们的源头与发展,我们的祖辈在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它让我们与那些时代更近,与国文更近。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神圣的。

  任何一种情怀都是美好的。

  国语虽是母语,但许多时候不免有人不以尊重,而这张图恰恰可以唤醒一些麻木的心,唤起我们对国语的敬意。也可以带着更多人去参与到深入了解国语的路途中。

  再说,这一潮汐图作为文学入门也是不错的。

  这张潮汐图太大,收着不舍,放着可惜,想了许久,现在它已经被我贴在了卧室书桌正对的墙上了,桌边上就摆着附带的那本小册子,显得极有格调不说,它还表达着我的情怀。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五):一份来自四千年国语的邀约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六):最抽象的符号与最具象的故事

  我对文字本身的兴趣,其实原自传统相声——《反正话》《成语新编》等等,演员们将一个个汉字不停的拆分、重组让它们散发出不同的气味来,让正襟危坐的汉字与荒诞结合,出其不意的引发出一阵阵笑声。那时我还小,且英语很不好,所以汉字的博大精深和巧妙灵活,让我英语成绩的不堪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从此我虽没有继续深入了解,更谈不上研究,但一涉及汉字本身的书籍和讯息,我总是会下意识的留心,我以为自己是因为那段时间汉字对我的慰藉,后来我就发现了黎锦熙老先生的作品。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把所有的汉字流变在一张图上进行对比,就像看到人类从人猿进化至今一样,它们润物无声的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循序渐进却又匪夷所思——由一种图画变成了符号,由一个具象的故事变成了一种抽象的符号。因而我确信我是被这一个个符号背后的故事感动了。

  星河殷殷,其灿如言,大河涛涛,其势如诉,每一朵浪花里,每一点星光下,都是一篇篇史诗,都是一段段故事。一个字,如何从一个人的目光中,印刻在石壁上,又是如何从简单的速写,变成人人可解的符号,岁月在误解与商榷中赢得了统一,时间在杀伐与论战中得到和谐,有了文字就有了历史,有了文字我们就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们甚至用它的自身表达各种情绪,颜真卿沉郁顿挫的祭侄文稿,怀素奔逸淳穆的小草千文,都是我们对它的功用——记录之外的敬意。

  能以一张图搜罗四千年是值得尊敬的,或许会有人说这是自大——妄想仅以一张图就贪尽文字的流变,如同现在大行其道的“名著精简版”“5分钟读完一本书”之类。但我觉得不是,就如同现在通俗历史的流行,当人们的脚步快的几乎敲到自己的后脑勺时,与其逆风而行用悲壮的声音呼喊“克己复礼!”不如大家都冷静一点坐下来谈谈文化传承。

  我喜欢这张图,从一开始最直观的排版开始就喜欢,开始看的时候很有不明觉厉之感,挂在书房里要比很多的海报画报显得有文化的多,但如果你真的喜欢文字,或许会看到的更多一些——这是一张纲领,如同中学时老师在学期末画上的书本纲要与重点,让你把之前所得的用一根线穿起来,如果之前没有所得或者所得甚少,那才会有“让你知道个大概”的功用。

  其实仔细想想,所谓的字,未必只是图形而已,音韵、声息这些都是它的一部分,因为汉语是母语,从小在这个环境里长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就慢慢的减少了对它的敬畏心,最多也就是听听相声,觉得“呦,还能这么用,这好玩了嘿。”

  但这门语言的艰深还是不能理解,不过好在等长大一些我就开始学英语了,这让我重新评估了语言的不易,我就发现怎么写我记住了,可怎么念还是有点困难,等会念了汉语意思又忘的差不多了,一个字其实是三个方面,音、形、意,每个都值得坐下来慢慢琢磨。

  所以,学已是如此不易,钻研更是令人头秃,难得黎锦熙老爷子能坐得住,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文人都怀有最深的敬意,因为他们真的是两袖清风一身皓月,只因为责任与热爱,就将孜然的一身埋进故纸堆里。当我面对一个字久了都会慢慢变得不认识,那么制作这张图的黎老爷子就更不必提了,我相信在他心中,这些平凡普通的符号,会逐渐剥离掉自身代表的意义,洗尽铅华再次成为图腾,成为那一段段目之所及的具象故事。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七):潮流自古有之,不信读读文字

  中国人,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历史上我们的语言是否一成不变,或者在后续的学习中,了解到语言是活的化石,我们是否还有兴趣去解读它、探究它。如果读者兴趣盎然,那么穷经皓首固然是好事,如果退而求其次,寻求一本浅显简约的书,作为我们消解心中谜团的方法,那么推荐大家读《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说是图,实则还是文字居多,只不过封面很新颖,浅黄的底色标注着生动的绿字,暗示着本书的主题,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话题,尽管已经走过了四千年的历程,但对于它的研究还很肤浅,一则中国人数量多,在形成概念推理时少不了挂一漏万,二则中国战乱仍频,真正能坐而论道的和平时代非常短暂,绝大多数的岁月是在战火中度过的,三是中国人最不擅长作研究与发明,只习惯于做权威安排的事情,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上无所好,下无所为。 黎锦熙创作的《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不是把门关起来孤芳自赏,而是打开窗户说亮话,尽管每一国国民对于自己的语言总是喜不胜收,但是中国人对于自己的老祖先从来不是毕恭毕敬,而是总以为后代比前代更高明,似乎这一点符合生物进化规律,但是在社会科学上,后代未必能理解前代的生存环境,所做的改革也好、改良也好,都无法被后代的后代所承认,所追随。 中国实现国字统一的政策,实则在二千二百年前,是由秦始皇与李斯为主导的,在当时文体复古的传统下,汉武帝为了展现其文功武略,仍然没有放过语言的推广,从后世的影响来看,我们更愿意相信文字与政治若隐若现的联系是无须庸言的,只是在这四千年间,我们对于文学作品是无比熟悉的,对于构成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字”却陌生得很,哪怕是帝王也只是将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在认同上是无法与兵器相提并论的。 语言最根本的功能是说,而不是写,这从小孩子学习本国语言的规律就可见一斑,很多学龄前儿童并不会写字,但是仍然能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很多字,也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尽管所学习所认识的字都是常见的,都是具体的,但是这先识字后写字的传统不完全来自于生物的进化,更多是社会教化的结果。推而广之,研究四千年前的语言,我们不可求全责备,我们要深知当时研究资料都已化作齑粉,有想象的空间则是值得人类欣喜的。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文字与语言,描绘了汉字从图画到隶变的沿革,有些字在“进化”的过程中早已面目全非,但基本的义项还是可以推理的,就像我们由两个圆点就可以想到连接它们的必然是线,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都起到相似的功能,让我们有了更大范围的整体意识,同理,把线连成体之后,我们不仅没有失去对线的认知,反而记忆更深刻、更牢固;下部是文学与文体,讲述是从远古口头歌唱到现代白话文的嬗变,的确,仅仅在口头上流传,是无法跨越崇山峻岭的,如果将四千年来比作一道道山、一条条河的话,只有形成文章,才能鼓舞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正如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必须从头理起,有些时候在某一分叉点去找到新方向,并不是对先人的否定,而是对先人的尊重。文字有时候就起到了传承文化、影响社会的功能,只不过我们太愿意淡忘自己的历史,以为后现代的语境中没有语言,没有文章,只有那心心相印的默契,至少从当下的生产力看来,并不可能,也不可信。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八):文字工作者家中必备

  选择看这本书并非一时兴起,更像冥冥之中的召唤。打小我就对文字有着特别的兴趣,有时近乎病态,对于文字有种完美主义的强迫症大概很难理解。前段时间流行起来的那首歌,《生僻字》,虽然里面的很多字在日常生活不常见,但也有以文本的方式呈现,不算生僻,只是不容易写出来罢了。想以其中的一句歌词来引入,“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第一反应是,“妈,等搬到新家,我要把它挂书房去!”,我妈闻言看了一眼,补充了一句,“得裱起来,再挂”,于是就这么决定了我家书房那整面墙书柜的对门邻居。完全没有夸张地说,它有被收藏被展示的价值。紧接着就进入了两个阶段,从感兴趣废寝忘食到脑壳痛想弃之不顾……在此之前让我有这种想法的,还是《百年孤独》。有趣是真的有趣,它就像个神秘黑洞,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投入进去,比如早期汉字以图画的形式展现,“日”就是小太阳,“目”就是眼睛,想到教小朋友认字的时候,好像就是提倡用联想的记忆方法,把认字的过程变得不那么枯燥。但有趣的劲头过了,就得打起精神去看那些标注了,难点主要在于,它都是繁体字啊!我还没有能直接把繁体字转化成这种简体字来理解的能力,只能先在脑海里用简体字过一遍,遇到不太熟悉的只好连蒙带猜。好在关于汉字的历史可以说是集合了历史和古代文学这两类学科,靠着仅存不多的高中历史和大学古代文学的知识,先勉强囫囵看了个大概。

  这张图在对国语的分类上,除了形象说明了字体的变迁,还有对语言和文体的延伸。例如,有提到方言,这让我挺惊讶的,还有梵语,这都是不曾了解过的部分。包括对语音、语调的详细介绍,如果可以静下心耐着性子去品读,对扎实汉字的基本功会有帮助。而在文体这一块,除大家所熟知的贵族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支,从诗经楚辞,到歌谣乐府,从诸子百家,到近代通俗小说家,批注之细密,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专业的学者,或是如我一般仅仅好奇想探寻文字的渊源,面对这张图,都只会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它无需你一朝一夕之间就看明白,我甚至觉得,再给我一年半载都未必能看透。因为那些批注,都只算是个引子,假使你在看这张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过去不曾了解过的点,比如“印度佛教潮流”,或许就会马上想顺着这个点,去查查看有关佛教潮流的更详细的内容。

  强推这套书,私以为它是文字工作者家中必备的作品,“文”与“字”的历史,一张图尽可涵括,实在壮观。另外,图中还有部分英文解释,这应该是当年去国际参展所需的,将汉语言文化传扬海外,是会让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自豪的事。我在英国的导师就自学了汉语,且发音还很标准,如果早点发现这套书,在毕业的时候送给他,他应当会很欢喜吧。感谢黎先生以及各位编著人员对这套书的贡献,感谢机缘巧合之下,我与之相遇。决定将来抓着家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想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为汉字热血沸腾,是多么荣幸的心情。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九):建议快读;黎先生年谱很好看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名字好长哦……收到书的第一印象是:

  1、包装很好,图很大,老学究的感觉;

  2、图中信息量大,一时无法下手。

  我开始耐下性子一点一点的看。先看懂的是图上的文字进化部分,感觉好神奇啊。有的文字进化不明显,可以认出来进化前就是这个字;有的文字进化后跟原来的有较大差距,真不知道中间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会不会只是写错了呢?古人的个人书写习惯,也会造成笔画的粗细圆扁也说不定,这或许也是文字进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吧。

  至于其他部分,即便有注解,一时之间也觉得晦涩难懂,不但有一些生僻字或者古文字,而且还有大量英文,所以看的挺费劲。于是我转而去看那本解释说明的小册子。

  原来,这图是1926年美国举行开国155年纪念,在费城开世界博览会,征求中国教育,中华教育改进社托黎锦熙先生托创编的,初版是给外国人看的。这就难怪了图上会有那么多英文了。

  同时,看了小册子,就会了解图上的很多生僻字到底是什么字了。

  因此我的读书建议是,可以大概、迅速的浏览下图,不懂无碍,只求个大概和模糊的印象就行,然后去看小册子。看的时候感觉需要对照图片的,就去看,这样就算开始能看懂了罢。

  看到21页,已经很累了。虽然小册子是现代汉字,相对来说也比较白话了,但到底还是前人写的东西,理解的时候还是要绕一下脑子;再加上采用的是竖排,不符合我们当代人横排的阅读习惯,因此看起来还是比较累的。

  不过,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呢。比如,“乐府”的由来是,汉武帝时民间的“歌谣”和“五言诗”蓬勃发展,汉武帝都很喜欢,因此特设“乐府”这一衙门,用于采访编制演习,后来逐渐化为民间文艺的名称了。

  看着看着,我发现,快速阅读可能更适合看这种比较晦涩难懂的文字。因为如果逐字逐句看,光是在脑海里消化就很慢、很累。而快读这种方式,本身就会要求自己多集中注意力才能实现;这时眼中入了一些很熟悉的字眼作为关键词、脑子自动联想补足句意,效率就会比较高了。

  这种竖版的文字,虽然标点符号也齐全,而且可能更严谨,但因为与现在的横版不同,与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不同,所以看的真的很不习惯。实际上,括号里的内容在大多数时候是可以省略不看的,或是先跳过、看完全句、理解完大概意思之后,再回头看这补充内容才好。但竖排却使得我们一时无法分辨哪些是重要的字词,哪些事可以省略的,以至于即便是括号里的内容也不得不全看进去,这样就影响了理解原句的意思。

  这种情况在本书中出现的非常多,这也加剧了阅读的障碍。

  书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古人没纸没笔,写东西不但费钱,还费手、费饭、费寿!太辛苦了!难怪以前的文言文理解起来那么麻烦,原来都是为了省字啊。

  而看黎锦熙老先生的一生,过的也算是传奇:

  15岁考中最后一届秀才,

  16岁和朋友搞事情,组织XX会,被通缉?

  21岁进军政府当秘书,后来辞职创业,

  创业失败第二年又创业,22岁又失败。

  后来的创业就比较顺利了,没有被迫停止。

  黎锦熙老先生一生奉献于语言文字相关领域,也做出了特别多的贡献,真的很值得尊敬了。现在又有几人能一生只做一件事呢。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影印本)》读后感(十):国语变化历程——语言的演变也是一种赶时髦

  “赶时髦”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时下的人也都挺爱赶时髦的,除了大部分年轻人走在时髦的最前沿,小孩和中老年人也是越来越新潮,在各自的年龄段也涌现了许多潮童和时髦大叔大妈。而说到时髦,联系最近看到的一张特别有文化内涵的图,名字有点长,叫做: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恍然觉得,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国语,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何尝不是在追赶语言的时髦呢?

  这是一张超大的图,拆开大信封,里面是一张折叠的图纸和一本小册子,展开图纸一看,顿时就有一种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感觉:这图也太大了吧!比我家茶几还宽一点,而且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虽然很密集,但字却很工整。抛开内容不说,只是叫我在这样一张纸上写这么多小小的字,我就一定会很难受的,更别说要把字写得如此工整,所以,还没有细读这张图的内容,就已经先对绘图者黎锦熙先生很是佩服了。

  整张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中,最显眼的那条蓝色的河流,我仿佛看到从古代文字初兴起到此图完成的民国时期,中国文字和文学是如何演变和进化,从开始的图画文,到各种文字,以及后来的各种字体的变化。文学则更是丰富多彩,诗经、乐府诗、各种诗词歌赋的兴起和繁荣,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任何一种在历史上文学的发展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对于文字的演变过程,我个人是非常感兴趣的,还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教的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概念,虽然现在很多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但看到这张图中例举的五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我的思绪又仿佛回到了小学时的语文课堂。文字从开始的图画文,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汉字,这中间走过了太多太多,每个字可能都经历了自己的变化,有的是从复杂到简单,也可能有的是从简单到复杂,而这些变化,都是当时的人们,根据书写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正是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时髦这个词。人们在某个历史时期对文字的需要,导致了文字的变化,各个时期需要不同,对文字的认识在进步,也就让文字越来越贴近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汉字。而这个追时髦的过程是漫长的,长达几千年,如今的汉字虽然已基本固定,但未来的日子里,还是有可能继续演变。语言则更是灵活,时下特别流行的网络用语和网络文学,对未来的语言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文字和文学,应该也会越来越时髦吧。

  总体来说,这张国语四千年变化潮流图是非常有内涵,可能图上随便圈出巴掌大一块,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言知识,我仿佛感觉到黎锦熙先生将毕生所学都倾注在了这张图纸上,所以这绝对是值得反复细读的一张图,尤其适合学习或者研究语言的人。当然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而这就是一张非常全面的思维导图,如果不知道如何认识我们的语言文化,从哪个方向入手,看看这张图,或许就能找到方向,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深入了解。而我个人认为,人们有必要追赶时髦,但同时也应该丰富自己的内涵,如果只是在物质方面追赶时髦,精神世界却没有丰富起来,那也不是一个真正时髦的人。而语言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所以要想丰富自己的内涵,从了解自己的母语方面入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